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是什麼花
抱莖苦蕒菜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一80cm,無毛。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葉多數,長3.5–8cm,寬1—2cm,頂端銳尖或圓鈍,基部下延成柄,邊緣具鋸齒或不整齊的羽狀深裂,莖生葉較小,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常成耳形或戟狀抱莖,全緣或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密集成傘房狀,有細梗;總苞長5–6mm.圓筒狀,總苞片有2層,外層通常5片,卵形,極小;內層8片,披針形,長約5mm,背部各具中肋1條。頭狀花序只含舌狀花,黃色,長7一8mm,先端截形,具5齒。花果期6—7月。抱莖苦蕒菜具有許多飼用價值和葯用價值。
屬名:Ixeridium
英文名:Sow thistle
科名:菊科 Asteraceae
與苦蕒萊的主要區別為開花時基部葉常不枯死,葉面常有微毛;莖生葉抱莖,因此而得名曰抱莖苦蕒菜。葉基部為全葉片的最寬部份,中下部葉片羽狀深裂,向上則裂片變淺而至成齒狀, 或近全緣。頭狀花序直徑約1厘米;總苞長約5—6毫米。瘦果長約2.5毫米,有長約0,5毫米的喙。花果期4—7月。
生於路邊、山坡,荒野;我國各地普遍分布。
種中文名: 抱莖苦蕒菜
種英文常用名:Sow thistle
種拉丁名:Ixeridium sonchifolium(Maxium).shih
種別名: 苦碟子、黃瓜菜、苦蕒菜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一80cm,無毛。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葉多數,長3.5–8cm,寬l–2cm,頂端銳尖或圓鈍,基部下延成柄,邊緣具鋸齒或不整齊的羽狀深裂,莖生葉較小,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em,寬0.7–1.5cm,先端銳尖,基部常成耳形或戟狀抱莖,全緣或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密集成傘房狀,有細梗;總苞長5–6mm.圓筒狀,總苞片有2層,外層通常5片,卵形,極小;內層8片,披針形,長約5mm,背部各具中肋1條。頭狀花序只含舌狀花,黃色,長7一8mm,先端截形,具5齒。瘦果紡錘形,黑色,長約3mm。有細縱肋及粒狀小刺,喙炔,長為果實的1/4,冠毛白色(圖102)。
地理分布: 抱莖苦蕒菜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和華南等省區;朝鮮、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生物生態特徵: 抱莖苦蕒菜是中生性闊葉雜類草,適應性較強,為廣布性植物。花,及疏林下,一般出現於荒野、路邊、田間地頭,常見於麥田。果期4–7月。生於平原、山坡、河邊
飼用價值: 抱莖苦蕒菜嫩莖葉可做雞鴨飼料;全株可為豬飼料、另據記載
㈡ 這個是什麼花草,是野菜嗎可以吃嗎
你問的這是不是花草?是不是野菜?現在馬上要開花的野菜,應該叫黃鵪菜,你應該發個圖片過來,我給你看看
㈢ 黃鵪菜長什麼樣
黃鵪菜,拉丁文名:Youngia
japonica.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長於山坡、路邊、林緣和荒野等地。分布遍及中國,也見於亞洲溫帶和熱帶其他國家。莖直立,葉基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裂片有深波狀齒,葉柄微具翅。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總苞圓筒形,外層總苞片遠小於內層,花序托平;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紡錘狀,稍扁,冠毛白色。花果期4~6月。習見雜草。是一種經濟植物。
㈣ 公園里遍地小黃花是什麼花野生的還是人工種
野生的
《黃鵪菜》
黃鵪菜
拉丁文名:Youngia japonica.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長於山坡、路邊、林緣和荒野等地。分布遍及中國,也見於亞洲溫帶和熱帶其他國家。莖直立,葉基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裂片有深波狀齒,葉柄微具翅。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總苞圓筒形,外層總苞片遠小於內層,花序托平;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紡錘狀,稍扁,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習見雜草。是一種經濟植物。
別 名 毛連連 野芥菜福建 黃花枝香草 野青菜 還陽草
中文學名 黃鵪菜
㈤ 這是什麼植物
你好,這是黃鵪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長於山坡、路邊、林緣和荒野等地。分布遍及中國,也見於亞洲溫帶和熱帶其他國家。
一、黃鵪菜的形態特徵
黃鵪菜長2.5-13厘米,寬1-4.5厘米,大頭羽狀深裂或全裂,極少有不裂的,葉柄長1-7厘米,有狹或寬翼或無翼,頂裂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披針形,頂端圓形或急尖,邊緣有鋸齒或幾全緣,側裂片3-7對,橢圓形,向下漸小。
瘦果紡錘形,壓扁,褐色或紅褐色,長1.5-2毫米,向頂端有收縊,頂端無喙,有11-13條粗細不等的縱肋,肋上有小刺毛。冠毛長2.5-3.5毫米,糙毛狀。花期4-10月。
二、黃鵪菜的種植技術
黃鵪菜為一年生草本。以種子繁殖。秋季發芽出苗,以幼苗越冬,來年返青營養生長,4~9月開花、結果,期間可用海和威水溶肥追肥。種子邊成熟邊脫落,借冠毛隨風傳播。
㈥ 這是什麼植物 有很高的花柄,注意花序特點
黃鵪菜
請網路圖片對照
黃鵪菜是菊科黃鵪菜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基生葉叢生,倒披針形,琴狀或羽狀半裂。頂裂片較側裂片稍大,側裂片向下漸小,有深波狀齒。莖生葉少數。頭狀花序小,有10-20朵小花,排成聚傘狀圓錐花序。總花梗細。舌狀花黃色。瘦果具白色冠毛。一名黃瓜菜,屬菊科植物,植物體折斷有白色乳汁流出,開黃色花。收載於汪穎《食物本草》形若苦蕒,中國江南各地普遍野生,作野菜食用。
㈦ 請問這兩張圖各是什麼植物植物名字及簡單介紹。
第一個蒲公英
㈧ 圖片中的菜到底是黃鵪菜還是泥胡菜如果是黃鵪菜的話,那麼黃鵪菜的品種多嗎為什麼葉子有的肥大鋸齒狀
這是黃鵪菜。
㈨ 這是什麼植物莖掰斷後會冒出圖二這樣的乳白液體液體是什麼有沒有毒
黃鵪菜,拉丁文名:Youngia japonica.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長於山坡、路邊、林緣和荒野等地。分布遍及中國,也見於亞洲溫帶和熱帶其他國家。莖直立,葉基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裂片有深波狀齒,葉柄微具翅。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總苞圓筒形,外層總苞片遠小於內層,花序托平;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紡錘狀,稍扁,冠毛白色。花果期4~6月。習見雜草。是一種經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