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墨綠色書法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不一樣的蘋果手機圖片 2025-08-15 16:56:57

墨綠色書法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5-05 20:08:41

① 硬筆書法比賽作品素材

茶花賦 楊朔 此文適合寫書法,我都用過好幾次了

久在異國他鄉,有時難免要懷念祖國的。懷念極了,我也曾想:要能畫一幅畫兒,畫出祖國的面貌特色,時刻掛在眼前,有多好。我把這心思去跟一位擅長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畫。她說:「這可是個難題,畫什麼呢?畫點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說,顏色也難調。你就是調盡五顏六色,又怎麼畫得出祖國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擱下這樁心思。
今年二月,我從海外回來,一腳踏進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論季節,北方也許正是攪天風雪,水瘦山寒,雲南的春天卻腳步兒勤,來得快,到處早像摧生婆似的正在摧動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處數著西山華庭寺。不到寺門,遠遠就聞見一股細細的清香,直滲進人的心肺。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硃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白玉蘭花略微有點兒殘,嬌黃的迎春卻正當時,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來不知還要深多少倍。
究其實這還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請看那一樹,齊著華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綠的樹葉中間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樣紅艷,每朵花都像一團燒得正旺的火焰。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見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這句詩的妙處的。
想看茶花,正是好時候。我游過華庭寺,又冒著星星點點細雨遊了一次黑龍潭,這都是看茶花的名勝地方。原以為茶花一定很少見,不想在游歷當中,時時望見竹籬茅屋旁邊會閃出一枝猩紅的花來。聽朋友說:「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養茶花。花期一到,各樣品種的花兒爭奇斗艷,那才美呢。」
我不覺對著茶花沉吟起來。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像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花秧,終於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的人。
普之仁就是這樣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邊上會到他。翠湖的茶花多,開得也好,紅彤彤的一大片,簡直就是那一段彩雲落到湖岸上。普之仁領我穿著茶花走,指點著告訴我這叫大瑪瑙,那叫雪獅子;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後來他攀著一棵茶樹的小干枝說:「這叫童子面,花期遲,剛打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我就問:「古語說:看花容易栽花難——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難吧?」
普之仁答道:「不很難,也不容易。茶花這東西有點特性,水壤氣候,事事都得細心。又怕風,又怕曬,最喜歡半陰半陽。頂討厭的是蟲子。有一種鑽心蟲,鑽進一條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問道:「一棵茶花活不長吧?」
普之仁說:「活的可長啦。華庭寺有棵松子鱗,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開花,能開一千多朵。」
我不覺噢了一聲:想不到華庭寺見的那棵茶花來歷這樣大。
普之仁誤會我的意思,趕緊說:「你不信么?大理地面還有一棵更老的呢,聽老人講,上千年了,開起花來,滿樹數不清數,都叫萬朵茶。樹乾子那樣粗,幾個人都摟不過來。」說著他伸出兩臂,做個摟抱的姿勢。
我熱切地望著他的手,那雙手滿是繭子,沾著新鮮的泥土。我又望著他的臉,他的眼角刻著很深的皺紋,不必多問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個曾經憂患的中年人。如果他離開你,走進人叢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尋到他——他就是這樣一個極其普通的勞動者。然而正是這樣的人,整月整年,勞心勞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著花木,美化我們的生活。美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正在這時,恰巧有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不休。
我說:「童子麵茶花開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時省悟過來,笑著說:「真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個念頭忽然跳進我的腦子,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徵著祖國的面貌?我把這個簡單的構思記下來,寄給遠在國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許她肯再斟酌一番,為我畫一幅畫兒吧。

② 如何把書法p到照片上

這有很多種方法,先介紹兩種給你吧,你都試試。弄不明白叫我。

1、先把字拍好高清圖、然後利用PS打開 利用魔棒工具(快捷鍵W)選出背景(紙上空白的地方,按住SHIFT加選),然後CHRL+SHIFT+I反選,之後復制粘貼,這樣你就會得到你的書法的素材了。
選擇移動工具(V)將提取出來的素材點住滑鼠左鍵拖入到你想要放入的圖像當中。 CTRL+T調整大小就好了。

2、如果你的PS是教高版本的話可以用這個方法。老版本是沒這個功能的
找到色彩范圍(AIL+S+C)選擇圖像的黑色部分(字體) 調整數值大小,最大值為200。選中的位置為白色,點擊確定,你就會得到新的選區,復制,然後粘貼到你想要放入的圖像里,自由變換(CTRL+T)調整大小。
如果你是老版本的話,可以利用抽出工具(alt+t)裡面找到抽出工具,,打開後找到強制抽出。將強制抽出的顏色選中你字的顏色。利用筆刷刷在你的字上面,然後確定,你就會選出來你的字了。當然了,和原來一樣,選中移動工具(V)將你做出來的圖拖入到你想放的圖上面就OK。

不會了叫我,實在不行我幫你做。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你的字體的高清照片,最好不要用手機,卡片機來拍 不清楚 字體本來就小 PS一放大全是馬賽克。

③ 國畫怎麼調色

一、調色如下:

灰綠色:三綠+少許墨

墨青色:花青+墨

絳紅色:胭脂+朱膘+少許墨

墨綠色:草綠+少許墨

老綠色:草綠+少許胭脂

褐色:赭石+墨

檀香色:藤黃+朱膘+少許三綠

藍灰色:花青+白粉+少許三青

土紅色:朱膘+少許胭脂

青綠色:草綠+少許酞青藍

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朱紅色:朱膘+曙紅

粉黃色:藤黃+白色

綠色:草綠+翡翠綠

青藍色:石青+酞青藍

淡橘紅色:朱磦+少許曙紅

二、彩色國畫顏料分配:

草綠: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畫工筆花卉的葉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綠:80%藤黃+15%花青+5%朱膘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葉的底色;

老綠: 草綠中微加墨或微加點胭脂,常用來罩染處於暗部的葉子色彩,薄薄的老綠也可用來渲染反葉;

三綠:石綠+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則就變成四綠,五綠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老赭:朱膘+墨調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來提染枝幹或提染葉面被蟲咬蝕的部分。

(3)墨綠色書法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各類單色塗料(又稱原色漆)的品種雖然相當多,但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這就要求油漆工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已有的原色漆調配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色彩,以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要。

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配色是利用測色和配色儀器和計算機程序,通過光電分光色差儀或光譜光度計,分析來樣色板的顏色及成分,以數字的形式記錄測量顏色,將其輸入調色、配色軟體程序,計算出各種顏色的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種顏色來達到數值指標,再進行配色,既准確又快速。

在汽車修補行業,電腦測色、調色系統已開始廣泛應用。另一種人工配製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存在幾種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樣調配實驗,然後進行配製,但也必須按照色彩學的基本原理進行。

④ 尋一些墨綠色的桌面壁紙格式

墨綠色的桌面壁紙下載:
1.E網素材庫
2.NB素材庫
3.找圖網

⑤ 洮河石硯有什麼特點

洮河石深浸於水下,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用洮河之石製作的洮硯,發墨快、研墨細、不傷筆毫,具備了端、歙二名硯的特點,堪稱色澤艷雅、質地優良的上品。

洮河石顏色有「紅洮」和「綠洮」,前者呈硃砂色,細潤純凈,極為少見,失傳已久,但最近在洮河深水中開采出了赤紫色的紅洮,於是有了延續。綠洮有「鴨頭綠」、「鸚哥綠」等色澤。另外還有少量帶黃標的。黃庭堅有詩贊美洮石色澤的艷麗:「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義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製作洮硯的洮石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鴨頭綠,也稱「綠漪石」,色澤綠,有水波狀紋路,石質堅細,瑩潤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綠色紋路中夾雜黃色痕跡者,則更名貴。二是鸚鵡綠,色澤深綠,石質細潤,其中帶有深色「湔墨點」的惹人喜愛。三是柳葉青,色綠而又帶有硃砂點,石質堅硬。四是淡綠色洮石,具有滲水緩慢的特點。洮硯之名貴除了石質優良和色彩絢麗的優點外,還由於硯形繁多,雕刻精細。洮硯的硯式端莊厚重,古樸典雅,在工藝上有不同於其它石硯的獨特風格。在所刻粗細得當的線條內填上黑色,這是洮硯不同於其它石硯的一大特點。

一塊洮硯,需要經過下料制坯、設計、精雕細刻、配製硯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在雕刻工藝上,吸收了端、歙兩硯之長,發揮了甘肅的「透雕」特點,使雕鏤效果,玲瓏剔透,精緻文雅,美觀大方。
編輯本段開采歷史

洮硯出產於古洮州,即現今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的洮河上游,並於洮河深水中採石,故名為洮河硯、洮硯。

洮硯的開采,一說始於唐或更早一些時候。詩人吳蘭修的《端溪硯史》引唐柳公權的《論硯》雲:「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說明唐代已有洮硯。宋代米芾的《硯史》則指出,宋神宗熙寧年間,朝廷派王韶駐軍臨洮開熙河,洮硯則成為地方特產的貢品,進入開採的鼎盛期。由於洮硯佳石蘊藏於深水中,采之不易,產之也少。在宋代,甚至京城一些士大夫也只聞洮硯其名,未見其物。到明代,洮硯已極難開采,據說,得巴掌大一方也屬難能可貴。而到了清代,洮硯幾近絕跡,有嗜硯者竟以黃金求購。

宋代皇室宗親大鑒賞家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雲: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也。

宋代譽洮硯:「臨洮綠石有黃瞟似花玉珍以年逢比之舊端郊寒疲聊備一品圖左史右」。大文豪蘇軾《洮硯銘》 「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至中國,棄於劍參筆墨,歲丙寅,斗南北,歸子者,黃魯直」。宋代著名詩人張之潛賦詩銘「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譽洮硯,又「洮河石貴又照壁,刻畫無鹽項國」。金代文學家元好問詩中曰「縣官歲費方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明代鑒賞家高濂《洮河綠石硯》釋文曰: 「此洮河綠石硯也,光細如玉,色好新綠,碧沉而深,真硯中寶也」。清末教育家題洮硯銘曰:「頑石點頭,如來頓首,三千毛錐,脫穎而出」。如是我佛合掌說: 「億萬斯年,不朽不朽!」
編輯本段石料特性

硯台的價值在於使用、觀賞。使用者,要用來磨墨、貯墨,要求下墨快,發墨細,不耗墨、不損筆;觀賞者,就石硯而論,除要求後天雕刻製作精巧外,首先要求石質的先天條件:要色澤雅麗、鮮艷,紋絡奇幻,妙自天成。以上特性,具一者易,兼得者難。所以,大凡石硯所用之石,要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石質結構細潤堅密,發墨既快又細;

2.石質水份充足,滋潤溫柔,既不耗墨,又不損筆;

3.石質硬度適中,既可經久耐磨而又便於雕琢;

4.色澤古樸典雅、溢光流彩,紋理成趣。

綜觀幾大類岩石,其特性用來作石硯,具備以上條件者狻少。如玉類石料,色澤雖美、結構也很緊密、雕刻起來雖然吃力,但還能奏刀。但堅不發墨,光滑頑硬;花崗岩、大理岩類的色澤也美觀典雅、紋理奇幻無窮,但石理結構的粒徑太粗、硬度太高。表面粗糙則下墨無光,墨汁呈粗粒粉砂狀,表面光滑則又拒不發墨;石灰岩、砂岩等岩石的結構更粗糙,顆粒組合毫無規則,粒徑大小不一,劈理又極不發育,粒徑不勻、結構粗糙則表面無法研墨,劈理不發育、硬度較高則不能出坯雕刻制硯。所以,岩石中同時具有以上四種特性的石料非常稀少,這些特性各自的優劣程度也有所不同。只有水成岩中的細泥型板頁岩類的岩石,才或多或少具有以上特性。各類作硯的石料,也幾乎都是用這類岩石來充當的。
編輯本段洮硯石料特徵

其一,結構細密。洮硯石料具有所有沉積岩中粘土岩類的基本結構,顆粒極細,粒徑在0.01毫米以下,密度 3.04克/厘米』左右,結構以緊密見長。且石料中兼含多種金屬離子。所以,不僅發墨快,而且墨汁細而有光澤。具有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優點。一般來說,這二者相剋相違:石滑者不宜發墨,發墨快細者易損筆毫,最難兼得。而洮硯石料卻恰恰兩美全:石理極細而不滑墨,發墨極快而不傷筆毫。

其二,滋潤滑膩。洮硯石料礦帶瀕臨洮水,由溫潤之氣精養,礦體中水份充足,石料拋光後手感滑膩,呵之即出水珠。由於它的石質結構緊密,水份便不易散發,因而構成它既不滲水,又貯墨日久不幹的特性,故以雖繪暑而傾墨不幹之盛譽稱雄於硯林。

其三,硬度適中。洮硯石料的硬度為摩氏三度。作為硯材,恰到好處:既能抵禦外來磨擦力而經久耐用,又軟硬適中而便於雕琢。加上它板頁岩結構劈理發育,石性溫和,質硬而不脆,作硯更為理想。洮硯石料的以上三個特性已盡善盡美地具備了其作為硯材的根本條件,從使用價值的角度出發,以此優良的石質而名列硯行前茅則是當之無愧。

其四,色澤典雅。洮硯石料呈翠綠色和赤紫、暗紅三種顏色,且以綠色為主。它的綠色,不論從色相、色度、純度、色性哪一方面來說,都居諸硯之首。

在可見光譜中,綠色光波長居中。人眼對綠色的反映最平靜。綠色在各高純度的色光中,是眼睛最能適應和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綠色象徵著和平、生命、春天,它給人以鎮定、健康、安全的感覺。在書房中與筆墨紙搭配在一起就更顯得高雅而富於生機,素靜而不乏靈蘊。所以說,色澤是硯台石料觀賞價值的首要因素。

作為硯石,肌理細潤而堅密可謂之「道德高尚」;發墨快而不損筆毫可謂之「才能出眾」;滋津潤朗貯墨不幹不腐可謂之「品格高雅」;綠質黃章、色澤雅麗可謂之「容貌靈秀」。洮硯石料在硯林中真可謂「德」、「才」、「品」、「貌」四絕,無與倫比!
編輯本段價值

洮硯的石質決定了它的地位和身價。北宋趙希鵠在《洞關清祿》中說:「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潑墨不減端溪下岩,……得之為無價之寶。」因此,歷代文人頗多對洮硯歌贊詩詞。北宋張文潛雲:「明窗吐墨試秀潤,端州歙州無此色」,黃庭堅雲:「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今人趙朴初雲:「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似玉。……一潭碧水凈如玉」。於中可見文人們對洮硯的推崇。

洮硯有紅有綠,以綠洮居多且常見,而以石色綠而藍者為上,古人稱之「鴨頭綠」、「鸚鵡綠」。洮硯貴有膘。在綠洮中,有水波狀紋路並伴生有鐵銹色片痕的「黃膘綠漪石」最為名貴,位處「神、極、珍、妙、能」五品中的極品,古人雲「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即指此之謂。

洮硯,由洮河綠石製作,該石取於甘肅古洮洲,即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的喇嘛崖,該地山崖險峻,道路崎嶇,三面環水,水勢激險,取材十分不易,洮石屬泥盆系中變質細泥頁岩,結構細密,且含多種金屬粒子石質瑩潤如玉,叩之無聲,呵之出水珠,用以制硯,貯水不耗,歷寒不冰,澀不留筆,滑不拒墨,且硬度適中,具有發墨快,研墨細,不損筆,揮灑自如,濃淡相宜,用之得心應手,風雅盡賦等特點。

洮硯的名貴一在與石質,二在它的雕刻精神,獨具風格,有:鏤空懸雕,多為龍鳳松鶴,舊時稱為宮庭硯,此外還有人物山水,梅蘭竹菊,花鳥草蟲等表現方式,古樸典雅,粗狂豪放等特點,堪稱民間藝術的瑰寶,今朝新的一代制硯藝術家們,根據石質,因材施藝,小者微厘,大者盈尺,不拘方圓,量石成硯,渾然天成,呈現出一種多層次,集文化素質及藝術修養為一體的藝術佳作,使之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編輯本段工藝

洮硯石料產地有宋、明數代所採掘的老坑遺址,也有清代以後及近代採石者所掘之新洞窟。洞內石料為制硯之珍品,其石質堅潤細密,淡綠色中含有墨色條紋,形成變化萬端的流水、雲霞、風漪、霧露。製成之硯下墨既快又細,發墨生光,石質溫潤而呵之成珠,貯墨硯中,經月不涸不腐。其石表帶有金黃、白玉色油脂狀石膘者更為名貴,故有「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的贊語,還有喑紅紫石,色澤亦佳,勝過端溪石色。

洮硯石料礦帶在縣境內的分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年產石料80噸,硯石集中分布在洮硯鄉所屬的30餘個自然村中。以往都是單家獨戶零星生產,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縣上創建了洮硯製作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洮硯開發事業。

洮硯的製作雕刻工藝是很考究的,從造型中的外型自然型和規矩形,構造中的墨池、水池、「石形帶蓋」,款式有單硯雙硯,裝飾中的圖案裝飾,文字裝飾,都是十分精美的。在近千年的製作雕刻實踐中,硯工們創作流下來的精美傳統圖案成千上萬,如龍鳳圖案中的「龍鳳朝陽」、「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獨龍探海」、 「四龍競雨」、「五龍鬧海」、「九龍戲日」、「鳳穿牡丹」、「龍鳳雙飛」等,宗教器物圖中的「佛八寶」、「仙八寶」、「八吉祥」、「觀音送子」、「八仙慶壽」等;諧音寓意圖案中的「五福棒壽」、「戀子雙魚」、「福壽延年」、「福榮有餘」、「喜上眉稍」等,借物寓意類圖案中的「四君子」、「歲寒三友」、「松菊延年」、「松鶴延年」、「三星高照」、「三陽開泰」、「花好月圓」、「魚躍龍門」、「魚龍戲水」等,傳說故事類圖案中的「桃源三結義」、「文王訪太公」、「武松打虎」、「瓦崗寨」、「康熙訪賢」、「牛朗織女」、「天仙配」、「哪吒鬧海」、「大鬧天宮」、「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瑤池會」等,源於民間戲曲中的「文成公主」、「牧童放牛」、「白蛇傳」、「蘇武牧羊」、「花亭會」、「游西湖」、「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源於民間故事中的「麻姑獻壽」、「吹蕭引鳳」、「跨虎入山」、「踏雪尋梅」、「龍女牧羊」、「八鹿慶壽」等除此之外,名山勝景,僧院古剎,樓台殿閣,奇石怪松,蟲鳥花卉、家禽走獸,琴棋書畫,文房四寶……等等,都是洮硯圖案採用的創作題材,洮硯在近千年的製作雕刻歷史中,利用這些豐富的民間傳說素材,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珍品,這些優秀的傳統圖案,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洮硯雕刻工藝中,包含著它所有姊妹藝術的某些成份。如有玉雕、牙雕中的圓雕技法,磚雕、石雕中的高淺浮雕技法及木、石刻字中的篆刻技法。洮硯雕刻技藝中的透雕和浮雕,由它的姊妹藝術幫助形成並充實了自已獨特,系統的藝術風格。洮硯雕刻技藝源於何時,實難准確肯定,但故宮博物院所藏洮河石《蓬萊山硯》和宋文綉院《洮河綠石硯》中硯面的雕刻圖案來看,就開始運用了部分透雕技法,《蓬萊硯》中殿閣上的「蓬萊山」三字和龜員碑面的「雲雲」二字又是洮硯浮雕的先河。

繼往開來的卓尼縣洮硯雕刻藝術更是前無故人,後有來者,李茂棣1984 年率先在卓尼辦起了第一個洮硯工藝廠,不僅教授門徒20餘人,且創制了巨型《八仙過海》硯等,傅紅雲從1984年從師刻硯,雕刻的硯台刀工細膩,構圖精湛,曾多次在全國性的藝術品展覽會上參展:1987、1988兩年分別參加了第23、24兩屆全國旅遊工藝品展覽和全國工藝美術展覽,目前,縣古雅洮硯公司法人傅紅雲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以洮硯石料為基本材料的縣城廣場四大標志物的藝術設計,製作雕刻中……。

洮硯的包裝材料以木盒為主,普通木盒有松、榆、柳、野丁香、核桃、杏木等,也有用它們的 根製成的木盒,盒中一般墊以綿緞,絲絨或海綿,塑料泡沫類的防震材料,木盒的面上,也多用文字裝飾,有些採用木板刻字,有些則直接書寫在上面,用清漆或桐油刷面上光。近幾年又興起精美包裝,以便攜帶是絕佳的旅遊紀念品和高雅名貴的饋贈物。
編輯本段卓尼洮硯

卓尼縣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文化燦爛,人傑地靈,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特色文化大縣。

洮硯石就產於卓尼縣洮硯鄉境內的洮河沿岸,由於這個地方歷史上歸洮州管轄,石料又是從洮河岸邊開采,所以,把用這種石料加工成的硯石叫作洮硯。洮硯的礦產面積在卓尼境內約有40平方公里,以洮硯鄉喇嘛崖石料礦帶上當地人稱宋代老坑中所產石料「窩子石」是最有名的上等石料。(傳說,雕刻洮硯的祖師是一名出家修行的喇嘛,很早以前在這個石崖上挖過石頭刻過硯,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位洮硯雕刻的祖師,就把這個石崖叫喇嘛崖。)

洮硯能夠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齊名,是因為洮硯石料具有結構細密、滋潤滑膩、硬度適中、色澤典雅的特點。這種石料石質細密,手感潤滑,墨汁不揮發,不滲水。耐磨,不脆,軟硬適中。它的代表色是綠色,因顏色的深淺不一有墨綠色、碧綠色、翠綠色、淡綠色等,也有少量赤紫、暗紅色的。綠色硯石,能讓人想像到碧綠的洮河水和洮河岸邊的蒼松翠柏。

洮硯雕刻從唐宋時期開始,到現在有1300 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宋代初期就很有名氣。洮硯的雕刻技法有鏤空、圓雕、平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風格,十分精製。圖案內容非常豐富,花草、人物、山水,鳥獸、亭台等。成形的洮硯工藝精巧美觀,圖案寓意深遠,有代表性的有「五福捧壽」、「福壽延年」、「福榮有餘」、「花好月圓」等吉祥圖案,又有「桃園三結義」、「八仙過海」、「嫦娥奔月」、「九龍硯」等傳說或歷史故事。洮硯形狀按照硯石的形狀而定,圓形方形扇形的都有。

洮硯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自古以來就是收藏珍品,也是最為理想的贈品,深受各個朝代書法家和大詩人的稱贊:北宋著名鑒古家趙希鵠著的《洞天清祿集》中這樣稱贊洮硯:「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蘭,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寶」。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贊洮硯:「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當代書法大師趙朴初曾為洮硯題詩:「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

卓尼是洮硯的故鄉,在洮河文化的發展史上,一直在默默地書寫著自己的歷史……。故宮博物館藏有宋代的「蓬萊山硯」;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有明代的「十八羅漢洮河石硯」,故宮博物館也藏有一方橢圓形洮石大硯; 1997年,《九九歸一》巨硯作為甘肅各族人民的慶賀禮品贈予香港特區政府,更使洮硯名聲遠揚。特別在近幾年,由於蘭州、酒泉和敦煌等地的對外開放,洮硯供應日本、港澳等旅遊者,深受國內書外畫家和愛好名硯的收藏家們所歡迎。

⑥ 急求!!!關於中國夢的軟筆書法素材!!!

中華世紀壇的序:(你自己挑選合適的段落吧)

中華世紀壇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盤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惟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明,寰球共享。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登壇遠望: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後有來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轉:乾恆動,自強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載物之氣量。繼往開來,浩浩盪盪。立民主,興文明,求統一,圖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朝暉,磅礴東方。
世紀交匯,萬眾景仰;共襄盛舉,建壇流芳;昭示後代,永世莫忘。

⑦ 美圖秀秀書法字體素材誰有啊

可以去一些書法字型檔下載, 美圖秀秀的本地字體就是WORD里的字體,如果是現成的字體文件,直接復制到windows\fonts下,如果是解壓文件,直接解壓到windows\fonts下就可以了

⑧ 翠綠,嫩綠,碧綠,蔥綠,墨綠,濃綠該怎麼區別

翠綠,嫩綠,碧綠,蔥綠,墨綠,濃綠區別在:

翠綠:指的是像翡翠那樣的綠色,比如滿山翠綠,翠綠的松林等。

嫩綠:指的是像剛長出來的樹葉那樣的淺綠色,比如嫩綠的柳樹,嫩綠的新芽等。

碧綠:指的是一個狀態詞,比如碧綠的荷葉,田野一片碧綠等。

蔥綠:指的是淺綠而微黃的顏色,比如蔥綠的山野等。

墨綠:指的是一個狀態詞,表示一種顏色,比如墨綠色等。

濃綠:指的是起到調節詞節的構造,比如濃綠的山水等。

綠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是一種比剛長的嫩草的顏色深些的顏色或呈艷綠,和在光譜中介青與黃之間的那種顏色。

綠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中波長部分,波長為492~577納米。

綠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代表意義為清新、希望、安全、平靜、舒適、生命、和平、寧靜、自然、環保、成長、生機、青春、放鬆。

⑨ 農村的金彈子樹有什麼作用呢

金彈子是根、干、枝、葉、花、果並美的觀賞類盆景,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葯用價值、經濟價值、收藏價值和社會價值。

七、社會價值

金彈子是一個新興崛起的優良盆景樹種,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由於它適應能力強,生命力旺盛,葯用價值高,培植養護管理方便,可以引導盆景從業人士、盆景產業組織、返鄉創業農民研究、開發、推廣,大量培植金彈子實生苗盆景,使金彈子盆景產業化、專業化、科技化,讓金彈子作為一個優良的國家盆景樹種,普及到千家萬戶,推廣到海外全球。不僅解決社會就業、創業問題,增加經濟收入,還讓普通老百姓也參與創造並感受和享受金彈子盆景的文化藝術之美,從而調理身心,緩解情緒,達到健康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目的,造福民眾,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