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華古地圖珍品選集的附:地圖目錄
1. 中山王陵兆窆(域)圖
2. 《中山王陵兆窆(域)圖》復原圖
3. 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西漢 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4.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
5.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復原圖
6.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
7.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復原圖
8. 馬王堆三號漢墓發掘現場
9.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棺槨
10. 木刻星象圖
11.《木刻星象圖》復原圖東漢 公元25年—220年
12. 市井圖
13. 寧城圖摹木
14. 繁陽城圖北魏 公元386年—534年
15. 洛陽元父墓星象圖
16. 《洛陽元父墓星象圖》摹本唐 公元618年—907年
17. 敦煌星圖(局部)
18. 洱海圖
19. 洱海風光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20. 五台山圖(局布)
21. 《五台山圖》(局布摹本)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22. 興慶宮圖拓片
23. 唐南內及長安圖拓片
24. 九域守令圖拓片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25. 禹跡圖拓片
26. 陝西省碑林博物館
27. 華夷圖拓片
28. 陝西省碑林博物館碑林
29. 禹跡圖拓片
30. 《禹跡圖》墨線圖
31. 魯國之圖拓片
32. 《魯國之圖》墨線圖
33. 九州山川實證總圖
34. 冀州夾右碣石圖
35. 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
36. 商九有圖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37. 靈岩寺田園界至圖拓片
38. 大金承安重修中嶽廟圖拓片南宋(續前)
39. 禹貢九州及今州郡之圖
40. 禹貢所載隨山濬川之圖
41. 寧海縣境圖
42. 臨海縣境圖
43. 定海縣境圖
44. 定海縣治圖
45. 平江圖拓片
46.《平江圖》墨線圖
47. 禹貢山川總會之圖
48. 墜(地)理圖拓片
49.《天文圖》拓片局部
50. 天文圖拓片
51. 東震旦地理圖
52. 漢西域諸國圖
53. 西湖圖
54. 京城圖
55. 靜江府城池圖拓片
56. 靜江府城池圖復原圖
57. 桂林市鸚鵡山摩崖石刻地圖照
58. 禹貢九州山川之圖
59. 唐一行山河分野圖元 公元1279年—1368年
60. 奉元州縣之圖
61. 咸陽古跡圖
62. 契丹地理之圖
63. 皇朝建康府境之圖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64. 河南府洛陽縣之圖
65. 南寧府圖
66. 紹興府水系水利圖拓片
67. 天文圖拓片
68. 楊子器跋《輿地圖》(摹本)
69. 黃河圖說拓片
70. 《古今形勝之圖》復制圖
71. 《古今形勝之圖》復制圖局部
72. 廣輿圖·輿地總圖
73. 《廣輿圖》圖例
74. 廣輿圖·北直隸輿圖
75. 廣輿圖·遼東邊圖
76. 籌海圖編·輿地全圖
77. 籌海圖編·廣東沿海山沙圖
78. 籌海圖編·廣東沿海圖(局部)
79. 北京城宮殿之圖
80. 九邊圖摹本
81. 神木堡附近布陣圖復制圖
82. 薊門湯泉全圖拓片
83. 河防一覽圖拓片(局部)
84. 河防一覽圖摹本(局部)
85. 全海圖注(局部) 86. 登封縣圖拓片
87. 乾坤萬國全圖古今人物事跡
88. (a)南京府縣地圖·淮安府圖
(b)南京府縣地圖·全椒縣圖
89. 江西輿地圖說·江西省地圖
90. 江西輿地圖說·袁州府圖
91. 江西輿地圖說·泰和縣圖
92. 坤輿萬國全國
93. 山海輿地全圖
94. 東西兩半球圖
95. 陝西輿圖
96. 鄭和航海圖(局部)
97. 鄭和航海示意圖
98. 皇明職方地圖·皇明大一統地圖
99. 皇明職方地圖·南京地圖
100. 皇明職方地圖·西域圖
101. 今古輿地圖·今古華夷區域總要圖
102. 今古輿地圖·西漢郡國圖
103. 禹貢山川圖
104. 唐虞九州十二州分界圖
105. 地圖綜要·華夷古今形勝圖
106. 地國綜要·天下輿地分里總圖
107. 地圖綜要·河南分界圖
108. 地圖綜要·薊鎮沿邊圖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109. 福建沿海圖(局部)
110. 直隸全省道里總圖(局部)
111. 福建輿圖
112. 《福建輿圖》圖箱
113. 《福建輿圖》局部
114. 彩綉金龍
115. 廣東輿圖
116. 黃淮合流故道入海圖
117. 淮黃不循故道海口淤墊圖(局部)
118. 黃河圖
119. 清內府一統輿地秘圖(局部)
120. 北京皇城宮殿衙署圖
121. 大清中外天下一統全圖·山東全圖
122. 大清中外天下一統全圖·西藏圖
123. 異域錄輿圖
124. 雍正《十排皇輿全圖》(局部)
125. 山東十七州縣運河泉源圖·總圖
126. 山東十七州縣運河泉源圖·泰安縣
127. (a)恆星圖·北天星圖
(b)恆星圖·赤道星圖
128. 京城全圖
129. 《京城全圖》局部
130. 開歸陳汝四郡治河圖拓片
131. 乾隆《十排皇輿全圖》(局部)
132. 乾隆內府地圖(局部)
133. 黃河源圖
134. 台灣地理全圖
135. 晉省輿地全圖拓片
136. 《晉省輿地全圖》拓片局部
137. 京杭道里圖局部
138. 避暑山莊全圖
139.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圖
140.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圖》局部
141. 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
142. 河東被災各州縣情形圖
143. 木蘭圖式
144. 河南府十邑圖·洛陽縣圖
145. 皇朝一統輿地全圖(局部)
146. 地球正背面全圖
147. 皇朝中外一統輿圖(局部)
148. 東陵圖
149. 長江名勝圖(局部)
150. 海運全圖
151. 陽曲縣丈清地糧圖冊·陽曲縣圖
152. 陽曲縣丈清地糧圖冊·松庄都九甲二十六村圖
153. 承德府屬金銀煤鐵等礦全圖
154. 廣東輿地全圖·廣東全省經緯度圖
155. 廣東輿地全圖·廣東全省輿地總圖
156. 五園圖
157. 大河兩岸南北地輿圖(局部)
158. 大清郵政公署備用輿圖
159. 水經注圖(局部)
160. 五台山名勝圖
161. 大清帝國全圖·大清帝國(局部)
162. 中國礦產全圖
163. 籌畫中國鐵路軌線全圖(局部)
164. 皇朝直省地圖·皇朝一統圖(局部)
165. 直隸省地圖·清苑縣
166. (a)歷代輿地圖·後漢郡國圖(局部)
(b)歷代輿地圖·南宋州郡圖(局
『貳』 中國古代中原地圖
中國古代中原地圖如下:
(2)古圖片素材底圖擴展閱讀:
中原文化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
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特點是多元的,而中原首先形成並成為全國性的中心。中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在古代不僅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
根據中原文化內容的特色,大體可以概括為河洛文化、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三商文化、禮儀文化、中醫文化、詩詞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龍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文化、醫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18種文化。
總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經典,是一種典型的「聖」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叄』 古代的世界地圖到底都畫成什麼樣:有的精
公元前900年左右的巴比倫世界地圖,這是現在發現的世界最早古地圖。從圖中你完全看不出這是世界地圖。
1500年前的彼得羅科波地圖,這個世界地圖跟現在的實際情況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澳大利亞沒有了,太平洋也沒有。
『肆』 需要下載古代的戰爭的地圖,請給出網址,用於Photoshop素材,圖片要大!謝謝
牧野之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4%C1%D2%B0%D6%AE%D5%BD&in=4898&cl=2&cm=1&sc=0&lm=-1&pn=8&rn=1&di=2856369240&ln=61&fr=
長平之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3%A4%C6%BD%D6%AE%D5%BD%D6%AE%D5%BD&in=18333&cl=2&cm=1&sc=0&lm=-1&pn=5&rn=1&di=709463484&ln=327&fr=
樓主還需要什麼圖片可以藉助網路等搜索引擎!如果圖片不適合用於Photoshop素材,可以增大圖片像素和對比度,這樣一般可以滿足Photoshop素材這個需要。
『伍』 求中國古代地圖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成為中國歷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確的劃定了中國的版圖。在北方則是立國不久的匈奴以及東胡和月氏,而西域諸國尚未與秦接觸。
西漢是一個銳意進取開疆擴土的王朝,尤其是設置了西域都護將西域納入了中國版圖意義尤為重大,同時西漢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將其半數領土劃歸中國。在北方強大的匈奴汗國與西漢征戰不息最終被西漢所擊敗
這其中缺少了東漢的版圖,但是把三國的版圖加起來基本上就是東漢的版圖。曹魏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並設置了西域長史府。朝鮮半島的一半歸屬曹魏;越南大部分歸屬東吳;緬甸等國一部分歸屬蜀漢。在北方鮮卑崛起對後來的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西晉結束了三國鼎力的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但其統一的時間僅僅51年。西晉的版圖實際上就是三國合一的面積,沒有擴大或縮小。
此期間漢族的東晉政權全線南縮,而在黃河流域各少數民族政權互相混戰使北方長期陷入分裂狀態。
南北朝的第一個時期。
南北朝的第二個時期,北魏和南齊對峙。北方游牧民族和青藏高原吐谷渾日益興起。
隋再度統一了中國,不過沒有統一西域各部。
全盛時期的唐朝,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唐朝當時的強大,尤其是西部和北部的疆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
唐朝中期雖然西部邊界有所收縮但卻將東北地區首次納入了中國版圖。突厥雖已復國但已不復當年之勇,不久被回紇所取。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與遼形成了南北對峙局面,此外還有西夏和大理政權與之並存。在中國的主要王朝中,北宋的面積是最小的
南宋與金對峙時期,南宋的漢族政權退守江南經營半壁江山,而金也無力南進。蒙古已經崛起,不久之後掃平諸強建立規模空前的蒙古帝國。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為廣闊的時期,除元朝本土以外還有四大汗國,這四國名以上聽命於元朝皇帝,實際上各自為政。
明朝與元相比疆域大為收縮,不過繼承了元在東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圖。
此圖是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的版圖,可以代表清朝中前期的疆域。康乾盛世的中國曾經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但是從乾隆後期開始逐漸沒落。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失去大片領土。
此圖是清末期的版圖,和清中前期相比收縮了很多,此時台灣地區已經歸屬日本。清末的版圖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疆域
『陸』 中國古代地圖高清版大圖,一定要高清,而且小的地名也要能看清楚
http://bbs.oldrain.com/UploadFile/2004-5/2004517212335372.jpg
http://bbs.oldrain.com/UploadFile/2004-5/2004517212458448.jpg
http://bbs.oldrain.com/UploadFile/2004-5/2004517212638788.jpg
http://picuser.city8.com/news/image/2014718/%E5%8E%86%E5%8F%B2%E5%9C%B0%E5%9B%BE%EF%BC%9A%E6%B1%89%EF%BC%88%E4%BA%94%E4%BB%A3%E5%8D%81%E5%9B%BD%EF%BC%89.jpg
『柒』 求一些古地圖圖片,就是游戲大地圖那種。
求採納=w=點開應該能放大的
『捌』 中國古代著名地圖
1、明朝繪疆域地圖《大明混一圖》,圖上標出周邊國家。
2、唐朝中國首張全國測繪地圖《十道圖》。在當時是世界第一,標志「大中國」疆域,開始走向精準。在圖上,中國疆域首次突破了1200萬平方公里。3、清朝康熙年間繪制出的「大中華地圖」《皇輿全覽圖》,便使用經緯度和三角測量手段。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最精確的一張全國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中國疆域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
『玖』 中國古代地圖
譚其驤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
《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
第一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
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
第三冊:三國·西晉時期;
第四冊: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第五冊: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第六冊:宋·遼·金時期;
第七冊:元·明時期;第八冊:清時期。
按年代分為20個圖組,共有304幅地圖(不另占篇幅的插圖不計在內),549頁。地圖上的內容包括:已知原始社會遺址和其他時期重要遺址的分布,中國歷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權的疆域政區或活動范圍、民族分布,秦以前見於記載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開始全部縣以上地名、一二級政區的界線,可考的長城、關津、堡寨、穀道、陵墓、庭帳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嶺、海岸線、島嶼等,共收地名7萬多個。各冊均有中、英文的編例和地名索引。
本書出版後在國內外均受到關注和好評
『拾』 古代出現的地圖有哪些是什麼材質有什麼用途
造紙術沒有發明出來之前,古代地圖一般是甲骨、竹簡、青銅、絹帛、絲綢、動物毛皮以及其他的不宜保存的是材質製成,
造紙術發明之後,古代大部分地圖都是紙質地圖,也有木質,碑刻地圖
例:
中國的黃帝同蚩尤打仗使用過地圖。夏禹時期,大禹鑄造九鼎圖。
周代的《周禮》中曾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等記載
戰國時代的地圖,中山王陵兆域圖(公元前475-221年)
中國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古地圖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三幅圖,它們於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西漢 文帝)
而中國歷朝歷代也有大量的地圖流傳下來
用途:
1.天體圖,反映了中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觀測成果,古代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和認知
西漢天象圖,洛陽元父墓顯象圖(公元386-534年),敦煌星圖 (618-907年)天 文 圖 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
2.軍事類地圖,古代統治者進行戰爭,駐軍需要相關地圖
長沙國南部駐軍圖(西漢 文帝),漢西域諸國圖 ,乾坤一統海防全圖
3.山河圖,古代統治者為安防保民,鞏固河山而製成,反映了古代人們農業,商業,以及生活中的風土人情
東漢時代的市井圖,寧城圖,五台山圖(947-955年),興慶宮圖拓片(1080年),九域守令圖 (1121年) ,華 夷 圖 南宗紹興六年(1136年),定海縣境圖南宋紹定元(1226-1228年)等
4.古代興修水利,治理江河,農業分布等需要地圖。這一塊可以從古代的各種農書裡面可以看到
酈道元《水經注》,賈思勰《齊民要術》,宋應星《天工開物》,徐光啟《農政全書》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