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此圖片出處,哪部電影的
這個不是電影圖片
科羅拉多斯普林斯,CO,長青公墓,2009年陣亡將士紀念日,退伍軍人,從革命戰爭到目前,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國,越南
長青公墓慈善協會舉辦其每年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紀念的今天,周一,5月25日。今年有一個演示的的1861創業船員BSA共享的歷史陣亡將士紀念日,隨著降旗儀式。重新enactors將代表從革命戰爭到現在的退伍軍人。 以上谷歌翻譯 圖片注釋原文如下
Memorial Day 2009, Evergreen Cemetery, Colorado Springs, CO, Veterans from Revolutionary War to Present, Civil War, World War I, World War II, Korea, Vietnam
The Evergreen Cemetery Benevolent Society hosted its annual Memorial Day Commemoration today, Monday, May 25th. This year there was a presentation by the 1861 Venture Crew BSA sharing the history of Memorial Day, along with a Flag Lowering Ceremony. Re-enactors will represent veterans from the Revolutionary War to the present.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CSPD Pipe and Drum Corp.
㈡ 此圖出處
很明顯是《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的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員。由該圖中其所佩戴的風鏡上有一個橫放的白色「染色體」標志推斷出是《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系列游戲。又因為其肩上佩戴美國國旗標志,穿棕黃色作戰服排除其為TF141(成員佩戴英國國旗標志),影子部隊(穿深黑色作戰衣)成員。再根據其佩戴的戰術頭盔以及黑色面罩,排除其為海軍陸戰隊(不配面罩,穿亮色沙漠作戰服),游騎兵(少部分佩戴防沙口罩,穿暗色沙漠作戰服,佩戴普通頭盔,少部分加掛戰術插件,除了《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的鄧恩下士自始至終佩戴戰術頭盔,穿亮色作戰服,但是鄧恩沒有佩戴過風鏡,也沒有蒙過面)成員。可能有人認為其為「寒霜」威斯布魯克中士,但是「寒霜」作為一個玩家控制角色(注意:寒霜不同於「肥皂」、普萊斯這樣的可控制角色,「肥皂」、普萊斯有作為NPC出現,有他們自己的模型,「寒霜」則是一直由玩家控制的,沒有自己的模型),是不可能作為NPC出現的。再因為三角洲有不少這樣穿戴的隊員(例如一名在電梯里陣亡的隊友,名字似乎叫麥考林),所以其明顯不是「寒霜」。
但是由於圖片的渲染,光影都與《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大相徑庭,推斷出此圖經過PS,而且《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像這樣的三角洲隊員基本都是作為陣亡隊員以及龍套出現,這張圖片可能是有人使用GMOD(蓋瑞模組,一個沙盤游戲)+PS製成。
㈢ 求帶有死亡氣息的唯美句子
有是有
不過是跟圖片連在一起的
㈣ 一個死了的男人守候自己女朋友的一組圖片叫什麼
qq情侶透明皮膚戀愛唯美 我們說好的
㈤ 求火影忍者中所有人物的圖片
火影忍者中的人物有:秋道丁次、猿飛阿斯瑪、李洛克、日向寧次、漩渦鳴人。
1、秋道丁次:
漩渦鳴人,日本漫畫《火影忍者》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角。火之國木葉隱村的忍者,第四代火影波風水門和漩渦玖辛奈之子,六道仙人次子阿修羅的查克拉轉世者。
㈥ 三國殺標准版所有人物圖片
曹 操
護駕:魏將何在?/來人,護駕~
奸雄: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孤好夢中殺人
陣亡: 霸業未成…未成啊…
甄 姬
洛神: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傾國: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陣亡: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
司馬懿
反饋:下次注意點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鬼才:天命?哈哈哈哈~ /吾乃天命之子
陣亡:難道真的是天命難違?
郭 嘉
天妒:就這樣吧
移計:也好
陣亡:咳、咳
張 遼
突襲:沒想到吧? /拿來吧
陣亡:真沒想到。
許 褚
裸衣:誰來和我大戰300回合/破!
陣亡:冷~好冷啊~~
夏侯敦
剛烈:鼠輩,竟敢傷我!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陣亡:兩,兩邊都看不見啦~
夏侯淵
神速:吾善於千里襲人/取汝首級如探囊取物
陣亡:竟然比我還快
曹仁
據守:我先休息一會/盡管來吧
陣亡:實在是受不住了
劉 備
仁德:惟賢惟德,仁服於人 / 以德服人
激將:蜀將何在?/爾等敢應戰否?
陣亡:難道這就是桃園嗎?
關 羽
武聖:觀爾乃插標賣首。/關羽在此,爾等受死。
陣亡:什麼?此地叫麥城?
張 飛
咆哮:啊啊~ /燕人張飛在此
陣亡:實在是殺不動啦
馬 超
鐵騎:全軍突擊~~
趙 雲
龍膽:能進能退乃真正法器/喝~
陣亡: 難道這就是失敗的滋味嗎?
諸葛亮
觀星:觀今夜之天象,知天下之大事 / 知天易,逆天難
陣亡:將星隕落,天命難違
黃月英
陣亡:亮~
黃忠
烈弓:百步穿楊
陣亡:忠,不得不服老啦
魏延
狂骨:誰敢殺我
陣亡:啊
孫 權
制衡:容我三思
救援:好舒服啊/有汝輔佐,甚好
陣亡:父親,大哥,仲謀潰矣
周 瑜
反間:掙扎吧,在血和暗的深淵里
英姿:哈哈哈哈~/汝等給我看好了
陣亡:既生瑜,何生....(咳咳)。
黃 蓋
苦肉:請鞭撻我吧 ,公瑾!
陣亡:失血過多了
陸 遜
連營:牌不是萬能的,但是沒牌是萬萬不能的。
陣亡:我還是太年輕了
孫尚香
聯姻:夫君,身體要緊
梟姬:哼~
陣亡:不,我還不可以死
大 喬
國色:請休息吧~
流離:交給你了~
陣亡:伯符,我去啦!
呂 蒙
陣亡:難道被看穿了嗎?
甘 寧
奇襲:你的牌太多啦/接招吧
陣亡: 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小喬
天香:替我擋著/接著哦
陣亡:公瑾,我先走一步
周泰
不屈:還不夠/我絕不會倒下
陣亡:已經盡力了
華 佗
急救:別緊張,有老夫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青囊:越老越要補啊 ?/早睡早起,方能養生
陣亡: 醫者不能自醫啊....
呂 布
無雙:誰能擋我?!
陣亡:不可能!~~~~~~
貂 禪
離間:呵呵~
閉月:失禮啦~~
陣亡: 父親大人,對不起
張角
雷擊:雷公助我
鬼道:以我之真氣,得天地之造化
黃天:天下大勢,為我所控/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陣亡;黃天也死啦
於吉
蠱惑:猜猜看啊,你信嗎
陣亡:竟然被猜到了
.基本牌 殺閃桃酒火殺雷殺
錦囊牌 決斗過河拆橋順手牽羊萬箭齊發南蠻入侵桃園結義無中生有五穀豐登借刀殺人樂不思蜀閃電無懈可擊火攻兵糧寸斷鐵索連環
裝備牌 諸葛連弩雌雄雙股劍寒冰劍青釭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貫石斧方天畫戟麒麟弓八卦陣仁王盾+1馬-1馬古錠刀朱雀羽扇藤甲白銀獅子銀月槍
武將牌 曹操司馬懿夏侯惇張遼許褚郭嘉甄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馬超黃月英孫權甘寧呂蒙黃蓋周瑜大喬陸遜孫尚香華佗呂布貂蟬
風 夏侯淵曹仁黃忠魏延小喬周泰張角於吉神關羽神呂蒙
火 典韋荀彧龐統卧龍諸葛亮太史慈袁紹顏良&文丑龐德神周瑜神諸葛亮
林 徐晃曹丕孟獲祝融孫堅魯肅董卓賈詡神曹操神呂布
山 張郃鄧艾姜維劉禪孫策張昭&張紘左慈蔡文姬神趙雲神司馬懿
將 曹植於禁張春華法正馬謖徐庶凌統吳國太徐盛陳宮高順
SP 楊修貂蟬公孫瓚袁術孫尚香龐德關羽
三國殺的圖片庫關於人物卡牌的366*514的只有曹操,劉備和孫權。其餘全是小圖。
如果想看人物技能,圖片庫還有背碗鹵粉的女體無雙三國殺。
我也想收集,但是一直收不全,DIY倒是收集了不少。
㈦ 王者榮耀哪個英雄在陣亡倒地的時候姿勢最灑脫
縱觀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被電子產品所佔據,已經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平淡無奇的生活了,多年前的童年回憶也不是這些高端的生活。
現在年輕人的娛樂時光是什麼——王者榮耀。王者榮耀這款娛樂游戲,可以說是代替了百分之八十的多年前的娛樂,它有著不一樣的感覺,給人的娛樂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王者榮耀。適當娛樂,合理安排時間!
㈧ 跪求,死亡唯美的圖。那瞬間有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感慨。
夜神月吧的帖子
自己去找
http://post..com/f?kz=219516710
這個是37話夜神月死時的圖沒有P過的
http://post..com/f?kz=220705535
這些是夜神月死時的圖P過的(我最喜歡的一套夜神月的圖)
http://post..com/f?kz=207510653
這套是[光線照下的瞬間]
http://post..com/f?kz=207667537
這套是紅發的夜神月
㈨ 與戰爭有關的圖片。附解說。3張就好
中日甲午戰爭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時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朝鮮半島及海上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七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戰斗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中炮陣亡,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覆滅,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的奮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門。其三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里,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陋室寒山客增補陸軍部分:1894年7月,中日兩軍在朝鮮開戰。毅軍以分統馬玉昆率五營一隊(約2100人),與淮軍盛字軍以及奉天的奉字練軍、盛字練軍一起,構成了四大軍29營,於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與從牙山退回的葉志超、聶士成部匯合,朝廷命葉志超為駐平壤各軍總統。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清軍分兵抗拒,重創日軍第9旅團。日軍中、右兩隊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島助義中佐拚命督戰,攻陷了左右兩翼的堡壘。但隨即遭到清軍的步炮協同夾擊,再遭重創。這一仗,日軍遭受了重大傷亡,據《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公布的數字,「將校以下死者約一百四十名,傷者約二百九十名」。中隊長級大尉軍官被擊斃四名,少尉軍官被擊斃二名。第9混成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第21聯隊長西島助義中佐、炮兵第5聯隊第3大隊長永田龜少佐均被擊傷。清軍雖然戰勝,但不幸的是,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門被日軍元山支隊與朔寧支隊聯手攻陷,奉字軍統領左寶貴力戰陣亡。當夜9時,葉志超率軍由平壤倉皇潰退,狂奔500里,逃入中國境內。一路被日軍埋伏邀截,人馬自相踐踏,死者2000餘人,被俘500餘人,傷者無數。黃海海戰發生於9月17日,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附近海面。北洋艦隊參加戰斗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斗軍艦則有12艘。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諸艦,但北洋艦隊中致遠艦亦受重創(管帶鄧世昌)。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軍艦,包括其全都精華,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等八艘五千馬力以上的主力艦和巡洋艦。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16日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
11時許,北洋艦隊突然發現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幾簇黑煙,丁汝昌登上甲板瞭望,判定為日本艦隊。於是立即命令各艦升火、實彈,准備戰斗。由東鄉平八郎指揮的吉野號率先發現北洋艦隊,發出信號「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12時20分,日艦逐漸接近北洋艦隊。中午12時50分,北洋艦隊旗艦定遠首先開炮。十秒鍾後,鎮遠艦也發出炮彈,緊接著,北洋艦隊各艦一齊發炮轟擊。三分鍾後,日本旗艦松島也開始發炮還擊。剎時間,雙方各艦百炮一齊怒放,硝煙彌漫,海水沸騰。開戰之初,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下:
火炮/門魚雷發射管/架總排水量/噸總兵力/人平均航速/節
北洋水師19555627212614.5
日本艦隊26856836391610.2
其中,日本第一游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另據英國海軍年鑒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依航行次序,日艦配備情況如下:第一游擊隊艦名艦長排水量(噸)速度(節)主炮(門)
「吉野」河源要一4,21622.5150mm速射炮4
「高千穗」野村貞370918260mm2
「秋津洲」上村彥之丞315026150mm速射炮4
「浪速」東鄉平八郎370924
本隊第一群陣:艦名艦長排水量(噸)速度(節)主炮(門)
「松島」旗艦尾本知道427816320mm1
「千代田」內田正敏243919120mm速射炮1
「嚴島」橫尾道昱427816320mm1
本隊第二群陣:艦名艦長排水量(噸)速度(節)主炮(門)
「橋立」日高壯之丞427816320mm1
「比睿」櫻井規矩之左右228413.2170mm2
「扶桑」新井有貢377713280mm2
本隊左側:艦名艦長排水量(噸)速度(節)主炮(門)
「西京丸」鹿野勇之進410015120mm
「赤城」坂元八太郎62210.25120mm
北洋艦隊的12艘軍艦配備情況如下:艦名艦長排水量(噸)速度(節)主炮(門)
「定遠」旗艦劉步蟾733514.5305mm4
「鎮遠」林泰曾733514.5305mm4
「經遠」林永升290015.5210mm2
「來遠」邱寶仁290015.5210mm2
「致遠」鄧世昌230018210mm2
「靖遠」葉祖珪230018210mm2
「濟遠」方伯謙230015210mm2
「平遠」李和210014.5260mm1
「超勇」黃建勛135015250mm2
「揚威」林履中135015250mm2
「廣甲」吳敬榮129615150mm2
「廣丙」程璧光100017120mm3
另外六艘艦艇為炮艦鎮南、鎮中和魚雷艇福龍、左一、右二、右三。戰斗開始不久,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由於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發射時炸膛,丁汝昌摔傷,信旗被毀。丁汝昌拒絕隨從把自己抬入內艙,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可是他只能鼓一艦士氣,戰斗剛開始,北洋艦隊就失去了指揮。日第一游擊隊4艦利用航速優勢繞攻北洋艦隊右翼「超勇」、「揚威」,二艦相繼被擊中起火,退出戰斗。日艦「吉野」也被北洋艦隊擊中起火,但很快被撲滅。13時30分左右,「超勇」沉沒。當日本第一游擊隊繞攻北洋艦隊右翼時,本隊也與北洋艦隊主力交相攻擊。日本軍艦「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艦隊截擊。「定遠」、「來遠」、「經遠」重創「比睿」、「赤城」。「赤城」艦長坂元八郎太陣亡。「西京丸」也受創。14時15分左右,日本艦隊繞至北洋艦隊背後,與第一游擊隊形成夾擊之勢。北洋艦隊腹背受敵,隊形更加混亂。在混戰中,北洋艦隊一直沖殺在前的「致遠」艦受到「吉野號」、「高千穗」等的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船身傾斜。
伊東佑亨令第一游擊隊救援「赤城」、「比睿」。「吉野號」沖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著火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致遠」艦向「吉野」號右舷高速撞去。日本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躲過一條魚雷後,終於被另一條擊中,全艦清兵共252名全部陣亡。(根據雙方史料,致遠沉沒有了新的說法,日軍史料記載日方艦隊並未發射魚雷,致遠沉沒成了黃海海戰的一個謎。)「經遠」繼續迎戰「吉野」,也中彈起火,管帶林永升、大副陳策陣亡,隨後艦也被魚雷擊沉,全艦270人除16人獲救外,全部陣亡。「致遠」沉沒後,「濟遠」管帶方伯謙、「廣甲」管帶吳敬榮,臨陣脫逃(方伯謙等是否臨陣脫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遠」、「來遠」因中彈過多,退出戰斗,避至大鹿島附近緊急修補損壞的機器。「定遠」、「鎮遠」兩艦浴血奮戰,中彈甚多,幾次起火。下午3時30分,「鎮遠」艦的30.5公分大炮連續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二次。「松島」後甲板四號炮塔中彈後,火焰引發裝葯,發生了大爆炸。「松島」船軸傾斜5度,冒起白煙,火災大作。不久,「靖遠」、「來遠」搶修完畢,重新投入戰斗。日本軍艦「赤城」、「比睿」、「西京丸」負傷,旗艦「松島」情況也不容樂觀,「吉野」、「扶桑」也受了傷,又見北洋艦隊重新集隊,伊東佑亨便於17時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戰場。北洋艦隊稍事追擊,也收隊返回旅順。歷時5個多小時的黃海海戰到此結束。黃海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為近代世界海戰史上遠東戰區所罕見。海戰的結果是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廣甲」逃離戰場後觸礁,幾天後被自毀)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傷(「西京丸」、「赤城」兩艦被拖行後不久後沉沒),死傷官兵600餘人。黃海海戰進一步揭露出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北洋水師建立之初,艦隊在火力和整體噸位上遠超當時的日本海軍,日本海軍的制定擴充海軍計劃,為籌集經費,天皇甚至從後宮經費中撥款給海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慈禧太後反而從海軍經費中抽錢建她的頤和園。大清水師軍艦年久失修,海軍訓練差,不少水兵吸食鴉片,高級官員貪污成風,整支軍隊素質低下。日本海軍加緊訓練,軍艦保養好,在自主造艦的同時,向英國皇家海軍購置新艦,學習經驗。在海戰開始前,北洋水師軍艦老舊,鍋爐破損,艦炮使用實心炮彈,射速慢,威力不足。日本海軍訓練有素,裝備了大批的新式戰艦,使用大口徑火炮,並裝備了速射炮,開發出了新型的炮彈,在總體噸位上也超過了北洋海軍,在海戰上有了極大的優勢。
第二階段
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面對日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堅持抵抗,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軍土城子,徐邦道的拱衛軍負隅頑抗,次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負隅頑抗,最後被殲滅。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炮彈打死。由於兵力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敵人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遠彈葯告罄,劉步蟾自殺。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最終自殺。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威海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大清國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被日軍擊退。2月28日,日軍高歌猛進,從海城分路進攻,3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戰爭的失敗原因
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
准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十九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列寧分析道:帝國主義列強「除了對已經被分割了的世界來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爭奪半獨立國的斗爭就不免要特別緊張起來。」於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便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塊肥肉。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1884年中法戰爭後,由於列強之間忙於爭斗,相對平靜了大約10年,中國政治家的神經鬆弛了一些,在人們對西方列強的「友善」感到慶幸的時候,東邊的一個鄰國正在虎視眈眈。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奏摺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說這些議論還是一個「藍圖」,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准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日本在幾十年裡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葯經費。
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在近代戰爭中,掌握制海權非常重要。所謂制海權,簡單地說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敵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權取決於海軍的實力和正確的戰略。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黃海關繫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中國雖是內線作戰,但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軍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必要時進行決戰,對敵方海軍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當時也有這個力量和可能。1893年,中國海軍居世界第9位,排在英、德、法、俄、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之後,美、日之前。如果戰略正確,指揮得當,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於關鍵戰役指揮失誤
在雙方爭取制海權的黃海海戰中,清軍以優勢兵力(清軍:2艘重型鐵甲艦,10艘巡洋艦艦,魚雷艇及炮艇6艘,共18艘。日軍:8艘巡洋艦,1艘老式鐵甲艦,炮艇及武裝商船2艘,共11艘)迎擊日軍。而且清軍鐵甲艦定遠,鎮遠對日軍有著絕對的火力及防護力優勢。戰役指揮官,清軍水師提督丁汝昌率軍遭遇日艦後,幾次機動,被日軍搶去T字橫頭優勢。此時他將主力戰艦——2艘鐵甲艦和10艘巡洋艦以「八」字型橫列展開,一鐵甲艦為中心,向日軍沖去。妄圖以此沖散日軍艦隊。同時丁汝昌還發出命令:「各小隊須協同行動;始終以艦首向敵;諸艦務於可能之范圍內,隨同旗艦運動之。」但重要的一點是,丁汝昌並沒有制定艦隊副指揮官。12時53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開始發炮還擊。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此時北洋水師失去指揮官,艦隊秩序混亂。但戰役勝負未定。北洋水師陣型有利於破壞日軍隊形。清軍艦隊如能繼續向前突進,可以將日軍的第一游擊隊與本隊隔開,那時戰役成敗還未可知。但定遠此時卻畏縮不前。由於丁汝昌的命令,各艦只能隨旗艦運動,故使日艦有充分時間進行機動。13時20分,日艦完成對清軍的夾擊。自此,清軍戰敗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