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涪陵烏江的唯美圖片
擴展閱讀
小小的蟲子有哪些圖片 2025-10-10 21:21:40
搜索特利亞的圖片 2025-10-10 21:10:11
梨楂樹長什麼樣子圖片 2025-10-10 21:03:21

涪陵烏江的唯美圖片

發布時間: 2025-10-10 16:54:46

㈠ 杜牧唯美古詩有哪些(杜牧經典的十首詩詞)

杜牧,字牧之,號樊州居士,人稱「小杜」,用以區別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以七言絕句著稱,其作品多以詠史舒懷為主,著有《樊川文集》。
1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江南的春天處處鶯歌燕舞,花紅柳綠,無論是水鄉還是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興建了那麼多寺廟,到如今,又有多少掩映在這蒙蒙的春雨中呢?
前兩句寫的是江南的晴景,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水鄉、村落、飄動的酒旗,動靜結合,一片寧靜祥和。
後兩句寫江南的雨景,春雨綿綿,南朝寺廟的樓台在朦朧煙雨中靜美佇立,目之所及寺廟的興衰,不禁感嘆歷史的更替,流露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這是一幅江南春天的畫卷,生動又迷離,深邃又幽美,絲絲縷縷,綿綿密密,雨霧中飄散的還有詩人那無聲的嘆息。
2
《秋夕》
唐.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秋夜點亮一盞銀燭,搖曳的燭光,讓屏風上的圖畫都顯得幽暗清冷。美人從畫屏後輕盈地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把絲綢團扇,輕輕撲打著忽閃忽閃,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如水的夜色,漫過青苔,漫過鵝卵石小徑,直到累了,在沁涼的天階上坐下,望看夜空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想像著那美好而憂傷的愛情。
這是一首寫在七夕的詩,美麗的宮娥,清冷的宮殿,無人來訪,荒涼到流螢漫天飛舞,牛郎和織女尚有相逢之時,而自己只能在這宮殿里繼續一場空曠無望的等待,幽幽心事,默默無語,只能化作一句「坐看牽牛織女星」。
想來皇宮中的愛一向稀薄,愛如流星,轉瞬即逝,受寵如楊玉環一般最後都「婉轉蛾眉馬前死」,相比之下,柴米油鹽的平常夫妻,平平淡淡才是真,更讓人心安!
3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深秋的山林中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小路,白雲繚繞的山林深處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停下車是因為喜愛這傍晚的楓林美景,經霜後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
「白雲生處」,有的版本作「白雲深處」,白雲深處,指的是寒山深處白雲濃密,在白雲的更深處遇到人家,這是一幅靜態的畫面。
「白雲生處」行走到山路的盡頭,有白雲裊裊升起,在白雲生起的地方看到人家,這是一幅動態的畫面。
這首詩描繪一幅深秋時節的山林景色圖,由遠及近,全詩沒有一句提到秋,卻處處在寫秋,絢爛的秋色與春光爭勝,讓人賞心悅目。
4
《遣懷》
唐. 杜牧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回想當年困頓在江南,每天尋歡作樂,纖纖細腰,舞姿輕盈,船中翩躚起舞。十年揚州縱情歡場,不過大夢一場,到頭來,直落下的一個風月場所「薄倖」的名聲。
這首詩是杜牧在長安回憶揚州往事所寫,揚州這座城市記錄了他聲色犬馬的過去,那裡有他的熱情和青春。
薄倖,即薄情,十年的虛度光陰,恍然若夢,最終,留下的只是一個「薄倖」的罵名,可是大家眼裡只看到他的才子風流,又有幾人知道這背後的無奈。
杜牧人生的第一樁功績,權臣李德裕平定劉稹叛亂,杜牧獻言獻策,展示了自己極佳的軍事才華。在李德裕看來,小杜這個年輕人,從此都是自己的人。
可就因為年輕,經不起太久的閑置,在另一位權臣牛僧孺向他拋出橄欖枝之後,杜牧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
誰知到了揚州,牛僧孺卻礙於他效力過李德裕,並未給杜牧委以重任,所以杜牧更多的時間都流連於風月場所。
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可以蹉跎,回首一望,青春不再,夢想也碎了一地。
5
《贈別.其一》
唐.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裊裊婷婷,輕輕盈盈,正是十三年華,恰如二月初枝頭上,隨風起舞,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紅粉佳麗,也比不上她捲起珠簾的美麗模樣。
杜牧毫不掩飾自己喜歡美女,這是他離開揚州時,贈送給歌妓的一首詩,以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形容她的美麗之極,清新淡雅又空靈可愛,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可是春風十里不如你。
此外還有一首贈別詩,「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本以為歡場並無真情,結果在離別時卻發現,自己早已動了真情,想笑著瀟灑告別,卻只能無言默默。
6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連綿起伏,若隱若現在天邊,綠水脈脈,悠長不斷,時值深秋,江南的草木還未凋謝。月光如銀灑落在二十四橋上,散發著冷冷的清輝,吹簫的美人沐浴在月光下,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老朋友,你現在哪一座橋上,與美人吹簫作樂呢?
這首是杜牧離開揚州後不久,寫給友人韓綽的一首調侃詩,兩人都曾一起在揚州牛曾孺幕府中效力。
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內橋梁的總稱,煙雨江南,小橋明月,看似調侃,實際上是對江南風景的無限留戀。
詩人對揚州的感情太過復雜,縱然離開了揚州,但依舊無法忘懷,揚州獨有的浪漫和繁華。
7
《長安秋望》
唐.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秋日,望長安,樓閣輕倚在經霜的樹林外,鏡子一般明凈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澄凈、高遠、靜美。
遠遠的終南山峻拔入雲,似乎要和高遠無極的秋色,一較氣勢高低,爭個寥廓明凈。
這是一幅長安秋色的寫意畫,表達對長安秋色的贊美,明凈的秋色一如詩人的精神性格,是詩人胸懷的象徵與外化。全詩意境高遠、清剛遒鍵,頗有氣勢。
8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看到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折斷的戰戟,將它磨洗後發現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六百年的時光雖然藏起了它的鋒芒,卻沒有把它銷蝕掉。
假如當年東風不助力周瑜,恐怕歷史要重寫,曹操也許會贏,大喬和小喬大概會被搶去,從此鎖進銅雀台。
誰又能想到呢?人的命運和歷史的塑造,只因為一陣風的吹過……
這是一首懷古詠史詩,杜牧有經世濟民之才,當然懂得「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軍事原則,但他卻在詩中把周瑜的成功都歸結於一場偶然的東風,其用意,更多的在於借史事抒發自己鬱郁不平之氣。
9
《題烏江亭》
唐.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事前不可預料,關鍵看如何對待。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的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振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烏江亭,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杜牧於會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經過烏江時寫下這首詠史詩。
針對項羽兵敗自刎的事實進行分析,其一,項羽遇到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含羞而死,實在有愧「英雄」的稱號,其二,倘若項羽能聽取亭長的建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重返江東,重振旗鼓,歷史也許要改寫。
這首詩有對項羽的惋惜之情,也有對項羽的批判,還蘊含不懼怕失敗的積極意義。
10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唐.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回望長安驪山,一片鬱郁蔥蔥,看到千頂山門依次打開,仿若如到百年前的那一刻,一騎快馬馳來,捲起塵煙滾滾,貴妃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有新鮮荔枝從南方運來。
這是一首詠史詩,這首的巧妙之處在於,沒有一個地方是針對和批判唐玄宗和楊玉環,但是又字字句句把矛頭指向他們倆。
唐玄宗對楊玉環的極盡寵愛,對《霓裳羽衣曲》的沉迷,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花佃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騷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end-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