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0後今年都多大了
歲月如梭,白駒過隙。經常會出現一種錯覺,以為我們90後只有20歲出頭,猛然間才發現,最早的一批00後們都已經20多歲了。
90後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作為承上啟下的一代人,一直以來都飽受爭議。
「獨生子不懂事」、「花錢大手大腳」、「青春期非常叛逆」等等,都是社會給我們這一代人貼上的標簽。
可是放眼望去,即使我們受到再多的質疑,也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社會上的各個行業,90後都正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都說「三十而立」,不僅體現在工作中小有成就,也表現為家庭中婚姻幸福,不過如今的現狀,彷彿這個問題在當前來看就特別困難了。
別說兒女雙全了,大部分90後都還是「單身狗」,感覺自己還小,到處念叨著愛情誠可貴,但是自由價更高。
當然,更多的一部分90後並不是不想步入婚姻生活,而是不敢結婚。沒有存款,沒有汽車,沒有婚房的「三無產品」,哪有談婚論嫁的勇氣。
這年頭,結婚的花費實在太高了,房子首付幾十萬,汽車首付十來萬,婚慶酒店幾萬塊,怎麼算都是巨額開銷,如果單靠自己每個月幾千塊的工資,那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可以存到這么多錢。
那麼,現在的90後們,平均存款有多少呢?
我在看到數據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拖後腿,反正身邊的朋友每天都是哭窮,信用卡和網貸都在頻繁使用,感覺都是「月欠族」。
加上各種關於90後的負面新聞,漫天飛舞調查研究都表明目前90後是負債最高的階級,讓人們產生了一種思維定勢,90後肯定都沒有存款,他們壓根存不到錢。
事實並非如此,有一組數據顯示,我國90後目前的平均月收入為8000元,年收入在10萬左右,其中還有20%左右的90後月收入超過了1萬元。
反觀自己,好像收入剛剛達到了平均水平,可自己也是90後最早的一批,馬上30歲了,剛剛才達到平均水平,說明還是有點差勁。
所以,90後肯定不是都沒有存款的,只是有一個現象特別明顯,90後存款余額兩極分化太嚴重,也就是有錢的特別有錢,而沒錢的也真是負債累累。
從存款金額分布來看
30%的90後是零存款,銀行賬戶月月光。20%的90後存款超過了十萬塊。而剩下的50%的90後存款余額在0-10萬之間。
從性別分布來看
男生的平均存款是9.8萬,女生的平均存款是6.6萬,男生要比女生更會存錢,畢竟還得養老婆孩子。
從地域分布來看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地域差距也很明顯。
北京地區的90後們平均余額最高,達到了98703元,其次是上海地區,平均余額為97226元,第三名是廣東,平均余額是65726元,距離第一第二就有很大的差距。
而最後三名分別是西藏(22910元),貴州(23581元)和黑龍江(24249元)。
很明顯,這個排名也可以對應上各地GDP總量,反映出各地之間的經濟差距。
2021年5月11日上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總量達到141178萬人,其中90後人口數為2.11億。
截止2020年底,我國的人民幣存款余額為218萬億元,平攤一下人均存款為6萬元,在我看來,作為中流砥柱的90後們,存款應該不低於6萬元,才算基本符合標准。
不過,我也能理解目前存款為零的那些90後們,誰都知道存錢很重要,有錢才有底氣,可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錢是真的不夠用。
90後逐漸成為社會主力軍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還房貸、還車貸、養小孩、日常開銷,哪哪都要花錢,也都是花錢最重要的階段。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么多90後還深陷網貸、信用卡泥沼之中,無法自拔的原因。
我不否認有些人確實是超前消費、盲目消費導致,但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確實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靠著借貸維持生活。
好在,有一部分人已經意識到了危機感,開始自救,一方面積極拓展收入,另一方面努力控制消費慾望,相信不久以後就能脫離「苦海」。
最後,希望全體90後們都能愛情、事業、財富、健康統統豐收。
(感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留言和討論,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