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江雪古詩配畫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小羊開汽車卡通圖片 2025-09-15 17:36:11
天天動聽背景圖片 2025-09-15 17:30:26
山海圖片可愛高清 2025-09-15 15:48:03

江雪古詩配畫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9-11 07:52:42

⑴ 尋柳宗元《江雪》配圖

你說的是這個么,我也很喜歡「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⑵ 你能將《江雪》想像成一幅畫嗎畫下來!一點之前回答出來!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2)江雪古詩配畫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

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

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

⑶ 小學江雪詩配畫手抄報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得報紙得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得一種很好得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得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得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得黑板報。下面是小學江雪詩配畫手抄報,請參考!

小學古詩配畫手抄報1

小學古詩配畫手抄報2

小學古詩配畫手抄報3

小學古詩配畫手抄報內容

1、《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襟得詩句是 ( )。

2、《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寫景又被後人蘊含哲理得詩句是( ) 。

3、《錢塘湖春行》中寫春花春草情( )。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用擬人手法用明月寄情得詩句是( )

5、《論語》中揭示學和思辯證關系得句子是 ( )

6、《浣溪沙》中被譽為天然奇偶得詩句是

7、《泊秦淮》中表達詩人憂憤之情得詩句是

8、學習中,我們要不斷地積累、創新,方能達到一個新得境界。如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所說得那樣 ( )。

9、《天凈沙 秋思》中直抒遊子羈旅之思得句子是( )。

10、《錢塘湖春行》中以小鳥得活動寫出早春特色得詩句是( ) 。

11、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之時,中國人民向世界張開雙臂,綻放笑臉。此可謂 ( )。

12、學無常師,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孔子關於這一方面得名言是 ( ) 。

13、春天是詩人最絢麗得一筆,請從課內外積累得古詩中寫出兩句描寫春天景物得句子: ( )

⑷ 讀古詩,發揮想像,把《江雪》畫成一幅畫,再寫一段話。不用畫畫

重巒疊嶂山間早已不見飛鳥的影,連素來喧鬧的街市也因寒氣而冷清下來。冰天雪地中一葉扁舟緩緩劃來,舟上老人身著蓑衣,寬邊的帽檐將他的臉擋住,看不清神色,僅一根釣桿,一個蕭索的背影,卻能感知他的寂寥。

⑸ 二年級下冊江雪怎麼畫

網路圖片有
同學們,冬天來到了,慈祥的冬爺爺又快給咱們送禮物來了。他的禮物十分神奇,會使光禿禿的枝條一夜間開滿美麗的白花,會使綠油油的麥苗一夜間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同學們說這禮物是什麼呢?(生答)咱們是中原的孩子,見慣了平原的雪景,那麼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江上雪景的古詩--《江雪》。(板書)
二、初讀課文,正音辨字。
1.學生輕聲自由讀全詩,再指名讀,齊讀全詩。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釣魚孤獨)
讓學生舉例加點字與何字相似。(衰鉤狐)
三、學生析題,教師簡介作者。
1.《江雪》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認為這首詩該寫什麼內容?
2.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這是他被貶官之後所寫的一封來信。他對江上雪景的描繪是不是和我們談的一致呢?下面我們就學習這首詩。
四、精讀,理解詩句。
出示詩句卡片(千、張)邊貼邊讀。(領讀——自由讀)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學生齊讀此句,逐句理解,試譯全句,可自學可討論。
(2)檢查自學效果,學生訂正補充。
"千山"是什麼意思?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絕"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 "鳥飛絕"的意思是什麼?
指名意譯此句的前半句。
"徑"是什麼意思? 你是從何處知道這個字的意思的?&quohttp://www.xielw.cn/xiaoxueshengyanjianggao/ 小學生演講稿 t;萬"字是否就是"一萬"呢?
"人蹤"什麼意思? "滅"什麼意思?查字典選義項(消滅、熄滅、消失)。
指名意譯此句的後半句。
(3)讓學生思考品味:該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冷清、寂靜、凄涼的畫面,)
讓學生讀、思、議,教師啟發學生想像品味。
(4)指導朗讀。(由畫面、感情啟發到語氣、語速、停頓、重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5)過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為描寫對象的景物有千千萬萬,作者只是抓住了兩個典型的環境進行描寫(千山、萬徑),因為山林是平日鳥兒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現在連山林中都沒飛鳥,連路上都沒有行人,你說這天氣怎麼樣?這樣的天氣環境給人一種寂靜、冷清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沒有人呢?請自學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學)
(6)⑥檢查自學效果。
學生齊讀此句,逐一提問對以下宇詞的理解。
"孤"、"舟"、"翁"、"獨"。學生如果回答正確,則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啟發其他學生知識的遷移。
難點理解:"釣寒江雪"是什麼意思?有人釣雪么?從而讓學生理解"雪"置於句尾原因;A.為了押韻,B.突出環境惡劣,C.點題。
(7)指名意譯第二句,學生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最後.總結。
(8)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第二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老翁孤舟獨釣的圖景)
(9)指導朗讀。(除語氣、語速、停頓、重音外,"寒"字的顫音要讀出來,以符合其凄涼、冷落的感情,師示範)
孤舟/蓑笠/翁,獨釣/塞江/雪。
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全詩,以體會感情。
五、品讀,體會詩句深意。
1.啟發學生再次品讀想像這首詩的第一句所描繪的畫面,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由人鳥絕跡可以想像環境的寂靜,給人的感受是清冷、凄涼)啟發學生再晶讀咀嚼第二句詩,在人鳥絕跡的環境中,在雪花紛飛的寒冷江面上,一個孤獨的老人獨自垂釣的畫面,又給人以怎樣的感受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覺得這位老人有著怎樣的精神品質?(讓學生讀、思、議、發言)
其間可啟發學生求異思維:(1)在寂靜清冷的環境中獨自垂釣可見其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這樣寒冷、靜寂的大江上卻能獨自垂釣,也可以看出這位老人堅強不屈的性格,透出絲絲生氣。"詩言志",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樂范讀,生閉目想像畫面,再次體會詩的意境。
3.出示幻燈片(2)(本詩畫面)。生口述畫面內容,意譯全詩(語言訓練)。再指導背誦,默寫全詩。
六、.總結學法。
讓學生回憶後回答學習《江雪》的過程,再出示幻燈片(3):
A. 解題,了解作者。
B.朗讀,弄准字音。
C.講析,試述句意。
D.晶讀,體會詩境。
E.賞讀,背默全詩。

⑹ 把《江雪》畫成一幅畫,怎麼畫

就畫一些江邊的風景然後在江上畫一條船 船上做著一個老人 他在釣魚 然後在整幅畫上畫一點雪和雨

⑺ 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詩配畫: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