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度娘山水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淘寶圖片哪裡上傳 2025-08-15 14:48:02
ps怎麼剪掉gif圖片還能動 2025-08-15 14:44:23

度娘山水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5-06 10:03:35

㈠ 求一些lovelive的圖片素材

是在貼吧找到的,沒有psd檔……你自己把白背景去掉吧……

㈡ 求PS2怪物獵人2DOS的全防具升級素材

升到S需要一角龍的背甲X1真紅之角X2蛇龍的皮X1
再升級需要一角龍的甲殼×2角龍的牙×3霞龍的爪×2怪物的濃汁×1
以上是頭部防具,其它的都相差不多。這是我特地找到盤,上游戲後強出來的,本來想直接點給你照幾張。可惜攝像頭質量不行,不清晰。

㈢ 用作小說封面的那些非真人圖像是在哪裡找的啊

網上找的,都是慢慢收藏的。
你想要的話,可以度娘搜一下封面素材或者一些有名的畫手的圖,要麼也可以知道求素材圖。

或者是自己P的,把一些背景素材加工,做出圖片(類似簽名檔一樣的)。

㈣ 萬能度娘大神們,誰能幫忙下載個昵圖網的素材啊,舉手之勞,感恩戴德啊

昵圖網所有作品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㈤ 關於度娘的演講稿

在網路有貼吧 比如 12生肖 有鼠吧 牛吧 虎吧 你猜沒有什麼吧 所以網路是女的 所以叫娘
素材而已,隨便看看

㈥ 像這樣 字裡面有星空的圖片 怎麼做 跪求跪求呀~~~~~~ 度娘~

樓上的= =其實沒有那麼麻煩,
打開美圖秀秀,

1:新建一個透明畫布
2:在上面打出你所要的字
3:點擊右鍵,然後點擊上面的全部合並
4:點擊右鍵,插入一張圖
5:覆蓋文字
6:點擊右鍵,正底融合
7:保存 OK

㈦ 請問怎樣將照片的背景換成紅色

摳圖會的嗎?用鋼筆工具或者alpha通道摳出人物後,把前景色或者背景色換成紅色,填充就OK了!前景色填充快捷鍵 alt+delete,背景色 ctrl+delete
不會的話你直接上圖,我幫你換就好了,hi我!

㈧ 做海報一般都到哪裡找素材哪裡的素材比較多

目前素材網站琳琅滿目,很多來源不明的圖片素材使用之後很可能會造成侵權,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所以,圖片侵權是一定要重視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找有CC0(Creative Commons,「知識共享」)授權或者進入公有領域的圖片素材來使用。

遵循CC0協議的圖片,意味著你可以免費下載、隨意修改、二次分發,可商用且不需註明歸屬權。

為了確保大家設計的安全性,Fotor懶設計為大家推薦9個高質量的CC0圖片素材網站,親測有效,建議收藏!

1.圖片素材網站 5個
2.矢量圖標素材網站 4個

▼圖片素材網站:

1.unsplash

Unsplash 算是高品質圖片/攝影照片/設計素材的最佳資源網站之一!

正如他的Slogan:Photos for everyone。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免費、無版權。

這個網站收錄的圖片都極具美感、和品味,完全可以作為你的常用設計素材網站的首選。

2.pexels

pexels是一個免費的商用圖庫。

最大的特色是打開頁面速度超快。我們知道國內用戶打開國外網站,載入速度慢一直是個問題。但pexels的載入速度會給你一個驚喜喲~

3.PSDRepo

PSDRepo 是提供 按鈕、圖標、網頁模版、用戶界面、Mockups等PSD素材下載的網站。

最大的特色就是收錄了大量日常工作中常會用到的PSD素材,設計師們可以直接進行修改和套用,對素材荒設計師來說簡直是「武器庫」!

4.photock

這是一個日本免費圖片網站,使用條款符合CC0的特徵,圖片全部為網站管理者自己拍攝,圖庫數量不大(5900)且風格、質量的一致性高,可以互相印證。安全性比較高。

5.librestock

librestock號稱搜圖界的「度娘」,是一個CC0圖片搜索引擎,你可以一鍵搜索到國外40多個免費圖片素材網站的搜索結果,你想要下載時會跳轉到相應的網站上進行下載。所以,收藏這一個網站,就夠啦~~

㈨ 詞,賞析,最好多選幾首。比如:虞美人。。。

李煜《虞美人》賞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一】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范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賞析二】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像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麼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像: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湧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苟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想像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後,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於輕描淡寫,或失之於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並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餘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蔣雅雲)

【賞析三】

這首詞,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後所作。開頭說,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何時了結。因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無數往事湧上心頭,想到在南唐時欣賞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見春花秋月。在東風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國生活不堪回顧了。那裡宮殿的雕欄玉砌應該還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變得憔悴了。倘若要問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東流去,無窮無盡。一江指長江,用一江春水來比愁,跟南唐故國金陵在長江邊相結合,充滿懷念故國之情。宋代王絰《默記》卷上:「又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王國維《人間詞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寫這首詞有關,這真是用血寫的。所謂「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就是說,李煜這樣的詞,不光是寫他個人的愁苦,還有極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國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過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國的美好景物已經不堪回顧。故國的景物象雕欄玉砌等還在,但人的容顏因愁苦改變,這里還含有人事的改變,人的主奴關系的改變。再象以一江春水來比愁。整首詞正是反映了有亡國之痛的人的感情,擔負了所有這些人的感情痛苦。這正說明這首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這正是這首詞的傑出成就。

宋朝陳郁《藏一話腴》:「太白(李白)曰:『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別》)江南李主曰:『問君還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略加融點,已覺精采。至寇萊公(准)則謂『愁情不斷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觀)雲『落紅萬點愁如海』(《千秋歲》),肯出於藍而勝於藍矣。」這里對這首詞用「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比愁作了評論。李白的詩句是寫別情的長可以跟東流水比,詩在金陵寫的,這個東流水是指長江。李煜的詞,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寫的,他看不到長江,長江成為他懷念故國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詩是用眼前景物來作比,李煜的詞是用遠離自己的長江來作比,在這個比喻里就有懷念故國之情,情思更為深厚。再說,「一江春水向東流」,比東流水」的形象更為鮮明。又「東流水」是比「別意」的「短長」,「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比愁的無窮無盡。這是兩者的不同處,說明李煜的故國之痛更為深沉,並不是「略加融點」。寇準的詞:「日暮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這是用春水來比柔情,這個柔情也指別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說是摹仿李白的詞意。「如春水」,也不能與李煜詞句相比。秦觀的詞句:「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是寫「離別寬衣帶」的離情別緒,再加上傷春,加上「鏡里朱顏改」的憔悴,配上「落紅萬點」,確是名句。不過李煜的詞寫的是亡國之痛,比離情別緒更為深沉,也寫「朱顏改』,是結合亡國之痛來的,加上「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形象鮮明壯闊,從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觀的詞句所能比。(田德義)

四、 具體研習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裡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麼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後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表現用法?請同學們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無怪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東流。」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早如青絲暮成雪。」等等。
五、 發揮想像,試譯這首詩,盡量把悲憤凄楚的感情表現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才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台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於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著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六、 總結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這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
教學目標:
1、將李煜的詞納入中國古代帝王詩歌文學這個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積淀韻味和歷史厚重感。2、知人論文和讀文識人結合,使這一課不僅僅停留在詩歌本身技巧、語言等分析上面,也傾向於挖掘詩歌內在的人文精神。
教學時間:1課時

一、 導:
1、在歷史的那一端,間或幾個帝王也拿起筆,寫一些表現人物情感的合韻或不合韻的句子,自然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這就形成了一種十分獨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國古代帝王文學。帝王詩歌之作,當推漢高祖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詩直抒胸臆,格調高昂,氣勢雄渾,給帝王詩歌開了個好頭。可惜這位馬上得天下的皇帝對於詩文小道並不放在眼裡,除了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氣最高的要數李後主了。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這位南唐後主的詞藝。
二、 背景及作者介紹
1、清代趙翼有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唐詩過後是宋詞。好詩在唐代已被詩人們寫盡了,宋代文人就另闢蹊徑,使詞這種文學形式趨於完善、臻於完美,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宋詞成為我國文化寶庫中又一顆璀璨的明珠。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緒。亡國後,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與家人歌唱他的新詞《虞美人》,觸怒宋朝皇帝趙光義,下令將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慘,死時年僅四十一歲。
3、問:那這首詞到底是一首什麼詞呢?竟會招來殺身之禍?

二、讀
1、學習詩詞,先從誦讀開始。請兩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比較,評析誰朗讀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誦讀)
2、他們讀得怎麼樣?應該什麼樣的感情?——低沉、凄涼,在聲調曲折有致
3、怎麼樣才能處理好作者的這種情感?
A、 把握節奏:「語氣可於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終以一氣呵成為佳。」
B、 把握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幾多。這些詞特別能表現詩人的內心痛苦的世界。
4、再來試試讀讀。(一張一弛,一頓一挫,好象把我也帶入到那個憂傷的世界了,這才是入情入境、高質量的誦讀。還有沒有同學向他挑戰?)
5、聽錄音。小聲跟讀
5、一起背誦,背誦的時候爭取眼前能浮現出詞中的景象。

三、析
1、要朗讀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板書「愁」)
A、往事之嘆;B、亡國之恨;離開君主寶座的失落,沒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經支離破碎。
對往事的懷念,命運越來越差。C、離家之痛
3、這層層疊疊的愁,鋪天蓋地,接踵而至,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無限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於抽象。那麼,問問大家,
4、作者是怎麼樣來寫「愁情」的?
選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達憂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現愁情嗎?
結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在的愁苦,前虛後實。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A、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後宮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B、「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澱意義。(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是故鄉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小結:可謂比喻含淚,對比生情。我看除了對比、比喻外,作者的發問也很有特色。先問天:「春花秋月何時了?」再問人:「往事知多少?」最後問自己:「問君能有幾多愁?」可以說是,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層層疊加,曲折迴旋。最後以「一江春水」作結,這哪是一江春水啊?簡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達到了極至。
5、這首詞到底是一首什麼詞,竟會招來殺身之禍?
本詞表現了一個亡國國君的故國之戀。念念不忘過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東風是故國吹來,春水又向故鄉流雲,這在宋太祖看來是不是會有「東歸故國」之意嗎?可以這樣說,兩個「東」字,斷送了一代文章聖手的性命。

四、評
1、我還想問問:同學們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誰叫他聲色犬馬,不務正業呢?/我覺得這愁愁得美。因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吧。
我說說我的看法:我無暇去責備他縱情聲色以至喪失了南唐美麗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後的平民式的抒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種花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總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再由審美的通道回過來看,我們又能看到李煜獨有的天堂煉獄般的大絕望,苦難風流的大哀傷,那嘆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如果說,我們要同情李煜的話,那隻能是審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憐憫。
2、詞家中不乏「寫愁」高手,如寇準「愁情不斷如春水」(《夜度娘》);秦觀「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等等。竊以為他們或不夠「鮮活」,或不夠「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後主詞。
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裡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的廣度。
3、後人總結說,這首詞的風格凄麗。李煜的詞緣何顯得如此凄麗?
從「紅錦地衣」的南唐後主,到「故國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詞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淪落以及內心的巨大沉痛,絕非常人所能體味點滴。如果以亡國為分界線,對照李煜前後期的詞作,我們能否可以這樣說,是亡國的代價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詩的偉大詞家?這也讓我想起了《吊屈原賦》里的經典詩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李煜後期詞,多折射出詞人內心的亡國之痛,把傳統詩歌里的那種個體間的離愁別恨升華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遠。 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原文

孟浩然《春曉》
春曉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②曉,
處處聞啼鳥③。
夜來④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注釋
①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②不覺: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
③聞啼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
④夜來:夜裡。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
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賞析

孟浩然《春曉》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系詩的前兩句,夜裡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並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這首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語言明白曉暢、音調琅琅上口之外,還在於它貼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雋永。
作者簡介
作者孟浩然 (689~740) 唐代詩人,漢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贊嘆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里,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與他關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很狹隘。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庄》、《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贊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皮日休則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美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雲澹河漢,疏雨滴梧桐'。樂府美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謝眺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於毫釐也。"(《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清代王士碌推衍嚴氏緒論,標舉"神韻說",宗尚王孟,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範本,說:"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分甘餘話》)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並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清代潘德輿曾指出:"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卧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養一齋詩話》)然而這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不能代表其風格的主要方面。總的說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蘇軾說他"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陳師道《後山詩話》引),是頗為中肯的。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詩以清曠沖淡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並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
孟襄陽雖為唐山水詩之始創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何也?一 因其才氣不殆,二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發之於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而王摩詰一生出仕入仕,幾 經周折,於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之於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可尋。
雖則,孟詩亦自有其過人處。其詩之淡遠處,既上繼陶潛余緒,又不減王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謂"清空自在,淡然有餘",不愧山水詩中之佳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