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一共有幾個胃圖片
牛的胃由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按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其過程稱之為『反芻』。這4個胃室並非連成一條直線,而是相互交錯存在。
1.
瘤胃: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積可達151升,能存136千克內容物。
◎
瘤胃的功能有:
(1)
暫時貯存飼料
(2)
微生物發酵
2.
蜂巢胃:蜂巢胃位於瘤胃前部,實際上這兩個胃並不完全分開,因此飼料顆粒可以自由地在兩者之間移動。蜂巢胃內皮有蜂巢狀組織,故俗稱蜂巢胃。蜂巢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篩子,隨著飼料吃進去的重物,如釘子和鐵絲,都存在其中。
3.
重瓣胃:重瓣胃是第三個胃,其內表面排列有組織狀的皺褶。對重瓣胃的作用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飼料內的水分和擠壓磨碎飼料。
4.
皺胃:牛的皺胃也稱為真胃。其功能與單胃動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變濕。真胃的消化液內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質,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纖維素或澱粉。飼料離開真胃時呈水狀,然後到達小腸,進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質經大腸排出體外。
牛是反芻動物,與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有四人胃,分別是瘤胃、網胃(蜂巢胃)、瓣胃(百葉胃,俗稱牛百葉)和皺胃。前3個胃裡面沒有胃腺,不分泌胃液,統稱為前胃。第四個胃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與豬和人的胃類似,所以也叫真胃。牛所食入的粗飼料主要靠瘤胃內的微生物發酵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質。
牛百葉還分兩種,吃飼料長大的牛百葉發黑,吃糧食莊稼長大的牛百葉發黃
B. 牛是反芻動物有四個胃,我們吃的牛肚是其中的哪一個
你好!
我們吃的牛肚是牛的皺胃。
我們都知道,牛的消化系統非常特殊,牛有四個胃,分別是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
但是這四個胃隨著牛的生長是有變化的。
牛的胃的容積會隨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牛初生時,瘤胃和網胃發育還很差,只及皺胃的一半,以後瘤胃容積逐漸增大,到了4個月齡時已接近成年牛比例, 因此,牛的胃最早成型的就是皺胃。而我們吃的牛的年齡又偏小,因此,牛的皺胃是我們吃的主要部位。
是隨著牛的年齡的增長,四個胃中,由於皺胃生長較早,也隨之退化,因此,皺胃最終不能食用。
如圖:牛的胃部實圖:
http://a1.att.hoodong.com/74/09/01300000046334121220097580537.jpg
謝謝!
C. 牛一共有幾個胃圖片
牛一個有4個胃。有: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前三個用來貯藏食物,第四個是用來管消化的。
D. 牛有幾個胃分別是什麼
牛有4個胃,分別是瘤胃、網胃、瓣胃、皺胃。瘤胃、網胃、瓣胃沒有胃腺,不分泌胃液,其功能類似於食道。皺胃則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與人的胃類似,也叫真胃。由於其構造各有不同,所以4個胃的口感也各不相同。
其中皺胃又稱為牛肚、沙瓜肚。既有牛草肚、金錢肚的韌性,又有豐富多褶皺的結構,所以皺胃適合燉煮。
(4)牛的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而瓣胃也就為我們最常聽到的毛肚、百葉肚,俗稱牛百葉、肚尖等,其中有許多大小不同的葉瓣,表面呈現大量薄瓣狀,帶小突起,口感爽脆,而且因為多瓣的結構和小突起,保留汁水的能力相當強,適合拌冷盤或者涮火鍋。不過瓣胃比較薄,容易煮過頭,烹調時需要注意。
網胃又稱蜂巢胃,為我們常說的金錢肚、蜂窩肚、麻肚。表面有蜂窩狀、網狀的突起,口感比較韌,因為巢狀的結構可以有效留住汁水,容易入味,適宜燜煮。
E. 牛一共有四個胃,哪些胃是我們經常當菜吃的
現在,火鍋已經風靡全國了,不管是哪裡的人,都有著不少愛吃火鍋的,甚至很多老外都已經愛上了火鍋,因為火鍋既方便又好吃。吃火鍋時,最重要的因素有兩點,一個是鍋底,一個是食材。鍋底一般有清湯鍋、麻辣鍋、鴛鴦鍋等,各種鍋底滋味各不相同,而食材就更加豐富了,像是一些蔬菜、各種肉卷、海鮮,還有一些動物內臟等等,而牛肚就是其中一種。
F. 牛的四個胃有什麼功能
牛作為反芻動物,共有4個胃,前3個胃均為食道變異,分別是瘤胃、網胃和瓣胃,只有最後一個皺胃才是真胃。
1、瘤胃
瘤胃是牛4個胃中的第一胃,亦稱為「草肚」,對纖維物質具有非常強的降解能力,其大部分位於腹腔左側,幾乎占據整個左側腹腔,少部分位於腹腔右側。瘤胃作為牛及其他反芻動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其消化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2、網胃
網胃也稱「蜂巢胃」或「金錢肚」等,其位於瘤胃前部,實際上瘤胃和網胃並不完全分開,因此飼料(特別是顆粒飼料或其他較硬的飼料)可以自由的在兩者之間進行移動。網胃上有蜂窩狀組織,其功能就像篩子一樣,牛吃進的重物,例如石子、釘子、鐵絲等便會存在裡面。
3、瓣胃
瓣胃也稱「重瓣胃」或「百葉」,是牛的第三個胃,位於腹腔前部右側,前通網胃,後接皺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瓣胃表面黏膜面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葉瓣,其主要功能是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繼續加以磨碎,並將較稀的部分輸送到皺胃,同時吸收大量水分和酸。
4、皺胃
皺胃通常被稱為「真胃」,是牛的第四個胃,也是唯一具有消化腺體,可分泌消化酶的胃,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化。皺胃可以消化吸收部分蛋白質,但基本上不消化吸收脂肪、纖維素及澱粉。
(6)牛的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水牛的生活習性
1、只有低地水牛通常是單個或是成對的活動的,其他的都會結成小群,或是結成幾百頭滴大群;它們喜歡在泥潭裡打滾,這樣還能散熱,對昆蟲叮咬也有用。水牛一般都在早上和傍晚來進食的,草和葉子以及水生的植物是它們的主食。有敏銳的感官、發達的嗅覺。
2、獨居的只有民都洛水牛,能夠有群組行為的,都是些幼牛。雄牛和雌牛全年也只會有幾個小時的接觸時間。可能是為了對它們棲息地的適應,所以才會獨居的吧。
雄牛一般都是獨居的,還帶著攻擊性哦;雌牛既可以獨居,還可與雄牛或是不同年齡段滴幼牛一起住的。民都洛水牛也會在泥坑裡打滾,就像其他滴牛科一樣,可能也是為了能避免昆蟲的叮咬。民都洛水牛的生性很兇猛,受威脅的時候,它們會低下頭、以角相向、還會不斷的搖頭。
G. 畫一下牛肚子里的四個胃。
牛肚子里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儲存食物的,第四個胃才是管消化的。
H. 牛的四個胃按肋骨尋找分別在哪幾個位置
牛的胃分為四個胃室,分別為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
1、瘤胃是牛的儲食器官。瘤胃在四個胃室中最大,成年牛約佔4個胃室總面積的80%。前面接食管,前下方與網胃相連接,與腹腔的左半部,其下半部還伸到腹腔的右半部。
2、蜂巢胃:蜂巢胃位於瘤胃前部,實際上這兩個胃並不完全分開,因此飼料顆粒可以自由地在兩者之間移動。
3、重瓣胃:重瓣胃是第三個胃,其內表面排列有組織狀的皺褶。對重瓣胃的作用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飼料內的水分和擠壓磨碎飼料。
4、皺胃:牛的皺胃也稱為真胃。其功能與單胃動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變濕。真胃的消化液內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質,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纖維素或澱粉。
(8)牛的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北方牛群放牧時注意冬天牧草上的霜雪,早上放牧的時間要完些,因為母牛吃了帶霜雪的牧草容易造成流產。
2、放牧在突變天氣的時候盡可能的不要放牧,在突變天氣肉牛容易感染流感。
3、放牧的是後牛群不要追趕的過快,否則肉牛出汗容易感冒。
4、牛群放牧回來在牛圈裡補加精飼料,牛舍要求封閉,保溫,保持肉牛體質體溫,以防消耗能量。
5、我國放牧地區大多聚集在內蒙古等地,在重要疾病疫情傳播時禁止出去放牧,以免傳染感染疾病。
I. 牛胃結構圖
牛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為制食道變異,即瘤胃(草肚)、網胃(蜂巢胃、麻肚)、瓣胃(重瓣胃、百葉),最後一個才是真胃(皺胃)。
牛是反芻動物,與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點是有四個胃。前3個胃裡面沒有胃腺,不分泌胃液,統稱為前胃。第四個胃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與豬和人的胃類似,所以也叫真胃。
牛所食入的粗飼料主要靠瘤胃內的微生物發酵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質。
(9)牛的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牛吃下食草後首先到達瘤胃,瘤胃呈囊狀,內壁長有很多乳頭狀的「肉瘤」,牛將食草吞下後在這里儲存起來。網胃呈網狀,其內壁突起,食草碾碎後在這里與內壁摩擦後,再上升回到瘤胃,刺激瘤胃產生嘔吐反射,食草便會重回口中,牛便開始進一步咀嚼,這就是所說的反芻。
接著,碾碎的食漿進入網胃,經過網胃的過濾,又進入重瓣胃,在這里,大量的水分被吸收,從而使食漿變稠,這樣不會稀釋皺胃裡的消化液了。最後,這些變稠的食物被運送到皺胃中,皺胃長有消化腺體,可以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對事物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消化,從而為牛全身供應充足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