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解釋一下全息理論,謝謝啦!最好能有比喻。
全息論既是理論科學又是應用科學,既是研究一般的全息理論,又研究一切科學領域的全息現象與全息規律。
全息論的基本原理
全息論的基本原理是: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統一論已更名為「全息大統一論」,發展為「一元宇宙全息論」。核心思想和主要觀點是:宇宙是一個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系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凡相互對應的部位較之非相互對應的部位在物質、結構、能量、信息、精神與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較大。可以通俗地說,一切事物都具有時空四維全息性;同一個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中的事物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展的大過程與小過程、時間與空間,都存在著相互全息的對應關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著其它部分,同時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質普遍具有記憶性;全息是有差別的全息。全息論很好地解釋了超距作用的原理與機制。全息論已成為極為重要的方法論。運用這一新的方法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本段兩類
科學全息論
全息論,源於物理學上的特殊產物:「全息照片」——一般照片只能看到物件一個角度的影像,但全息照片則能提供可以無限多個角度觀察的立體影像。其形成原理是利用光學的衍射原理,在全息照片的底片上紀錄單一頻率的光束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出來的衍射波紋。觀看全息照片時,需要用與紀錄影像時相同頻率的光波照射到全息底片上,方能產生物品的影像。因其構成的特殊性,「全息照片」(實際上就是紀錄衍射波紋的底片)有個特性:如果將底片打碎,利用底片的任何一個碎片都能還原出該物品的整體影像。——由於這一特性與全息論認為的「機體的每一個局部都是整體的縮影,貯存著整個物像的全部信息。」的意思一一致,因此該理論被冠以「全息」二字。
人體全息論
全息論,實際上與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概念相一致。中醫理論上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內臟有病可以反映到體表。《靈樞·本臟》「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故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中國的扁鵲、華佗等都是望診的「高手神醫」。
深入全息論可以看到該理論有幾點特性是應該特別注意的:
1,所謂的「機體的每一個局部都是整體」,當中的「局部」和「整體」兩者應該都是相對獨立的系統,而不是任意范圍、任意大小的局部都能與整體存在信息的對應性。
2,全息論未必只能應用於在「整體」裡面尋找濃縮的信息的「局部」,也能反過來,尋找「整體」所隸屬「整體」,並運用其之間存在的信息對應性。
3,「整體」與「局部」的信息變化速度存在「同步性」或「成比例性」。——同步性:指兩系統相應的信息變化速度基本一樣。成比例性:指相兩系統的信息變化速度不一致,但各種相應信息之間的變化速度比值基本恆定。這個恆定的比值,具體由系統特性決定。
編輯本段性質
物理信息性性質
全息一詞,現代最早用在激光照片里,是光學應用的描述。但是理論物理中還有更高應用:同謀粒子間互動的即時性和距離無關性仍使人們深深困惑:難道兩個粒子還能知道彼此的距離並隨時調整信息的傳播速度? 這時,物理學家大衛.玻姆(DavidBohm1917-1992)給出了獨到的解釋。
DavidBohm是現代全息理論之父。什麼叫全息呢?比如一張照片,裡面有一個人像;如果我們把這照片切成兩半,從任何一半中我們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如果我們再把它撕成許多許多的碎片,我們仍能從每塊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這樣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全息理論很好地解釋了超距作用的原理。為了便於
理解,玻姆用「魚缸里的魚」來做比喻:在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中放進一條魚,兩台相互垂直的攝像機"觀察"魚的活動,圖象直接在兩台電視機上播放出來。在電視機里我們可以看到,"兩"條魚分別作著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動。如果其中一條魚的狀態改變了,另一條魚的狀態也立即隨之改變。玻姆以此展開對超距作用的解釋:"兩個同謀粒子應當被視為同一六維現實的兩個不同的三維投影,在三維空間看來,二者沒有相互接觸,毫無因果關聯;而實際情況是,兩個粒子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非常類似於上面所說的魚的兩個電視圖像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說,隱秩序必須被擴展到一個高維現實,這個高維原則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其包含整個具有其全部『場』和『粒子』的整體宇宙。於是我們必須說,全運動在高維空間中捲入與展出,其維數實際上是無限的。」在玻姆所構想的宇宙的本體論圖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維隱秩序被激發而展開和投影為三維物質世界的顯秩序,而這種物質顯秩序又不斷捲入為宇宙真空中的隱秩序。用簡單的話說,就是我們肉眼直接可見的三維物質世界的獨立個體,實際上是更高維整體的一個投映,我們由於不能理解更高維度的整體性而誤以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個個人或物是獨立的個體。DavidBohm不僅用他的理論來解釋量子躍遷與EPR關聯等量子力學現象,而且用它來解釋宇宙的演化和人類意識等一系列科學與哲學難題。事實上,玻姆本人在發明全息技術前已對佛教華嚴宗理論有著非常深的造詣,其全息理論正是《華嚴經》"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一句的極好印證。光學本身的更新發展:阿道爾夫·羅曼教授發明了使用計算機製作全息圖,為光學信息處理找到了一種製作各種濾波器的方法,使光學信息處理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此種全息圖又可應用於非球面等面型的透鏡檢測,他的計算全息理論也是當今光學一新領域——「二元光學」的基礎。
生物性質
全息生物學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張穎清教授創立的,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現象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從胚胎學觀點看,由於在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分化為體細胞的過程中,DNA經歷了半保留復制過程,所以體細胞也獲得了與受精卵相同的一套基因,它也有發育成一個新機體的潛能。這在植物界表現得十分明顯,如在吊蘭長出軟藤的末端或節枝處,可以萌發出一棵棵完整的植株。又如切下一塊長芽的馬鈴薯,便可培育出一棵馬鈴薯,而更有力的證據是用胡蘿卜的一個分離細胞或細胞團成功地培養成一棵胡蘿植株。在動物界也可發現許多證據,如出芽繁殖,全息學說認為,每一個機體包括成體都是由若干全息胚組成的。任何一個全息胚都是機體的一個獨立的功能和結構單位;或者說,機體的一個相對完整而獨立的部分,就是一個全息胚。在每個全息胚內部鑲嵌著機體各種器官或部位的對應點,或者全息胚上可以勾畫出機體各器官或部位的定點陣圖譜。全息胚猶如整體的縮影。這些對應點分別代表著相應的器官或部位,甚至可以把它們看做是處於滯育狀態的器官或部位。在全息內,各個對應點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但是每一個對應點的特性都與其對應器官或部位的生物學特性相似。也可以把全息胚看做是處於某種滯育階段的胚胎。
這樣就可以用在足療,耳針治療全身疾病。
數學或哲學性質
分維和分形的大相似而小區別,股票市場看幾分鍾有人就能感覺整天的行情氣氛,看一個人就知道如何和一村人相處的宗教人士。最後更廣泛的是任何聯系都可哲學地看作整體局部相似關聯度問題,關聯度高,則可以開發出新的全息理論來指導。三旋教主王德奎也將全息的思想納入體旋面旋和線旋中:全息原理是說,一定維數時空的全息性完全等價於少一個量子位的排列數全息性。甚至有人整出全息經濟學三旋經濟學(葉眺新),
其實都和方法論有關
②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人體內有很多經絡這是中醫經常用到的,對經絡施加外力,只要適當就能起到治病的效果,這就是針灸的原理,下面和大家分享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1
1、五臟六腑在背部的相匹配地區
背部從頸下二寸剛開始共分成七個腳底反射區,按從上向下的次序先後為肺區、心區、肝部、脾區、腎區、代謝區、生殖區這七個地區,每一個腳底反射區均為手掌心尺寸。
2、背部各腳底反射區的情況及表明的問題
1、肺區:假如肺臟腳底反射區的皮膚展現臉上毛孔粗大、色素沉著的情況,一般表明肺功能檢查不夠,易引起鼻咽部問題,如鼻炎、咽炎等。
2、心區:心區皮膚臉上毛孔粗大、色素沉著或起痘的人心火旺盛,非常容易心悸心慌、睡眠淺且夢多、手腳冰涼捂不暖,經常出現心思。
3、肝部:肝部有顯著突起的人一般肝火旺,情緒不穩定或非常容易抑鬱症,面色暗黃,眼圈發紅發澀,人體自身祛毒工作能力弱,非常容易患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等病症。
4、脾區:脾區皮膚暗黃則表明腸胃不適,通常有口臭,肌肉無力延展性差、非常容易產生淤血。
5、腎區:腎區皮膚有變黑、色素沉著等問題的人通常有較比較嚴重的黑眼圈和眼袋,睡眠較弱,非常容易尿急尿頻,記憶力下降,非常容易受到驚嚇。
6、代謝區:代謝區皮膚出現起痘、暗黃等問題通常表明腸胃不太好,需要開展調養。
7、生殖區:該地皮膚發白、變黑、起痘通常表明有內分泌失衡、月經不調、宮寒、盆腔炎等婦科問題,而且下肢循環系統並不是非常好。
3、背部肌膚護理
除開根據調養身子改進背部皮膚外,一些皮膚問題也跟醫護不善相關。以便有著極致的背部皮膚情況,大夥兒可以用鹽水洗澡,但要留意不必用勁磨擦,以防損害皮膚。單方精油具備優良的消炎和肌膚護理功效,我們能夠在洗完澡後開展推拿,要是沒有人幫助得話能夠定期去美容店開展醫護。還需要留意的是,飲食搭配情況也對背部長痘問題有影響,當背部有較多臉上痘痘時,應改變飲食結構,以口味淡主導,少吃過度辛辣食物和油膩感的食材。
背部不但是一個呈現女士幸福的位置,也是身心健康是否的氣象圖,根據背部的情況就可以了解人體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當發覺這種問題時,我們就需要立即採取有效,根據飲食療法和外界醫護去改進背部皮膚情況和身心健康情況。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2
1、五臟六腑在背部的對應區域
背部從頸下二寸開始共分為七個反射區,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依次為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泄區、生殖區這七個區域,每個反射區均為手掌大小。
2、背部各反射區的狀態及說明的問題
1、肺區:如果肺部反射區的皮膚呈現毛孔粗大、色素沉著的狀況,一般表示肺功能不足,易引發鼻咽問題,如鼻炎、咽炎等。
2、心區:心區皮膚毛孔粗大、色素沉著或長痘的人心火旺盛,容易心悸心慌、睡眠淺且多夢、手腳冰冷捂不暖,常有心事。
3、肝區:肝區有明顯凸起的'人一般肝火旺,脾氣暴躁或容易抑鬱,臉色暗黃,眼睛發紅發干,身體自我解毒能力弱,容易患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等疾病。
4、脾區:脾區膚色暗黃則說明胃部不適,往往有口臭,肌肉鬆弛彈性差、容易形成淤青。
5、腎區:腎區皮膚有發黑、色素沉著等問題的人往往有較嚴重的黑眼圈和眼袋,睡眠質量較差,容易尿頻尿急,記憶力減退,容易受到驚嚇。
6、排泄區:排泄區皮膚出現長痘、暗沉等問題往往表示胃腸功能不好,需要進行調理。
7、生殖區:該區皮膚發青、發黑、長痘往往說明有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宮寒、盆腔炎等婦科問題,並且下肢循環不是很好。
3、背部皮膚護理
除了通過調理身體改善背部皮膚外,有些皮膚問題也跟護理不當有關。為了擁有完美的背部皮膚狀態,大家可以用鹽水洗澡,但要注意不要用力摩擦,以免損傷皮膚。精油具有良好的消炎和護膚作用,我們可以在洗完澡後進行按摩,如果沒有人幫忙的話可以定期去美容院進行護理。還需要注意的是,飲食狀況也對背部長痘問題有影響,當背部有較多痘痘時,應改變飲食習慣,以清淡為主,少吃過於辛辣和油膩的食物。
背部不僅是一個展現女性美好的部位,也是身體健康與否的晴雨表,通過背部的狀態就可以知道身體哪些地方出現了問題。當發現這些問題時,我們就要及時採取措施,通過食療和外部護理去改善背部皮膚狀態和身體健康狀態。
背上對應五臟六腑圖3
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
1、大椎突出、色素沉著: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長痘:腸道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2、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候嚨,干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3、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干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灑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5、脾區: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發,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7、婦科:八髎穴突出、發青、發黑、長痘: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
③ 全息學是什麼
全息生物學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山東大學生物系張穎清教授在研究了大量的生物現象和生物學事實的基礎上,發現了生物體中普遍存在的介於細胞與整體之間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提出了全息胚的概念,創立了全息胚學說,並以此為中心創立了全息生物學。全息胚學說與細胞學說之間是包含關系。全息胚學說認為,全息胚是作為生物體組成部分的處於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的胚胎,一個生物體由處於不同發育階段和具有不同特化的多重全息胚組成。在生物體中,整體是發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細胞是發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真正的胚胎是全息胚的特例,而一般的全息胚是生物 體上結構和功能與周圍有相對明確邊界的相對獨立的部分,全息胚內部又有結構和功能的相對完整性。全息胚幾乎隨處可見,一片樹葉,一隻土豆,一根玉米棒,人的一片耳廓,第二掌骨節肢等等都是。其中高一級的全息胚中又包含有低一級的全息胚,一級套一級。大量的全息生物現象告訴我們,生物體的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在結構和組成上與整體相似,含有整體的全部信息(「全息」,簡言之,即全部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表現於不同的方面,已經發現的表現於形態學、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方面的事例很多,所有的 部分中含有整體信息的事例都在事實上支持著全息胚學說。
1.形態學方面的例證
全息胚在較高的發育階段上,能夠表現出全息胚之間形態相似或全息胚成為「整體縮影」式的形態全息現象。在人體 ,軀幹上有頭、一對上肢和一對下肢共五個分支,對應在 手和腳這些小的部分也有5個分支,即5個手指和5個腳趾。對於體表遍布斑紋的動物,主體和各第1級全息胚的斑紋數都大致相等,如斑馬的軀幹上有9條斑紋,其頭、頸、兩前肢的各節肢,兩後肢的各節肢都大致有9條斑紋 ,不同的是斑紋的疏密程度有差異。植物的葉形也含有植
物整體形態的信息,如葉柄長的植物,對應在主幹和大的枝條上,不著生枝條和葉 的區段就明顯加長。葉在全株或枝條的總體分布情況與葉的形狀有全息對應關系,對於全株或全枝葉生株頂或枝頂,植株下部或枝下部少葉或無葉的 植物,對應的葉形使葉的上部有較多的葉物質,從而使葉成為倒卵形、倒披針形、倒三角形或匙形等,如菱葉海桐的葉聚生枝頂,葉為倒卵形。米蘭的葉在全株由下向上漸變大,每一片葉也是由葉基部向上部漸變寬。對於葉在全株上部較少或較小的植物,對應的葉形則會使葉的 上部有較少的葉物質,葉就成為與上述情形相反的卵形、披針形或心形,如甘青虎耳草全株下部的葉多且大,葉為卵形。植物的果實在全株的空間分布情況與果實的 外形也有全息對應關系,對於果實主要結於株頂或枝頂的植物,果物質在果先端的分布就多,使得果實為倒卵形,如鴨梨和無花果。對於果實主要結於枝的中部,枝上部果實急劇減少的植物,果物質在果先端也急劇減少,使得果實成為尖嘴大肚的形狀,例如桃。對於蘋果和梨等植株,主幹基部沒有大的分支,枝相對均勻地分布在空間的各個方向上,對應地全息表現於果實的形狀,就使果實表面沒有溝和槽,而桃、李、杏等植株主幹的近地表處有一些大的分支,這種枝在空間方向分布的不均勻性,全息表現在果實的外形上,使果實表面有一淺溝。
2.臨床醫學方面的例證
張穎清教授在1973發現了人的 第二掌骨側有一組有序的穴位群,並在後來發現了穴位全息律。他揭示出人體任一長骨節肢或其他較大的相對獨立的部分的穴位,如果以其對應的整體上的部位的名稱來命名,則穴位排布的結果使每一節肢或其他相對獨立的部分恰象整個人體的 縮小,並且,每兩個生長軸線連續的節肢或每兩個較大的相對獨立的部分,總是對立的兩極連在一起的。從張穎清教授給出的穴位全息律概圖和 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群詳圖,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人的第二掌骨節肢、橈尺骨節肢、肱骨節肢、股骨節肢等都象縮小了的人體:整體上有頭,這些部分上有頭穴,整體上有胃,這些部分上有胃穴,如此等等,並且穴位的排列順序與整體上的對應部位或器官的分布順序相同。
第二掌骨等節肢系統不但含有整體上的形態學信息,還含有整體上器官或部位的病理學信息,即當整體上的部位或器官有病時,這些節肢系統上的對應穴位就表現為痛閾降低,按壓這些穴位時,對應的穴位就出現壓痛反應。利用第二掌骨等節肢系統的全息 穴來診斷和治療整體上各器官或部位的疾病的方法就是生物全息 診療法。張穎清教授和國內外許多醫生的臨床病例證實,生物全息診療法用於200多種疾病的診斷准確率和治療有效率都在90%以上。
3.生理學方面的例證
植物的開花順序也顯示出植物的部分中含有整體的的信息。如水稻的開花次序是最上部的枝梗先開花,最下部的最後開,而在低一級的全息胚,如一個小穗的開花順序也是最上部的花先開,最下部的花最後開。木槿和石榴的情形與此相似,木槿的全株頂部先開花,而下一級的全息胚各主枝及下二級全息胚即各主分支也都是頂部先開花。石榴的全株花開於植株上部或上部先開花,而以下各級別的全息胚如主枝和主分枝、次級分枝也都是花開在頂部或枝上部的葉腋間。棉花開花的順序與上述實例相反,在整體是最下部的花先開,最下部的花後開,而各個 第一分枝的開花順序也是最下部先開花,最上部的最後開。另外,棉花的落蕾率在全株從上部向下部遞減,在低一級的全息胚即一個整枝上,落蕾率也是從上部向下部遞減的。
4.生物化學方面的例證
這方面的例證很多。福建農學院全息生物學研究室主任葉永在教授研究了水稻穀粒中RNA含量的全息分布情況,發現水稻穗全息胚中穀粒RNA含量呈梯度分布,即頂部穀粒中的RNA>中部穀粒的RNA>基部穀粒的RNA,而低一級的全息胚枝梗穀粒RNA含量也呈梯度分布,即頂部穀粒RNA>中部穀粒RNA>基部穀粒RNA。又例如甜菜(一種糖料植物),其全株的上部是葉和花序,中下部是塊根,最下部是根系,含糖量最高的部位在全株的中下部,而在塊根這一級全息胚,含糖量分布與整體類似,含糖量最高的區域也在塊根的中下部。高粱中有一種物質叫氰酸,在全株是上部的葉含量較高,下部的葉含量較低,而在一片葉這樣的全息胚中,氰酸的含量也有相同的分布形式,也是葉上部的含量高,葉下部的含量變低。茶樹的莖和 葉中含有咖啡鹼,在全株,上部的嫩莖比下部 的老莖咖啡鹼含量高,而在低一級的全息胚,如在一個完整的枝上,也是上部葉比下部葉咖啡鹼的含量高。
5.遺傳學方面的例證
馬鈴薯的塊莖結於全株的下部,即全株的下部對結塊莖這一性狀有更突出的表現,對於塊莖這一級全息胚,張穎清教授和他的合作者進行了種植試驗,結果顯示塊莖的下部即頂部比基部對結塊莖這一性狀有更突出的表現,用頂部切塊作種比用基部切塊作種平均增產19.2%。玉米的棒子結於植株的中下部,換句話說,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對結籽粒這一性狀有較突出的 表現;對於玉米棒上的籽粒而言,種植試驗顯示,選用玉米穗上中下部的籽粒作種對比選用上部和基部的籽粒作種增產可高達35%。山東臨沂地區種子站的邢作福等人對18種農作物作了類似的種植實驗,都不同程度地顯示了增產效果。
全息生物學中「全息」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藉助其中的某些觀點來觀察及認識生物體和生物現象,可以產生新的認識,形成新的生物觀。不僅如此,在全息胚學說指導下眾多的全息生物技術已經為我們展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園藝學上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重建整體的形態,得到人們所需要的新性狀或強化某種新性狀;在醫學上根據全息胚與整體間的全息對應關系,對人體的許多疾病作診斷和治療;在農學上根據作物整體期望性狀部位與整體之間的全息對應關系進行全息定域選種;在葯學上根據葯用植物整體與各部分間的全息對應關系來確定葯用部位,以便擴大葯用資源的范圍,或指導有效葯用成分的提取等等。
④ 生命全息論是什麼
全息一詞,是個泊來品,是借用全息攝影照片被破碎後,每一塊碎片仍能完整地顯示被攝物全貌這一特性,人類發明了全息照相。
生物全息,就是基於以小窺大的中醫整體觀,嫁接全息照相的全息概念,來說明生物體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為整體比例縮小這一全息現象。張穎清教授,於1981年在《自然》雜志發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生物全息律》。這個理論認為,每個生物體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對獨立的局部(又稱全息元),包括了整體的全部信息。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整體的縮影。如人體上肢肱骨(上臂骨)、前臂骨、五塊掌骨和下肢的股骨、小腿骨等都是全息元,都是人體的一個縮影。
生物全息,開創了中國全息科學的新篇章。是中國人在生命科學里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發現。
1838年,德國人施萊德和施旺,拿著自製的發大鏡,發現細胞,創立了細胞學說,動物、植物都在細胞層次上高度統一起來了,這是人類生命科學的大事記。但在細胞層次之上,是否還有統一的功能單位,人類仍不得而知。一個半世紀過去了,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終沒結果。1985年,在大中國,張穎清發現了生物全息律,並提出了生物全息胚學說,使這一千古之謎昭然於世。
全息胚學說,一個中國人的重大發現。它認為,一個生物體各個不同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例如,動物的頭、頸、節肢,植物的葉、枝、花瓣等,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種東西——全息胚,均含有生物整體的全部信息,也可以說是特化了的胚胎。把一條蚯蚓切成兩段,可以長成兩條蚯蚓就是這個道理。
張穎清成功了,中醫整體觀成功了。生物全息論,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國著名生物學家貝時璋教授認為,生物全息「在科學上作出了重要貢獻」。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赫胥黎教授指出:張穎清的理論具有非常偉大的意義。美國醫學雜志HPR發表評論說:「像細胞的發現在生物學史上所起的作用一樣,張穎清創立的全息胚學說將大大促進醫學與生物學的發展。」
山東大學,不以學歷論英雄,破格聘請張穎清為教授。他創新思維突出,論著等身,主要學術著作有《全息生物學》、《全息胚及其醫學應用》、《生物全息診療法》、《新生物觀》等。生物全息論,是可以與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相媲美的一大學說。張穎清開創的生物全息科學,張揚著中國人潛質中那份獨特的創造精神。
理解生物全息,要高度注意如下幾點:
1.全息元:生物體的每一個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對獨立的部分,叫全息元。它與肌體有相對明顯的邊界,構成整體的全息元,分屬於不同層次。大全息元中可以再包含著小的全息元。全息元的級數越高,與整體的聯系愈密切。
2.全息的含義:生物體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在化學組成的模式上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的縮小。
3.全息胚:是作為生物體組成部分的、處於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的胚胎,一個生物體是由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組成的。這樣就給出了一個全新的生物整體觀,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發生根本性的和觀念性的改變。
4.細胞全能性:張穎清在全息生物學中提出了「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具有全能性即發育成新個體的潛在能力」的理論。
細胞全能性,就是中醫整體思維的現代版。
1902年,Gottlieb Haberlandt 提出了植物細胞全能性的理論,並指出,植物細胞保持著向完整植株發育的潛在能力。1958年,F. C. Steward,終於在人工條件下,用胡蘿卜根部的細胞培育出了新植株,證明了這種假說。在這一理論的感召下,世界科學家紛紛用體細胞繁殖新植株。
1997年,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受細胞全能性理論的指導,成功了一個可被載入史冊的實驗,用體細胞克隆了多莉羊。揭開了人類用體細胞克隆動物的序幕。從而也證實了張穎清理論的先見性。
三、天外也有個天
其實,生命全息現象,也不是咱中國人的專利,只是中國人將它利用與發展的更好而已。
遠在公元前5-4世紀,現代醫學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與人體全息律驚人相似的觀點: 「在身體的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樣存在於最小部分中,這個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而這些部分是相互關系的,能把一切變化傳給其他部分」。這種 「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的全息思想,呼之欲出。同樣這個希被克拉底,又語出驚人:「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身體。」希氏的觀點,代表了古埃及人早已認識到虹膜是整個人體信息縮影的全息觀點。
耳觀全身病,中醫思維中的小菜一碟,這種耳與人體全息,也被國外醫務工作者重視。諾吉爾博士,法國的外科醫生,在1957年在《德國針術雜志》3—8號發表「形如胚胎倒影式的耳穴分布圖譜」,從此耳針全息療法在德國推而廣之,流傳到世界各地。
手掌診病,神密兮兮的樣子,這種全息應用在西方研究得也比較早。1892年,戈爾頓出版了《指印》一書,發現皮膚紋理發育的遺傳學證據。並發現,沒有任何兩人擁有完全相同的手紋。
足部診療,早已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這種全息思想,在16世紀中,由阿當姆斯和阿塔提斯,把中醫古代的足底按摩介紹到歐洲。1917年,英國醫生菲特茲格拉德,在中醫足療法的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獨特風味的「足反射療法」,並出版論著《區域療法》。
生命全息,一顆閃爍著全人類共同創造智慧的明珠,反映著世界人民驚人相似的先智先覺與創造才能,歷史悠久,朴實無華。只有中國的張穎清,將它完善並發揮得淋漓盡致,並收獲了生物全息科學中最偉大的輝煌。
四、生命全息演化律
張穎清教授,受啟於中醫整體觀,加上個人獨特的思維敏銳,與天才的思考視角,透視出中醫整體觀中的生命全息演化律。
基於對全息的重視,與對張穎清教授的尊重,我們將他的生物全息論歸納並形成一條重要的生物演化規律。並與其它規律一起,構成本書從中醫思維研究生命演化規律的之一條。
生命全息演化律:
1.同源演化的生命,生命體內任何相對獨立部分的生命結構或功能單位,彼此具有全息對應性。
2.同源演化的生命,生命體內任何相對獨立部分的生命結構或功能單位,與生命體具有全息對應性。 生命全息演化律解釋:
全息元之間全息:即由同源精源物質演化的生命每一相對獨立部分,由於精源細胞的DNA半保留復制,復制後都形成了完全相等的DNA基因,因此,每一獨立部分擁有了完全相同的基因。它們具有了永恆的可比性,相似性。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即全息元,其生物學特性的分布,都具有全息對應性。
全息元是生物體基本結構單位,如細胞、每一塊子骨,耳、舌等,都是全息元。全息元上各個表達生物特性的部位,都分別在整體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各自的對應部分;各部位在全息元上的分布規律與各對應部位在整體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分布規律相同。
全息元,是生命體的構造單位,同時又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相對獨立的生命個體。它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自已的本我,是自恰的、具有自己一定獨立性的我;一個是生命體它我,是細織中的,為完成大生命而必需成為構件的我。本我,它有演化成新生命體的潛能與現實;它我,它只是生命體中的一分子,一塊磚,抺殺掉了形成獨立生命的機會,服從於大局,完成生命體賦予的特殊功能。
全息元與生命體全息:生命體,是一個最特化的全息元,最大全息元。它是精源細胞特化,形成的能夠獨立表達生命現象的最大單元。如一個人,它由許多細胞或組織構成。生命個體,與名亞生命體的全息元,具有包含被包含的關系。
在生命體內,各個全息元,都執行著各自的功能,表達著生命一部分功能。生命體,它作為最大整體,它整合了所有生命體內的全息元的功能,產生出最大生命運動。各個全息元,都是它的一個配件。
每一小整體全息元的潛能,都在大整體生命體的大環境下,受到約束。使每一全息元,都成了為完成大整體生命需要而必須犧牲個性的特殊部分。它們雖然都保留著原始精源遺傳物質,都有潛在的形成新生命體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在以集體主義為唯一強調的生命體大環境中,它僅僅是一個棋子,而不能是各行其事的主人。
各個小整體的全息元,與最大的整體的生命個體,也是全息對等。在生物學特性上,小的全息元每一部位,都能在大整體生命體上,找到對應關系。
總上所述,生命全息演化律,說明了由同源精源演化的生命體或每一相對獨立的全息元,全息對應。部分與部分全息;部分與整體全息。這里的全息,可理解為,生物學特性分布的一一對應。它是信息層次上的全等,而不是物質層面上的全等。
⑤ 什麼是全息攝影
全息攝影
又稱全像攝影(Holography),是光學上極富誘惑的一項技術。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灑在馬路的油膜在陽光下會呈現出多種色彩,而在吹起的肥皂泡上也會看到同樣的情況,原因是由於肥皂泡兩個面的反射光出現了干涉,稱光的薄膜干涉現象。光是攝影的生命,而光有很多的特性,如色散和散射,有經驗的攝影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現象變有害為有利,從而為作品添加一些新奇的效果。照相機鏡頭是由多組透鏡合成的,為避免光在透鏡表面的反射損失,人們發明出鏡頭的鍍膜技術,使一定波長的光在反射時相互抵消,以增加進入鏡頭的光線使成像更清晰。同樣,人們利用光波的干涉特性研究出了具有立體效果的全息攝影技術。全息攝影曾一度是科學家進行科研的專利技術,現在普通人經過一定的學習也可以掌握了,如普遍用於信用卡或圖書封面的仿偽卡,那是一種立體顯像的東西,在陽光下顯示著五光十色的反射光。
「全息」這一詞我們會感想到很熟悉,聯想到耳針中的人體全息圖。人耳是人體的一個縮影,上面對應人體各個器官,從這里人們進一步研究出人體的任何一局部都有整個身體的信息,所以稱全息圖,了解這點對全息攝影也就容易理解了。
全息攝影與普通攝影的區別
類 別 全息攝影 一般攝影
記錄方式 物束光與參考光束 光學鏡頭成像(物束光)
記錄內容 物體散射光的強度及相位信息 景物本身或反射光強度
成像介質 記錄後稱全息片(全灰色調) 感光膠片
影像觀察方式 一般藉助激光還原觀看 眼睛直接觀看
色彩表現 彩色干涉條紋圖像 彩色物體圖像
影像特點 三度空間立體感的景物,只有散射光線而並無實物 平面物體圖像
一、 什麼是光的干涉現象
在物理課的力學中我們做過水波的干涉實驗,而根據光的波動特性,人們也成功地觀察到了光波的干涉與衍射現象。為得到頻率相同的二條光線,讓光從一個狹縫中同時射向第二屏的兩個小孔,兩束光在屏後出現了干涉條紋,條紋的出現是因為二束光的波峰與波谷會由於疊加時(同相)光加強,相互抵消時(反相)光減弱。這一現象使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Stephen Benton發現其後面隱藏著一項高科技,從而對這項技術做出進一步的研究
二、 全息圖像的特點
有關全息的原理在1947年就已由英國物理學家丹尼斯伽柏提出了,科學家本人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在全息影像拍攝時,記錄下光波本身以及二束光相對的位相,位相是由實物(圖中藍色光線)與參考光線(圖中紅色光線)之間位置差異造成的,從全息照片上的干涉條紋上我們看不到物體的成像,必須使用具有凝聚力的激光來准確瞄準目標照射全息片,從而再現出物光的全部信息。一個叫班頓的人後來又發現了更為簡便使用白光還原影像的方法,從而使這項技術逐漸走向實用階段。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第一次使用白色光全息片貼在封面時,銷售量由一千萬份增加到再版後的一千六百萬份。這一技術後由美國傳到歐洲和其它國家,廣泛用於信用卡等仿偽技術。激光全息攝影技術也隨之風靡全世界。
全息攝影是利用激光光波的干涉將影像與再現影像記錄下來的一種攝影,它與一般的立體照片技術完全不同,我們可以圍著它觀看各個側面,只是摸不到真實的物體,其顯著的特點和優勢有如下幾點:
1、 再造出來的立體影像有利於保存珍貴的藝術品資料進行收藏。
2、 拍攝時每一點都記錄在全息片的任何一點上,一旦照片損壞也關系不大。
3、 全息照片的景物立體感強,形象逼真,藉助激光器可以在各種展覽會上進行展示,會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⑥ 據說是宇宙全息圖,怎麼看都像是「上帝之眼」
《傳道篇》之四:宇宙全息
雪峰
宇宙是個渾沌體,這個渾沌體是由能量和上帝的靈--道構成的,猶如人這個生命體由物質的肉體和精神的靈體構成一樣。從龐大的宇宙天體到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塵,都是息息相關,相互貫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宏觀的角度講,能量充滿宇宙的一切時空,道控制著宇宙萬事萬物的運行和發展變化,所以,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看似互不牽連的多個天體、多個現象、多個人卻是宇宙這個大有機體的有效組成部分--細胞,所以,宇宙是全息的;從微觀的角度講,一個原子、一個分子、一個人都是結構與能量的聯合體,與外界相互感應,共處於道和能量這個統一體中,所以,宇宙是全息的。
試著拿針尖扎一下自己的腳趾頭,扎的同時全身肌肉會緊縮一下,大腦同時做出應急反應,假如自己的父母或戀人在旁,也會立即對此做出反應,為什麼?因為人體是全息的。
打開電腦,接通網路,全球信息會根據自己的索取出現在屏幕上,為什麼?因為電腦網路是全息的。
關節炎患者會提前獲悉降雨的信息,許多動物會提前感應到地震的信息,原因是地球是全息的。
月亮的盈虧會引起海潮的變化,太陽黑子的活動直接影響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和地球生命的節律,因為太陽系是全息的。
宇宙全息的含義不僅於此,還在於意味著整體中包含著局部,局部中包含著整體。
人體是由一百三十萬億個細胞構成,而人體的每一個細胞中包含著有關人體整體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說,當一百三十萬億個細胞集合在一起時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體,每一個細胞只是構成一個人體的不足為道的組成部分,但當我們把一個個細胞分裂出來的時候,每一個細胞就可以形成一個人體,用佛眼看這一個個細胞的時候,這一個個細胞卻是一個個人,五官七竅骨骼毛發五臟六腑四肢皮肉一件都不少,再分裂這個細胞,發現這個微末細胞又是由一百三十萬億個更微末的細胞組成。
站在穿衣鏡前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自己,但若把這個穿衣鏡分成兩片,我們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鏡中有一個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化身成了三個人,假如把這個穿衣鏡分裂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個個完整的自己,一個人化身成了四個人,依次類推,假如把這個穿衣鏡粉碎成十萬片、十萬億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自己,就可以化身萬億。
一粒植物的種子,即使它沒有被埋入土壤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用法眼可以看到它的全貌,它的葉子的形狀、生長的形態等等。
一個剛剛抽出的芽蕾,用肉眼看不出它將長成什麼形狀(假若我們不知道它是何種植物的芽蕾,又沒有參照葉片的時候,)也不清楚它將長多大,但用宇宙全息的眼光,就可以看到這個芽蕾生長成的大小和形狀。
一片生長著的葉子,剪去一半,從剩下的一半中可以看到整片葉子的全貌。
萬事萬物都如此,因為宇宙是全息的。
明白了宇宙是全息的,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會發生顛覆性的飛躍,再來理解老子講的道和釋迦牟尼講的佛法及耶穌的思維及其科學的理論,就會全線貫通,一目瞭然,我們的靈覺也就開了,根器深的人可以開發出一系列的特異功能了,我們處理日程生活中的事務也就輕松如意了。
舉個例子,人生中有一大苦惱,就是男女情愛,戀人或夫妻之間總希望單一純潔,若相戀或夫妻的一方偷戀第三方,另一方就苦惱悲傷,不論這一方費盡唇舌表白"我也愛你,我真的愛你,"已經無濟於事,因為另一方決不相信"你既然也愛他(她),怎麼能再愛我呢?毫無疑問,你的愛是假的,起碼你給我的愛是殘缺不全的。"
這種苦惱就是不明白宇宙全息造成的,從宇宙全息來講,不論一個人愛幾個人,甚至是幾百個人、幾萬個人,幾十億個人,他(她)對任何一個人的愛都是完整的,是真心的,絕對不是殘缺不全的,就象看穿衣鏡一樣,一塊鏡片中只有一個自己,兩塊鏡片中有兩個自己,十億鏡片中有十億個自己,並且每一個自己都是完整的自己。
佛可以化身萬億去拯救人,因為佛知曉宇宙是全息的,佛也是全息的。
假設有一萬個女子愛我,我不管每個女子除了我還愛著多少男人,但我相信,這一萬個女子對我的愛是真心的完整的愛,我會欣然接受這些愛,同理,假設我愛一萬個女子,我對每一位女子的愛都是真心的、完整的。
還有必要死死抓住一個不放嗎?人生短暫,多愛幾個又有何妨?
其他道理可以依次類推。
總之,天人合一,宇宙全息,微妙玄通,化身萬億。
⑦ 人的手掌心是什麼穴位是連接人體的那個器官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點陣圖)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議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針區(緩刺激、長時間指壓)、食指大腸穴、手背三間穴、合谷穴。
2、悸動氣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區、中指中沖、小指少沖、手腕神門穴
3、食慾不振:腸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長期緊張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內側食指下胃脾大腸區。
4、肩酸:過度活動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氣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點
生殖器官異常引起肩酸:無名指和小指根間心悸點
5、腹瀉:消化不良或食物變質而引起。須加強腸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區、下痢點、食指大腸穴、小脂腎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針區
6、失眠: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倒錯或神經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區、手掌區、中指中沖穴
7、身體倦怠、盜汗:過度疲勞,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腸區、健理三針區
8、頭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頭痛――全頭點 大拇指、中指
頭頂痛――頭頂點(中空痛) 中指 肝經
後腦疼――後頭點 小指 膀胱經
兩側疼――偏頭點 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額痛――前頭點 食指 胃經
9、焦慮不安:
方法:中指中沖、小指少沖、手掌區、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邊穴、手背手腕陽溪穴
虎邊穴是治療羊癲瘋的特效穴。
10、低血壓:
手腕神門、大陵穴、手背手腕陽池穴、無名小指下中渚穴
11、發冷:
手背陽池穴(慢慢長時間緩刺激)、無名指關沖、小指命門穴、手心區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門、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間、拇指丘胃脾大腸區
13、眼睛疲勞:
手掌心包區、食指商陽穴、小指少澤穴
14、牙痛:
小指腎穴、手背合谷穴、中指無名指下齒痛點、無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澤穴、手背中指下「頸咽區」
16、暈車:
小指側手腕上神門穴、無名指關沖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發:
小指腎穴、小指命門穴、手心、中指中沖穴、無名指關沖穴、手腕中央陽池穴
18、更年期障礙:
小指腎穴、小指側面生殖區、手指中央心包區
19、腹脹:
食指大腸穴、手背食指根處二間穴、胃脾大腸區
20、蕁麻疹:
無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腎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陽池穴。
21、痔瘡:
手背小指會陰點、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腸穴。
22、關節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陽池穴
23、肩關節炎:
手腕側太淵穴、手背合谷穴、陽溪穴、手腕神門穴、手背液門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沖穴、手背小指末端後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區」兩個穴道、食指下側、無名指下鍘(輕柔緩慢)
坐骨神經痛:手背無名指和小指交叉處坐骨神經點
25、肥胖:
掌內食指下方「胃脾大腸區」(強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區」
26、蓄膿症:
掌內拇指丘「胃脾大腸區」、手背合谷穴、中指中沖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間鼻痛點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強刺激)、食指大腸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腸點、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潰瘍:
手掌中央下胃腸點、手背中央胸腹區、食指前頭點
30、眩暈:
無名指下關沖穴、中指指根耳咽區
31、耳鳴:
小指腎穴、前谷穴、手背陽谷穴、無名指關沖穴
32、氣喘:
掌內食指和中指下咳喘點、手背食指根三間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區(輕柔)
33、肌膚老化:
小指腎穴、無名指肺穴、關沖穴
34、頭發損傷:
小指腎穴、手腕陽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視:
手掌中央心包區的勞宮穴、手背小指側手腕附近腕骨穴、無名指肝穴
36、貧血:
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門、大陵穴、小指腎穴、手心
37、打嗝:
食指商陽穴、大腸穴、無名指肝穴
38、眼疾:
大骨空穴、食指商陽穴、二間穴、手背合谷穴
39、胃病引起的胸悶:
胃腸點、手背胸腹區。一定要強刺激,否則會增加胃酸分泌。
40、老花眼:
手背小指側手腕養老穴、手掌小指根側養老點。
附圖一:手掌掌心穴點陣圖
附圖二:手掌掌背穴點陣圖附圖三:手掌的反射區圖
附圖四:手的人體全息示意圖(1)
附圖五:手的人體全息示意圖(2)附圖六:手部病理反應點--掌背圖附圖七:手部病理反應點--掌心圖附圖八:手部穴點陣圖--掌背附圖九:手部穴點陣圖--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