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黃連上清丸價格多少錢一盒圖片
擴展閱讀
華為手機快速框選圖片 2025-08-20 22:49:55
ps圖片會動嘴巴 2025-08-20 22:48:13
台式電腦架子圖片 2025-08-20 22:48:10

黃連上清丸價格多少錢一盒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3-16 02:14:02

①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其實這兩種葯物都是有清熱解毒和疏風散寒的肆嘩作用功效的,也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葯物來的,以下了解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1

牛黃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其功效方面是大致相同的,都具有清熱,解毒,敗火的作用,所以主要是用於一些生瘡或者有一些急性炎症等的治派雹羨療。

它們的區別主要就是在成分上,牛黃解毒片,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牛黃,而黃連上清片其主要的成分就是含有黃連了。牛黃解毒片主要的功能主治是清熱解毒,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的病症。黃連上清片具有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的作用,用於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或者伴有大便乾燥的病症。

所以這兩種葯物最好不要同時服用的,以免出現明顯的或者一些嚴重的敗火的現象,反而對身體不利了。

成分不同

黃連上清片主要成分為黃連、梔子、連翹、炒蔓荊子、防風、荊芥穗、塵拍白芷、黃岑、菊花、薄荷、大黃、黃柏、桔梗、川穹、石膏、旋覆花、甘草。輔料為:糊精、硬脂酸鎂、蔗糖、滑石粉、明膠、檸檬黃、蟲白蠟。

牛黃解毒片里邊包括的成份有人工牛黃、雄黃、熟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夏枯草等,大多數全是某些清熱解毒祛火的中葯材。

功效不同

黃連上清片主要功能在於「清熱通便、散風止痛」,也就是針對外感風熱病邪所致的各類疾病。用現代語來說,也可用於治療急性扁桃腺炎、口腔潰瘍、急性中耳炎、齒齦炎、結膜炎、前庭神經元炎、急性咽喉炎、青春痘、粉刺等相關症狀。

牛黃解毒片主要是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黃連上清丸,散風清熱,瀉火止痛。用於風熱上攻、頭暈目眩、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副作用不同

黃連上清片在常規用法用量一般沒有什麼副作用,個別可能會出現胃腸道方面的症狀引起燒心、反酸、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當然都比較罕見,個別會出現過敏反應,在用葯後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瘙癢、皮疹,甚至類似蕁麻疹樣的改變。

長期應用牛黃解毒片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可以對患者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呼吸以及皮膚產生一些有毒的副作用。

牛黃解毒片中主要有毒物質為雄黃,而且含量比較大,其成分是重金屬,除了對肝臟、腎臟、血液系統、神經系統與生殖系統有毒害作用外,還會作用於蛋白質引起過敏性病變,常見的過敏反應可以表現為,皮膚丘疹樣斑塊、瘙癢等。

嚴重患者還會出現剝脫性皮炎、過敏性休克等,牛黃解毒片引起的神經系統副作用,可以表現為嗜睡、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

消化系統表現,可以出現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腹瀉、便血等。對於泌尿系統症狀,患者可能會出現尿急、尿頻、腰部不適、出血性膀胱炎、血尿等。

呼吸系統表現,患者可以出現咳嗽,胸悶、口唇發紺,呼吸困難、不能平卧等,另外牛黃解毒片可能還會造成一些成癮性。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2

黃連解毒片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解毒片的葯品功效非常的准確。是一種運用普遍的葯品,具備祛毒、祛火、潤腸的`作用,緩解了病人胸懷躁熱、便秘溲赤、咽喉痛等病症,減輕了較多病人的病況,病人盆友需要遵循大夫的囑咐,有效葯物治療,服葯時也要相互配合一些有關的醫護工作中。

黃連解毒片具備樟腦香味,味有點苦且辛,能具有清熱解毒、祛毒的作用,關鍵用以醫治咽喉腫痛、牙齦腫疼、口舌生瘡、火爆內盛、目赤腫痛等病症,關鍵根據小便及其排便,將內毒素排出來來到身體之外,有益於病人的身體恢復,此外也有解渴及其瀉下潤腸的作用,

必要時能同別的的清熱去火葯品另外服食,能夠充分發揮清熱解毒、祛火的功效,需要留意的是該葯品不可以長期服食,以防影響到病人的人體生長發育,還會繼續阻攔到消化吸收營養成分。

本產品為口服葯,需要留意的是孕婦或是是脾胃虛弱的病人理應禁止使用此葯,服葯期內忌諱煙、酒或是是辛辣食物性比較嚴重的食材,在服食本產品期內不可以另外服食滋補養生性的中葯材,

伴隨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肝病等特殊病種的病人,需要在醫生的具體指導下能能夠服食本產品,該葯品不適合長期服食,吃葯三天病症沒有顯著減輕得話,務必要立即看醫生就醫醫治,必要時還理應拆換葯物。

黃連解毒片的葯力層面遭受了毫無疑問,且協助了較多的病人盆友,大夥兒需要用心掌握所述的詳細介紹,把握該葯品的專業知識,有益於葯品的應用,給疾病的治療工作中產生了協助,

服食葯品期內調節本人飲食搭配,多補充清淡的菜,也要防止刺激過度比較嚴重的食材,另外留意水份的補充,能具有比較非常好的輔助功效。

黃連解毒片和黃連上清片的區別3

牛黃解毒片的功效與作用

牛黃解毒片多少錢?

葯品價格由發改委參考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葯品定價的行政文件,同時結合市場規律進行葯品定價,由物價局發布葯品定價范圍,企業可根據定價范圍進行定價。一般需要十幾塊一盒。

牛黃解毒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牛黃解毒片屬於清熱解毒的中成葯,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眼睛紅、便秘等。所謂OTC是指非處方葯,即可以自行根據病情購買的葯物,若沒有此標志說明是處方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的。

扁桃體發炎吃什麼?

扁桃體發炎了,我經常用的方子是「牛黃解毒片+羅紅黴素分散片」,加上這個金嗓子喉寶含服,這樣一起治療,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的。

牛黃解毒片的副作用有什麼?

牛黃解毒片由牛黃、雄黃、甘草、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八味中葯組成,常用於實熱引起的咽喉腫痛、牙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其成分中雄黃是毒性較強的物質,化學成分為硫化砷,服多了有害無益。有些患者由於經常或長期服用此葯,導致不良反應。

濫用此葯,解毒片也會變成「中毒片」.如果長期服用或者擅自加大劑量,都可能導致慢性重金屬中毒,表現為毛發脫落、皮膚角化、變黑,肝臟受到損害以及神經感覺異常等。

牛黃解毒片忌諱什麼?

都是起短期緩解症狀的作用,只能在上火症狀較嚴重的時候服用,如牙床腫痛、大便不通或口舌生瘡時暫時服用。 剛開始時劑量可以稍大一些,如一次3~5片,一天吃3次,隨著症狀減輕,葯量也應該慢慢減少。一般服用不要超過一周時間。

注意事項

牛黃解毒系列葯是一種家庭常備瀉火解毒的中成葯,有丸劑,膠囊等劑型,由人工牛黃,大黃等成分組成,清熱解毒,通便,消炎,一般應用於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請勿亂用);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的

② 上清丸簡介,有什麼功效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國家基本葯物
  • 4 概述
  •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岩兄清丸
    • 5.1 方名
    • 5.2 組成
    • 5.3 功效主治
    •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5.5 制備方法
  • 6 《石室秘錄》卷三方之上清丸
    • 6.1 方名
    • 6.2 組成
    • 6.3 主治
    •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6.5 制備方法
  • 7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 7.1 方名
    • 7.2 組成
    • 7.3 主治
    • 7.4 制備方法
  • 8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 8.1 方名
    • 8.2 組成
    • 8.3 主治
    •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8.5 制備方法
  • 9 《仙拈集笑棗梁》卷一方之上清丸
    • 9.1 方名
    • 9.2 組成
    • 9.3 主治
    •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9.5 制備方法
  • 10 《便覽》卷一方之上清丸
    • 10.1 方名
    • 10.2 組成
    • 10.3 主治
    •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0.5 制備方法
  • 11 《古今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
    • 11.1 方名
    • 11.2 上清丸的別名
    • 11.3 組成
    • 11.4 主治
    •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1.6 制備方法
    • 11.7 附註
  • 12 《奇方類編》卷下方之上清丸
    • 12.1 方名
    • 12.2 組成
    • 12.3 功效碰運主治
    •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2.5 制備方法
  • 13 《濟陽綱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 13.1 方名
    • 13.2 組成
    • 13.3 功效主治
    •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3.5 加減
    • 13.6 制備方法
  •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 14.1 方名
    • 14.2 組成
    • 14.3 主治
    •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4.5 制備方法
  • 15 《魯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 15.1 方名
    • 15.2 組成
    • 15.3 功效主治
    •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5.5 制備方法
  • 16 《古今醫統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 16.1 方名
    • 16.2 組成
    • 16.3 功效主治
    •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6.5 制備方法
  •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 17.1 方名
    • 17.2 組成
    • 17.3 功在主治
    •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7.5 制備方法
  • 18 《攝生眾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 18.1 方名
    • 18.2 組成
    • 18.3 功效
    •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8.5 制備方法
  • 19 《異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 19.1 方名
    • 19.2 組成
    • 19.3 主治
    •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9.5 制備方法
  • 20 《活人心統》卷一方之上清丸
    • 20.1 方名
    • 20.2 組成
    • 20.3 主治
    •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0.5 制備方法
  • 21 《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方之上清丸
    • 21.1 方名
    • 21.2 組成
    • 21.3 功效主治
    • 21.4 制備方法
    •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1.6 用葯禁忌
    • 21.7 附註
  • 22 上清丸的中葯部頒標准
    • 22.1 拼音名
    • 22.2 標准編號
    • 22.3 處方
    • 22.4 製法
    • 22.5 性狀
    • 22.6 鑒別
    • 22.7 檢查
    • 22.8 功能與主治
    • 22.9 用法與用量
    • 22.10 規格
    • 22.11 注意
    • 22.12 貯藏
  • 23 上清丸葯品說明書
    • 23.1 葯品類型
    • 23.2 葯品名稱
    • 23.3 葯品漢語拼音
    • 23.4 葯品英文名稱
    • 23.5 成份
    • 23.6 性狀
    • 23.7 作用類別
    • 2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 23.9 規格
    •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3.11 禁忌
    • 23.12 上清丸的不良反應
    • 23.13 注意事項
    • 23.14 上清丸與其它葯物的相互作用
    • 23.15 上清丸的葯理作用
    • 23.16 備注
  • 24 參考資料
  • 附:
    • 1 古籍中的上清丸
    • * 上清丸相關葯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 拼音

shàng qīng wán

2 英文參考

shangqing pills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葯物

與上清丸有關的國家基本葯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 基本葯物
目錄序號 葯品名稱 劑型 規格 單位 零售指
導價格 類別 備注 74 11 黃連上清丸 水丸 6g 袋 0.75 中成葯部分 * 75 11 黃連上清丸 水丸 3g 袋 0.39 中成葯部分 76 11 黃連上清丸 水丸 18g 袋 2.1 中成葯部分 77 11 黃連上清丸 水丸 48g 瓶 5.1 中成葯部分 78 11 黃連上清丸 水蜜丸 3g 袋 0.35 中成葯部分 79 11 黃連上清丸 水蜜丸 4g 袋 0.46 中成葯部分 80 11 黃連上清丸 水蜜丸 6g 袋 0.69 中成葯部分 81 11 黃連上清丸 水蜜丸 60g 瓶 6.9 中成葯部分 82 11 黃連上清丸 蜜丸 6g 丸 0.42 中成葯部分 *△ 155 13 牛黃上清丸 蜜丸 6g(人工牛黃) 丸 0.63 中成葯部分 * 156 13 牛黃上清丸 水蜜丸 3.5g(人工牛黃) 袋 0.66 中成葯部分 157 13 牛黃上清丸 水蜜丸 4g(人工牛黃) 袋 0.76 中成葯部分 158 13 牛黃上清丸 水蜜丸 5g(人工牛黃) 袋 0.95 中成葯部分 159 13 牛黃上清丸 水蜜丸 6g(人工牛黃) 袋 1.1 中成葯部分 160 13 牛黃上清丸 水蜜丸 54g(人工牛黃) 瓶 10.2 中成葯部分

註:

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2、表中備注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為臨時價格。

3、備注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於相同用法用量,按《葯品差比價規 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上清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17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葯品標准》記載上清丸的部頒標准。組成為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荊芥 10g、防風 20g、桔梗 20g、連翹 60g、梔子 20g、黃芩(酒炒)100g、黃柏(酒炒) 40g、大黃(酒炒) 120g,具有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的功效。用於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

5.1 方名

上清丸

5.2 組成

百葯煎4兩,薄荷(凈末)4兩,縮砂仁1兩,片腦1錢,玄明粉5錢,甘松5錢,桔梗5錢,訶子5錢,硼砂5錢,寒水石1兩。

5.3 功效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功在清聲潤肺,寬膈化痰,爽氣寧神。主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煩熱。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或嚼35丸,茶湯送下。

5.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甘草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6 《石室秘錄》卷三方之上清丸

6.1 方名

上清丸

6.2 組成

薄荷1兩,柴胡1兩,蔓荊子5錢,白芷5錢,蘇葉2兩,陳皮1兩,半夏1兩,甘草1兩,桔梗3兩,黃芩2兩,麥冬3兩,天門冬3兩。

6.3 主治

《石室秘錄》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強弱之人,感中風邪,上焦有風火者。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飽食後服。

6.5 制備方法

上各為末,水為丸。

7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7.1 方名

上清丸

7.2 組成

烏梅肉2兩,薄荷4兩。

7.3 主治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婦人胎前嗽血。

7.4 制備方法

上為末,用黑砂糖炒熟為丸,再以白砂糖摻上。

8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8.1 方名

上清丸

8.2 組成

龍腦2分(另研),硼砂2分(另研),薄荷末1兩,川芎末5錢,桔梗末2錢,甘草末2錢。

8.3 主治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主治心脾有熱,上焦痰火咳嗽。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臨卧噙化;或食後茶清咽下。

8.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9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

9.1 方名

上清丸

9.2 組成

大黃4兩,僵蠶2兩,姜黃2錢半,蟬蛻2錢半。

9.3 主治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蝦蟆瘟,頭面腫大。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大人1丸,小兒半丸,蜜水調服。

9.5 制備方法

上為末,薑汁打糊為丸,重1錢。

10 《便覽》卷一方之上清丸

10.1 方名

上清丸

10.2 組成

玄參5錢,烏梅3個,薄荷葉1斤,川芎2兩,防風2兩,桔梗5錢,砂仁5錢,甘草4兩(一方加硼砂5錢)。

10.3 主治

《便覽》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堵塞。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0.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11 《古今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

11.1 方名

上清丸

11.2 上清丸的別名

上清噙化丸

11.3 組成

薄荷葉3兩,硼砂5錢,天花粉1兩,天竺黃5錢,風化消1兩,百葯煎1兩,防風1兩,孩兒茶1兩,桔梗7錢,甘草1兩。

11.4 主治

《古今醫鑒》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瘡。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

11.6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11.7 附註

上清噙化丸(《濟陽綱目》卷一○五)。

12 《奇方類編》卷下方之上清丸

12.1 方名

上清丸

12.2 組成

玄參8兩,南薄荷葉5兩,荊芥穗5兩,苦桔梗1兩,生甘草8兩,歸尾5兩,熟大黃1兩,陳皮8兩,片芩(酒炒)8兩,枳殼(炒)8兩,川芎4兩。

12.3 功效主治

《奇方類編》卷下方之上清丸功在清頭目三陽之火。主治風熱上攻,發渴喉疼,口痛牙血。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溫湯送下。

12.5 制備方法

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13 《濟陽綱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13.1 方名

上清丸

13.2 組成

南薄荷4兩,桔梗1兩半,甘草1兩半,白豆蔻1兩,片腦1錢。

13.3 功效主治

《濟陽綱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利咽喉。主治喉痹。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3.5 加減

加孩兒茶1兩,效尤速。

13.6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14.1 方名

上清丸

14.2 組成

薄荷葉4兩,粉甘草1兩,官硼砂5錢,嫩桔梗1兩。

14.3 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火刑金燥,熱極生風,痰凝喘嗽,口燥舌干,咽喉腫痛,鼻息不利,上焦一切浮火之症。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分為數份,不拘時,噙化口中。

14.5 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大丸。

15 《魯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15.1 方名

上清丸

15.2 組成

烏梅肉1斤(去核),薄荷8兩,柿霜4兩,沙糖4兩,石膏(火煅)1兩,粉草1兩,冰片2分。

15.3 功效主治

《魯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功在化痰止嗽,清火,生津止渴。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15.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烏梅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16 《古今醫統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16.1 方名

上清丸

16.2 組成

蘇州薄荷葉1斤,百葯煎半斤,砂仁1兩,硼砂2兩,冰片2錢,桔梗1兩,甘草半兩,玄明粉半兩,訶子半兩。

16.3 功效主治

《古今醫統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功在止嗽、清音、潤肺,寬膈化氣。主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臨睡噙化;或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16.5 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17.1 方名

上清丸

17.2 組成

薄荷1斤,川芎2兩,防風2兩,桔梗5兩,砂仁半兩,甘草4兩。

17.3 功在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時噙化。

17.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

18 《攝生眾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18.1 方名

上清丸

18.2 組成

薄荷(取頭末)4兩,川百葯煎(黑餅者)4兩,桔梗1兩,寒水石(生用)1兩5錢,砂仁(頭末)3錢,甘松2錢,玄明粉2錢5分。

18.3 功效

《攝生眾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焦之熱。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噙化。甚妙。

18.5 制備方法

以甘草膏為丸。

19 《異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19.1 方名

上清丸

19.2 組成

羚羊角(鎊)1兩,犀角(鎊)1兩,牛黃5錢,琥珀3錢,厚朴(薑汁炒)1兩,黃芩(酒炒)1兩,川芎5錢,白芷5錢,菊花8錢,防風8錢,羌活8錢,草決明1兩,生地7錢,熟地7錢,防己8錢,黑牽牛8錢,蟬蛻(去頭足)7錢,地膚子(炒)1兩,滑石1兩。

19.3 主治

《異授眼科》方之上清丸主治風熱上攻,目有昏花,迎風流淚,怕日羞明。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後服。並用虎液膏點眼。

19.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0 《活人心統》卷一方之上清丸

20.1 方名

上清丸

20.2 組成

硼砂3錢,川芎4錢,薄荷1兩,桔梗2錢,冰片2分,玄明粉2錢。

20.3 主治

《活人心統》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上焦火盛,口乾;痰火證。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遠含化。

20.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21 《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方之上清丸

21.1 方名

上清丸

21.2 組成

川芎、薄荷、荊芥各0.5kg,連翹、菊花、白芷各3kg,防風、桔梗、炒梔子各1kg,大黃3.5kg,黃柏2kg,黃芩5kg[1]。

川芎16兩,連翹96兩,白芷96兩,防風32兩,大黃192兩,菊花96兩,薄荷16兩,桔梗32兩,黃柏64兩,黃芩160兩,梔子(炒)32兩,荊芥16兩。

21.3 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方之上清丸功能清熱散風,消腫止痛,治肺胃積熱,風火牙疼,頭目暈眩,大便秘結,小便黃赤[1]。

21.4 制備方法

為細末,水泛為丸[1]。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6g,溫開水送下[1]。

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

21.6 用葯禁忌

孕婦忌服。

21.7 附註

本方由《丹溪心法》上清散加減而來[1]。

22 上清丸的中葯部頒標准

22.1 拼音名

Shangqing Wan

22.2 標准編號

WS3B187895

22.3 處方

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荊芥 10g、防風 20g、桔梗 20g、連翹 60g、梔子 20g、黃芩(酒炒)100g、黃柏(酒炒) 40g、大黃(酒炒) 120g

22.4 製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170~ 180g, 製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溫乾燥,即得。

22.5 性狀

本品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甘、苦或苦。

22.6 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木化增厚。纖維淡黃色,梭形, 壁厚,孔溝細。內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短梭形。花粉粒類圓形,直徑24~34μm 外壁有刺,長3~5μm,具3個萌發孔。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直徑約30μm。果皮石細胞鑲嵌排列成層。

22.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頁)。

2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於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2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 6g,一日1~2次。

22.10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22.11 注意

孕婦忌服。

22.12 貯藏

密閉,防潮。

23 上清丸葯品說明書

23.1 葯品類型

中葯

23.2 葯品名稱

上清丸

23.3 葯品漢語拼音

23.4 葯品英文名稱

23.5 成份

23.6 性狀

23.7 作用類別

2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於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23.9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9克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23.11 禁忌

孕婦忌服。

23.12 不良反應

23.13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葯後大便次數每日2到3次者,應減量;每日3次以上者,應停用並向醫師咨詢。

4.服葯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葯並去醫院就診。

5.小兒、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葯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23.14 葯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葯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葯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23.15 上清丸的葯理作用

23.16 備注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24

③ 黃連上清丸的價格是多少

由於生產廠家不同,規格不同,所以價格多種多樣;可在網店查詢,也可到實體店了解;例如某葯店,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牛黃上清丸,水泛丸,規格6g*10袋/盒,¥11.00;(用量:1日2次,每次3~6g)。

④ 請問牛黃解毒丸.清火梔麥片.黃連上清丸.三黃片這幾種葯價格分別是多少

牛黃解毒丸1.5元,清火梔麥片1元6代,黃連上清丸1.5元,三黃片袋裝一元錢三袋

⑤ 陜西黃連上清丸多少錢一盒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6g*10袋 盒 水丸 5.5元 ,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4.5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6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9g*10丸 盒 蜜丸 4.6元。以上僅供參考。

⑥ 黃連上清丸說明書及功效

黃連上清丸(三九)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於上焦風熱,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乾燥,小便黃赤。下面是我整理的黃連上神孫游清丸說明書,歡迎閱讀。

黃連上清丸商品介紹

通用名:黃連上清丸

生產廠家: 華潤三九(棗庄)葯業有限公司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37021390

葯品規格:6g*6袋

葯品價格:¥0元

黃連上清丸說明書

【通用名稱】黃連上清丸

【商品名稱】黃連上清丸

【拼音全碼】HuangLianShangQingWan

【主要成份】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性狀】黃連上清丸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氣芳香,味苦。

【適應症/功能主治】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於上焦風熱,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乾燥,小便黃赤。

【規格型號】6g*6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脾胃虛寒者禁用。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食物。2、孕婦慎用。

【葯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葯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葯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貯藏】密封。

【包裝】6g*6袋/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37021390

【生產企業】華潤三九(棗庄)葯業有限公司

黃連上清丸(三九)的功效與作用黃連上清丸(三九)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於上焦風熱,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乾燥,小便黃赤。

黃連上清丸使用常見問題

黃連上清丸是一個中成葯,方中以多種地道葯材組成,在臨床上的應用廣泛。黃連上清丸的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那麼,黃連上清丸服用時要注意什麼?

黃連上清丸服用時要注意,禁食辛辣物。不宜在服葯期間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葯。服葯三天後症狀未改善,應去醫院就診。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患者,大便溏軟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黃連上清丸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請將黃連上清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如正在使用其他葯品,使用黃連上清丸前請咨詢醫師或葯師。

黃連上清丸在臨床上適用於治療上焦內熱,症見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乾燥,小便黃赤。黃連上清丸為暗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黃棕色至棕褐色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味苦。主要成份有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黃連上清丸方中黃連、黃芩、黃柏、石膏清熱瀉火,共為主葯;梔子、大黃功專清熱,並引熱從二便而出,連翹、菊花、荊芥穗、白芷、蔓荊子、川芎、防風、薄荷能疏散頭面風熱,清解熱毒,共為輔葯;佐以旋覆花降逆游銷和中;桔梗宣肺氣,利咽喉,引葯上行,凱耐甘草調和諸葯,用為使葯。黃連上清丸諸葯合用,有疏風清熱解毒之效。

⑦ 去胃火葯哪種效果好

問題一:去胃火的中葯有哪些 1.用鮮蘆根、白菊花(干品)、鮮茅根、鮮荸薺、鮮桑葉、鮮竹葉、鮮薄荷葉、鮮金銀花熬水喝。具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優點,對熱歷迅症、傷暑、心煩、口渴、頭痛、咽腫、鼻血、胃熱、嘔吐等病症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開水焯後切片,素油少許燒開,將苦瓜煸熟,西紅柿洗凈切月牙片同炒,酌加鹽及御爛滾調料、味精少許化開、與蒜末同時加入,翻炒後起鍋。此菜可清胃健脾。
3.鮮蘆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將鮮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將熟時加入生薑,略煮即可。
4. 枇杷15個。將枇杷入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以上就是去胃火的中葯。中葯對我們的腸胃的副作用比較小,傳統的中葯調理方法,可以起到根治疾病的作用。如果您也出現了口渴、頭痛、嘔吐等胃火的狀況。也可以喝一些敗火的茶鎮余水。很多的茶葉也是傳統的中葯制劑。

問題二:清胃火最好的葯是什麼葯 我覺得三 *** 不錯,聽說四川人就經常吃,因為他們老吃辣的容易上火!
我也經常吃點,調理,也可以避免便秘。而且價格不貴,通常在評價葯店三塊多錢一盒100片。華山牌的北京比較多!

問題三:胃火吃什麼葯.怎麼治效果好 醒時同交歡⑽,醉後各分散。

問題四:清胃火的葯有哪些? 梔子金花丸,牛黃清胃丸

問題五:最近胃火比較旺盛,吃點什麼葯瀉火比較好 西瓜,梨,冬瓜,黃瓜,苦瓜,這些食物都是去胃火的食物。
常見的牛黃清胃丸,黃連上清丸,藿香清胃膠囊,都是治胃火的葯。

⑧ 想了解病情,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常見疾病跡行的,最便宜,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幾毛錢,幾塊錢照樣能夠治好很多病。

1、牙齦腫痛 牛黃解毒片,一個小時見效,24小時內可好。一袋只要5毛錢。

2、耳朵癢(醫院皮膚科診斷是外耳道濕疹。用「膚輕松」,標價1元。用棉簽沾了伸進耳朵擦,幾次可好且不易復發。

3、口臭姿孝嘩了怎麼辦,用三黃片,三天搞定,只要1元5角

4、口腔潰瘍,用同仁堂的口腔潰瘍散,才一塊錢,塗幾下就好了。
5、口腔潰瘍,有那種圓白斑的小潰瘍,很疼,用其他葯很麻煩,後來跟別人學了一招,含VC片,呵呵,真的一片見效,而且立馬就可以吃東西,也不疼了。
6、口腔潰瘍---氨基酸片、口腔潰瘍:西瓜霜噴劑,神效。西瓜霜噴劑:口腔潰瘍,神效。

7、西瓜霜治口腔上火九味羌活丸治因著涼感冒頭痛,全身痛,荊防沖劑治流清涕感冒,抗病毒沖劑治流黃涕感冒,咳嗽用通宣理肺丸,我家人治感冒從不上醫院,呵呵

8、口舌生瘡 用口腔潰瘍散,同仁堂的一塊錢左右,一瓶夠你生3次口創的了,在配合黃連上清丸3塊錢一盒效果絕對好,

9、爛嘴角:金黴素眼膏,,可以治爛嘴角,效果很好,,價格1元一支;內服藿香正氣水;外用:風油精紅黴素(尿素)軟膏之類的。

10、牙齒痛,用乙醯螺慎賣旋黴素1+甲硝唑片2片。不要太好用哦!!強力推薦,真的,才幾毛錢

11、甲亢:噠巴銼一瓶,3.8元,吃了一周痊癒。葯還剩了N多。

12、拉肚子:就用諾氟沙星;5毛錢一板。

13、鹽酸黃鏈黴素片,治療拉肚子,一般3元一瓶。一瓶100片,一半都用不了。

14、保濟丸,大約6塊多錢一盒,裡面有十多小瓶,治拉肚子,是腸胃不好吃壞點東西就拉肚子的那種,吃半瓶(我是吃一瓶),基本上吃一次就好。

15、小兒腹瀉:用次碳酸鉍,吃半片,兩小時後就見效,第二天全好了0.2元!

⑨ 黃連上清丸多少錢一盒

樓主,這里有多種價格,您參考下。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6g*10袋 盒 水丸 5.5元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4.5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6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黃連上清丸 黃連上清丸 9g*10丸 盒 蜜丸 4.6元
http://www.hbpic.gov.cn/WebMole/front/medicine/medicineSearch.do?pageIndex=23&searchType=&keyWord=&flag=1&fromDate=2000-01-01&toDate=3000-12-30

⑩ 紅眼病的治療方法

病症輕微者,為風熱上攻。症狀為眼紅、癢痛交作、畏光流淚、怕熱、目中干澀坦猜有異物感、眼分泌物黃白而結。治當疏風散熱,佐以解毒。 葯方:銀花、連翹、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葉、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蘆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症嚴重者,為火毒熾盛。症狀為一眼或雙眼滿目發紅,甚至出現小出血點,胞腫明顯,眼痛頭痛,眼分泌物多而含並粘結,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熱,怕光。治宜瀉火解毒。 葯方:柴胡、板藍根、野菊花各15克,黃連、黃芩、陳皮、大力、薄荷、僵蠶、升麻、大黃各9克,元參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數劑可愈。
最重要的是預防:(1)、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凈曬干後再用。
(2)、要注意手的衛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讓老型巾、臉盆等。
有人認為看一眼紅眼的病人,就會得紅眼病,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目前只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才會患病。患紅眼病的症狀特症是:單眼或雙眼結膜充血,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的則轉成慢性結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