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抗生素使用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90後傷感唯美圖片黑白 2025-07-19 05:17:34
柚子圖片是什麼動漫 2025-07-19 03:43:52
惦記老同學背景圖片 2025-07-19 03:20:54

抗生素使用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7-08 10:38:13

⑴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正確的做法是,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就不多用,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肌肉滴注的就不靜脈滴注,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用一種就能「搞定」的就不用多種。例如,感冒以後,許多醫生都要開出含有某些抗生素的處方。其實,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而不是病菌性的,而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對症狀輕微的病毒性感冒,完全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甚至不必用任何葯物,只需大量喝白開水,通常一周以後就「沒事」了。

⑵ 為什麼說抗生素的使用是一把雙劍刀

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對就是在給自己捅刀子!

2018-12-09 16:39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醫院當保健院、抗生素當消炎葯,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殺死身體里的病毒,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長!「能不吃葯就不吃葯、能吃葯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是世衛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葯原則。

⑶ 濫用抗生素會使人肺部成「棉花狀」

濫用抗生素有可能會使人肺部成「棉花狀」

近日,身體抱恙李先生前往醫院就診。他表示,自己已經咳嗽了兩個多星期,且中途也在服用抗生素,但並未好轉。醫生拍片檢查後才發現,李先生的肺已經成了「棉花狀」,屬於黴菌感染。經詢問得知,半年以來,他只要一咳嗽就前往小葯店購買抗生素吃,一次吃就2個星期左右。

耐葯細菌(圖片來自網路)

細菌產生耐葯性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濫用抗生素可以加劇耐葯性問題,當抗生素這最後一道防線也不再有效,普通細菌很可能會卷土重來,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

慎重對待抗生素

我們如何正確慎重的對待抗生素呢?一定要用完整個療程的抗生素,即使你已經感覺好多了,也應該堅持用完;如果有用剩的抗生素,請扔掉,不要和別人分享或使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不要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購買抗生素,只使用有資質的醫務人員開出的抗生素;不要主動要求醫生給你開抗生素;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⑷ 抗生素如何正確服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則

1、為了有效控制感染,爭取最佳療效。

2、預防和減少抗生素的不良反應。

3、注意劑量和療程,避免產生耐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體內正常菌群失調。

5、根據葯敏試驗,嚴格選葯和給葯途徑,防止浪費。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議

1、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較大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對發熱原因不明,且無可疑細菌感染徵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對病情嚴重或細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針對性地選用抗生素,一旦確認為非細菌性感染者,應立即停用抗生素。

3、凡懷疑細菌感染的病例,應力爭在使用抗生素前按疾病診療常規採集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和體外葯敏試驗。

4、根據細菌學檢查結果,結合臨床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對原來使用的抗生素進行必須的調整。選用抗生素同時要注意葯品來源及價格。

5、聯合使用抗生素應有嚴格的指征。一般適用於一種抗生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包括敗血症、細菌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等)、混合感染、難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長期用葯細菌又容易耐葯的病例,以兩聯為宜,但要合理掌握療程。聯合使用抗生素應能達到協同或相加的療效,不增加不良反應,防止和延緩耐葯菌株產生的目的。嚴禁無根據的隨意聯合用葯。

6、細菌性感染所致發熱,經抗生素治療體溫正常、主要症狀消失後,及時停用抗生素,但敗血症、骨髓炎、細菌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傷寒、慢性腎盂腎炎、彌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結核及某些重症感染可視情況而定。

7、明確診斷的急性細菌性感染,在使用某種抗生素72h後,臨床效果不明顯,或病情加重者,應多方面分析原因。確屬抗生素使用問題時,應調整劑量、給葯途徑,可根據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結果,改用其他敏感性葯物。

8、一般情況不因預防目的而使用抗生素。特別是濫用廣譜抗生素,對無感染徵象的心血管病、腦血管意外、惡性腫瘤、糖尿病、非感染性休克、慢性腎臟疾患,一般不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9、所有胃腸道手術及膽囊手術除其他術前處理外,可術前1h給予抗生素預防治療

10、只有對急性風濕熱病人,可定期使用青黴素G,以殺滅咽部溶血性鏈球菌。

11、對其他選擇性手術,特別是心臟手術,顱內手術及骨、關節手術,矯形手術可在術前1d開始使用抗生素,手術後使用時間根據病情決定。

12、必須認識到人體免疫力的重要性,強調綜合治療,不要過分依賴抗菌葯物。

⑸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怎樣才算合理使用抗生素

1. 一定要有嚴格的用葯指征。病毒感染或非細菌性發熱,應視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

2. 如能檢出細菌,最好做葯敏試驗,選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3. 用葯量要足,還要保障堅持按療程用葯,「蜻蜒點水」式地用葯對治療不利。但如系老年人、兒童、孕婦、體弱消瘦和肝、腎功能不好者,則抗生素的劑量和用葯時間要酌減。

4. 根據需要,必要時可聯合用葯。聯合用葯的指征是:病情特別嚴重,如敗血症或化膿性腦膜炎等;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單用一種抗生素達到血液有效濃度所需葯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毒副反應時,加用另一種抗生素可減少該葯的葯量,以達到同樣療效。聯合用葯的品種不宜過多,一般以兩種為宜。用葯選擇必須是沒有拮抗作用(即葯物的療效互相抵消),而有協同或相加作用(指兩種抗生素應用所產生的治療效果,大於或等於兩葯單用的治療效果之和)。

5. 如使用某種抗生素療效不好時,要考慮是否用量不足、用葯時間短、給葯途徑不當、全身免疫功能差等因素,如與此有關,只要對這些原因予以調整和改善,療效就會提高,不要頻繁更換葯物,造成用葯混亂現象,這對患者有害無益。

6. 使用抗生素「試驗治療」要慎重。對原因不明的長期發熱實在診斷不清時,「試驗治療」雖不失為權宜之計,但不能濫用,特別是不宜過早使用。因為「試驗治療』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發熱得到暫時控制,也不能證實其療效,如用葯並非適應症,則後患無窮。

7. 不要隨意把抗生素作為預防感染用葯使用。

8. 皮膚、粘膜疾病,要盡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特別是青黴素G絕對不能用,以免發生過敏反應。
http://www.em800.com/index/ca24038.htm

怎樣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於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將抗生素作為萬能葯,不管得了什麼病,都用抗生素治療。要知道,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此強調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視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麼,該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峽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這類疾病無需抗生素而應使用病毒靈、病毒脞等抗病毒葯物以及中草葯治療。
(2)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選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條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據感染部位和經驗選用,然而可靠性較差。一般情況下,呼吸道感染以革蘭氏陽性球菌為多見。尿道和膽道感染以革蘭氏陰性菌為多見。皮膚傷口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時也會產生副作用,沒有一個抗生素是絕對安全而無副作用的。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可損害第八對腦神經而造成耳聾。青黴素可發生過敏性休克,還會引起皮疹和葯物熱。應用廣譜抗生素如四環素等會使體內耐葯細菌大量生長繁殖,而引起新的更嚴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應有的放矢,不可濫用。
(4)新生兒、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全的人應避免或慎用主要經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的毒性較大的抗生素。
(5)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要嚴加控制,盡量避免在皮膚、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導致過敏反應,也易引起耐葯菌株的產生。

⑹ 如何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 百度經驗

因為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會抗生素作為萬能葯,不管得了什麼病都用抗生素治療。要知道,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許多不良的後果。因此強調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身邊的抗生素效果是必要的。那麼,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1。病毒病不應該用抗生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咽峽炎,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因此,這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應該是精神上的病毒,病毒脞等抗病毒葯物及中葯治療。

2。使用抗生素,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然而,如果受條件限制或病情危急,可根據感染和經驗的網站選擇的,但可靠性差。在正常情況下,呼吸道感染革蘭氏陽性球菌為多見。泌尿膽道感染革蘭陰性菌為多見。皮膚傷口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3。抗生素可以治癒疾病,而且還會引起副作用,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抗生素,無副作用。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可通過受損第八顱神經性耳聾引起的。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可發生,葯物也可引起皮疹和發熱。造成大量生長繁殖體,從而導致新的,更嚴重的感染,使用抗生素應有的放矢,不可濫用廣譜抗生素,如四環素抗性細菌中的應用。

4。新生兒,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避免或慎用主要排泄由肝臟和腎臟毒性較大的抗生素。

5。預防性抗生素應嚴格控制,以避免對皮膚的,因為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而且還可以導致葯物抗性菌株,粘膜,如外用抗生素。
所以它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最好。

⑺ 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分類

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病毒微生物的葯物。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喹諾酮類以及碳青黴烯類等。

感冒與抗生素

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引發的感冒佔少數。病毒是一類比細菌小得多的生物,使用抗生素對病毒幾乎沒有作用。如果一感冒就選用抗生素,機體就易產生耐葯性,用的抗生素越多,耐葯性也就越強。當然已經確認為細菌性感染引起的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除外。

抗生素不可濫用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一有炎症,就會服用抗生素。這種做法極不正確。如果用抗生素治療菌性炎症,這些葯物進入人體後,會引起人體內的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生活中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瘀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用抗生素來治療。

專家建議16歲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氟派酸,因為會影響骨骼等的發育;孕婦在使用抗生素時也一定要權衡利弊。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一定要慎用抗生素。否則,受害的是我們自己。

抗生素以前叫抗菌素,它是從某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提取而得。

一般只要用很低的濃度,就可以對許多細菌、黴菌、霉形體、立克氏體

等起抑制生長甚至殺滅的作用。
抗生素的種類很多,目前國內在醫學和獸醫日常應用的抗生素不少

於幾十種。不同的抗生素對病菌的作用原理不盡相同:
1.有的抗生素是干擾細菌的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因缺乏完整的細

胞壁,抵擋不了水份的侵入,發生膨脹、破裂而死亡。
2. 有的抗生素是使細菌的細胞膜發生損傷,細菌因內部物質流失而

死亡。
3. 有的抗生素能阻礙細菌的蛋白質合成,使細菌的繁殖終止。
4.有的抗生素是通過改變細菌內部的代謝,影響它的脫氧核糖核酸的

合成,使細菌(還有腫瘤細胞)不能重新復制新的細胞物質而死亡。
抗生素種類多,可按它的化學性質進行分類;也可按抗菌的范圍(抗

菌譜)分類;此外,還可將它們分為繁殖期殺菌抗生素、靜止期殺菌抗生

素、快速制菌抗生素和慢效制菌抗生素等。
在目前治療實踐中,通常是採用將抗生素按抗菌的范圍分類,即將種

類繁多的抗菌素區分為抗革蘭氏陽性細菌抗生素、抗革蘭氏陰性細菌抗生

素和廣譜抗生素,廣譜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細菌都有抗菌作用;此

外,將某些專一抑制或殺滅黴菌的抗生素,列為抗真菌類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