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雲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種圖片介紹
擴展閱讀
一瓶水多少錢圖片 2025-08-04 21:12:48
高清機頂盒圖片 2025-08-04 21:08:12

雲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種圖片介紹

發布時間: 2023-05-23 21:55:17

1. 三七分哪幾種

三七有田七、金不換、藤三七、蘭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狀三七共七個品種。
1、姜狀三七。
姜狀敬型三七是中國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國最早的葯食同源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莖肉質,姜塊狀,5月展葉,6月開花,10月果熟。
2、羽葉三七。
羽葉三七別稱紐子三七、復羽裂參、羽葉竹節參、黃連三七等,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70厘米。
根莖細長橫卧,莖圓柱狀,表面有較深的縱條紋,疏生刺毛,下部近於光滑。
掌狀復葉3~5枚。
輪生莖端,葉柄扁壓狀,長5~13厘米,上面呈縱淺槽,兩側及背面疏生刺毛。
3、人參三七。
人參三七別稱大金不換、紫背金牛、金牛遠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開化三七等,為遠志科植物金不換的帶根全草或根,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
生於山野灌叢中,分布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4、野三七。
野三七別稱香刺、土三七、竹節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莖匍匐,有結節,帶稿瞎並具凹陷的莖痕,根塊狀紡錘形,葉互生,掌狀復葉,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核果狀漿果,種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於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濕林內,分布於雲南東南部。
5、藏三七。
藏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40厘米,莖有縱紋,根莖橫生,有幾條肉質根,葉為掌狀復葉蠢空,數枚輪生於莖頂,傘形花序單生基頂,核果狀漿果,生於海拔2300~3300米的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下,主要分布於西藏。

2. 三七有幾種

正宗的三七隻有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產雲南。三七、田七、參三七、漢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換、文山七等。
稱高森三七的賀敗另有竹節三七:為五加科大葉三七的根莖。竹三七、竹節三七 竹節參。
再有土三七:菊三七: 為菊科植物菊葉三七的塊根。菊三七、土三七戚拍畝、水三七。
藤三七,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塊莖。土三七 藤三七
血三七,為薯蕷科薯莨的塊根。血三七 硃砂七 紅孩兒
景天三七,為景天科多種景天的根。景天三七
你的圖片就是菊三七。

3. 三七有幾個品種圖片

大葉三七

4. 野生三七有多少種,長什麼樣,最好有圖片

野生三七和大面積種植的三七在外形上基本相同。野生的我這還有,極少!

5. 野生三七是什麼樣子

野生的三七外觀特徵應該和現在種植的三七區別不大,野生三七是屬於多年生草本,高達30-80cm。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有數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

莖直立,近於圓柱形;光滑無毛,綠色或帶多數紫色細縱條紋。掌伏復葉,3-4枚輪生於莖端;葉柄細長,表面無毛;小葉3-7枚,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

總花梗從莖端葉柄中央抽出,直立,傘形花序單獨頂生,花多數,兩性,有時單性花和兩性花共存;小花梗細短,基部具有鱗片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通常5齒裂,花期6-8月。果期8-10月。

(5)雲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種圖片介紹擴展閱讀:

野生三七最早未被移栽時,是生長在廣西(一帶),廣西田州是因集散地而得名。歷史上廣西田州府曾經是三七的集散地,所以又叫「田(tián)七(qī)」;

現今三七的主要量產地和主產地是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

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

6. 正宗雲南文山三七12頭18頭20頭30頭40頭60頭田七圖片講解

   很多想知道正宗雲南文山三七圖片是什麼樣的,想看看三七的品種及圖片,看看三七有幾個品種,野生三七圖片等;這里就為大家展示及分享下要不文山本地三七圖片,三七圖片大全

三七的品種比較多,大看著外觀都是差不多的,這里為大家展示的是三七產地文山滿澤三七圖片,這雲南滿澤三七,是文山比較好的三七,三七都是挑選文山比較好的山地,播種在大山上,自碧舉然生長出來的三七頭,三七在山坡上沙土中,生長階段,無大量雨水淹泡,種植時間長,雖然生長緩慢,但吸收自然營養成分,含量更多些。在雲南滿澤三七產地,大家根據三七的大小把三七分為三七12頭、三七15頭、三七18頭、20頭三七、30頭三七、40頭三七、60頭三七…還有打磨的三七粉等,下發就為大家分享:

雲南滿澤三七,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貨,切開後,裡面是綠色、淡綠色、黃綠色、墨綠色、灰綠色。

   雲南滿澤三七12頭,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貨,是文山產地比較大個的三七,這種三七,全乾後,是沒有多少的,一年全產地也找不到幾千克!

雲南滿澤三七18頭,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貨,營養價值與20頭三七差不多,雖然差不多,但價格是不一樣的哈;

雲南滿澤三七20頭,文山本地三七,水洗干貨,在老乾三七中,20頭三七在產地已經是三七中比較大個的三七了,尤其像雲南滿澤三七這種播種在山上,自然生長出來的三七頭,所含營養價值高褲灶。

雲南滿澤三七30頭,文山本地三七,老乾三七頭,這種三七是比較常用,比較合適的一直,用的人也比較多,在雲南滿澤三七產地文山,很多本地人,沒有種三七的,用的都是這三七,三七干,打粉細,疏鬆。

   雲南滿澤三七40頭,原產地文山春三七,水洗曬干三七頭,老三七頭,這種三七自己食用還是可以的,圓個飽滿,堅實,打粉吃還是可以的,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這個就行了。

雲南滿澤三七60頭,文山本地三七,這種三七雖然沒有20頭30頭種植時間長,但像雲南滿澤三七這種,種於文山,大山坡上,自然生長出來的三七頭,還是可以的。

100頭上的三七呢,只能說用,比不用好,自己食用,還是30頭左右的好些,這100多頭的三七,種植時間段,要嫩些。

小個三七,這種三七還沒有三七粗根好的,一般都是這種一年左右的三七。

   雲南滿澤三七粉又名為文山滿澤三七粉,是挑選文山比較好的三七頭,水洗曬干,比較干後,選用通風雖然好的機器,粗打後細磨出來的三七粉,這種三七粉營養價值高,食用效果好。

   自己食用三七,建議用像雲南滿澤三七這好三七中的20頭三七、30頭三七,是文山,山坡上,自然生長出來的三七頭,種植時間長,吸收自然營養成分含量高些,打粉服用,效果好,還可以壓三七片等。

   以上為雲南滿澤三七產地文山本地三七圖片,這些圖片只能大概知道三七的大小,越大個的三七,好壞野生要看產地,看三七的干濕度,胡慧扮三七是怎麼種植的,三七是否加工什麼的。

7. 野生三七是什麼樣子

如圖:

三七,中葯名。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和根莖。

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7)雲南野生三七有多少種圖片介紹擴展閱讀:

生理特性

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

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參考資料:三七-網路

8. 野生三七形狀如何,與養殖有何區別。

1、野生的三七形狀更類似人參。

2、野生的三七皂苷含量比養殖的多。

3、野生者極少,養殖的三七數量多。

4、養殖的是無數頭的小三七,野生的三七形緩態狀更類似人參。

擾指源田七:

三七,中葯名。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田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9. 三七有多少種,有圖片看嗎

三七按產地有雲南·文山三七、廣西·梧州三七、江西三七、四川三七。

以雲南文山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優為地道名貴中葯材。

三七按採收時間分為春三七、冬三七;

按其大小分20頭(500g20個以內)、30頭、40頭、60頭、80頭、120頭等規格;很小的稱為無數頭;

另有筋條(從主根上剪下的側根或細直根);

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蘆頭,又稱羊腸頭)。

三七根,春三七,頭,剪口,冬三七。

頭是三七大小專用規格單位,指質量為500g的乾燥三七主根個數。比如說20頭三七表示500克重量有20個左右三七,30頭就是500克有30個左右三七,頭數越少表示三七越大,質量越好,等級越高。

三七根是指三七的支根。根據粗細分為筋條和毛根,中部直徑大於0.4cm支根的叫筋條,須根及中部直徑小於0.4cm支根的叫毛根,他們都有葯用價值,只是相對三七便宜一些,但也有部分地方把三七理解成三七根,實際三七和三七根是三七全株的不同部位。

春三七:飽滿,質量高。

冬三七:是留種後採挖的三七,
三七莖葉:三七植株莖和葉的乾燥品,都有葯用價值。

三七切片:鮮三七主根經切片乾燥後的初加工製品。

三七粉:三七主根部經粉碎後的初加工製品。

10. 三七有幾種圖片

三七有藤三七、蘭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狀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屬多年生纏繞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國僅有兩個屬三個種,落葵薯是一個歸化植物,20 世紀70 年代被引入我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