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戲曲人物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華為nova7手機翻蓋殼圖片 2025-08-15 17:07:33
鯽魚圖片素材免費 2025-08-15 17:07:31

戲曲人物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2-05-06 02:06:42

❶ 京劇中各種角色及名人有哪些

1、生

戲曲行當名。生的名目最初見於宋代南戲,泛指劇中男主角,相當於北雜劇的「正末」行當。歷代戲曲界均沿用此名目,將劇中「凈」、「丑」行以為的男性角色統歸於生行,生行便成為戲曲表演行當中的主要類型之一。

名人:程長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潛山市人。清代徽劇、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程長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隨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關》《戰長沙》的演出嶄露頭角,後為三慶班老生首席演員。同治、光緒年間,任三慶班主,同仁尊稱其大老闆。歷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

在京劇第一代人物中,與四喜班的張二奎、春台班的餘三勝並稱為「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為「三鼎甲」之首。程長庚為京劇藝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京劇之父」等。

2、旦

戲曲行當名。旦之名始於宋雜劇,即宋雜劇中的「裝旦」。在元代雜劇中,旦行又分為「正旦」、「小旦」、「搽旦」等。其中「正旦」同「正末」是兩個並重的主要行當,正旦扮演劇中的女主人公。明清以後,旦行泛指扮演舞台上的女性角色的行當。

名人: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

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3、凈

凈亦名「花臉」。戲曲行當名。凈之名源於宋金北雜劇中的「副凈」。原來扮演亦插科打諢、滑稽調笑為主的喜劇角色,後世漸專工扮演性格粗獷、性情豪放、形象高達的男性角色。

在舞台上,以寬宏厚實的聲腔,大幅度的身段動作,刻畫粗獷、豪邁的人物形象。講究工架大,勾大花臉的臉譜。

名人:早期正凈的代表人物是何桂山,扮相雄偉,臉譜簡潔大方,嗓音渾厚峭拔。他是京昆兩門的凈角演員,他的弟子有裘桂仙、金秀山等。

金少山是著名京劇演員金秀山之子。幼年隨父學藝,在繼承父親銅錘唱腔基礎上,吸引了架子花臉的唱、做,突破了兩者嚴格的分工界限。在吐字、行腔、氣口等技巧的運用方面也較一般銅錘花臉細微,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4、丑

戲曲行當名。從宋元雜劇到現代,各戲曲劇種都有這一行當。因為在鼻樑上先抹一小白粉方塊,然後勾畫臉譜,所以俗稱「小花臉」以區別於「大花臉」。又同凈行中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故又俗稱「三花臉」、在舞台上,專門扮演行動滑稽、語言幽默。

相貌丑而不怪,很風趣的男性角色。有時也扮演性格奸詐。內心險惡、吝嗇卑鄙的任務。要求語言清脆,吐字清晰,重做功、念白。根據人物的性格、年齡、身份,醜行又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類。

(1)戲曲人物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舞台上某個人物一出場,通過這個角色所屬行為的特點,包括化妝、服裝、表演和聲音上的特點,觀眾立刻就對這個人物的「共性」有所認識和理解,然後再通過演員的具體表演和台詞,逐步加深對人物性格的認識和理解,這就是戲曲塑造人物的特殊表現手法。

戲曲劃分行當以後,對於演員,可以按照行當的要求,集中學習、掌握演唱和表演的特點。對於觀眾,熟悉行當的特點以後,就可以更便捷地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徵,同時也能更好的欣賞演員的舞台藝術。

❷ 簡單一點的戲曲人物照片

那直接給你水墨畫的圖片好了,你照著畫就成。生、旦、凈、丑都有了。如果一定要照片,我也有。

❸ 戲曲人物有哪些呢

戲曲的角色:1、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當,在京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紅生和勾臉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臉,內行術語稱為「俊扮」,即扮相都是潔凈俊美的。

戲曲的角色:2、旦行

女性角色,根據人物需要又可分為正旦,又名青衣。泛指以唱功為主的比較端莊的角色(如王寶釧、秦香蓮等)、老旦(如佘太君)、花旦泛指青春活潑的小姑娘(如紅娘)、武旦、刀馬旦、彩旦(媒婆)、花衫(梅蘭芳大師首創,融合了青衣花旦的特長,邊唱邊舞如虞姬)等。

戲曲的角色:3、凈行

凈是戲曲表演行當的主要類型之一,俗稱花臉。以面部化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志,扮演性格、氣質、相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角色。或粗獷豪邁,或剛烈耿直,或陰險毒辣,或魯莽誠朴。演唱聲音洪亮寬闊,動作大開大闔、頓挫鮮明,為戲曲舞台上風格獨特的性格造型。凈,分為文凈和武凈。一般有黑臉、老臉、奸白臉、架子花臉等。

戲曲的角色:4、醜行

醜行,俗稱「小花臉」。因化妝時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丑」為名。又因和凈行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又稱「三花臉」。醜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並非專指品質上的丑惡。醜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醜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

文丑,京劇中的各類詼諧人物均由文丑扮演。武丑,俗稱「開口跳」,扮演擅長武藝、性格機警、語言幽默的男性人物。

戲曲的角色:5、末行

末行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昆劇老生不分文武。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數掛須。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劇中老生作用較小的中年男子。傳統昆劇演出整部傳奇之首出,照例皆為副末念誦詞曲開場。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對象頗廣,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僕役方外。近代以來,不少劇種的「末」行已逐漸歸入「生」行。

❹ 有哪些戲曲人物嫵媚多姿

戲曲里所有的年輕的旦角都是嫵媚多姿的,戲曲里旦角表演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動作和神情都體現著女性的嫵媚多姿。從滿身珠翠的楊貴妃,到粗布麻衣的王寶釧,從一代佳人李香君到巾幗英雄穆桂英,都是嫵媚多姿的。

❺ 好畫的而且漂亮的戲劇人物

張國榮
在《霸王別姬》扮的
程蝶衣

貴妃醉酒

❻ 中國戲曲中的花旦是什麼角色

花旦是中國傳統戲曲角色行當,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潑或潑辣放盪,常常帶點喜劇色彩。花旦一詞,來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樓集》:「凡妓,以墨點破其面者為花旦。」而青衣,是中國戲曲中旦行的一種,北方劇種多稱青衣,南方劇種多稱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莊重的青年、中年婦女,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韻白,唱功繁重。

青衣和花旦,在中國傳統的歷史上,就像是兩個風華卓絕,風情萬種的帶有像謎一樣的色彩的角色。而她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1、性格的不同

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莊嚴肅、賢惠善良,忠貞不二的年輕女子,其性格十分符合封建審美標准。至少她們的外在表現、言行舉止是十分端莊的。而花旦則顯得活潑開朗、天真爛漫,甚至潑辣,帶有喜劇色彩她們往往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腳下靈巧。從《白蛇傳》中的青白二蛇的言行舉止,無論唱詞、表情,還是動作都可看出這樣的區別。

2、扮演身份的不同

青衣多半扮演千金小姐、侯門公主,是養尊處優的女子;而花旦則往往是她們的跟班,丫鬟之類的角色,但兩者親密無間,很有默契。這一點從兩蛇言語、表情的默契可以得出。

3、服飾的不同

最明顯的是,青衣有水袖,而花旦沒有。青衣的衣服多是長衫,簡潔但是高貴大方,令人一看就覺得是斯文的小姐,即使落魄了,也樸素大方;而花旦服飾色彩艷麗,以短衫、褲子或裙子、小襖配以圍裙為或坎肩為主。

4、唱腔的不同

青衣唱詞繁多,唱腔復雜;花旦幾乎不唱,以白居多。唱念做打中,青衣以唱為主,以做為輔;花旦則更重於念白、做功,很少有唱。

5、表演動作的不同

青衣的動作幅度是很小的,動起來是很慢的。常常是緩緩地在舞台上輕移腳步,慢慢揮動水袖表達感情,十分委婉含蓄。她們通常都目不斜視,笑不露齒,甚至袖不露指,走路也不能快走,要穩重安祥,所以過去在舞台上表演婦女一般的正常姿態,不管坐著、站著,或走路都要求一隻手橫著,捂著胸口和肚子中間的一塊,一隻手耷拉在身子旁邊,而且永遠要慢條斯理的,或坐,或走,經常要保持這樣一種姿態。

花旦喜怒哀樂都十分明顯,她們的表情、動作、言語都毫無掩飾的告訴觀眾她們此刻的心情。《白蛇傳》中,白蛇表達悲痛時一圈一圈的轉動,揮舞著水袖;而白蛇表達情緒則充分利用其表情和動作——開心時,就拍著手、雙腳直跳;惱怒時,就嘴翹的老高,頭擺向一邊,甚至手一甩,腳一跺,十分率性。

❼ 戲曲人物不復雜的圖片適合小學生畫的

= =這個是比較簡單的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q%B0%E6%CF%B7%C7%FA%C8%CB%CE%EF

然後這里是Q版戲曲人物的圖、太多了就不一一發上來了

❽ 下面這幾張圖片是戲曲人物中的什麼角色

我看到問題中有分別代表什麼樣的人物,還要舉例說明。。。那麼就詳細點說。。
1:武生(一般指行俠仗義的正派人物,比如武松)
2:老旦(一般來說是老太太,比如佘老太君)
3:應該是銅錘花臉,圖上的看不清人物是誰,但是髯口帶的像是滿髯。(一般是正派人物,比如包拯)
4:文丑(人物好壞都有,一般比較詼諧,滑稽,個別文丑角色也是相當有分量的,比如徐九經)
5:小生(文弱書生或風流才子什麼的,一般有小生的戲都會有佳人出現,代表人物太多了,許仙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
6:刀馬旦(能征善戰的女將軍之類,代表人物必須有穆桂英)

❾ 求古風戲子唯美圖片

戲子為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據不完全統計,至今活在中國民間的各族曲藝曲種約有400個左右。



曲藝作為說唱藝術,雖有悠久的歷史,卻一直沒有獨立的藝術地位,在中華藝術發展史上,說唱藝術曾歸於「宋代百戲」中,在瓦舍、勾欄(均為宋代民間演伎場地)表演。

到了近代,則歸於「什樣雜耍」中,大多在諸如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徐家匯、天津的「三不管」、開封的相國寺等民間娛樂場地進行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給已經發展成熟的眾多說唱藝術一個統一而穩定的名稱,統稱為「曲藝」,並進入劇場進行表演。


(9)戲曲人物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曲藝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是用「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並反映社會生活的,正如戲曲藝術的本質特點是「以歌舞演故事」,曲藝藝術的本質特徵當是「以口語說唱故事」。這是曲藝有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本質屬性。

因為主要的藝術手段是「口語說唱」,所以曲藝的藝術形式相對地比較簡單:由一人或幾人說演;或者由一人或幾人演唱,輔以小型樂隊(往往是三、五件樂器)伴奏。又因為是以口頭語言進行說唱,所以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稱的敘述為主,民間以第一人稱的模擬代言。

這樣,在舞台表演上便體現出「一人多角」、「跳出跳入」、「一人一台大戲」的特點。從而與戲曲、話劇、影視等表演藝術的「角色扮演式表演」大異其趣,即所謂「說法中現身」與「現身中說法」之別。

❿ 需要戲劇人物素材,京劇、全身為佳,生旦凈丑各類行當均可,請各路知友幫忙。

京劇素材整理打包.zip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4gNQtj68fn_BsqzMOFDTSw

提取碼: nc73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