A.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問候的禮儀》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模仿,了解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問候方式。
2、初步感受問候方式與人際關系間的關聯,品味禮儀之美。
碼和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 古今中外打招呼視頻課件,中國古典音樂,坐墊20個,筆記本電腦5台,旗頭、手絹、水袖等若干。
經驗准備: 幼兒有和他人打招呼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師生問候,引出主題請幼兒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師幼共同總結平時打招呼在語言、手勢以及表情方面的要求。
提問:
(1)剛剛打招呼的時候,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2)除了揮手、說"你好"以外,打招呼時你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小結:我們通常面帶微笑地用揮手、說"你好"來打招呼,表示友好。
二、觀察討論,了解打招呼的方式與人際關系的關聯
1、交流分享:我了解的其他打招呼方式提問:除了這種(揮手、說"你好"、微笑)方式,我們還能怎麼打招呼?(提示:平時爸爸媽媽是怎麼和別人打招呼的?電視里的人是怎麼打招呼的?故事書里的主人公是怎麼打招呼的?)
2、觀看視頻:學習現代多種打招呼方式
(1)師:在我們綠地幼兒園,我有一群好夥伴,每天上班時我是怎麼和夥伴們打招呼的呢?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觀看視頻。
(3)提問:你看到程老師是用什麼方式和夥伴們打招呼的?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照片,包括點頭、招手、握手、擊掌、擁抱、鞠躬。】
3、討論分析:從打招呼的姿勢,判斷人與人之間的親疏和長幼關系
(1)提問:
①猜猜誰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誰是我的新夥伴?
③那我是怎麼和男老師打招呼的?
小結:原來我們和親密的人打招呼可以擁抱,用身體的接觸來增進感情;見到新朋友,可以握手;男生和女生長大了以後,普通朋友之間打招呼招招手、點點頭就可以了。
(2)提問:誰是我的領導、長輩?你們看出來了嗎?
小結:我們用鞠躬的方式來和長輩打招呼,表示尊敬、尊重。
(3)幼兒現場練習與同伴及老師等用相應的方式打招呼。
三、拓展經驗:了解古代打招呼的幾種常用方式
1、自主觀看視頻,並利用服裝道具,學一學、練一練。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打招呼的?(幼兒自主回答)後面有五台電腦,裡面有幾種古人打招呼的視頻,大家自己去看一看,學一學。
(2)幼兒自主觀看,教師引導幼兒利用服裝道具學一學,演一演。(播放優雅的中國古典音樂)
(3)交流演示。
師:誰來說一說,你學到的打招呼方式是什麼樣的?(教師簡單講解作揖、鞠躬、萬福、磕頭、團拜等方式的禮儀要求。)【結合旗頭、手絹、水袖等道具,請幼兒展示自己學到的打招呼方式】
2、隨音樂玩打招呼游戲師:孩子們,學古人打招呼好玩嗎?那我們跟著快樂的音樂和小夥伴一起來打打招呼吧!
【播放喜慶的民間音樂,幼兒自主用作揖、鞠躬等方式打招呼】
3、欣賞視頻,了解世界其他民族奇特的打招呼方式
(1)師:除了我們剛剛學到的這些打招呼的方式,世界上還有好多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他們也有自己的打招呼方世前式,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扶胸鞠躬、雙手合十、吻面、碰鼻等)
(3)小結:原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打招呼的方式,我們和他們在一起時,也可以學著用他們的方式來問候,表達我們的尊重和友好。
四、再次體驗,結束活動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就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國,在生活中有很多交往禮儀,今天我們研究的是打招呼、問候的禮儀。原來跟長輩、跟同伴打招呼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跟關系親密或疏遠的人打招呼也不一樣。作為中國的孩子,我們搜模清從現在開始就要學好各種交往禮儀,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小朋友。
現在,我們要和客人老師說再見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跟老師們道別吧!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拓展閱讀: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1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准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麼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麼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幼兒看完後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麼時候出生?
(3)你為她准備了什麼?
二、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麼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麼有什麼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後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三、表達愛。
1、向媽媽表達愛。
老師:「小朋友的媽媽是很辛苦的,媽媽為了你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想對媽媽說句什麼話?(出示說的圖畫)表達愛除了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用行動來表達你的愛,你們會在什麼時候(出示時鍾的圖畫)為媽媽做什麼事呢?」幼兒一邊說一邊進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師表達愛。
老師:「朱老師你懷孕了,你這么辛苦,可是還堅持來給小朋友上課,為什麼呀/小朋友,你們愛朱老師嗎?你們愛我嗎?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老師表達愛。
(1)老師:「還有一位老師說很愛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幼兒看錄象:楊老師快生寶寶了。
老師:「你們想楊老師嗎?那你們想怎樣表達對她的愛呢?」(出示手的圖畫)
(2)幼兒分組製作禮物:
(a)寶寶的衣服。
(b)寶寶的拖鞋。
(c)寶寶的項鏈。
(d)寶寶的小手帕。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網路: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
2、能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點,展示自己的本領,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在學習本領時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和鼓勵,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准備:
了解每位幼兒的本領,並請幼兒准備才藝展示。
視頻、音樂、攝像設備等。
活動過程:
一、採用游戲激趣法,引導幼兒說出漫畫人物的外形特點及他們的本領。
二、採用交流展示法和贊賞激勵法,引導幼兒大方、自信的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展示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很棒,樹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1)採用小游戲"快樂大搜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外貌特徵。
(2)鼓勵幼兒自信的說出自己的本領。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本領。
三、採用觀察分析法和設疑提問法,通過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動畫視頻,引導幼兒懂得學習本領需要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成功,同時也離不開周圍人對自己的幫助、支持和鼓勵。
1、分三段播放動畫視頻。
第一段重點提問:小鷹為什麼要學飛?它學會飛了嗎?為什麼?
第二段重點提問:鷹爸爸對小鷹做了什麼?為什麼要把小鷹推下去?
爸爸把小鷹推下去,發生了什麼事?
第三段重點提問:這次小鷹為什麼會飛了?
這次小鷹為什麼能勇敢的跳下去?
2、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學習本領時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得到過誰的幫助和鼓勵。
四、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
1、觀看錄像,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媽媽在學本領中對自己的期望。
2、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並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謝之情,鼓勵幼兒學好本領,樹立自信!
活動反思:
導入中的猜人游戲是在一次學習中教育活動中的的一部分,我根據自己的教育活動引用了猜人游戲部分。根據大班的孩子有表現和競爭的慾望,特別是自己已有的本領,都是爭先恐後的展示。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在游戲中興趣都特別的高。對具有挑戰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大班孩子,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得到成功,讓孩子們有成功感。大部分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在展示自己本領的部分,不善於表達的孩子我應再適當的引導,讓每個還都有機會展示。
小網路:本領即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人的能力,也不能發展人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不開心會受冷落,開朗的人會有更多朋友。
2、學習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環境與材料:
1、《幸福拍手歌》的錄音帶。
2、教學掛圖
一次備課
1、看畫冊
引導幼兒看畫冊〈不開心小樹〉,讓幼兒說一說圖上是什麼內容。
2、聽故事
教師講故事,幼兒傾聽。
提問:
你喜歡不開心小樹嗎?為什麼?
下雨了,不開心小樹又怎麼說?
說?不開心小樹又是怎樣說?
小朋友到樹林里玩,不開心小樹怎麼
鳥兒們為什麼後來都到不開心小樹上唱歌、做窩了?
3、表演故事
教師故事,幼兒表演。
幼兒分成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兩組,表演對話內容。
4、討論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開心的事情和不開心的事情。
集體討論:怎樣讓不開心的事情變得開心起來。
5、體驗快樂
播放〈幸福拍手歌〉,體驗開心快樂。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在新《綱要》和《指南》的引領下,讓孩子們在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說一說,畫一畫的寬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避免了單一單板的言語說教,這是本次活動的亮點。而且在整個活動中我一直保持著快樂的情緒,感染著孩子們,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孩子們也一直在快樂的壞境中學習著。
以故事為內容的社會活動很容易向語言活動轉化,那麼在活動中我始終抓住活動的目標,通過故事讓孩子明白不開心的人會受冷落,開朗的人會有更多朋友。再讓孩子通過看、想、聽、說親身感悟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最後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提升,讓幼兒自由選擇將不開心的事轉換為開心的事並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體會創作的樂趣和滿足感。
但在最後環節讓幼兒提升心情轉換經驗的繪畫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無從下手。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是前面「說」的不夠多,沒有擴散幼兒的生活經驗,所以為後一個繪畫環節的鋪墊不夠,導致繪畫對孩子們來說比較抽象,這個問題將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予以注意和改進。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能認識並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以及原因
2、學會恰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找到轉移壞情緒的方法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讀過小豬和小象系列繪本
物質准備:心情表情貼紙若干、繪本故事PPT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大家還記得小象和小豬這一對好朋友嗎?就在前幾天,小豬畫了它每天的心情預告表,他記錄了每天發生的事情,但是不小心把對應的心情貼紙給打亂了,大家一起來幫幫他吧!
教師出示表情貼紙以及發生的事件圖片,讓幼兒進行對應的連線,引導幼兒描述並思考原因。
小結:通過小豬每天心情預報的回放我們可以看到,周一時候的小豬是悶悶不樂的,因為這是一周上課的第一天,於是小豬給悶悶不樂的自己畫了一個不開心的表情,並在旁邊用灰色的陰天來表示;周二的小豬心情晴多雲轉晴,因為喜歡的安安老師獎勵了他一支漂亮的筆;周三小豬上學的時候發現弄丟了老師給他的那支筆,他大哭起來,於是周三就是黑沉沉的暴雨風氣;周四小豬迎來自己最有興趣的戶外運動課,顯得十分高興,但是他在運動過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心情從晴天變成了大雨天氣,周五的時候小豬又快樂起來了,因為明天就是周末,他和小象約好了要一起出去遊玩,我們可以看到小豬的心情預報表情旁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
(二)繪制心情預報表讓小朋友製作動手製作自己的一周心情預報,並與同伴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們都能夠認識掌握自己每天的心情,並都能把他們描繪出來,這可真棒。大家都有自己的每天的心情預報表了,無論是晴天,還是多雲天,暴雨天,或者是晴轉多雲,都是很正常的情緒。但是如果一周裡面的心情是壞天氣多過好天氣的話,小朋友們可得注意了,因為壞天氣如果一直不消失,可是看不到彩虹的哦。
(三)一起去玩吧教師講述繪本,感受故事情境師:小象和小豬約好星期六齣去玩,他們正准備玩耍的時候,一滴雨珠"啪嗒"落在小豬頭上。看到小豬高昂的興致突然轉向焦躁和絕望,小象展開一隻耳朵為她遮雨。不過很快,雨中出現兩條快樂的小蚯蚓,於是小豬和小象也要在下雨天尋找快樂。
教師提問:為什麼小豬不開心,為什麼後面他又重新開心起來。幫助幼兒了解朋友的重要性,並分享周圍的人為自己的心情都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小結: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設法擺脫壞心情,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小豬有了小象在旁邊一直鼓勵幫助他,因為身邊有許許多多愛自己的人,所以我們的生活可以看到美麗的彩虹。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堅持每天繪制自己的心情預報圖並與爸爸媽媽進行交流分享,思考並找到讓每天的壞心情變好的方法,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活動反思:
《心情預報》這個活動,源於孩子們對天氣的研究,但並沒有結束在此次活動上。因為在進行這個活動前,我們生成了「小小氣象台」「各種各樣的天氣」等話題的活動;在這個活動後,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孩子們生活中去體驗、感受別人的情緒,並學會去幫助別人。所以我覺得要想組織好一次教育活動更重要的是老師把握教育的系統性和主題活動連貫性的能力,及老師掌握心中大目標、控制眼前小目標和隨機接受新目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