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螟蛉是什麼意思
螟蛉是一種蟲子,螟蛉子有義子的意思。
螟蛉又稱雙帶夜蛾,稻青蟲、粽子蟲、量尺蟲,「 蜞蛉有子 , 蜾嬴負之 」 這句話出自 《詩經 小雅 小宛》 。
泛指稻螟蛉、棉鈴蟲 、 菜粉蝶等多種鱗翅目 昆蟲的幼蟲 。蜾蠃是一種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窩里,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後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誤認為蜾蠃不產子,喂養螟蛉為子,因此用『螟蛉子』比喻義子。
(1)稻葉綠色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稻螟蛉在廣東一年發生6~7代,以蛹在田間稻茬叢中或稻桿、雜草的葉包、葉鞘間越冬。年中多發生於7、8月間為害晚稻秧田,其他季節一般蟲口密度較低。
偶爾在4、5月份發生為害早稻分櫱期。成蟲日間潛伏於水稻莖葉或草叢中,夜間活動交尾產卵,趨光性強,且燈下多屬未產卵的雌蛾。卵多產於稻葉中部,也有少數產於葉鞘,每一卵塊一般有卵3~5粒,排成1或2行,也有個別單產,每雌平均產卵500粒左右。
稻苗葉色青綠,能招引成蟲集中產卵。幼蟲孵化後約20分鍾開始取食,先食葉面組織,漸將葉綠素啃光,致使葉面出現枯黃線狀條斑,3齡以後才從葉緣咬起,將葉片咬成缺刻。
幼蟲在葉上活動時,一遇驚動即跳躍落水,再游水或爬到別的稻株上為害。蟲齡越大,食量越大,最終使葉片只留下中肋一條。
老熟幼蟲在葉尖吐絲把稻葉曲折成粽子樣的三角苞,藏身苞內,咬斷葉片,使蟲苞浮落水面,然後在苞內結繭化蛹。
❷ 小白船的好詞、好句
好詞:
悠揚、婉約、和煦、蒼穹、乾坤、繁星、朗月、烈日、金烏。
好句:
1、星星結隊歸去,一切夜景都隱沒的時候,那小蛾才飛走了。稻草人仔細看那片稻葉,果然,葉尖捲起來了,上面留著好些小蛾下的子。
2、夜更暗了,連星星都覺得無光。
3、綠色的草上綴著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
4、水面上鋪著青色的萍葉,矗起一朵朵黃色的萍花,好像熱帶地方的睡蓮。
5、女孩兒掌著舵,手按在舵把上,像個老船工。只見兩岸的景物飛快地往後退,小白船像一條飛魚,在小溪上一直向前飛。
6、帆盛滿了風,好像彌勒佛的大肚子。
7、大風總有停止的時候,就像巨浪總有平靜的時候一個樣。
❸ 尖頭綠螞蚱 外性特徵
形態特徵
1、稻葉大劍角蝗:
體細長圓形,雄蟲長約5.4cm,雌蟲長約9cm,全體綠色,有時呈灰褐色。頭圓錐形,顏面尖形,顯著傾斜,咀嚼式口器,觸角劍形。雌蟲前翅的中央具有1列縱行的白色。若蟲於成蟲近似。卵成塊狀。
2、中華蚱蜢:
體長圓形,長3-4cm,黃綠色或綠色,有時黃褐色,有光澤,頭頂有圓形凹窩,顏面中部溝深。復眼灰色,橢圓形,觸角絲狀,褐色。前胸發達,中部有橫縫3條。前翅前緣部分呈綠色,余部褐色,腹黃褐色,雄體腹末端屈曲上。
生長環境
在各類雜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濕度和土層疏鬆的場所,有利於蚱蜢產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見發生於農田與雜草叢生的溝渠相鄰處。分布於我國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川、廣東等省。
❹ 求這張圖片的出處!!!急急急!!!!!
東方狂氣月兔
【檔案說明】
圖片數量:141P
圖片格式:JPEG
姓名:鈴仙·優曇華院·因幡(れいせん·うどんげいん·イナバ)
Reisen Udongein Inaba
種族:月兔
能力:操縱狂氣程度的能力
年齡:不明
身高:不明
畫面中看見很低,其實是為顯示耳朵而調整了畫面位置
職業:輝夜的寵物
居住地:永遠亭
人際關系:蓬萊山 輝夜 (像寵物一般對待)
八意 永琳 (師傅)
因幡之白兔(地上的兔子)
別名 :狂氣的月兔(東方永夜抄)
主題曲 :狂氣的瞳孔~ Invisible Full Moon.(東方永夜抄)
登場作品:東方永夜抄Stage5 BOSS
❺ 水稻植物葉的構造特點
水稻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戶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❻ 稻穗是水稻結的種子,那米粒是什麼
一、米粒,是稻穀的胚及胚乳,為稻穀的核心部分,即大米。
❼ 水稻小時候的名字叫什麼,長大了叫什麼
水稻小時候的名字叫秧苗,長大了叫水稻。
水稻的幼苗叫秧苗,秧苗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稻成為稻穗後,一株稻穗約開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稻花沒有花瓣,也很難看到雄蕊雌蕊,它們都由稻花的內外穎保護著。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上的花葯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飄走,稻的搖擺,落到隔壁雌粉上頭。
(7)稻葉綠色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屬谷類,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
水稻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性喜溫濕,成熟時約有1米高,葉子細長,約有50到100厘米長,寬約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開花時,主要花枝會呈現拱形,在枝頭往下30到50毫米間都會開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並結種子,稱為稻穗。
一般稻粒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長,2到3毫米厚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條染色體。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受精受嚴重影響。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❽ 水稻的葉的形態特徵是什麼
稻葉由葉片、葉鞘和其他附屬部分葉枕、葉耳和葉舌組成(圖2-2)。
圖2-2水稻的葉
Ⅰ.水稻幼苗的各葉1.根2.芽鞘3.不完全葉4.第一完全葉5.第二完全葉6.第三完全葉
Ⅱ.葉的各部分1.葉片2.葉鞘3.葉舌4.葉耳5.葉枕6.葉脈
(丁穎,1961)。
1.葉片
稻種子發芽時,最先長出的是芽鞘(圖2-1),然後在莖基上長出一片不完全葉,沒有葉片,呈筒形,以下順序長出第一片完全葉,第二片完全葉,依次其他葉片相繼生長出來。最後長出來的那片葉叫做旗葉,一般稱劍葉。劍葉在栽培上很重要。劍葉靠近葉枕處與主穗軸之間的角度稱劍葉角度,是品種的特性之一。在抽穗前調查可分為四級:(1)直立,(2)中間類型(約45),(3)平展,(4)披垂。劍葉長度在25cm以下為短,35cm以上為長,介於兩者之間為中。
葉片色在分櫱盛期以綠色和紫色為主,而在生育後期觀察可以分為7個主要等級:(1)淺綠,(2)綠,(3)深綠,(4)頂端紫色,(5)邊緣紫色,(6)紫色斑點(紫色混有綠色)和(7)紫色(全部)。
葉片上的茸毛有無也是品種的性狀之一。葉片表面的茸毛可分為:(1)無茸毛(光滑,包括邊緣帶有毛),(2)中間型和(3)有茸毛。大多數栽培品種的葉片上有茸毛,而我國雲南省的光殼稻葉片無茸毛。
在主莖上的稻葉是逐片生長的,平均約每7d生長一片新葉。稻葉的排列是互生於莖的兩側。主莖葉片數與莖節數一致,稻葉數目多少與品種類型及生育期有關。早熟品種約9~13片,中熟品種14~16片,晚熟品種在16片以上。
2.葉鞘
葉柄卷抱於莖稈外,兩緣相互疊合呈鞘狀,稱為葉鞘。整個葉鞘由鞘脊起卷抱在莖的周圍,在鞘的兩緣重合部分為膜狀,葉鞘外表的顏色從生育初期到後期分為:(1)綠色,(2)紫色線條,(3)淺紫色和(4)紫色,是品種分類的重要形態性狀之一。
3.葉枕、葉耳和葉舌
葉鞘與葉片分界處有一小段顏色比較白的葉環稱為葉枕。葉枕的顏色有(1)淺綠色,(2)綠色和(3)紫色。
葉枕兩側有從葉片基部分生的鉤狀小片,稱為葉耳。葉耳的顏色有(1)淺綠色或(2)紫色。
葉枕內側有從葉鞘頂端伸長的無色膜片稱為葉舌。它是區分亞洲栽培稻與非洲栽培稻的重要形態特徵之一。葉舌的形狀可分為三類(圖2-3):(1)尖至漸尖,(2)二列,(3)平截。葉舌的顏色在生育後期可分為:(1)白色,(2)紫色線條和(3)紫色。
圖2-3葉舌形狀
稻與其他禾本科植物的區別,稻葉具有葉舌和葉耳,其他禾本科植物的葉具有葉枕,但可能僅有一個葉舌或葉耳,或者葉舌和葉耳均無。稻葉與所有的禾本科植物一樣有平行的葉脈。
❾ 稻米和大米的區別是什麼
稻米和大米是沒有區別的。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
大米只是水稻的一部分。水稻包括水稻的整個植株,它長出的果實叫稻穀,將稻穀加工過去掉外殼就成了大米了。
一、水稻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原產中國,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
廣義水稻區別於旱稻;狹義水稻指淡水稻,區別於海水稻等。
按稻穀類型,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還有其它分類,水稻一般栽培於水田,無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沒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為新培育的巨型稻。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
二、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鬆弛,無毛;葉舌披針形,長10-25毫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
圓錐花序大型疏展,長約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彎垂;小穗含1成熟花,兩側甚壓扁,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約10毫米,寬2-4毫米;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2枚,錐刺狀,長2-4毫米;兩側孕性花外稃質厚,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布細毛端毛較密,有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同質,具3脈,先端尖而無喙;雄蕊6枚,花葯長2-3毫米。
穎果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厚約1-1.5毫米;胚比小,約為穎果長的1/4。染色體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三、生長環境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四、稻穀構造
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❿ 稻子的構造
稻的植物剖面繪圖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須狀,細短而多,隨著稻的成長數量會增多,稻株旁也會不斷長出小枝來。
稻成為稻穗後,一株稻穗約開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稻花沒有花瓣,也很難看到雄蕊雌蕊,它們都由稻花的內外穎保護著。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上的花葯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稻的搖擺,落到隔壁雌粉上頭。與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結合,發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類食用和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在胚芽附近,還有漿狀的胚乳會不斷增加,使子房日漸肥大。外觀上則會看到綠色的稻穀上有細毛,稱為稻芒。
由外而內分別有稻殼(穎)、糠層(果皮、種皮、糊粉層的總稱)、胚及胚乳等部分。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成。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