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侵略中國時花了多少錢
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抗日戰爭,不僅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遲滯了其對英美等國的戰爭,而且使日本侵略者在人力、物力上遭到巨大損失。首先是人力的損失。日本侵略者為了速戰速決,侵華戰爭一開始,即大舉進攻。據日本統計材料,「七七」侵華以前,日本原有陸軍共17個師團,戰爭既起,迅速擴軍,增編了7個師團,合計24個師團,其中21個師團投入侵華戰爭,起過其陸軍總兵力的87%。1938年日本又增設了10個師團,總計34個師團。因為急於在這一年解決「中國事變」,除1個師團(近衛師團)留在本土,1個師團侵佔朝鮮外,全部投入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94%強,真可謂傾巢出動。這在國際戰爭史上是罕見的。但盡管如此,對華戰爭仍然陷於相持不下的局面。1939年,日本從世界戰略考慮,不得不對其軍備作出新的調整。其後,入侵關內陸軍所佔陸軍總兵力的百分比有所下降,但由於中國戰場其後日益擴大,入侵中國之日軍的實際兵力,仍然在逐年增加,其死傷亦極為慘重。
其次是物力的損失。日本如此大舉侵華,物力消耗,也使資源貧乏的日本,面臨困境。侵華戰爭開始後,日本歲出逐年增加,1936年度總歲出為22.82億元,到太平洋戰爭前夕,即1941年度,總歲出達117.42億元,歲出的主要項目是軍費。以1938年為例,「軍部軍費預算竟占同年國家預算總額的3/4」。如此龐大的軍費預算,主要用於侵華戰爭上面了。據統計,自「七七」侵華戰爭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華戰費總額至少超過213億元,占同時期總軍費的70%,總支出的47.2%。為了籌措如此龐大的軍費,除增加稅收外,自「七七」侵華戰爭開始時起,「至1940年3月底止,日本政府共發行公債176.07240元」,超過日本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發行軍事公債總和的9倍以上。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1941年10月15日,當時的日本陸相東條英機供稱:「日本自(「七七」)事變以來,死傷數十萬人,遺族更不止此數,而且更有幾百萬的軍隊及一億的國民在後方含辛茹苦,且所費國幣已達數百億」,損失如此慘重,上述「1937年的陸軍計劃」已無法實現。因此,日本不得不從各方面調整它的世界戰略措施。
『貳』 日本侵華期間,究竟從中國搶奪走多少財寶
提起日本,人們難免想起日軍侵華的惡行,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日本在中國欠下的債是無法抹去的,那麼日本到底掠奪走了中國多少財寶,總有一些人說無法統計而一筆帶過,留下一筆糊塗賬,其實這些是可以統計出來的,每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應該清楚的知道這一筆筆的債。
財務這些可以逐步算清,那一筆筆的血債又該如何去計算,日本又該怎樣去償還?我們始終相信「欠債還錢,血債血償」這句老話,這一筆筆的債,終究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