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經中記錄大梵天王是世界主,好像這個只是初禪第三天的天王,這是怎麼回事
世界也要看大小的。釋迦牟尼佛觀察到了這個宇宙的真相,對於世界的描述,遠超於當今科學家對宇宙的觀察!我簡略的給你描述一下吧(具體詳見《華嚴經》、《起世經》)!
佛教發現,宇宙本無中心(本無邊際這個說法也出自「華嚴經」),由無數個小世界(一日一月一地球一須彌山)構成中世界(1000個小世界),中世界構成大世界(1000個中世界),統稱「三千大千世界」,無量數的大千世界構成「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無量數的世界種構成「華藏庄嚴世界海」,再接下去,若以華藏庄嚴世界海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標出十個世界海,它們都與華藏世界海相等,並且指出:「廣說者不可窮盡。 」而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我們生存的娑婆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之間又相距十萬億個佛國凈土(《佛說阿彌陀經》上記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就是宴行佛陀的宇宙世界觀,遠超於當今科學家發現的結果:地球位於太陽系、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位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根據《楞嚴經》卷九的記載,初禪者的修為不同也區分不同,修到最好的能夠進入初禪第三天大梵天,成為「大梵天王」,由於晌族嘩道德高尚,清凈仁慈,就可以擔任一小世界(譬如我們的太陽系)的天主,但由於他生於天地萬物之先,就以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造的,就會以「眾生之父」、「眾生之主」來自居。《大日經》卷六說:「所謂大梵天,名我慢自然穗掘」。佛典中認為天父創造萬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虛法師《真現實論》說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陰陽,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換而言之,在大梵天王之上,還有管轄范圍更大的、連大梵天王一並納入管轄范圍的天主呢!
㈡ 大梵天王是玉皇大帝嗎
更新1:
多謝Raymond: 無 *** 神人的法力如果是比較大的話
那為什麼沒有聽說他們其中之一的傳奇故事呢?
更新2:
第一天與其它天是否沒慶橋雹有來往呢? 為何大梵天王和玉皇大帝都有說到他們是造物主呢?
更新3:
我查了網上的資料
兜率天是欲界第四天
而四天王天是欲界第一天
好像不是無 *** 的
還有
為什麼彌勒佛不居住在四聖界而要住在欲界呢?
大梵天王是人們俗稱既四面佛
在第三天
玉皇大帝是第一天
無 *** 一樣有王
對比起欲界同 ***
法力神通會比較大 2011-03-27 12:55:00 補充: 有
四天王的傳奇
兜率天彌勒佛的傳奇故事 玉皇大帝的第一天系統領一齊天神
陰神
佛教角度
大梵天王和玉皇大帝都系由人 修成仙 2011-03-27 13:26:58 補充: 其實系冇分架
統一為三界二十八天天一切神祗
彌勒佛降娑婆前
系天上教化諸天人
你應看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以我所知,彌勒菩薩供養過2代佛陀譽帆,所修功德非常殊勝。阿逸多比丘他不會修禪和未證阿漢羅,但佛陀說他的心非常廣大無量無邊,他會比發出消鋒來光是過去任何一尊佛所發光都要光。 引用經文 (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普通人何如去兜率天。
㈢ 大梵天是否就是上帝
大梵天不是上帝。
1、大梵天:
梵天,是指印度教的創造之神。梵天亦稱造書天、婆羅賀摩天、凈天,華人地區俗稱四面佛(印度佛教中的大梵寬兄天王諸神眾,特指色界初禪天之主,又稱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創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創制者。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
2、上帝:
上帝,本身是指至高無上統治者,在基督教等引入中國後,作為同義詞,將其用作猶太教、基督教信仰的創造宇宙的神。
被視為宗教信徒至高無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上帝是宇宙的支撐和創造者。自然神論說,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泛神論則認為,上帝是宇宙的本身。
(3)大梵天王素描圖片值多少錢擴展閱讀:
梵天的傳統形象乃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隻手臂,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特別在北印度,他常常有著鋒巧槐一綹白鬍須,代表他幾近永恆的存在。
不像其它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通常沒有任何武器;但他的一隻手握有一支湯匙型的令牌,代表著將神聖的奶油滴入自我犧牲的火柴堆。
這意味著梵天是自我犧牲的神明。他的一隻手拿著一個水壺(有時是裝著水的椰子殼),壺中的水代表萬物初始,涵蓋一切。梵天也拿著一串念珠,是他計算宇宙時間流逝的定時器。此外他也拿著象徵神聖的《吠陀經》或與代表純凈銀友的蓮花。
㈣ 四面佛每一面代表什麼
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正面求生意興隆,左面求姻緣美滿,右面求平安健康,後面求招財進寶。
四面佛原名慶滾大梵天王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備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執之物均有其此差跡深長意森並義:一手持令旗;一手持佛經;一手持法螺;一手持明輪;一手持權仗;一手持水壺;一手持念珠;一手持接胸手印。
大梵天王之性情溫柔,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這四種正直性格,佛教稱之為婆羅門的四梵行,也是佛教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願降福及濟助切天神及眾生。
㈤ 真上帝「耶和華」VS 假上帝「大梵天王」--真假上帝的區別
眾所周知,對宗教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耶和華是基督教徒所信仰的上帝。同時,也是猶太教徒和 *** 教徒的上帝。與眾不同的是,佛教徒眼中的上帝,卻是印度教的大神「大梵天王」。在佛教中流行一句話,上帝也是眾生,上帝也要參加六道輪回。事實上,對於佛教徒來言,佛教徒根本就不知道何謂「上帝」?這也是佛教如唯徒經常拿「大梵天王」來嘲笑基督教「上帝」的主要原因。
本人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佛教徒經常說:上帝也是眾生之一。上帝也要參加六道輪回。上帝也受制於因果業力。直到今年的六月份,我才在與佛教徒的辯論中搞明白,原來佛教徒眼中的上帝是指印度教的「大梵天王」。但是佛教徒卻非常 *** 的把「大梵天王」說成基督教的上帝。這是非常卑鄙的行為。對於很多不了解宗教的人,佛教徒的話起到混淆視聽的作用。更卑鄙的是,佛教徒明明知道「大梵天王」不是真上帝!卻還四處散布謊言,一再把「大梵天王」說成基督教的上帝。佛教有一個關於《佛陀與大梵天王的對話》記載。大梵天王在與佛陀的對話中,承認了自己不是造物主的事實。更荒唐可笑的是,佛教徒居然聲稱,每個人都做過上帝。佛教徒還以為自己也做過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呢!可見佛教徒是多麼的愚昧無知?
下面我們用事實來甄別一下,真上帝「耶和華」與假上帝「大梵天王」的區別?通過多方面對比,就可以區分真假。
表白對比:
耶和華說:「你們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
大梵天王:在《起世經》中佛描述大梵天王:「諸比丘。於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強。無能降伏。統攝千梵自在王領。雲我能作能化能幻。雲我如父。於諸事中。自作如是,大語已。即生我慢。如來不爾。所以者何。一切世間。各隨業力。現起成立。」 再看看佛教給編造出的一套話。佛陀在《阿逸夷經》(4)中說:「諸弟子,此有情第一個出身(在一新世界誕生中),如是想:『我是梵天、大梵天、毀滅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情之父。此間有情皆我所創生。--佛教在編造的這套話飢仔中,更把梵和基督教的上帝扯在一起,連「上帝」「天主」這些詞是印度教和佛教所沒有的詞彙。也好意思扯在一起,對基督教的主毫無認識。佛教只會這樣生拉硬扯。
相貌形體對比:
耶和華:
聖經說,耶和華是個靈。也就是說,耶和華是無形無相的。所以聖經還說,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在猶太教、基督教、 *** 教裡面,沒有任何有關耶和華的雕像。因為耶和華是無形無相的上帝。
大梵天王:
印度教把大梵天王描繪成一個膚色粉紅、四頭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張臉朝向東南西北,傳說梵天原來有五個頭,後來他創造了美麗的智慧女神辯才天女,辯才天女應算是他的女兒,但梵天卻又娶辯才天,有違倫理,故他的一顆頭被濕婆給砍掉了。在印度教裡面,大梵天王的雕像隨處可見,他是個有形體的,在印度教中大梵天王的雕像其相貌是,膚色粉紅、身穿白袍,四頭四臂的老人。
能力對比:
耶和華說要使羅馬帝國分裂為十國,除掉三國,留下七國。的確成為事實。耶和華說要使巴比倫滅亡。而且,永不得重建。這也成為事實。耶和華說埃及人、希臘人要歸向自己,果真成為事實!耶和華給埃及降下十災的事,已經被考古學家證實。耶和華說要爛橡汪使以色列亡國,把以色列民拋在萬國之中受刑罰。在日期滿了的時候,還要將以色列民從萬國中召回到故土。還定下了,只有剩下的余數可以歸回。原來滅絕的事已定。因此,猶太人被希特勒納粹德國殺得,真就只剩下余數了。事實是,猶太人不僅回歸了,而且於1948年5月14日建立了以色列國,並順利地加 *** 合國,成為其第五十九個成員國!至此,耶利米在兩千多年前傳達的耶和華神的預言,完全成為現實。這些事實都足以證明耶和華神的話語,句句具有能力。無人可以改變,無人可以阻擋耶和華神的作為。耶和華說: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
大梵天王在能力方面,可以說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能力可言!大梵天王沒做成過任何一件大事或小事。除了佛教給編造的這套話之外「我是梵天、大梵天、毀滅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情之父。此間有情皆我所創生。」再也找不到大梵天王還有什麼可以炫耀的了。佛教還給大梵天定義為: *** 初禪天之一。按初禪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輔天和梵眾天。此處標明大梵天僅僅屬於天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們在看看耶和華是如何宣告的?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也就是說,天的全部都屬於耶和華的寶座。
真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全都可以成為事實。凡是信奉耶和華、服從耶和華、遵守耶和華誡命的國家,耶和華就會保佑他,使他成為強國,使他打敗敵人。在聖經里可以反復看到這些經文內容。大家看看西方基督教國家是不是成為強國了?耶和華想讓誰強盛,誰就強盛;耶和華想讓誰衰落,誰就衰落。沒有任何人能抗拒耶和華的決定。聖經說:偶像無賜福的能力。也沒有降災的能力。試問,佛祖「釋迦摩尼」和印度教的大神「大梵天王」他們敢說:「誰信我,我就使誰強大」嗎?他們不敢,因為他們不是世界的主宰,他們只能眼巴巴看著世界歷史發展。
地位對比:
耶和華:全人類尊敬「耶和華」為上帝的人,大約有將近四十億之多。分別為猶太教徒、基督教徒、 *** 教徒。耶和華在信徒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有人在 *** 教徒面前褻瀆上帝,那是找死。耶和華說: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我指著自己起誓,我口所出的話是憑公義,並不反回。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事實表明,的確如此!
大梵天王:按照印度人的說法,大梵天王創造了美麗的智慧女神辯才天女,辯才天女應算是他的女兒,但梵天卻又娶辯才天,有違倫理,故大梵天王五顆頭的一顆頭被濕婆給砍掉了。印度教徒因此鄙視大梵天王。所以大梵天王的地位在濕婆之下,全印度只有兩座供奉大梵天王的廟宇。大梵天王不但在印度教徒的心中沒有地位。就是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大梵天王更是毫無地位可言!佛教封大梵天王為佛教的護法神。同時還把大梵天王列入六道輪回的成員。在佛教徒的眼中,大梵天王是個笑柄,大梵天王與佛教徒地位一樣。可見,大梵天王太可憐了!成了老的不親,小的也不愛了。
信徒幸福指數對比:
耶和華的子民:世界上18個最發達國家,有17個國家是敬畏「耶和華」的基督教國家。排在最發達國家其後的是盛產石油的 *** 教的 *** 國家。不得不提的是,耶和華的選民「猶太人」是人類中最聰明的民族。猶太人亡國將近二千年,於1948年實現復國,居然可以在短短六十多年裡取得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引用網友的話:以色列765萬人口,1.49萬平方公里,約是北京的1.5倍這么大,其中還充斥著大片的乾旱沙漠和貧瘠山區,以及坑爹的死海,既缺水又沒油,但人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企業總數超過中日韓印四國總和,人均風險投資是美國的2.5倍,歐洲的30倍,Z國的80倍。這才是當今世界上最能體現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國家。聖經說: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另外,我們還應該知道,猶太人被希特勒殺害了六百多萬。以色列復國的時候,歸回以色列的猶太人只剩下六十多萬人了。如今已經是765萬人了。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加增以色列家的人數,多如羊群。他們必為這事向我求問,我要給他們成就。
大梵天王的民:印度教從古至今一直紮根在印度本土。眾所周知,印度也屬於當今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文盲人數最多的國家。印度與佛教國家一樣,共同點都是貧窮落後。貧窮落後對應的是,愚昧、迷信、無知。印度現在還不斷上演人與狗結婚的悲劇!還流行著廟妓。愚昧、荒謬、變態的六道輪回思想,就是出自印度教和佛教共同的創作。說白了,這些荒謬的思想就是來自印度人的集體創作。印度教原本是三道輪回。佛教的教主又給添加三道輪回。合在一起就成為「六道輪回」了。可悲的是,國內的佛教徒居然會死心塌地的相信印度人的愚昧變態思想。佛教徒深信人可以投胎成為豬狗,和豬狗可以投胎成為人。縱觀佛教世界與印度,共同特點非常突出。全部具有貧窮落後的主要特點。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無知必定會導致落後。相信這些荒謬的思想,註定要導致國家的貧窮落後。我曾經問過佛教徒,是否相信豬狗投胎轉世成為人?有位佛教徒回答說:「我相信我和我的祖先是豬狗投胎的說法。我相信。」
總結:印度教起源的時間大概有3500年的歷史了。佛教在印度的誕生大約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印度教和佛教,這么長的發展歷程中,居然沒有給人類帶來一絲一毫的貢獻。印度和佛教國家一樣,如今還在苦難中掙扎著。每當與佛教徒談論此事,佛教徒卻說非洲的基督教國家也是窮的尿血。然而,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是,非洲這些後基督教國家,現在已經止血了。但是印度和佛教國家卻還沒止血。要知道,印度和佛教國家拜自己的神已經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折騰這么長時間,依然還是窮的尿血。難道不值得深思嗎?基督教產生於公元33年。此後受到羅馬帝國殘酷迫害,長達三百年之久。在公元四世紀中葉基督教才獲得合法地位。由此為起點,全面改造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首先解決了西方世界文盲遍地的障礙。創辦教育、慈善事業、醫療體制,大力開展科學研究。西方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明帶給人類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通過以上多方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耶和華不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不是耶和華。耶和華是真神活神!大有能力的真上帝!大梵天王是印度人幻想出來的偶像而已!大梵天王不是上帝。
㈥ 泰國「有求必應佛」非常有名,有人卻說它其實不是佛,這是為啥
這個佛名字叫大梵天王,是來自印度婆羅門的財神,並不是泰國自己的神。之所以遊客把這個神像當作是佛來朝拜,主要是這個神像全身都是金色而誤認為是佛,實際上這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對大梵天王來說,並不會觸犯到他的神威,因為在印度神話傳說中,大梵天王是一位心地善良,十分仁慈的神,雖然掌管人間財富,但是心系黎民百姓,是一個功德無限的神仙,其地位相當於尺山國內佛教中彌勒佛一樣。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多謝閱讀。
㈦ 什麼是大梵天
梵文 Mahabrahman。音譯:摩訶婆羅賀摩,譯曰:清靜。'梵'在佛經中是離淫,欲之色界諸天之名,其中的初天為大梵天。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大梵天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創造神,與濕婆,毗濕奴合稱為三大神。
大梵天王既是創造神,同時又是毀滅之神。他高興的時候,世間安穩,萬物興盛;當他憤怒時,則世間不安,災難欉生,眾生苦惱,連草木也不能倖免。他是佛陀的護法天神。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第一位。
一. 簡 介
(一)根據佛經裡面記載,在十方佛、菩薩的各世界裡,遍布 無量無數億的天上人間,計有廿八重天,
其中包括欲界六天(尚有欲事之天),由帝釋天王統御,再上去是初禪三天(禪定離欲之天),
由大梵天王統御,也就是說大梵天王高居初禪三天之首位,統御欲界六天及我們 居身的世界。襪岩
依泰國神史書記載是,當宇宙洪荒時代,第一位在洪荒世界誕生,創造人類之神,
便是大梵天王,天王不僅是人類之神,也是欲界、初禪天界的一切天 神,
阿修羅(妖魔鬼怪)及一世界中天下諸財富的主宰。
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布崇高 之法力。
(二)大梵天王、四面、八耳十八臂、一手持令旗、一手持佛 經、一手持法螺、一手持明輪、
一手持權杖、一手 持水 壺、一手持念珠、另一手打手印,
其中手執之法器與手印皆有其深長意表與來源:
I.令旗: 代表萬能法力。
2.佛經: 代表智慧。
3.法螺: 代表賜福。
4.明輪: 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
5.權杖: 代表至上成就。
6.水壺: 代表解渴 (有求必應)
7.念珠: 代表輪回。
8.接胸手印: 代表庇佑。
大梵天王之性情溫柔,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這 四種正直性格,
佛教稱之為婆羅門的四梵行,也是佛教 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所以願降福及濟助一切天神及泉生,尤其對於修四梵行(無量心)者,
在成佛 道上得到自度度眾的資糧,無論財施、法施可以隨時所欲,
隨緣成就。這種慈愛精神,得到佛祖釋尊的贊嘆, 所以稱為四面「佛」,因為由修「福」,
而資助修「慧」,由梵行而達到菩提行,是成佛道之方便善巧法門也。
據說天王之神齡已達IO0天界年,(每一天界年等於人 問3.200年)。
(三)修供大梵天王佛法,必須有修四無量心,----- 四梵行的發心,才能與大梵天王告輪御相應。
1.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得樂,與大梵天王佛的正面 ---- 密達 (MITA) 相應,
四海之內皆兄弟,有福同享。
2.悲無量心,與大梵天王右面 ---- 噶如喇 (GALULA) 相應,拔一切眾生苦,濟貧恤苦,
有難同當。
3.喜無量心,其大梵天王左面 ---- 摩地達 (MUTITIA) 相應,凡人行善離苦得樂生歡喜心。
祝福眾生,有榮一同。
4.舍無量心,與大梵天王後面 ---- 無別迦 (UBEGA) 相應,修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
修慈悲喜三梵行而 不執著,怨親平等,不起愛憎。
只要能依上法修持滿一年 (或者不到一年),便可自己知道的確改善了財運和事業地位等,
一年之後感應逐漸更大,所得到的降福也是與自己發心的大小成正比,發心大、降福大,
發心小降福力也微小,如單純為一己私利,而無利益眾生之心,那末會毫無感應,
此乃要點不可不知。
二 、設置大梵天王供壇須知
(一)家中供佛桌如有空位可容擺設大梵天王法像,則合在一起供奉,但必須注意著,
就是大梵天王法像供奉之地位應低過所有之佛像,而且必須另行設有獨立專用之香爐,
置在相片之前,如果尚有空位,還可擺設一對花瓶。如果佛桌沒有空位可供設相供奉,
則可在佛桌旁邊另設一供桌,擺設物品如下:
甲、大梵天王法相一座。
乙、佛香7枝。
丙、花瓶一對(不同色花朵7枝)
丁、燭台一對(放置小蠟燭用)。
戌、香爐一個。
己、置清水一杯。
庚、放置爆香米一小碗。
供桌之高度應與佛桌最下一層桌面相齊,同布鋪於桌面再蓋上一層玻璃片,以防火燭,
此供桌可放置於佛桌旁邊,桌桐虧上擺設上述甲項至庚項物品,供奉大梵天王。
如果佛桌旁邊沒有空位可供另擺設供桌,則應將供桌置於佛室外任何一個適當地點,
但均不可置於太接近廁所之牆壁,或將供桌正面對向廁所。在此種情況下,
可改用神龕置於較高之處,(高度以插香所及為適宜),供奉大梵天王,
則桌之高度須在一公尺左右,不可低於坐椅或卧床,變成不崇敬。
供奉之鮮花枯萎必須立刻更換,用白蓮花或紅蓮花、玫瑰花等,每個花瓶插花七朵,
供壇等之清水每夜更換或三日更換一次均可,供奉時鮮水果如柑等均可。
或於每次購買水果時. 奉獻後才食用。
(二)供奉大梵天王之供壇須保持清潔,香枝如太多應拔掉以免易於引燃。
(三) 1.每次膜拜時,七枝佛香是不可缺少的,除非是在特別環境中,
或在外國旅行無法覓得香枝或特殊原因不適宜供香時則合手膜拜表示崇故。
2.蠟燭一枝,在特別情況下如無法尋覓則可免去,惟當親赴泰國曼谷愛侶灣(ERAWAN HOTEL)
大酒店前大梵天王廟膜拜時蠟燭一定必備。
3.許願之儀式一般上只用七枝佛香,爆香米一碗即可,並可照虔誠之意行之。
4.膜拜時應低念崇敬之禱告詞內容如下: 弟子(我)謹以萬分至誠向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
敬呈供品,敬祝天王聖意順遂,保佑弟子(我)身心愉快,事業進步,不受疾病困擾,
延年益壽,萬事稱心如意 ………(如有其他禱告可繼續念下去)。
三.在盛大的儀典中
祭祀之供奉物品應包括:
1.用碗裝成七種顏色鮮花共七碗(如每年之佛誕)(十一月九日)。
2.廿蔗段用碗裝成,上面飾以玫塊花,共七碗。
3.爆香米用小碗裝成,上面飾以玫瑰花,共七碗。
4.純正蠟燭七枝,環繞六枝在圓盤上,中央放一枝。
5.鮮椰子三個,砍開上蓋如保存青色果皮更佳。
6.鮮美香蕉二梳。
7.佛香七枝。
上列所提及之在儀典中祭祀用之供品,必須齊全,
並且在下列之各種儀典中亦一樣可用各種祭祀之儀典如下:
1.請准清潔神座時,應將大梵天王神像迎出然後才清潔神座,
以至沐浴佛身或貼金等儀式皆行先禧告與請准,始可進行。
2.請為各種典禮祝福,使萬事順遂,及使儀式更神聖,完成願望,
如期望各種慶典儀式進行時天勿下雨以及其他願望等。
3.供奉還願之供品,或者是使祭祀之供品在天王享用之後成為神仙食品,
例如在慶祝壽誕之宴會上,或慶祝新年之儀式上,將各式食品或漢菜筵席連同時鮮水果,
供奉於神前,由大梵天王先食用,大梵天王將進食水果以及沒有肉類調配之供品,如素菜等。
至於其他肉類食品,則分給天王之隨從諸神食用。
供奉之食品,行擺在鋪布桌上,而且必須有上述各種祀品齊全,上列三種祈願,
可在大梵天王佛前祭祀,或在家內大梵天王佛前膜拜或在樓宇之台上祭拜亦可,
視實際情況需要而定,在祭祀時應禱告如下:
"弟子(我)謹以萬分至誠向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奉獻各種祀品
(如屬於還願則應加上一句 " 前曾許願……(詳述許願事由) 現已成功") 敬祝天王聖意順遂,
賜於弟子(我) (及家人與參加典禮諸人) 萬事如意,緒事合想,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如有其他禱告可維績念去)。
當燃點之香燃完三次,亦即是連續進香三次之後,行先禱告然後才可將祭祀品獻後食用,
禱告內容如下:
" 天界至尊大梵天王食用剩食之食物,願成為神仙食品,弟子(我)等求賜予食用,
食後使身體健康,百病不侵,延年益壽,萬事順遂,財源廣進,各事皆成功……敬請天王保佑"。
膜拜之最佳時間
普通日 早晨 七時至八時
晚上 七時至八時
佛 日 晚上 九時至十時
如欲許願,應在晚間。即是七時之後此段時間最佳,但勿超過晚上九時。
供奉祀品,可隨時供獻,因為天王隨時都可接受祀品。
普通日每晚七時至八時,是大梵天王到人間查訪之時間,有時天王亦到道場坐鎮。
只有在佛日才延至晚上九時至十時,因為天王必須在天界晉謁上天神只。
四、頂禮及修法
(一) 七枝香 (拈香時每枝香心禱一意)
1.南無十方三世佛
2.南無十方三世法
3.南無十方三世僧
4.慈一願一切眾生得樂
5.悲一願一切眾生離苦
6.喜一見一切眾生離苦
7.舍一怨親平等,不起愛憎,修上述三心而不執著。
(二) 八頂禮 (---頂禮---稱及佛咒五遍)
1.南無佛
2.南無法
3.南無僧
4.慈無量心 --- (誦佛咒一遍)
5.悲無量心 --- (誦佛咒一遍)
6.喜無量心 --- (誦佛咒一遍)
7.舍無量心 --- (誦佛咒一遍)
8.法本尊大梵天王 (誦佛咒一遍)
(三)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因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四) 五誓弘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福智無際誓願集。
(五) 迴向偈
願以與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六) 修法注意事項
1.大梵天王佛像宜座東朝西,如有不便,
可以觀想自己是在向東方陽光燦爛的金色大梵天王頂禮,以心可轉動方向也。
2.時間以早上七~八時及晚上七~八時,早晚修法一次為宜,每次各約十分鍾即可圓滿矣 !
如有不便,可以觀想自己是在七~八時之間修法,以可轉動時間也。
3.大梵天王的安座不可高於同佛龕中的其他佛像,因大梵天王是佛祖的護法尊者,
故宜略低佛祖的座像。
4.大梵天王生於金胎,叉是總財神之位,座像宜裝純金色,不宜其他雜色。
5.修大梵天王佛法,簡短方便並不影響修其他法門,修禪、修密、修凈土,均可相得益彰,
並行不悖。修大梵天王可得「福」殊勝,便能有助於供養修其他法門,而得「慧」增長也。
6.供大梵天王之果品,修法後即成為,曾經得大梵天王享用之天上佳果,
取之食用默祝雲:「食此天果可得保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事業成功,財源廣進,萬事如意」
7.大梵天王之佛誕是農歷十一月九日。每年此日大家能在大梵天王佛前,供奉鮮花水果,
紀念慶祝,修持讀誦佛咒,虔誠膜拜,感應尤其殊勝。
(七) 大梵天王佛咒
PROMA 大梵天王陀羅尼
建議: 最殊勝的梵行和功德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引領眾生聽聞佛法,唯有佛法是「離苦得樂」
無上妙法。修大梵天王佛法如能立志每年至少度一人,是最能得到感應,蒙受大梵天王降福的善行。
無論是改善命運、消災延壽、求福求財,引領教外人聽聞佛法,為實踐四無量心之表現,
效果最殊勝而迅速,從而迅速,因為法施功德無量不可思議也。
五、許願與應該許願事項
如居住於有供奉大梵天王道場附近,能親自到大梵天王前奉獻祀品,親自許願最為完美。
如果居住遠方,無法親自前來天王前,如果家中供奉天王像,在神前許願,如家中無供奉天王像,
則在曠地上膜拜,燃點七柱香許願後插在露天的花盆之上,切不可將香插在地面上。
許願之內容如屬於成功性質,如希望增薪,考試中榜,求取麟兒,遠赴外國旅行,索討債務等。
許願之內容如屬於保佑性質,如遠行平安,攜款往外地安全而不失落,
進行有危險性任務獲得安全等。
許願之內容如屬於事業進步性質,如事業穩固發達,工廠產品暢銷等。
上面所述三種性賀之許願,應禱告說在願望成功之後,將奉獻七種顏色長七束之花串最少一串,
如果要求願望較復雜與較重大則應禱告成功後願奉獻花串幾串,
不過應該注意者就是在許願時絕對不可許下要奉獻七種顏色七束長花束四串,
因為如此則一定不成功。如果自認為要求之事成功機會較少,可許下比花串更有價值物品,
即七束長之七色絲巾,如果認為應作更隆重之奉獻以報答天王神恩 ,亦可許下將奉獻筵席幾席,
先向天王陳明意願。
至於許願之內容屬於保佑平安性質,如請求病患早日痊癒,延年益壽,
如病情不重可許下奉獻七種顏色之七束長花串。如果病情嚴重隨時有生命之處,
在許願時應該照病者姓名,留醫於何醫院第幾座大廈第幾號病房,期望早日痊癒,如病魔驅除,
願等鑄12寸座佛像供奉。許願之禱詞如下:
"弟子(我)謹以萬分至誠向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奉獻各種祀品,願天王聖意順遂,
乞望保佑..... (陳明欲求保佑之詳細內容)……如事成功,弟子(我)願奉獻…"
(說明奉獻物品)以表崇敬之至忱。"
如所許願望成功,應立即還願,還願時應在大梵天王佛前舉行,無論在何時何地許願,
如能到供奉大梵天王道場前還願,則最佳,以求神只保佑。
至於許願時許以筵席者,筵席設於何地均可,但願以崇亟神明為主要條件
(即在第三項中奉獻供品條說明) 在奉獻祭祀食品時,應禱告如下:
" 弟子(我)謹奉獻..... (還願供品) ..... 予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有關前所許願.....(詳述許願內容)
……現已成功,謹祝天王聖意順遂,並接受弟子(我)還願各節,保佑弟子(我)平安……(隨後禱告)。
曾許願而病癒者,還願恭鑄座身十二寸佛像,這尊佛像要供奉在自己家中亦可以,
不然則送到任何一個廟寺中供奉更佳。不過切勿將佛像請往供奉在大梵天王廟中。
在供奉佛像時須有淋水祝福之儀式,其禱詞如下:
"弟於(我)謹祭鑄佛像一尊,謹呈獻善果予天界至尊大梵天王,謹祝聖意順遂,
並保佑弟於(我)事業進步,身心愉快,延年益壽,不受病魔之侵襲 …(其他禱詞可隨意增加)"。
禱告之後將法水傾倒在屋前之清潔地面上。 除了祭禱佛像與淋法水求取善果之外,
如可能的話應尋求機會親自至愛侶灣 (ERAWAN HOTEL)大酒店前大梵天王廟進香膜拜,
感謝天王保佑之恩德……(可隨意禱告)。
六、特別情形
"在此紛擾之世界中,人生崇辱無定,福與災禍,就像季節風吹送,當之者皆命運之安排也。
偈語,可看出人生之命運無定,有榮有辱,有幸福亦有災難,往往不願意獲得者反加諸身上,
希望得到者則無法得到。大梵天王為天界至尊,操縱人生之命運,因此在有機會之時應誠心膜拜,
求取保佑,每星期最少膜拜一次,以星期六、星期日休息之時最宜,
或於誕辰 (每年十一月九日) 之日膜拜之,如誕辰之日逢星期三,則每星期三膜拜一次,
祈求天王保佑平安,財運亨通,行旅安全,諸事合想,消災納福。
在天界及地獄皆無法像人世間一祿向僧侶結取緣份。佛祖成為正果時亦是在人世間修成正果,
因此,在人世間與僧侶共結福緣,天王亦得將此善果施請在地獄中飽受磨折之罪孽深重之鬼魂,
使其受罪較輕,亦增加天王之善行,因此捐供僧柄,善待僧侶,天王直接修到善果。
這種廣布福緣予 "管壽神仙" 亦表示人世間每一個人都有一位神只在暗中監管其行品,
保佑其進步幸福,如果其人廣播善果,福蔭及陰間罪孽,則無形中洗淡本身無意積聚之罪孽,
並獲得保佑使身心愉快,事業進步。
除了廣種善果奉獻予大梵天王之外,每次淋法水納福時,亦經禱告說 "願天王幸福無疆。
"稱頌後又要求保佑賜福說 "請保佑弟於(我)幸福快樂、進步"。此是因為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
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有崇高之法力。
這篇有關膜拜大梵天王之方法及因果報應,或有錯誤敬請知者勿吝賜亦指正,則感激無涯。
普為出資印送及受持輾轉流通者之迴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飢饞等
悉皆盡滅除 人皆習禮讓
一切助成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萬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㈧ 梵天簡介
梵天簡介
詳解梵天
誕生
印度神話認為,他從金蛋中破殼而出,蛋殼分為兩半,變成天和地。另一說是梵天是自我誕生的,並沒有母親。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肚臍上的蓮花產生了梵天。這也說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從肚臍生出來的」)。他又從自己的心、手、腳中生出十個兒子(也有說七個或二十一個),連妻子文藝女神也是從大拇指上生出來的。由於他是在水中誕生的,因此他又被稱為Kanja(意味「在水中誕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Brahman)和陰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象(Maya)的兒子,大梵天因此被稱為「生主」。他的子孫又分別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獸以及宇宙間的萬物。
有求必應
「大梵天」是個仁慈無比「有求必應」的神靈,關於他有求必應的傳說在泰國已經有很多不一一累述,這里主要是介紹印度方面關於他有求必應的神話傳說,在印度的神話傳說中,只要向他許願無論是「神、魔、人」,他都會應允他們的願望。
神方面
如,神方面,被印度教濕婆派尊為宇宙主宰的濕婆,曾向大梵天請求協助尋找格涅沙的頭顱砍下落,大梵天乃告訴濕婆,在他一路尋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個且頭朝北方的生物,就將它的頭拿來代替格涅沙的首級,濕婆便派遣他的天將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一隻正好頭朝北方的垂死大象,於是等那大象死後取下象頭裝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復活成為象頭神,並且成為天將的頭目。
魔方面
關於魔方面,魔王「黑冉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蔽悶核天祈禱許願,梵天應允了他的願望後,重始整個世界都被魔王所統治,最後要由「毗濕奴」化身為「人獅那羅辛哈」擊敗魔王,把世界拯救回來。
「梵」的意思是「清凈」、「離欲」。梵天與毗濕奴、濕婆合為印度教三大主神。據《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等所說,宇宙出自飄流於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飄流一年後,以意念力把卵殼破為兩半,為天,為地,天地間出現了氣體空間,以後是水、火、土、氣、以太五要素,再以後是眾神、星辰、時間、高山、平原、河流,出現了人、語言、情慾、憤怒、歡樂、懺悔,最後梵天自身也一分為二,一半為男,一半為女,他還創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宏掘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後,有時是釋迦的右脅侍,手持白拂塵。他又是 *** 初禪天之主,稱「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為一面雙臂,手持蓮花、拂塵。也有三面雙臂像。四臂像則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蓮花、澡瓶、拂塵(或鉾)等,還有一手作施無畏印。梵天形像被漢化後,多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蓮花。在水陸畫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華貴的中土帝王模樣,身後有輔臣簇擁。
梵名Brahma^ 。音譯婆羅賀摩、沒羅含摩、梵摩。意譯清凈、離欲。印度思想將萬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為婆羅門教、印度教之創造神,與濕婆( Siva)、毗濕奴(梵Vishnu )並稱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之三大神。據摩奴法典所載,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頭,其一頭傳為濕婆所毀,餘四頭,具四手,分別持吠陀經典、蓮花、匙子,念珠或缽。佛教將其列為 *** 之初禪天。一般分為三種,即梵眾天(梵Brahma -parisadya )、梵輔天(梵Brahma -purohita )與大梵天(梵Maha -brahman ),總稱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統御梵眾之人民、梵輔之輔弼臣。
佛教中的定義
又通常所稱之梵天大都指罩肢大梵天王,又稱梵王,名為屍棄(梵Shikhin )或世主(梵Praja^pati )。印度古傳說中,為劫初時從光音天下生,造作萬物,佛教中則以之與帝釋天同為佛教之護法神。釋尊曾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下降此世時,梵王為佛之右脅侍,持白拂;或謂是梵天與摩羅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長為一由延半,壽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宮殿,稱為梵王宮。密教將其列為十二天之一,守護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蓮花、數珠,左手執軍持,作唵字印,乘七鵝車,戴發髻冠。又供養大梵天之修法,稱為梵天供。〔大智度論卷十、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八、大日經疏卷五、中論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記卷四〕
印度教中的定義
印度教創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奧義書哲學的抽象概念終極實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話的生主。傳說梵天是從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來的,或者是從毗濕奴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然後他開始創造世界萬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羅門祭司裝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蓮花上或乘騎天鵝。梵天居住在迷盧山,他創造的辯才天女(Sarasvati)是他的神妃。印度教中的毗濕奴派,認為毗濕奴是宇宙的主宰,印度教中濕婆派則認為,濕婆才是宇宙的主宰,但無論是毗濕奴派還是濕婆派都認為,梵天的地位在濕婆和毗濕奴之下。
單擊此處進行編輯。
圖片
梵天創造梵文字母
天城體字母,因為有悠久拼寫梵文的歷史且在當今印度其使用范圍有持續擴張之勢,所以被當代世界人民稱為梵文字母。天城體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國際公認書寫梵文的標准字母。天城體,梵文是Devanāgarī,直譯是天上的城市。為什麼叫天上的城市呢?因為根據文獻記載,梵文字母是由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制。梵天,即中國人俗稱的「四面佛」,佛學名稱「大梵天王」。因為是「梵天」所創制,所以稱為「梵文」。梵文字母是天上的神靈所用的文字,所以又稱「天城體」。梵文字母中的每個字母代表了一種力量源泉,在印度,人們修煉「瑜珈」的時候常常冥想著梵文字母。念佛教「真言」的時候要求發音正確,因為梵文單詞拼寫和讀音絕對規則,用梵文字母拼寫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說即所寫,又能保持真言的純正的梵文語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 *** 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選擇。印度文字歷史上,梵天創造的書寫格式是詞和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所以古代書寫梵文及抄寫印度神聖的《吠陀》等文獻的時候,詞與詞之間是沒有空格隔開的,直到近代,正傳統的「梵文」和「印地文」詞與詞之間也是沒有空格隔開的。右圖:19世紀手抄梵文《梨俱吠陀》注意正統的梵文寫法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
一、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說:「詳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個字母)。」
二、「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師(?——683)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佉盧,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大正藏》第53冊,351頁中、下)
圖片
大梵天王修佛法
大梵天王之性情溫柔,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這 四種正直性格,佛教稱之為婆羅門的四梵行,也是佛教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所以願降福及濟助一切天神及泉生,尤其對於修四梵行(無量心)者,在成佛道上得到自度度眾的資糧,無論財施、法施可以隨時所欲,隨緣成就。這種慈愛精神,得到佛祖釋尊的贊嘆,雖然在佛教中大梵天是屬於「神」不是屬於「佛」,因為其慈愛精神被信眾尊稱為四面「佛」,因為由修「福」,而資助修「慧」,由梵行而達到菩提行,是成佛道之方便善巧法門。天王之神齡已達100天界年,(每一天界年等於人間3200年)。
修供大梵天王佛法,必須有修四無量心,四梵行的發心,才能與大梵天王相應。
1.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得樂,與大梵天王佛的正面 ---- 密達 (MITA) 相應,四海之內皆兄弟,有福同享。
2.悲無量心,與大梵天王右面 ---- 噶如喇 (GALULA) 相應,拔一切眾生苦,濟貧恤苦,有難同當。
3.喜無量心,其大梵天王左面 ---- 摩地達 (MUTITIA) 相應,凡人行善離苦得樂生歡喜心。祝福眾生,有榮一同。
4.舍無量心,與大梵天王後面 ---- 無別迦 (UBEGA) 相應,修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修慈悲喜三梵行而 不執著,怨親平等,不起愛憎。
只要能依上法修持滿一年 (或者不到一年),便可自己知道的確改善了財運和事業地位等,一年之後感應逐漸更大,所得到的降福也是與自己發心的大小成正比,發心大、降福大,發心小降福力也微小,如單純為一己私利,而無利益眾生之心,那末會毫無感應,此乃要點不可不知。[1]
在印度少受崇拜
雖然梵天在印度教里是三位主神的其中一位,但很少印度教徒實際崇拜他。今天的印度有好幾萬座寺廟供奉三位主神之二的毗濕奴和濕婆,但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梵天寺廟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須卡。其他的寺廟位於喀拉拉邦的希魯拿伐亞、坦米爾納德邦坦加布爾縣的坤拔可南、拉賈斯坦邦巴爾梅爾縣巴羅特拉鄉的阿所特拉、果阿邦索托利鄉的布拉哈瑪·卡爾瑪利(Brahma-Karmali)、古吉拉特邦薩巴坎塔縣的縣治克德布拉哈瑪、喜馬偕爾邦庫魯縣的縣治庫魯。在九夜節期間,人們前往希魯拿伐亞的梵天寺廟祭祀與慶祝。到了一年一度的月圓之夜(10——11月間),人們便會開始為梵天而歡慶一番。上千名朝拜者會蜂擁至梵天寺廟旁的聖湖普須卡湖進行沐浴。
另一座梵天寺廟位於坦米爾納德邦大城提魯齊拉帕利附近的希魯帕圖爾(Thirupattur)。這間廟也是聖哲夫亞克拉帕薩(Vyakrapatha)的禪定所在。
古吉拉特邦的城鎮克德布拉哈瑪也有梵天的塑像。孟買附近的索帕拉(Sopara)地區也發現了高約1.8米的梵天塑像。安得拉邦的斯里卡拉哈斯提有一座供奉梵天的寺廟。
印度神話很多故事都提到梵天因為受到詛咒而在地球上乏人崇拜。
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和梵天巧遇濕婆巨大的林伽,於是雙方分道揚鑣,前往尋找林伽的起點與終點。毗濕奴負責尋找終點,而梵天負責尋找起點。毗濕奴變成一頭野豬,不斷向下挖掘;梵天則變成一隻天鵝,向上飛翔。但找了許久雙方仍然找不到目標。毗濕奴只好放棄,在濕婆面前跪下,表示濕婆才是宇宙真實的梵。但梵天並不輕言放棄,他不斷地飛翔,直到發現露兜樹花。由於梵天不甘示弱,他要求露兜樹花替他作假見證,說梵天已經發現林伽的起點。此時,全知的濕婆動怒了,詛咒了梵天,使他不被三界眾生所崇拜。但濕婆卻祝福了毗濕奴,說他將得到和自己一樣的崇拜。
另一種說法是,梵天創造了智慧女神辯才天女,辯才天女是他的女兒。盡管如此,梵天卻又娶她為妻,有違倫理,因此不被人們喜愛。梵天因為娶自己的女兒為妻,他的一顆頭被濕婆給砍掉了。
還有一說,聖者布里古斯邀請梵天參加一場祭典,但梵天卻沉浸在妻子辯才天的音樂之中,完全不理會聖者的呼喚,聖者大怒之下,便詛咒梵天,永遠沒有人類會崇拜他。
在泰國廣受崇拜
與印度不同,梵天信仰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香港、澳門,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在泰國的梵天信仰,華人稱之四面佛信仰,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地區有非常多信眾。
中國人一般稱呼大梵天為「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據說四面佛的靈驗超乎尋常,因此,有些遊客為了在四面佛前許誓還願而多次往返泰國,更有許多港台影視明星,年年都來泰國膜拜四面佛,可見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梵文(Brahma)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備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執之物均有其深長意義:一手持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一手持佛經(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賜福);一手持明輪(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一手持權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壺(代表解渴、有求必應);一手持念珠(代表輪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
人們在拜四面佛時,通常用鮮花、香燭、木象祭神,或者將麻雀放生,有的則雇幾名穿著泰國古代民族服裝的少女在佛像前隨著音樂邊歌邊舞,意在祭神、謝神或還願。
㈨ 我見過一尊四頭八手的銅鍍金佛像,誰能幫我介紹一下歷史
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據說四面佛的靈驗超乎尋常,因此,有些遊客為了在四面佛前許誓還願而多次往返泰國,更有許多港台影視明星,年年都慶友來泰國膜拜四面佛,可見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梵文(Brahma)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備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執之物均有其深長意義:一手持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一手持佛經(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賜福);一手持明輪(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一手持權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壺(代表解渴、有求必應);一手持念珠(代表輪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
人們在拜四面佛時,通常用鮮花、香燭、木象祭神,或者將麻雀放生,有的則雇幾名穿譽扒槐著泰國古代民族服裝的少女在此宏佛像前隨著音樂邊歌邊舞,意在祭神、謝神或還願。
㈩ 大梵天王是做什麼的
大梵天是印度神話中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他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盤古。印度神話認為,他從金蛋中破殼而出,蛋殼分為兩半,變成天和地。他又從自己的心、手、腳中生出十個兒子(也有說七個或二十一個),連妻子文藝女神也是從大拇指上生出來的。大梵天因此被稱為「生主」。他的子孫又分別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獸以及宇宙間的萬物。培寬大梵天既是世間萬物的創造者,又是魔鬼、災難的製造者。因為它善惡不分,許多惡魔經常得到他的縱容,為害人世。大梵天長著四個頭,面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四個頭象徵四部吠陀、四個種姓和四個時。他有四隻手,分別拿著「吠陀」經典、蓮花、匙子和念珠(或缽)。有時拿一個長柄琵琶,坐在蓮花寶座上或乘由七隻天鵝拉的車子。大梵天還兼管文藝和智慧。因此又被稱為「智慧之神」。 印度教創造之神梵天,是奧義書哲學的抽象概念終極實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話的生主。傳說梵天是從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來的,或者是從毗濕奴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然後他開始創造世界萬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羅門祭司裝束,四面四臂空皮,手持吠陀,坐在蓮花上或乘騎天鵝。梵天居住在迷盧山,他創造的辯才天女薩拉斯瓦蒂是他的神妃。梵天原來是婆羅門教至尊的主神,但在斗中差佛教盛行時期卻曾與吠陀主神因陀羅(帝釋天)一起屈尊為佛陀的脅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時期梵天也經常降格為毗濕奴或濕婆的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