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內蒙古23隻狍子罕見列隊出沒,狍子是什麼樣的動物
內蒙古23隻狍子罕見列隊出沒,狍子本屬草食動物,可能是由於糧食緊缺,所以他們才選擇出來溜達溜達順便覓食。狍子成群出沒,這是一種怎樣的風景線呢?狍子喜食灌木的嫩枝和芽,樹葉以及各種青草。內蒙古的一群狍子在省道附近的收費站旁邊一片空的草地上去覓食,雖然省道上車來車往,但是狍子們並未驚慌,仍然在那裡悠閑的吃著雪地上枯草。直到有一輛清掃車從那裡經過,狍子們才驚慌的逃走。
很多人可能還會把這個圖片編輯成一個視頻,認為這樣的事情很有意思,因為這些狍子在東北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憨憨的形象,所以才會有人把這件事情當成一個非常搞笑的事情。實際上這也是給我們人類的一個提醒。
『貳』 狍子的圖片
如圖所示:
狍子在鹿的家族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鹿科可分為3個亞科,分別為狍亞科、鹿亞科和獐亞科。狍子非常古老,在進化中屬於比較早就成形的,在狍亞科家族中還有駝鹿和馴鹿這樣的巨無霸級大鹿,它們與狍子的親緣關系較為接近。
狍子這種典型的北方生物,居然一直往南進入了熱帶的地界。可見,狍子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更高一些。我們知道,一種動物要想活得好,多生「娃」是個重要的條件。
大多數鹿科動物每1~2年只生一胎,而這一個幼崽出生後也很危險,因為幾乎所有的中大型貓科動物都喜歡吃各種鹿。但狍子不是,狍子一胎往往生兩只幼崽。
另外,狍子在繁殖上還有一招:狍子的交配期多在每年的8~9月,而雌狍子能夠使受精卵延遲著床,確保小狍子可以在第二年的6月出生。這個時候山區已經轉暖,草長鶯飛食物豐沛,而且有充足的時間讓小狍子長大以面對寒冷的冬季。
(2)袍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人們常說狍子很「傻」,其實,狍子的種種表現,並非是因為它不聰明,而是一些自然反應。
它們會在受到威脅後翹起尾巴,看上去像露出了白色的屁股,其實是為了迷惑敵人的視線,並為同伴發出緊急的信號。在面對危險時,成年的狍子會保護自己的孩子,並用自己來吸引敵人的注意,可稱得上是「舍己為人」。
在一段時間內,狍子的生活區域很固定,它們會挑選適合自己覓食和休息的場所,在這里安營紮寨。當它們受到驚擾時,也不會逃得很遠。等到了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回到此處。獵人知道了狍子的這種生活習性,便學會了原地不動,等待狍子歸來落入自己的羅網。
『叄』 狍子長什麼樣
狍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體長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長僅2-3厘米,體重15-30千克;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夏毛紅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
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塊;幼狍有3縱行白斑點,當體重達11公斤左右時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
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3)袍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狍子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中國東北三省廣布它們的蹤跡。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群,通常3-5隻,晨昏活動,以草、蕈、漿果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其實一點也不「傻」,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悍,狍子尾巴內側是白色,受驚後會翹起(炸開),看上去成為白屁股。
『肆』 狍子是什麼
[páo zǐ]
更多圖片(19張)
狍子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也是中國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學名:狍子
拉丁學名:Capreolus pygargus(Pallas,1771)
別稱:矮鹿,野羊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反芻亞目
科:鹿科
亞科:空齒鹿亞科
屬:狍屬
種:狍子
亞種:西伯利亞狍,歐洲狍
分布區域:西伯利亞,蒙古,朝鮮半島,中國東北,新疆,歐洲,高加索,小亞細亞
英文名稱:Siberian roe deer
分享
外形特徵
肢體特徵
狍子
圖冊 5張
體長100~140厘米,尾長僅2~3厘米,體重50~80千克,雄性略大。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厘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
部位顏色
狍子
圖冊 5張
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棲息環境
狍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我國東北各省都有它們的蹤跡。
分布范圍
圖冊
圖冊 5張
西伯利亞狍分布於亞洲西伯利亞、蒙古、朝鮮半島,以及中國東北和新疆等地區。歐洲狍分布於歐洲大部、高加索、小亞細亞等地,據說北非地區也有分布。
生活習性
野生狍子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春天像鹿一樣經常到鹽鹼地面舔食鹽鹼。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群,一般3~5隻。晨昏活動,以草、蕈、漿果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是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東北人也叫它「傻狍子」。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見了什麼都想停下看個究竟,甚至追擊者突然大喊一聲,它也會停下來看。所以有經驗的獵人如果一槍沒打中狍子,也不會去追逃跑的狍子,因為狍子跑一段時間會顛顛跑回原地,看看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真的是「好奇害死狍」。
繁殖方式
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著雌狍轉圈跑,地面出現花環狀足跡。妊娠期8個月。臨產前,母狍驅散去年生的幼狍,進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產2仔,則出生地點相距10~20米,分別哺乳。出生10日後,母狍帶領初生幼狍歸群,1.5~2年性成熟。狍受驚時吠叫。在野生環境中,壽命10~12年,最長可達17年。每年11~12月角脫落,2~3月生茸,4~5月角長成。
人工飼養
生活環境
1.狍食性廣、耐粗飼。家養可喂秸桿、秧蔓、樹枝葉、雜草、牧草、糧食等。
狍子
2.生長發育快,飼養成本低。幼狍出生15天就開始採食,60天斷乳,3個月體重可達10公斤,6個月可長到20公斤,400多天達40公斤,性成熟即可繁殖。
3.適應性強,適養范圍廣,易養易管。狍夏能耐38℃高溫,冬可抵禦-45℃嚴寒,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可養。家養狍每天夏喂3~4次,冬喂2~3次。只要保持清潔飲水,搞好衛生,保持安靜清潔的飼養環境,誰都能飼養成功。
4.狍抗病力強,繁殖成活率高。狍原為野生動物,抗病力很強,人工飼養,只要合理搭配飼料,搞好衛生防疫,常年不生病。狍年產一胎雙羔,多者3~4羔,產羔率是其他鹿科動物的2倍以上。只要合理飼養,母狍自產自奶,成活率可達100%。
飼養要點
1.建舍狍圈要選擇地勢平、高燥、通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狍舍坐北朝南,由棚舍和運動場兩部分組成。每隻佔面積2~2.5m²,四周用木桿或磚築成2米高的圍欄或圍牆。運動場一角設食槽和飲水槽,在圍欄外可植樹遮蔭。
2.飼料野狍食物來源廣泛,各種闊葉樹葉、野生雜草、農作物秸稈、蔬菜、水果皮等都是其喜愛的飼料。飼 喂20%的豆科牧草(如苜蓿)更好,但不可喂水草,以防腹瀉、腸炎等。飼料比例以粗料佔95%、精料佔5%為宜。在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要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及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仔狍出生7天後有吃土情況,要將半陰地的干凈土壤堆放於舍內,供其自由採食。
『伍』 麂子是什麼動物圖片
麂子是鹿科動物,分別為黑麂、赤麂、小麂、菲氏麂。具體圖片如下:
1、黑麂:又稱烏猄,烏金猄。體型與赤麂相近,體重20-30公斤。體毛棕黑色,頭頂部棕黃褐色間雜栗色斑點,額頂部有一束鮮棕色長簇毛,與毛冠麂相似,但顏色不同。尾巴背面毛黑色,腹面毛寬銀白色,臀緣及鼠蹊部毛為純白色。黑麂是我國特有種類,未見亞種分化,分布區域狹窄,數量不多。目前已知分布為皖南、浙西和與之接壤的閩、贛部分地區。
狍子和麂子的形態區別
1、狍子:狍子體長100-140厘米,尾長僅2-3厘米,體重50-80千克,雄性略大,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狍無角,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
2、麂子:麂子成體體重16-25千克,體長75-115厘米,腿細而有力,善於跳躍,皮很軟可以製革,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後伸展,角尖內彎,不分杈或僅分1小杈,角基部在臉上形成縱棱脊,被毛短而細,四肢細長,蹄狹尖,有大慎帶宴的上犬齒彎曲呈獠牙狀,但較麝、獐的獠牙小,頭骨略呈三角形,淚窩顯著。
『陸』 東北方言里有哪九大神獸
九大神獸分別是:土豹子、大馬猴子、熊瞎子、貓驢子、兔崽子、黃皮子、傻狍子、王八犢子、白眼狼。這就是東北方言裡面的九大神獸。當然,肯定還有很多南方人不知道這都是什麼動物,其實我們在動物園一般都能見到的,只不過變成方言後可能覺得不認識了。
兔崽子,就是罵人的意思。說那種調皮的孩子的。
黃皮子,就是黃鼠狼,黃鼬,也是一種很邪乎的存在,很多人都見而遠之
傻狍子,就是狍子,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無獠牙,後肢略長於前肢,這個也是形容人比較傻的。
王八犢子,兩種動物,但是合起來就是罵人的意思,形容一個人不好。
白眼狼,狼,也是很勇猛的動物,白眼狼就是說那些沒有良心的人。
『柒』 求一張小傻狍子表情圖片
狍子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中國東北三省廣布它們的蹤跡。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群,通常3-5隻,晨昏活動,以草、蕈、漿果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在繁殖上會延遲著床4-5個月。等到合適的看氣候。狍子發情交配多在8-9月,如果冬季太冷,小狍子出生就得往後拖——母狍能夠控制這個時間,確保小狍子在6月出生,這個時候正是山區已經開始暖和起來,草長鶯飛食物豐沛,而且有充足的時間讓小狍子長大以面對寒冷的冬季。
(7)袍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冬季大雪後,獵人可以輕易地在林子里「揀」到狍子。這也不是因為狍子太傻,而是惡劣天氣導致的災難:狍子找不到食物,其體型又不能很好地適應深雪,因此很快就會陷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體型更大的梅花鹿、馬鹿過得會比狍子輕松一些。
當它一般受到驚擾時,並不會逃得很遠,躲避到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再次出來活動——通常都是進食。而人們往往看到它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這種進食場所,因此它很快還會回來——於是落入獵人的羅網。
『捌』 狍子圖片
『玖』 東北有一種動物叫憨子,誰有它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東拍喊北的狍搜賀滑世臘子#p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