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易經是道家還是儒家
易經既是道家的,也是儒家的。
《易經》,承載了歷史使命和任務,雖不乏文采和哲理,是道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
《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經」是後世為了尊稱這些書,才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
按郭店簡《六德》和《語叢一》篇的出土證明:「《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稱,並非孤證,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先秦因孔子「老而好易」,導致了「用《易》居前」之「六經」次序的出現。《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ps://iknow-pic.cdn.bcebos.com/5366d0160924ab18ca89a0513bfae6cd7b890b3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1)不愧是老子的女人圖片擴展閱讀:
《易經》,分為三部,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周代的易書《周易》,並稱為「三易」(一說分別作於上中下三個時代,一說三本書均作於上古時期)。
很多人誤以為《易經》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經》。簡單的說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就是從屬關繫上的不同,《易經》包含了《周易》。
按照南懷瑾先生的說法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在於:《周易》相傳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周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
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其實易經有三易之說。一是《連山易》,二是《歸藏易》,三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