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晾衣服數學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美女動態圖片app 2025-09-22 22:48:16

晾衣服數學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2-07 04:28:13

『壹』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並能正確的解答、

2、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並能正確的解答、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並且能夠數量、正確的解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准備、

老師這里有兩個數,一個是6,另一個是3、你能夠用6與3提問並且進行回答嗎?

學生回答:

(1)3是6的幾分之幾?

(2)6是3的幾倍?

(3)3比6少幾分之幾?

(4)6比3多幾分之幾?

(5)6佔6與3總和的幾分之幾?

(6)3是6與3差的幾倍?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復習分數應用題、(板書: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二、復習探討、

(一)教學例4、

學校舉辦的美術展覽中,有50幅水彩畫,80幅蠟筆畫、___________?

1、教師提問:根據已知條件,你都可以提出什麼問題?並解答、

2、反饋:

(1)水彩畫和蠟筆畫共多少幅?

(2)水彩畫比筆畫少多少幅?

(3)蠟筆畫比水彩畫多幾分之幾?

(4)水彩畫比蠟筆畫少幾分之幾?

(5)水彩畫是蠟筆畫的幾分之幾?

(6)蠟筆畫是水彩畫的幾分之幾?

(7)

3、教師質疑、

(1)5問和6問為什麼解答方法不同?(單位1不同)

(2)3問和4問的問題有什麼不同?(單位1不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案例]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11冊第三單元「較復雜分數應用題例7」開放式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應用題。(出示例7:某工廠十月份用水480噸,比原計劃節約了 。十月份原計劃用水多少噸?)

師生共同畫出線段示意圖(圖略)

師:請大家結合線段圖,開動腦筋,利用已有知識求出十月份原計劃用水的噸數。(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學生各抒己見。)

生1:我用方程解,數量關系是計劃用水的噸數-節約的噸數=實際用水的噸數,所以設原計劃用水x噸,得方程x- x=480

生2:這樣做是對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 x

生3:從線段圖可以看出,實際用水的噸數相當於原計劃的(1-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我認為也可以這樣列方程:x×(1- )=480

師:這三位同學都是從列方程的角度求出了解,你們還有其他的解法嗎?

生4:我用算術方法解。從線段圖可以看出把十月份原計劃用水的噸數看作9份,實際用水比原計劃節約 ,那麼實際用水 的噸數就是這樣的8份,這正好是480噸。480÷8×9,先求每份的噸數,再乘9,就得實際用水的噸數。

師:對他的解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大部分學生點頭認同。

生5:我同意生4的解法,當然也可以這樣列式:480÷8÷ 。先求出每份是60噸,這60噸相當於原計劃用水的 ,所以再除以 就是原計劃用水540噸。

此時,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起來,他們私下小聲地議論著,過了一會兒,生6面帶疑惑站起來說:老師,我也列了兩個算式,不知對不?

師:你先說出來,讓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生6:我的算式是480÷9÷ 和480÷9×8

師:對這兩個式子,你們議一議好嗎?

生7:這兩個算式都是錯誤的。如果這兩個算式是正確的,那麼剛才列出的480÷8×9或480÷8÷ 就是錯誤的,而剛才的算式我們已經算過了,是正確的。

生8:我來補充,我也認為這兩個算式是錯誤的。從線段圖來看,480噸與9份顯然不相對應,所以480除以9是沒有意義的。

此時,生6略有所悟地點著頭,表示接受。

生9:老師,我從上面的對應關系受到啟發,480噸的對應分率是(1- ),直接列式是480÷(1- )。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利用原有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解法。真了不起!你們對剛才的這些解法還有什麼意見,或者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生10:老師,我還有一種解法。

此時其他學生都驚訝地看著生10,老師也為之一怔,但還是追問了一句:你是怎麼想的?

生10:我列的算式是480× 。

師:對480× 你們理解嗎?

生11:我能理解。這是變換了思考角度,如果反過來把實際用水的480噸看著單位「1」,那麼原計劃用水的噸數就是480噸的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原計劃用水的噸數就是480× 。

頓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

[反思]

在題目本身不具備明顯的開放性的情況下,教師善於挖掘解題策略的開放性,大膽放手引導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思考,讓學生擁有自由的思考空間,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綜觀上面的教學過程,我認為主要體現了:

1、不唯解題模式,允許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思考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較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教學,教師往往給學生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具體數量÷對應分率=單位「1」的量。而上述教學片段,教師一開始就大膽放手讓學生思考,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限制,有的只是民主的氛圍,自由的放飛,唯此學生才會不斷閃爍著創新思維的火花。加之教師的相機引導,學生探究的興致越來越高,思維也越來越活,不同水平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他們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答案。盡管方式不同,但結果一樣,這也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准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的人本主義目標。

2、不唯師不唯本,允許學生自由地評價體驗成功,獲得自信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只有聽講的義務,而無評價的自由,唯師、唯上,這樣大大地抑制了學生發表意見的願望,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學習質量。我們認為,只有積極思考的學生,才會提出不同的方案,才會評價別人的方法。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敢於解除對學生的束縛,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當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時,教師總是巧妙地把解答的「包袱」拋還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只是簡要地搭條線然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讓學生自由地評價,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學生在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會進行計算,學會檢查,並提高准確率。

教學重點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

1、哪種要便宜。

出示書本上的兩幅圖,讓學生看懂圖意。

第一幅圖: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為標准,那麼小瓶的要達到大瓶的數量,需要乘4,所以價錢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標准,那麼大瓶裝的買500克,只需要除以4,價錢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斷哪種油便宜。先讓學生思考,再討論。

二、計算。

讓學生把這些題做在2號本上,教師批改後,再針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讓學生練習。

三、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麼樣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讓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沒有空位。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張圓桌,2張方桌;4張圓桌,7張方桌。

四、遞等式計算。

也要求學生做在2號本上,獨立完成。

五、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小明星期天想幫媽媽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時間:

用洗衣機洗衣服30分,掃地5分

擦傢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麼樣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師引導學生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先後做掃地、擦傢具兩件事,共用25分,最後晾衣服5分,最後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准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通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方法,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裡面的物品是怎麼擺放的?

為什麼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後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麼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 授新課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麼?

你們願意幫幫他嗎?那麼你們認為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匯報

你能說說為什麼要這樣整理嗎?(強調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慣用品?

(3)整理後的房間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後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導入。大家幫亮亮整理了房間,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為兩類,會飛的分為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看哪位同學塗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塗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貿市場

(1)導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貿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匯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導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去看看她進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麼整理?指名匯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麼分?(同桌討論)

指名匯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 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引導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三、 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後說給家長聽,並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貳』 數學中四邊形衣服掛架問題如何解釋

衣服掛架?好像是個等腰梯形。沿等腰梯形邊畫延長使它交於一點,那是不是個等腰三角型呢。所以這種結構也是相對穩定的

『叄』 一年級看圖寫話《樹上掛衣服》怎麼寫

有一天媽媽在洗衣服,小明說:媽媽您不要把衣服掛在樹上,要保護大自然。

『肆』 數學問題

10+6=16(分鍾)
20+5=25(分鍾)
25分鍾>16分鍾
因為洗衣機洗衣服和晾衣服要用25分鍾,此時可以掃地和擦傢具,要用16分鍾,而洗衣服和晾衣服不可同時做,所以做完這些事至少要花25分鍾.

『伍』 《晾衣服》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晾衣服》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

1、培養幼兒喜歡參加排序游戲,感受規律排序活動的樂趣。

2、在材料的幫助下初步感知有規律的排序。

3、鞏固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准備 】

1、中號衣服紅、黃、藍:不分色,一人一件

2、製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紅、黃、藍順序排列。

3、每人一張作業卡。衣服襪子若干

4、訂書機(展示作品用)

【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每個小朋友衣服穿的乾乾凈凈,小臉洗的白白的,可 精神了。我們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衣我來忙~~~~~

1、剛才我們唱的什麼歌?(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誰洗的?(奶奶,媽媽)

3、他們辛苦嗎?(辛苦)小朋友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臟了自己的衣服。

4、媽媽是怎麼洗的?搓,擺,擰干(創編動作一起做),

5、最後要掛起來曬干。衣服喜歡曬太陽,能把水曬干,還能曬死衣服上的壞細菌,讓我們不生病。

剛才小朋友幫媽媽搓衣服,擺衣服,擰干,今天呀,老師要請小朋友幫媽媽曬衣服。

二、認識顏色,找規律

(1)、師:老師把媽媽洗的衣服帶到我們小班了,先來看看媽媽洗的什麼顏色的衣服。

1、出示紅、黃、藍衣服,請幼兒認識。

2、師:曬衣服前,先得幫衣服按顏色分分類,老師說顏色,你們來放。紅衣服放紅籃子,黃衣服放黃籃子,藍衣服放藍色籃子。(師先示範,後請所有幼兒操作)

小結: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給自己鼓鼓掌。

(2)、找規律師:衣服分好類,該曬太陽了。我們先仔細看看媽媽是怎麼曬的。

出示圖片:(藍天、白雲、太陽、草地、掛好的衣服)請幼兒觀察,根據顏色特徵,發現規律。

提問:

1、圖片上有什麼

2、媽媽一共曬了幾件衣服?有什麼顏色的?

3、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小結:媽媽最聰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紅,一件黃、一件藍的規律曬衣服的,真好看。給媽媽鼓鼓掌。

4、涼衣繩上還有兩個位置,如果請你來掛的話,該掛什麼顏色的衣服?請幼兒到台前操作。(真是媽媽的好幫手,讓老師抱抱你。)

(3)、鞏固規律師:哎呀,還要一件大衣服沒有掛,媽媽忘了嗎?我們看看怎麼回事?請幼兒自由發言。

哦,原來媽媽給爸爸洗衣服的時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們幫媽媽補扣子吧。仔細看看該補什麼顏色的扣子?

請幼兒觀察扣子排序的'規律,再請各別幼兒將扣子補齊。

小結:我們檢查檢查!全都補對了,我們把爸爸大衣服也掛起來吧。

三、分組排序師

老師星期天的時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襪子,還沒曬呢,小衣服和小襪子們都想出去曬太陽,你們快來幫幫忙吧。

出示大作業卡: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作業卡,卡上有一個涼衣繩,請小朋友認真的按照紅、黃、藍的規律幫老師曬衣服或者曬襪子。

1、老師先示範喜歡曬衣服的做左邊,喜歡曬襪子的坐右邊。勤勞的孩子們,開始勞動吧

2、分發材料,請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3、掛衣服A、把幼兒作品用訂書機掛在繩上展示,先請幼兒自由欣賞 評價。

B、提問: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歡拿一副?有沒衣服曬錯的?怎麼改正?

四、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幹,學會了幫媽媽曬衣服,你還能幫媽媽干什麼?(掃地,~~~~~)會這么多呀!媽媽每天照顧我們很辛苦,我們一定要乖乖的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多幹活,幹活多了,吃的多就長的高,有力氣!我們唱首歌送個我們的媽媽吧!《我的好媽媽》

真好聽,我們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曬曬太陽吧!

教學反思:

在幼兒自己操作時,幼兒們都能准確找出衣服。在最後的 評價環節中,幼兒也能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活動結束,幼兒很開心。

『陸』 晾衣服教具製作方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使學生初步掌握製作晾衣架的技術要領,並嘗試選擇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製作出不同形狀以及不同用途的晾衣架。

2、初步掌握用鋼絲鉗絞緊鐵絲扎拖把的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1、探究晾衣架的設計方案及製作方法。

2、利用不同材料,製作出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晾衣架。

教學准備:布條、木棍、鐵絲、一寸鐵釘、以及鋼絲鉗、鐵錘等。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2:板書:製作晾衣架

二、新授課

(一)嘗試製作,研究方法。

小組合作嘗試製作研究方法,體驗探究性學習。

(1)了解晾衣架的設計原理。

(2)研究晾衣架是怎麼做的,並嘗試著用一根鐵絲做一做。

在嘗試的過程中要使用工具,並注意安全。

(3)說一說自己的研究的方法。

(4)教師出示晾衣架課件,總結出製作方法。

(二)、發散思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解決的方法。

(1)普通的晾衣架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2)指導看書:

了解鐵絲做的普通晾衣架存在的缺點。

學生研究提出解決方案並填表格。

匯報結果。

(3)根據問題設計晾衣架。

三、在探究學習中,運用方法,進行實踐操作。

四、作品展示,體現創新。

五、課後延伸,完善創新。

8.製作清潔小工具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利用廢舊布料扎拖把,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2、初步掌握用鋼絲鉗絞緊鐵絲扎拖把的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1、探究晾拖把的設計方案及製作方法。

2、利用不同材料,製作出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清潔小工具。

(一)談話導入

手能做什麼?今天用我們的雙手來學做一樣新的東西。

(二)指導讀課文。

1、提問:你穿的舊衣褲怎樣處理的?

如果把它利用起來,紮成拖把就成了有用之物,是一件很好的清潔工具。

2、讓學生討論扎拖把的方法。

3、講解和示範用鐵絲扎拖把的方法和步驟。

(1)剪好布條放在鐵絲上。

(2)在木棍一端釘一個鐵釘,然後放在布條的中間,用鐵絲將布條攔腰扎在木棍上,重點示範如何用鉗絞緊鐵絲。

(3)將鐵絲上部的布條向下翻,再用鐵絲扎緊,最後用剪刀將拖把布條修剪整齊。

(4)鑽孔:在柄的一端鑽一小孔,用來穿繩子懸掛。

(三)露一手

1、學生自由組合分組製作。

2、教師指導怎樣選材、以及使用鉗等工具的技能。

3、注意安全。

(四)合作交流探奧秘

1、匯報交流扎拖把的過程。

2、打算用它搞一次什麼活動?(大掃除)

(五)課後延伸,完善創新

『柒』 二年級的暑假數學小報圖片素材

二年級的暑假數學小報欣賞

二年級的暑假數學小報內容一:數學精神的教育價值

數學精神的社會性價值

作為一種“看不見的數學”——數學精神,不僅對於數學本身的生存、進化和發展具有科學性價值,並且集中體現了人類的理性精神,因此對於人類的文明進步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性價值。正如馬克斯·韋伯所斷言,每一個民族的每一項重大事業的背景,總是存在著某種決定這項事業成敗,與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文化背景直接相關聯的時代精神力量。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認識“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刻內涵:“興國”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設;“興國”所以要靠科學,是因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是最根本的精神力量。這一偉大戰略必將結束所謂“李約瑟現象”這段歷史,並把我們的國家創建成既有物質現代化又有精神現代化高度文明的理想社會。

數學精神的個人性價值

(1)數學精神具有顯示自我的人力價值。因為數學精神有兩種組成成分:一是精神性成分即人文形態的數學精神;二是數學性成分即科學形態的數學精神。前者以意向性為特徵,集中反映人的情感、意志等非認知心理因素,它是數學精神的非智力成分;後者是以研究性為特徵,集中反映思維方式、思維策略等認知心理因素,它是數學精神的智力成分。從系統論的'觀點來看,前者是動力系統,後者是操作系統。並且,由這兩種成分合而為一的數學精神還具有一種“元認知”的力量,它對於數學思維活動的監控、調節具有導航作用,對於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數學認知結構的完善具有促進作用,對於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轉變具有明顯的轉化作用。

(2)數學精神具有完善自我的人格價值。被譽為西方名將搖籃的美國西點軍校之所以設置許多高深的數學課程,“正是因為數學的學習能嚴格地培訓學員們把握軍事行動的能力和適應性,能使學員們在軍事行動中的那種特殊的活力和靈活的快速性互相結合起來,並為學員們進入和馳騁於高等軍事科學領域而鋪平道路。” 數學是真、善、美的統一體,數學精神對於求真、持善、臻美,形成完美的三維人格,促進德育、智育、美育全面發展,終身持續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數學精神的教育性價值

數學精神不僅對教育以外的系統具有價值,並且對教育本身也呈現重大的意義,這就是數學精神的教育性價值。包含三個方面:

(1)理解和認識數學精神,有助於我們轉變舊的,樹立新的數學教育觀念。如,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樹立智力和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轉變片面強調“數學屬性”,樹立“數學屬性”和“精神屬性”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教育觀念;轉變以短期的功利性為目的,樹立終身素質教育為目的的教育觀念;轉變單純地提高人的數學知識水平和能力,尋求數學素質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有機整合的教育觀念。

(2)弘揚和研究數學精神,將為數學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和駕馭數學,將包括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意識、數學觀念在內的數學精神列入數學教育目的、融入數學課程中發展性領域內容,並進入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必然趨勢。

(3)數學精神水平上的數學教育是一項著眼於人的素質不斷發展和提高的教育,也許它將代表著未來數學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二年級的暑假數學小報內容二:數學游戲

一隻母豬帶著10隻小豬過河,背叼3隻,過河後一算,還是10隻小豬,為什麼? —— 答案: 母豬不會算數

鴨蛋一打有多少個? —— 答案: 全沒有了碎了

曼谷市正處於雨季。某天半夜12點鍾,下了一場大雨。問:過72小時,當地會不會出太陽? —— 答案: 72小時以後還是半夜12點不會出現太陽

放大鏡不能放大的東西是什麼? —— 答案: 角度

一加一等於什麼? —— 答案: 等於“王”

餐廳里,有兩對父子在用餐,每人叫了一份70元的牛排,付帳時只付了210元,為什麼? —— 答案: 這是祖孫三人

請問英語有多少個字母? —— 答案: 沒有字母,‘英語’兩個字都是中文

『捌』 這是一道四年級數學 「沏茶問題」,

czm1958 ,你好:
這是個簡單的運籌問題,要想盡早,必須要把小事插在需要時間長的大事里做,同時還要注意邏輯順序。樓主,你這個題可能還是有點小問題的,因為很多事情都只能獨立的做,比如吃晚飯與休息不能同時進行,休息與學習,洗澡,洗衣服,晾衣服都不能同時進行,後幾者也是,基本上無非並列優化,於是,要考慮排序原理的運用,要盡量把時間少的放前面走。依次是洗衣服,(晾衣服,休息),洗澡,吃晚飯,學習。需要時間為,40+30+20+30+60=180分鍾,最少要用三個小時。 其實你這個題意不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洗衣服是手洗還是機洗,洗澡是自己淋浴還是泡浴缸,如果是機選,那麼就可以有並列步驟,比如與最作業同時進行,如果是泡浴缸,就可以邊休息邊泡。如果是這樣,那麼,MAX(洗澡,休息)+晚飯+MAX(洗衣服,學習,晾衣服)=30+30+60=120分鍾。

『玖』 兩棵樹相距10米之間栓一根晾衣繩,每隔5分米栓一件衣服(兩端不晾衣服),一共能栓幾件衣服

0米晾一件,5米處晾一件,10米處一件。
共晾3件,因為兩端都不晾,所以只能晾一件

『拾』 用來晾衣服的水桶該怎麼畫

在一些兒童畫冊上,隨處可見小水桶,我們在畫簡筆畫的時候,也經常需要畫一些簡單的小水桶,那麼簡單水桶怎麼畫呢?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用畫圖工具畫簡單水桶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第一步:首先選擇橢圓形,根據需要設置好線條粗細,在畫布上畫出一個扁一點的橢圓形。(如果是在紙上畫,直接用鉛筆畫一個橢圓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