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型會議活動拍攝技巧有哪些
如何做好會議活動拍攝工作?
會議拍攝技巧一:搞好新聞攝影策劃是出好作品的前提
首先,你要熟悉拍攝場所,假如你是第一次在那個場地拍攝,最好是先到現場去看看,站在什麼位置拍最好,還要考慮到現場的光線條件等等,這些在拍攝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要對拍攝的活動或會議的內容事先有所了解,這樣就能確定拍攝重點。如果是會議,有哪些領導參加,有些什麼議程,主要內容什麼,事先最好搞清楚,結合自己的新聞宣傳需要,事先想好有哪些鏡頭需要拍特寫,哪些需要拍大場景。
最後,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事先做好預案。有時,你對一個重要會議的拍攝事先進行了詳細的策劃,想到了怎樣構圖,想到了拍攝重點,也選好了拍攝角度,但有時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亂你的計劃,那就要求你的策劃做得細致一點,以免到時搞得措手不及。
會議拍攝技巧二:高水平的相機是出好作品的基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肯定要好些,校園新聞攝影對相機有什麼要求呢?筆者認為,高校專門用於新聞攝影的數碼相機解析度應在500萬像素以上,而且最好是單反型相機。因為這種相機有三大特點:一是有各種不同焦距范圍的鏡頭可供更換;二是具有齊全的拍攝功能和高解析度的感測器及優異的成像質量;三是可使用外置閃光燈、濾光鏡等一系列攝影附件。除了標准鏡頭外,要是還能配備長焦和廣角鏡頭就更好了。
會議拍攝技巧三:嫻熟的攝影技術是出好作品的關鍵
一張好的新聞圖片應該是主題突出、構圖巧妙、曝光准確、主體清晰。要拍出好照片,除了有好的機器、好的創意外,嫻熟的攝影技術是拍出好圖片的關鍵。對每個攝影工作者(攝影愛好者)來說,熟悉自己相機的設置,熟練使用相機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拍攝的基礎。
正確選擇拍攝模式
1.程序自動曝光模式(P)。P模式與全自動(AUTO)模式相同,可以讓相機自動設置好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還可以手動調節許多參數,如果不能進行正確曝光,液晶顯示屏上的快門速度與光圈值便會以紅色顯示,這時可以通過開啟閃光燈、手動更改 ISO值、改變測光方式、進行曝光補償等方法使圖像正確曝光,還可以通過白平衡的設置以表現更真實的圖像色彩。
2.快門優先曝光模式(Tv)。快門優先是在手動設定快門的情況下通過相機測光而獲得光圈值。這種模式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體育運動拍攝中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往往拍出來的主題是模糊的,這多半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物體的運行一般都有規律的,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例如拍攝行人,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拍攝短跑沖刺可能需要1/500秒,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在這種模式下,往往會因為快門太快了,進光量可能減少,色彩偏淡,需要增加曝光來加強圖片亮度。
3.光圈優先曝光模式(Av)。光圈優先是手動設定光圈大小的情況下通過相機測光獲得相應的快門值。由於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攝中此模式經常會使用,在拍攝人像(人物特寫)時,一般採用大光圈長焦距而達到虛化背景獲取較淺景深的作用,這樣可以突出主體,同時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較快的快門值,從而提高手持拍攝的穩定。在拍攝人物合影、活動場面等大場景時,我們則往往採用較小的光圈值,這樣景深的范圍較廣,可以使遠處近處的影像都清晰。
4.手動曝光模式(M)。該模式在每次拍攝時都需要手動完成好光圈快門值的調節,這樣雖然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但有時很有用。筆者喜歡在拍較暗的室內大場景時使用手動曝光模式,因為要用小光圈控制景深,如果用光圈優先就會慢快門,這樣手持拍攝肯定會模糊,利用手動模式,把快門值適當調快,即使拍出的照片較暗也可以通過後期作適當的處理。
靈活調節各項參數設置
在選擇好拍攝模式後,把相機的各個參數設置到最佳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測光方式:目前相機所採取的測光方式根據測光元件對攝影范圍內所測量的區域范圍不同主要包括點測光、中央部分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平均測光模式、多區測光等。一般來說,低感光度值適合營造清晰、柔和的圖片,而高的ISO值卻可以補償燈光不足的環境。在光線不足時,閃光燈的使用是必然的。數碼相機ISO 值的可調性,使得我們有時僅可通過調高ISO 值、增加曝光補償等辦法,減少閃光燈的使用次數。圖像解析度為數碼相機可選擇的成像大小及尺寸,單位為像素。像素越小,圖像的面積也越小,相應的其容量也越小。在實際應用中,大的像素可用於高質量的大幅面輸出。在實際拍攝時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解析度拍攝圖片。
www.cdxly.cn
② 會議留念照片多少寸
會議留念照片尺寸是27.5*12.5。照片的寸是英寸,1英寸等於2.54厘米,照片尺寸通常是講英寸的1英寸等於2.54厘米,照片尺寸的常規標准在12寸內的規格是相差2,比如5寸照片就是5乘與3,7寸等於7乘5,8寸等於8乘6,12寸等於12乘10。
拍會議留念照片注意事項
在拍攝前最好關閉自動模式,因為你在拍攝會議期間對相機需要有更多的操控權你可以調整閃光,白平衡,光圈和快門速度,在自動模式下你的照片幾乎總是看起來很隨意,而且不適合這個場合,明亮的閃光淺景深反之亦然顆粒感等,最好選擇光圈優先模式這樣更容易獲得最佳的角度和效果。
在拍攝會議期間,你的目標是不夠明確的。試著捕捉到人們全神貫注、認真傾聽、自然微笑、嚴肅表情或筆記的時刻,重要的表達情感,參會人員不需要為你擺姿勢,90%的人喜歡他們的非正式照片,而不是他們在鏡頭前擺姿勢的照片,在非正式的拍攝中,它們是自然的,放鬆的,真實的。
③ 會議照相技巧
拍攝活動及會議類照片的技巧,對於公司舉辦的大型活動或會議來講,活動或會議中拍攝的照片也是關乎到活動後期宣傳的關鍵。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會議照相技巧,歡迎閱讀。
1.確定工作
如果你是以職業攝影師身份去拍攝會議,你和客戶都應該簽一份協議,確定提交圖片的方式、版權所屬,以及劃清你作為攝影師的責任。
一般來說,會議照片的版權問題和其他工作的不太一樣,因為組織者經常需要公開這些照片,否則照片就沒有價值了。
同樣,最好不要在報價中包含列印費。他們幾乎從來不需要列印照片。所以在報價中別忘了加上DVD的價格。
別指望客戶會仔細閱讀你現成的協議。就算協議上寫明了,也要再和客戶商量一下是否允許你在自己的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有時候客戶不會在乎這種事——他們可能還把這當作是一次免費的活動宣傳。但是有時他們則可能要限制照片的使用,所以一定要和客戶確定清楚這一點。
最後,要准備好回答被拍攝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在哪裡可以看到這些照片?你有名片嗎?」實現和客戶做好澄清的話,你就可以回答任何問題。
2.帶上大光圈鏡頭
在會議現場,沒有什麼是確定的,除了糟糕的光線。我不想讓那些使用普通數碼相機的人喪氣,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有質量的照片,請使用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600的單反相機,和85mm f/1.8鏡頭。你可以用2支鏡頭拍攝:1支18-()mm f/2.8用來拍攝現場及合影等,其他的用85mm。還有一種更昂貴的組合:感光度可以開到ISO 3200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支70-200mm鏡頭和1支大光圈廣角鏡頭。
帶上閃光燈,不過大多數時候用不到。天花板太高,閃光燈直射效果又太差,而且還容易影響發言者和觀眾。
我現在不用雙肩包了,換用一種以腰包為主,帶1到2條帶子的攜帶系統,可以裝下電池、存儲卡、名片及1支鏡頭。
拍攝合影時,三腳架非常有用,但也不是必需的,獨腳架也能勝任。你可以把一些器材留在車里,輕裝上陣,因為長時間工作下來,太多的器材會成為累贅。
3.了解日程安排
一旦我預約了一場會議拍攝項目,就會立即把相關網站加入瀏覽器收藏夾。在前一夜,我會檢查日程表上的改動,並以此做准備。他們有多少個小組?多少個關鍵點?持續時間?電池和存儲卡的餘量?我會給每一個小組和關鍵點分配至少50張照片。停車情況如何以及我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停車場距現場比較近,在步行5分鍾之內,我就會把一些器材比如三腳架等留在車上。有專人停車服務的停車場就不能這樣。
提前到達會場,拿一份時間表。如果你事先對時間安排瞭然於心,並且帶了手錶,拍攝過程就會很輕松。你不必一直待在會議現場,但是千萬別錯過了關鍵部分,而且一定要在問答環節及時出現。
看看會議報告,特別是留意一下發言者的照片,你肯定不想因為不認識他們而錯過拍攝CEO會見VIP的照片吧。同樣,了解會議內容也是有用的。
4.不要打擾別人
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
有些人發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不幸的是這種人非常少。大部分發言者臉上會有奇怪的表情,或者走得太快,結果每張照片都模糊掉了。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會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鍾。
我的辦法不是高速連拍,不過仍然能拍到好照片,秘訣就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並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
說到打擾,千萬別站在觀眾或攝像機前。
記住,你不是去捕捉美好記憶的,只是提供服務而已,照片服務。組織者和觀眾花錢是想聽發言人講話的。他們付錢給你,是想得到好照片,但是也希望你最好不要在現場太顯眼。
好消息是,你不用太趕。每一個發言人一般有15-30分鍾時間,所以你有充足的時間拍攝。
5.改變拍攝角度
發言者不會跑,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
坐在講台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後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等等。
記住,你在拍的`是市場材料,所以不要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像一個設計師。你准備怎麼把這個人的照片加入明年的網站中或是會議報告中?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可能的話把會議LOGO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
盡量讓每一張照片看起來都充滿內容,沒人希望看到一張只有椅子的照片。
6.必須拍的照片
一天結束後,你希望滿載而歸。但是只是一堆不同角度的發言人的照片是不夠的。
一定要在會議前與客戶交流。如果他們只想要一個VIP發言人的照片,就不要去管其他部分,節約自己的快門吧。
假設客戶想要的更多,你就要做的更多。你的攝影故事要從注冊台開始:觀眾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觀眾在閱讀會議安排;第一位發言人上台;傾聽的觀眾——都是很好的照片。
到了問答環節時,要記得拍起來提問的觀眾,以及回答問題的發言人。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用你的85mm鏡頭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拍攝。小組討論環節,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現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有VIP坐在觀眾席上嗎?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
同時,也要注意場外:有沒有什麼需要記錄下來的東西?你有沒有拍下主辦方放在門廳的公告板?午餐時間,不要拍人們吃飯的場景,但是可以多拍拍食物。
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中,也要保持同樣的注意力,不過還要盡量發掘新的東西。
最後,很可能要拍攝與會者或者某組織的合影。客戶有時候也許會對這一環節不感興趣,或者忘記了。我會盡量提醒他們這種照片是個很好的留念,但是不會勉強他們,因為在他們腦子里往往有比照片更重要的事。
7.快速處理
記住,你要做的是一份市場材料,這種東西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在48小時內完成。這些人可不是舉辦婚禮的新人,他們恨不得立即就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立即!挑出一些照片,在相機中就刪掉那些拍壞的,這樣會提高後面處理的速度。
忘記黑白照片、HDR、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造的不是藝術,而是市場材料。
對照片分類,新婚夫婦可能喜歡在一張DVD中尋找有他們身影的照片,但是公司的市場代表絕對不會。我認為好的方式是選出少於300張(針對一場8小時的會議)照片做一個合集,然後再做一個包含最好的125張照片的,再做一個最最好的75張的。每張照片都提供高、中、低3種解析度。
作為服務人員,進入會議攝影的門檻並不低,因為每家公司都更願意聘請去年的那個攝影師。但是也並不總是這樣。
根據我的經驗——我曾組織過一次會議,我可以給你一個非常糟的例子。我建立一個和會議有關的網站,結果弄丟了照片光碟。所以我去問攝影師是否可以給我一份拷貝,結果他超過1周時間才給我回應,並且收了125美元。猜猜結果如何?他賺到了125美元,但是再也沒有被僱傭。
④ 如何拍攝圓桌會議
1.確定工作
如果你是以職業攝影師身份去拍攝會議,你和客戶都應該簽一份協議,確定提交圖片的方式、版權所屬,以及劃清你作為攝影師的責任。
一般來說,會議照片的版權問題和其他工作的不太一樣,因為組織者經常需要公開這些照片,否則照片就沒有價值了。
2.帶上大光圈鏡頭
在會議現場,沒有什麼是確定的,除了糟糕的光線。我不想讓那些使用普通數碼相機的人喪氣,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有質量的照片,請使用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600的單反相機,和85mm f/1.8鏡頭。你可以用2支鏡頭拍攝:1支18-()mm f/2.8用來拍攝現場及合影等,其他的用85mm。還有一種更昂貴的組合:感光度可以開到ISO 3200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支70-200mm鏡頭和1支大光圈廣角鏡頭。
帶上閃光燈,不過大多數時候用不到。天花板太高,閃光燈直射效果又太差,而且還容易影響發言者和觀眾。
3.了解日程安排
一旦我預約了一場會議拍攝項目,就會立即把相關網站加入瀏覽器收藏夾。在前一夜,我會檢查日程表上的改動,並以此做准備。他們有多少個小組?多少個關鍵點?持續時間?電池和存儲卡的餘量?我會給每一個小組和關鍵點分配至少50張照片。停車情況如何以及我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停車場距現場比較近,在步行5分鍾之內,我就會把一些器材比如三腳架等留在車上。有專人停車服務的停車場就不能這樣。
提前到達會場,拿一份時間表。如果你事先對時間安排瞭然於心,並且帶了手錶,拍攝過程就會很輕松。你不必一直待在會議現場,但是千萬別錯過了關鍵部分,而且一定要在問答環節及時出現。
4.不要打擾別人
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
有些人發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不幸的是這種人非常少。大部分發言者臉上會有奇怪的表情,或者走得太快,結果每張照片都模糊掉了。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會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鍾。
我的辦法不是高速連拍,不過仍然能拍到好照片,秘訣就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並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
5.改變拍攝角度
發言者不會跑,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
坐在講台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後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等等。
記住,你在拍的是市場材料,所以不要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像一個設計師。你准備怎麼把這個人的照片加入明年的網站中或是會議報告中?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可能的話把會議LOGO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
6.必須拍的照片
一天結束後,你希望滿載而歸。但是只是一堆不同角度的發言人的照片是不夠的。
一定要在會議前與客戶交流。如果他們只想要一個VIP發言人的照片,就不要去管其他部分,節約自己的快門吧。
假設客戶想要的更多,你就要做的更多。你的攝影故事要從注冊台開始:觀眾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觀眾在閱讀會議安排;第一位發言人上台;傾聽的觀眾——都是很好的照片。
到了問答環節時,要記得拍起來提問的觀眾,以及回答問題的發言人。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用你的85mm鏡頭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拍攝。小組討論環節,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現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有VIP坐在觀眾席上嗎?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
7.快速處理
記住,你要做的是一份市場材料,這種東西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在48小時內完成。這些人可不是舉辦婚禮的新人,他們恨不得立即就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立即!挑出一些照片,在相機中就刪掉那些拍壞的,這樣會提高後面處理的速度。
忘記黑白照片、HDR、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造的不是藝術,而是市場材料。
對照片分類,新婚夫婦可能喜歡在一張DVD中尋找有他們身影的照片,但是公司的市場代表絕對不會。我認為好的方式是選出少於300張(針對一場8小時的會議)照片做一個合集,然後再做一個包含最好的125張照片的,再做一個最最好的75張的。每張照片都提供高、中、低3種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