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養巴西龜
1.生活習慣
巴西龜好動,喜歡在水中生活,不怕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0-32℃,最佳生長水溫在25-30℃之間。溫度低於20℃時,食量減少,活動不活躍。15℃以下基本不吃;10℃以下活性明顯下降,處於半休眠狀態。巴西龜是一種雜食性龜,在人工養殖期間主要吃肉,尤其是仔稚階段,多以小魚、小蝦、瘦肉等動物為主要食物。在成蟲階段,還可以吃植物飼料(香蕉、水果等。)和工人配合飼料。巴西龜吃得多,長得比烏龜快。一般在常溫、食物充足、正常養殖的條件下,7-9月孵化的幼龜當年越冬前平均可達25-40g,次年可養殖200g以上,第三年商品龜規格一般可達400g以上。但公母巴西龜的生長速度不同,後者明顯快於前者。
2.人工繁殖的優勢
觀賞巴西龜色彩非常豐富,眼睛後面的鼓膜上有明顯的紅斑,是目前寵物觀賞魚市場上幾乎不可或缺的優良品種。
容易繁殖,生長更快,對環境適應能力強。人工繁殖容易,但市場價格比其他龜低。與巴西龜、甲魚、毛瑞龜、鱷龜相比,巴西龜價格更低,幾乎是大眾化商品,更容易被市場消費者接受。
發展的市場空間並不飽和。雖然巴西龜是目前養殖量最大的品種,年產商品龜1萬多噸,產值4億元,但龜苗主要依靠進口,國內引種後的龜苗供不應求,缺口較大。隨著養龜熱潮的興起,勢必加劇龜苗供不應求的局面。
此外,甲魚還有食用和葯用價值。
3.疾病控制
從目前的飼養實踐來看,巴西龜的抗病能力很強。只要做好早期引種和防病措施,採取合理的飼養方式,發現病龜及時隔離,積極治療,就會取得較好的養殖效益。
龜病的預防一般與環境、龜本身、飼料、病原體有關。保持良好的龜類養殖環境,如水質符合養殖要求、環境安靜、龜類棲息地合理科學,可以減少龜類疾病的發生。同樣,引進時也要就近養殖,避免長途運輸,避免從市場或不熟悉養殖現狀的養殖戶手中養殖。甲魚品種健康無缺陷,飼料滿足甲魚生長需要,新鮮全面,營養豐富。切斷病原體傳播給健康甲魚的途徑等。,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4.敵人損害預防
在幼體和幼體階段,太平洋海龜更容易受到蛇、鼠和貓的攻擊,因此宜使用設施來防止敵人的破壞。池塘養殖,要注意魚種的品種和規格,以免危及甲魚的安全。
年輕的巴西龜可以毫無困難地在平底容器中飼養。塑料盆、塑料槽或盒、水族箱都可以,水不要太深。市場上一個又平又淺的塑料槽,中間有一個島和一棵塑料椰子樹,是最不合適的,因為(1)太小,(2)不能裝電熱器,(3)誤導用戶把島當成餵食的地方。因為巴西龜完全在水裡覓食,結果可能是島上堆滿了飼料,而巴西龜卻在挨餓。
一個理想的育兒場所必須有一些具體的最低要求。每隻幼龜要有五升水才能走動,水深不能超過龜身的長度,這樣龜在水面呼吸時腳才能接觸到地面。同時,要用磚塊和石塊為他們造一個島。浮島不適合,因為幼龜往往爬不上去,很費力氣。另一方面,要注意島嶼和裝飾品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烏龜會被卡住淹死。
幼龜能適應的水溫在25攝氏度左右;冷的時候,容器上面的空氣也要加熱。給養殖箱加個罩燈,可以兩全其美。如果水溫仍然太低,你可以在水中添加電熱管——溫度可以盡可能調節。如果你現在買一個高熱能(100到150瓦)的電熱管,在巴西龜比較大的時候,應付一個比較大的水箱就夠了。水族館里賣的電熱管要放在水面下,設備也要注意電熱器和電源線不會卡住巴西龜的可能。
尤其是巴西龜應該有機會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幼龜應該每周暴露在紫外線下一到兩次,每次大約三到五分鍾。紫外線不要太靠近巴西龜,以免光線過強造成傷害。陽光照射是最好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所需的紫外線從容器玻璃中過濾掉。小海龜整個夏天都可以養在陽台上。為了防止鳥把它帶走,你可以用網蓋住盒子。防止巴西龜爬出繁殖箱是絕對必要的。否則,總有一天,你會在床下或者某個角落發現「木乃伊」電暖器的電路,這甚至可能是巴西龜逃跑的橋梁,因為巴西龜的攀爬技巧非常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