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劇 臉譜共多少種
1、整臉
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誇張膚色,再勾畫出眉、眼、鼻、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細。
2、三塊瓦臉
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誇張眉、眼、鼻的畫片, 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3、十字門臉與六分臉
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 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 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六分臉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誇大眉形,白眉形佔十分之四,主色佔十分之六。「六分臉」也稱「老臉」。
6、碎花臉與歪臉
碎花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歪臉主要用來誇張幫凶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醜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7、僧臉與太監臉
「僧臉」又名「和尚臉」。特徵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 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太監臉專用來表現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只是誇張太監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出養尊處優 腦滿腸肥的神態。
8、元寶臉與象形臉
無寶臉的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象形臉一般用於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徵出發, 無固定譜式。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於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瞭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9、神仙臉與丑角臉
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展而來,都用來表現神、佛的面貌 ,構圖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塗色塊,以示神聖威嚴。
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10、小妖臉與英雄臉
「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這種臉譜又名「隨意臉」。
「英雄臉」 不是指傑出人物的臉,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師和參與武打的打手的臉。
(1)女臉譜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臉譜的由來:
關於戲曲臉譜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早在遠古時期,受原始圖騰信仰的支配,人們就形成了文身(在身體上畫圖案)和畫臉譜的習俗。從流傳至今的一些古代文物上,我們還能一窺端倪。例如,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一個字就像是一個頭戴面具的人在跳舞。
美國西雅圖美術館收藏的商末周初的虎形青銅面具,大小與人臉相似。陝西漢中出土的商代青銅面具,有鬼面和獸面兩種類型。四川三星堆出土的純金、青銅面具,比人臉窄小,大概是模仿面具製作的避邪靈物。
也有人認為,臉譜起源於北朝的代面,即面具。《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北齊蘭陵王高長恭雖然武功高強,但因面容秀美,總被人看作贏弱的白面書生。為了增強威猛形象,他經常戴著假面具迎戰敵人,以此鼓舞士氣。後來,戴面具逐漸演變成畫面具,早期的臉譜隨之問世。
還有人認為,臉譜藝術從宗教儀式中得到過啟發,是民間祭祀化妝的遺留;或者認為它是在唐宋塗面化妝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一門藝術。
有學者把各種說法歸納為披發文身說、代面說、面具說、塑像說、塗面說等。這些說法從各自角度描述了戲曲臉譜的起源。由此可知,戲曲臉譜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從無序到有序,從萌芽到發展的一個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進程。
Ⅱ 京劇臉譜中生、旦、凈、末、丑的臉譜是什麼樣的,希望有圖片
1、生行
中國戲曲表演主要行當之一,泛指凈、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按其扮演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類。
Ⅲ 演啥都一個樣,觀眾都審美疲勞了,這8位「臉譜化」的女明星都有誰
作為演員,一定要有「百變的面孔」,放得下身份、捨得下面子,才能演什麼像什麼,得到觀眾的認可。然而,一些女演員卻非常喜歡呆在「舒適區」,導致自己不管演什麼都一個樣,從而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下面給大家介紹8位演戲「臉譜化」的女明星。
一、劉敏濤
劉敏濤在《琅琊榜》中飾演賢良淑德、善於攻心的「靜妃」名聲大噪。她在劇中精準拿捏人物,表演溫和自然,把角色詮釋得十分飽滿,劉敏濤也一躍成為中年女演員的演技天花板。可近幾年,劉敏濤卻又飽受爭議。觀眾們都很納悶:劉敏濤的演技去哪了?
尤其是《花木蘭》這部電影,讓觀眾吐槽得體無完膚。所以說,劉亦菲如今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好在劉亦菲也算是及時醒悟,至於她能否挽回頹勢,還要看她在《夢華錄》中的表現了。
結語
在當今這個時代,演員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顏值說得過去、會念台詞,就能夠進組演戲。正因如此,演藝圈才會變得烏煙瘴氣,很多藝人只關注自己的流量,卻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忘得非常徹底。
幸運的是,如今有不少00後演員正在崛起,雖然她們尚顯稚嫩,但是未來卻一片光明。希望這些新生代演員的表現,能夠對這些女星起到一個警醒的作用。演了一輩子戲,最後演技卻被新人吊打,那才是真的沒臉見人了。
Ⅳ 生旦凈末丑的京劇臉譜圖片(要分類的哦)
1.生:
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清以後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類。
(4)女臉譜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為青衣(正旦):端莊嫻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
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刀馬旦: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老旦:老年婦女。彩旦: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於一爐的全才演員等稱為花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