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峽景色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東至湖北宜昌,全長19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瞿塘峽居西,在重慶所轄的奉節、巫山境內。峽口為夔門,兩山壁立,有如門戶,其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山高水急,極為壯觀,人稱「夔門天下雄」。峽內名勝眾多,以摩崖石刻和絕壁棧道遺跡最為引人注目。峽口高處有白帝古城,內多三國遺跡,有的旅遊船安排有白帝城觀光項目。瞿塘峽下是大寧河寬谷,大寧河小三峽是三峽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
巫峽居中,地處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之間,谷深峽長,幽靜秀雅。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為行雲,暮為行雨」的浪漫傳說,遊客一定要依船上的提示注意觀賞。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漢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鄉都在巫峽附近。
西陵峽居東,在湖北境內,全長75公里,歷來以水急灘多、行船艱險而令人望而生畏,後經整治,通盤條件已大為改善。西陵峽兩岸石壁的形態、色澤都十分奇特,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和黃牛峽等區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峽下口正在修建宏偉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形成以現代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興人文景觀。
三峽之行到西陵峽外結束,遊客可舍舟登岸,轉道鐵路、公路繼續旅行,也可乘舟通過葛洲壩巨型船閘(輪船過閘時的感受也十分有趣,幾乎可以看作三峽之外的第四峽),觀賞三峽以下江寬流緩的壯麗景色。
圖去網路搜索一下,圖片很全。
⑵ 三峽的自然景觀有什麼
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小三峽
巫山位於長江三峽庫區腹心,素有「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的地貌景觀,和「三峽明珠」、「渝東門戶」之稱。巫山旅遊自1982年開發至今,已擁有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20家,星級賓館4家,豪華旅遊船55艘,環保旅遊船40艘,專用旅遊車33輛,旅遊從業人員3000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小三峽景區先後獲得「全國旅遊聖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重慶市最佳景區」、「巴蜀旅遊業四十強」等殊榮。巫山,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遊金礦。巫山,這古老而年輕的熱土,充滿了神奇與誘惑,勤勞朴實的巫山人民願意同全國旅遊同仁交朋友,精誠合作,熱忱歡迎中外賓朋走進新巫山、走進新三峽、走進小三峽。
秭歸
秭歸山川優美,人傑地靈,集名人(屈原)、名壩(三峽大壩)、名峽(西陵峽)、名湖(高峽平湖)、名物(「中國臍橙之鄉」)於一體,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峽江文化於一爐,是湖北省首批優秀旅遊縣,是宜昌市旅遊先進縣。秭歸旅遊景點眾多,除了舉世聞名的西陵峽和三峽大壩以外,有全國最大的文物集中復建保護地——鳳凰山,有世界名勝——屈原祠,屈原誕生地——樂平里,有三峽地區最有影響的古建築群落——新灘古民居,有居於中國四大瀆廟之首的江瀆廟,有三峽第一漂——九畹溪,三峽大壩後花園——四溪,三峽雪原——朱棋荒,有三峽地區最大危崖體景觀——鏈子岩,有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衛生城、國家首批園林縣城等殊榮的——秭歸縣城,有三峽庫區移民搬遷試范點——銀杏沱移民新村。
白帝城
重慶市奉節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陝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 4099 平方公里,總人口 100 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歷史悠久回味無窮,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地,並於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為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縣、設州、設路,這里一直都保持著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夔州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為魚復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歷史。唐貞觀 23 年(公元 649 年),為旌表諸葛亮「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為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游、劉禹錫等都在此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託孤的永安宮、諸葛亮的八陣圖、瞿塘峽內的摩崖石刻、懸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為中心的兩大特色旅遊區。 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准備改線的 210 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縱橫交錯,並背靠 206 國道、 318 國道、縣內通車里程 6000 余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 43 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 400 多萬噸,句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遊區連貫成有機整體,可進入性很強。 縱有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天坑地縫世界奇,絕世景觀任君游。奉節這塊旅遊熱土,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落成,正以嶄新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寬松的環境,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及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研探險,我們將竭盡全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昭君村
興山縣始建於公元260年,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中」而得名。
她位於三峽大壩庫區壩首,東臨宜昌,西連巴東,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農架。區位優勢獨特,水陸交通方便,209國道和宜秭省道貫通東西,修建中的滬蓉(北)穿境而過 。
興山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境內群峰競秀,萬木崢嶸 ,溪流縱橫,碧綠多姿。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遊區、高嵐自然風景區、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古夫新縣城民俗生態旅遊區和古洞口水上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