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川茶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城堡的動漫唯美圖片 2025-08-21 02:11:05
玉佛有多少種圖片大全 2025-08-21 02:10:15

川茶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3-15 14:09:10

『壹』 四川老人茶是什麼樹葉

川茶,泛指自古生長在巴蜀地區;
經過漫長的自然演化,物競天擇後,遺留的群體種茶樹。廣義的老川茶包含大葉種和中小葉種,可分為喬木型和灌木型(鍵攜如窩子茶,川種小葉茶)。狹義的老川茶為灌木型,多分布於偏僻的高山茶園,中小葉種,品種多樣,性狀不一。
簡單來說,老川茶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老。歷史悠久。老川茶的代表「川種小葉茶」自唐代起被世人推崇備至,閃耀古今。四川作為茶樹的發源地,巴蜀先民最早馴化和利用了野生老川茶,秦滅巴蜀(司馬錯和張儀入川),茶葉的種植和利用,逐漸從今天的廣元一帶向雅安滎經,再向馬邊山區種植。隨後沿長江流域傳到江南、華南茶區,進而影響了整個中國的飲茶史。
二、土。原生品種,土生土長。老川茶是自古生長在巴蜀地區,經過漫長的自然演化,物盡天擇後,遺留的群體種茶樹。所以土是相對於外來品種和改良品種而言的,植物都有一個自適應過程,無論道家,儒家還是佛家都對自然充滿敬畏,對原生品種充滿愛意。這個跟中醫葯道理一樣,比如川貝,黨參等。
三、晚。休眠期長。因為遺留下來的老川茶多處於高山林間,海拔高,氣溫低,茶種休眠期長,所以每年春季出茶晚,按多年的經驗,我們的茶每年比其他的山頭的茶晚26天左右上市,比宜賓特早茶晚2個月左右。
四、多。品種多樣。我曾經和農大的研究生一起在我們茶基地,花了20多分鍾,找了八個以上的茶品種,老川茶擾亮咐的多樣性在我們基地體現得淋漓盡致。品種的多樣性同樣就呈現出滋味的多樣,精彩紛呈。
五、厚。滋緩純味醇厚,耐泡。老川茶因為生長的地域海拔高,環境優,加上品種的內在原因,造就了高山老川茶茶氨酸含量高,滋味厚,同樣的明前雀舌茶,老川的耐泡度提升50%以上。
六、少。產量極少。近二十年來,受到良種茶和外地品種的沖擊,老川茶由於發芽晚,產量低。雖有品質優勢,但不能為茶農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逐漸被砍伐淘汰。目前僅零星分布於山野林間或海拔較高的茶區,已經到了亟待保護的境地。

『貳』 茶葉的種類圖片及名稱

茶葉的種類如下:
1、按採集時間分為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2、按產地海拔分為高山茶、丘陵茶和平地茶。
3、按照發酵程度分為全發酵茶、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後發酵茶、輕發酵茶。

5、根據我國出口茶的類別將茶葉分為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等。
6、根據茶葉產地將茶葉分為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和華南茶區。
7、根據省份又分為閩茶、川茶、浙茶和台茶等。
8、按照具體的產地又分為杭州龍井、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武夷岩茶、祁門紅茶、六安瓜片、福州香片、大吉嶺紅茶、星村小種、凍頂烏龍等。

『叄』 湖北老青茶為什麼叫川字茶

作者:赤壁市茶文化研究院院長 馮曉光 先生
「川」;字磚茶百年品牌,其由來與做弊古代聖賢有關,與地名有關,也與赤壁羊樓洞當地的三股泉水有關,是;「人傑」;與;「地靈」;相融合的神奇產物。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圖片
羊樓洞青磚茶
羊樓洞最早與「川」;字有關的商號,是清代山西旅蒙最大商號「大盛魁」;開辦的「大玉川」;茶莊(後改名三玉川)。據內蒙古文史資純做族料第十二輯《旅蒙商大盛魁》記載:「;著名旅蒙商大盛魁投資設立的;三玉川」茶莊,其據點就設於湖北蒲圻縣羊樓洞。採茶的地方有三處:湖北蒲圻羊樓洞,蒲圻縣與湖南臨湘交界的羊樓司,臨湘縣的聶家市。
渠家大院
「大玉川」;商號來歷也有典故,是取自宋代的一全套茶具,叫「大玉川先生」;,而這套茶具是為了紀念「亞茶聖」——;唐代詩人盧仝。盧仝,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他創作有許多著名的茶葉詩歌。如《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七碗茶歌》等,被後人譽為「亞茶聖」。 盧仝的《茶歌》與陸羽的《茶經》、趙贊「茶禁」;(即對茶征稅)被後人認為是唐朝茶業史影響最大最深的三件事。元代詩人羅先登在他的《續文房圖贊》中有「玉川先生」;贊文:毓秀蒙頂,蜚英玉川,搜攪胸中,書傳五千,儒素家風,清淡滋味,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同時,「川」;字商號與山西祁縣渠家大院也有淵源。渠家大院門樓頂端有非常醒目的「納川」二字,有海納百川之意,既有代表「聚財」,又寓意「包容」。渠家基業創辦人、第十四世的渠同海(1723——1789),字百川。乾隆中期,渠同海(百川)前往包頭謀求發展,購置十餘頃土地,獨資經營菜園、糧食、油麵、茶葉,兼營錢業生意,渠家從此發家。渠同海以「長源本晉川,榮華萬世年」十字,作為其孫子輩以下輩分的世系排名。後來渠家在羊樓洞開辦的茶莊大都與「川」有關,也與輩份世系有關,如 「長源川」、「長盛川」、「三晉川」、「宏源川」;等茶莊。
渠家族譜
渠家族譜里的「川」;字輩
「川」;字商號也與赤壁別名「蒓川」;有關,相傳黃武二年五月初五日,孫權偕文武百官歡飲於西良湖,應沙羨令求,對景生歌,曰:
蒲草千里兮,綠茵茵,
圻上故壘兮,霧沉沉。
蒓浦五月兮,風光美,
川穀對鳴兮,布穀聲。
這就是「蒲圻蒓川」四個字的由來。所以蒲圻縣,亦有蒓川之稱。
非常巧合的是,羊樓洞有觀音泉、石人泉、涼蔭泉等三股天然泉水,流經茶鄉古鎮,竟然也成為「川」字象形。
具有百年傳承的「川」字磚茶
輝煌了200多年的羊樓洞茶市,歷經辛亥革命、俄國十月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其磚茶的生產和貿易幾經沉浮。令人驚嘆的是,不管歷經多少風雨滄桑和時代變遷,羊樓洞百年磚茶工藝、產業和品牌,奇跡般留下了歷史傳承。
川字青磚茶
由大盛魁「三玉川」;和渠家「長裕川」;茶莊壓制的青磚茶,最初都壓印有「川」;字牌號標記,它在蒙古族牧民中享有很高的信譽。所以羊樓洞的二百多家茶莊,紛紛把壓制茶磚的模具「川」;字標記,同時也被看作是國產「洞庄」;的標記,一直沿用至今。
羊樓洞茶廠老檔案
俄國學者阿.馬.波茲德涅耶夫在他的《蒙古及蒙古人》中記述:「呼和浩特的商業中,自古以來最主要的項目就是茶葉,而茶葉之中又以磚茶,尤其是二十四塊一箱的磚茶為主。這種茶葉幾乎總是專門供給當地的漢族居民和土默特居民用的。奇怪的是,「在歸化城和歸化城周圍地區,除了這種二十四塊一箱的磚茶,可以說從來就不飲用其他的茶葉,再富有的商人和牧民也都不喝白毫茶和花茶,而只喝這種磚茶。由於這種風俗習慣,就在最多不過十年以前,這種磚茶在歸化城的銷售量竟達四萬箱。」
最早有據可查的「川」字記載,是在1900年《湖北商務報》[第41期]上,其《本省商情胡隱 茶市雜記》曰:「羊樓洞之茶今歲不能獲利,子茶多半不做,有西幫某號所做之「川」字三百餘箱,由羊樓洞雇船來漢,途中遇風遭覆,茶雖如數撈起,而水浸不堪,昨已抵埠,換箱再做,恐難得善價。(五月漢報)」
據《武漢市志.前志補遺.茶葉貿易》記載:「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在漢口各洋行磚茶廠停辦,使得漢口輸往俄國的茶葉大減,以漢口出口為主的磚茶貿易受到一定影響,被俄商佔領的那部分市場又回到了華商的手中,除原有民族資本所辦的磚茶企業外,山西工商人士還在羊樓洞創辦了義興、聚興順等兩家磚茶廠,最高年產量曾達4~6萬擔。」
截至1936年,羊樓洞具有一定規模的茶莊恢復到16家,其中山西商人的磚茶莊5家,它們是「義興」、「聚興順」、「興隆茂」、「長玉川」及「昌生」。5家總共一年也只能壓磚茶二萬箱。其餘全部是包茶莊(收購毛茶),而且規模都很小。
青磚茶
1938年秋,隨著武漢的淪陷,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也踏進了羊樓洞,燒毀了大量的街道和茶莊。日本人將僅存的「義興」、「聚興順」; 磚茶莊強行並入「武漢制茶株式會社」,兩家茶莊的性質,也就由民族資本變成了日偽資本。
1946年春,「義興」、「聚興順」;磚茶莊由湖北民生茶葉公司接收,更名為鄂南磚茶廠,並恢復羊樓洞茶葉改良場。湖北農業銀行也在羊樓洞辦起了「復興」;茶莊,抗戰前早已消失的「天源荗」;也悄悄地恢復了當年的牌號。
川字磚茶石模
1949年7月中旬,蒲圻解放的兩個月後,中南軍政委員會將羊樓洞僅存的湖北民生茶葉公司鄂南茶廠、復興茶廠、義興茶莊、聚興順茶莊、天源茂茶莊進行接收,成立「華中茶葉公司羊樓洞磚茶廠」,後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羊樓洞磚茶廠」。1953年,企業自羊樓洞遷至趙李橋,並將咸寧柏墩及漢口等地的茶莊合並,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趙李橋茶廠」。據《茶業通史》記載:「;新中國成立後,青磚茶和米磚茶都集中在湖北赤壁的趙李橋茶廠大量生產,以滿足邊銷的需要。」
1993年以湖北省趙李橋茶廠為主要起草單位,起草了米磚茶和青磚茶的國家標准。同年「川」;字磚茶被國家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
20世紀80年代末,湖北省趙李橋茶廠重新對外開放迎來的第一批俄羅斯商人,帶來的采購清單上,列著「川」;字牌磚茶。英國老牌茶葉公司——川寧公司為慶祝成立200周年,他們又想起了中國的米茶磚。於是公司派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向中國趙李橋茶廠定製了紀念磚。由於鳳凰茶磚外形高貴典雅,被英國收藏家視為珍品。這里生產的青磚茶和紅磚茶正繼續源源不斷地銷往我國內蒙、新疆、甘肅、青海、寧夏等漠北地區,同時外銷歐美和日、韓等二十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