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埃及圖片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圖片大小99kb像素是多少 2025-09-04 17:15:46
ps做完的圖片怎麼刪 2025-09-04 17:11:23
什麼叫平原圖片 2025-09-04 16:56:42

埃及圖片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27 17:17:34

⑴ 古埃及金字塔的由來

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幾十個奴隸制小國。約公元前31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埃及國王也稱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隸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們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權力的象徵。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的金字塔是佔有集中的一部分。


(1)埃及圖片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萬塊巨石壘起來的,每塊石頭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噸重。

在那時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並沒有炸葯,也無鋼釺。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後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岩石便被脹裂。

被稱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采來的。石頭多半是本地開採的,修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開采運來。

⑵ 求木乃伊和金字塔等埃及相關的素材

[編輯本段]埃及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國家的象徵,是埃及人民的驕傲。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築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3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世人贊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現高為133.5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象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由於石質疏鬆,且經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象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崙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被腐蝕。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倒塌。 三座金字塔石塊,可在法國國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圍牆。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塊密密相連,休想找到縫隙,連刀尖也都插不進,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術。
胡夫金字塔南側有著名的太陽船博物館,胡夫的兒子當年用太陽船把胡夫的木乃伊運到金字塔安葬,然後將船拆開埋於地下。該館是在出土太陽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體為純木結構,用繩索捆綁而成。

⑶ 有沒有關於埃及文明成果的圖片或者文字介紹

古老的埃及文明
1799年,拿破崙的法國遠征軍在埃及沙漠中發現神秘的斯芬克斯巨像。一個青年軍官又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發現了一塊刻有3種文字的黑色石碑,其中一種為希臘文,還有一種像小圖畫一樣的古埃及聖書體象形文字。通過這些文字,人們翻開了古埃及這部塵封已久的史書,羅塞塔石碑是希臘人入主埃及與法老政權交替時期的產物,埃及歷史藉助希臘文整合並連貫起來。
埃及學逐漸成為世界性學科。美國人在開羅辦起了美國學院,法國人在開羅辦起了法國學院,義大利人在羅馬辦起了開羅學院,都從事埃及學的研究,科研證實了埃及文物的價值,客觀帶動了更大規模的開掘和非正當渠道的獲取。
文物流失嚴重
在阿拉伯人入主埃及的十多個世紀中,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對古埃及這份珍貴的文明遺產似乎不感興趣,而且漠視這份遺產遭到破壞和大量流失。
從18世紀開始,西方各國大量竊掠古埃及的珍貴文物,遍陳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之中,其中不乏價值連城的極品。如今,幾十萬件文物閃亮在英、美、法、德、意的博物館中,僅法國盧浮宮就有4.5萬件,而義大利都靈博物館的埃及文物典藏僅次於開羅博物館的10萬件。具有諷刺意義的還有,獅身人面像上的石刻胡須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歐洲最大的一座方尖碑,是從盧克索神廟塔門前搬到盧浮宮旁的協和廣場中央的,碑座上還鐫刻著將這250噸重的整塊石碑搬遷過程的畫面。
古埃及人是世界石造建築的鼻祖,是歐洲人的先師,從許多藝術形式的演變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文化成就通過希臘人、羅馬人和西亞人傳到歐洲,為歐洲人所繼承,古埃及文明應該是歐洲文明的先導。在西方各歷史藝術博物館見到的陳列,開篇即是古埃及,這不難理解。而許多博物館都專設埃及館和埃及廳,則更是文物流失和掠奪的佐證。
無奈的文物保護
現代埃及人逐漸認識到文物遺產的價值。埃及政府自1859年就設置了「文物服務局」,即現在的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政府將文物保護的司法權賦予委員會下屬的相關部門,還專設旅遊警察駐守在各古跡景點,形成了文物保護的廣泛陣線。最高文物委員會一直致力於文物的回收和追討工作,已經使不少文物回歸故土。
然而,歷史和人為因素給追討工作設障重重。埃及博物館100年大慶時,向大英博物館借展羅塞塔石碑,卻被婉言拒絕;埃及歷史上最美的皇後雕像現仍在德國。
受綜合國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局限,埃及考古科研存在自身能力有限、過分依賴外援的弱點。而外國科研機構壟斷研究資料,讓埃及自身考古科研能力的提高更加舉步維艱。時至今日,埃及考古業依然維持著一種被迫的兼容並蓄。波蘭在尼羅河上游的哈吉舍普蘇特女王神廟進行石質建築和壁畫維護,時間長達25年之久;卡納克神廟建築群同時有德、意、法、英等十幾支考古隊長年留守;義大利人在哈夫拉金字塔神廟前、在卡納克神廟內,以實景演繹威爾第的經典歌劇《阿依達》。古埃及的愛情故事雖然還原了地點場景,卻改變不了用異國語言傳唱的不爭事實。

⑷ 古埃及的壁畫

[編輯本段]概況

浮雕和壁畫是埃及陵墓裝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古王國時期已經奠定了基礎。它們在表現形式上有著程式化的共性。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之間是沒有嚴格區別的,不妨稱浮雕壁畫。有些藝術手法一直被延續下來,形成了埃及藝術獨特奇異的風格,這種風格特徵是:橫帶狀的排列結構,用水平線來劃分畫面;畫面構圖在一條直是埃爾涅弗法老墓壁畫線上安排人與物,人物依尊卑和遠近不同來規定形象大小,井然有序,追求平面的排列效果;注重畫面的敘述性,內容詳盡,描繪精微;人物造型程式化,寫實和變形裝飾相結合;象形文字和圖象並用。始終保持繪畫的可讀性和文字的繪畫性這兩大特點。

[編輯本段]歷史背景

阿蒙神的箴言雲:「大水灌溉之處即為埃及,埃芳提守墓神阿努比在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尼之居於此而飲其水,此乃埃及人是也。」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它東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臨地中海,是塊完整而封閉的綠洲。每年6月坐著的那位是愛神-哈托爾Hathor當紅鶴飛臨這塊狹長的河谷時,尼羅河開始泛濫,到11月大水才消逝,留下一層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耕作。埃及由尼羅河造成兩塊地形,即以開羅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南部稱上埃及,北部稱下埃及。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統治權分屬於兩位君王。他們曾進行一次次權力競爭,結果是下埃及屈尊為臣,埃及統一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成。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爾後是中王國,接著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虜而建新王國,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終於征服埃及。埃及進入奴隸制社會後,國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隸主階級至高無上的首領,同時也是太陽神和尼羅河神的化身。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王,死了以後奴隸正忙著雕刻仍是陰間的統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觀是相信人死後靈魂只是離開軀體飄泊於宇宙間,如果回歸肉體人可以復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屍體成「木乃伊」妥為保存,並十分重視棺材製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復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屍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由於擔屍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雕刻國王、王妃的像保存下來。國王在陰間稱王稱霸,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於是又想到把人間的事都畫在墓壁上以供享受。這樣就發生、發展了埃及的雕刻、繪畫藝術。

⑸ 這倆幅圖片分別是哪個國家的

第一圖應該是埃及開羅博物館的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
第二圖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畫
都是古埃及的

⑹ 埃及的金字塔實景與圖片嚴重不符,哪個歷史遺跡比它更吸引人

說到埃及,很多人都會想起來埃及的金字塔,它就宛如中國的長城一樣,都是一張世界著名的建築物,其文明程度由此可見,但是除了金字塔之外,埃及還有其他古跡也是非常值得去參觀的。

來此的遊人多是奔著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的傳奇,雖再也感受不到那獨屬於埃及人的高度,但步入燈塔曾存在的大環境,近距離感受廢墟周邊彌漫的歷史雲煙、人文情感,也能夠滿足人們關於古老文明的各種暢想。

很多人來此的第一感覺是,燈塔留下的所有缺憾都被眼前一座亦很有歲月的古老城堡悄然彌補了。不知道此時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不是有失妥帖,但只一眼與蔚藍深海、激情浪花相擁相惜的富有滄桑感的老城堡外觀,便知,一顆旅者的心就是為奔這樣的風景、風情而來。

⑺ 埃及國家的圖標是什麼

埃及國徽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⑻ 誰有關於埃及的圖片,要清晰的,小於500K的,最好多點

埃及地圖
http://aftour.bytravel.cn/images/?http://images.usatour.com.cn/tour/af/artimg/3/52948.gif
地圖搜索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q=%E5%9F%83%E5%8F%8A%E5%9C%B0%E5%9B%BE&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