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樂山大佛綠幕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嘴巴縫起來搞笑圖片 2025-07-30 07:09:11
微信恭喜恭喜搞笑圖片 2025-07-30 06:59:09
三星s7圖片存哪個文件夾 2025-07-30 06:56:54

樂山大佛綠幕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5-30 07:16:59

❶ 樂山大佛介紹(100個字)

樂山大佛是個聞名遐邇的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峨眉山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體坐像。
樂山大佛,有名凌雲大佛,它神勢肅穆、雙手撫膝、足踏大江、臨江危坐······大佛開鑿是元年713年,完成與貞元803年,已有1210年歷史,所以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歷史遺產文化大佛之一。
走進樂山大佛的大門,抬頭一望,你就看見山上栽著一棵棵數不清的「綠傘」,原來那是一棵棵茂盛的榕樹,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枝繁葉茂。遠看,就像一叢綠瑩瑩的樹林;近看,彷彿趴在一片寬闊的草地上似的。草地上長滿五顏六色的小野花,微風從左邊的南岷江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往山上走,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往左走,走在一條叢林小路上。城樓屋頂上鑲嵌著一片片金黃的琉璃瓦,金光閃閃,光芒耀眼!

❷ 樂山大佛早晨+中午+傍晚+夜晚風景有什麼不同

展望嘉州,遠眺峨眉

感受文化與自然交融的

佛禪意蘊

恰巧,置身大佛景區

白天和夜晚

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大佛牌匾

凌雲路上

有一大佛牌坊

匾額為「彌勒世界」「人間凈土」

襯托彌勒佛的平和安靜

體現了佛的寶象庄嚴

▲白天看,生機勃勃,充滿著人間煙火

▲夜晚看,溫柔旖旎,添了幾分神秘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稱凌雲大佛

位於凌雲山西側三江匯流處

鑿建於唐開元初年

歷時約90年、通高71米

▲白天看,庄嚴肅穆,體態大方

▲夜晚看,燈光的修飾下,柔和了不少

凌雲山

當日漸寒冷,落葉紛飛之處

此情此景,綠意猶在

看顏色的組合

也頗有一番樂趣

▲白天,漫步凌雲山道,近觀凌雲詩賦

沿途燈光組合和變化

讓白日里,朴實的石板路

在燈火闌珊、光影交織中

「生出」七色花朵

搖身一變成為了

通往大佛的

色彩與光影之路!

▲夜晚,光影交織,腳下生「蓮」

凌雲寺

凌雲寺位於凌雲山頂

被凌雲九峰環抱,寺宇輝煌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凌雲寺是由

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

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築

▲白天看,清凈庄嚴

▲夜晚看,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蘇園

蘇園是為紀念蘇東坡

而建的園林

蘇園的仿古建築古樸典雅, 結構巧妙

園中瀑流、水池、小橋、假山等

與周圍山色、植被渾然一體

▲白天看,幽靜涼亭,隱透「書香」

▲晚上看,撫琴奏樂,隱透「仙氣」

何況如今

本是百花凋零的冬日

蘇園卻有臘梅盛放

清風送來幽香

❸ 寫樂山大佛的一段話,要寫外貌,動作,神態和想像。

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舉世無雙的一座雕像。
大佛的嘴巴很長,長得讓你想像不到;有33米呢!它的頭高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長得很,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風耳,長整整有7米!單是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要多.它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呢!全身與兵馬俑的一號俑坑差不多大。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法師寧願被剜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樂山大佛不僅起誓雄壯,而且風景如畫。
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一塊碧玉 ;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鬱郁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一個卧佛,遊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卧,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❹ 關於樂山大佛的參考資料有哪些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庄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死後,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築。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巨形卧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餘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於明末的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樑柱的地方。而今日,樑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壯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
大佛兩側的岩石是紅砂岩,樂山的紅沙岩是一種質地疏鬆,容易風化的岩石,比花崗岩軟,是很好的適宜於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後,容易受到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岩石上雕刻而成的。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博士·席爾瓦教授實地考察時,贊譽「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羅河的帝王谷媲美」。

❺ 樂山大佛臉又雙叒叕花了,如何保養才能一勞永逸

樂山大佛又雙叒叕臉花了。從岷江河畔遠眺,枕著綠樹的大佛與皴石融為一體——鼻子是「黑三角」,微生物組成的黑斑爬滿臉頰,蔓延至全身。這是最近的樂山大佛,一副「頹廢狼狽」的模樣,給人的感覺是久經滄桑。然而,2019年4月,樂山大佛剛結束200多天的「閉關體檢」,當時被蒸汽、砂紙和無鉛布「保養」過的臉重現粉嫩。

一定要認識到,大佛養活了樂山很多人,「滋養」了無數遊客的眼睛和心靈,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文化傳承價值,也只有保護好大佛,才能繼續維持和提升這種效益和價值。一座大佛背後,是成千上萬的相關從業者,也是積淀千年的歷史文化,我們今天有能力也該有主動性去保護好它。時間不可倒流,我們不能等到失去之後,才後悔莫及。

❻ 千年不倒的樂山大佛,曾4次閉眼掉淚,是有預示,還是另有原因

起四川,大夥兒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四川樂山大佛,開掘於唐朝開元年間(713年),進行於貞元十九年(803年)的四川樂山大佛,經歷上千年不倒。這關鍵歸功於金鼎大佛恰當的排水設備,對維護金鼎大佛具有了關鍵的功效。在金鼎大佛頭頂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都有一條橫著排污溝;二耳身後靠懸崖處,有洞窟上下互通;乳房骨間兩邊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種排水溝和洞窟在金鼎大佛「身體」構成了科學研究的排水管道、隔濕和排風系統,避免 了其被黏附性風化層。

樂山市在未來還將根據提升產業布局,有效調節重化工業,大力推廣可取代的綠色能源運用和生產製造,高度重視煙氣脫硫與氮氧化合物環保治理,從根本原因上降低酸雨的危害環境污染的產生。現階段,在我國有30好幾處世界文化遺產正遭到環境污染的危害,峨眉山景區、山東泰山、黃山市、福建武夷山等,都處在酸雨的危害和別的有害物質環境污染的包圍著當中。降低環境污染,不只是在維護大家本身,也是在維護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家既要綠色發展理念,還要青山綠水。

❼ 怎樣人不去樂山大佛能跟樂山大佛合影拍照PS

想跟樂山大佛合影首先必須得有這個樂山大佛的圖片,有這個圖片就好辦了。
把想與之合影的人的照片中的人物摳下來,再與大佛的像合成就行了。如果想摳像方法簡便
的話人物在藍幕布或綠幕布前拍攝摳像就簡單了。

❽ 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樂山大佛,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樂山大佛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4A級的風景名勝區,在景區內主要好玩的地方包括樂山大佛、隱形睡佛、佛國天堂、凌雲寺、東方佛都、九曲凌雲棧道和海師洞等,都是不會讓人失望的旅遊景點,特別是樂山大佛非常壯觀,人生來此一游定會滿意而歸。

凌雲寺

凌雲寺的建造時期為唐朝,位於隱形大佛的頭部。整座建築碧瓦紅牆、綠樹掩映,是一座三重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包括了藏經樓,大雄殿和天王殿,寺門上還懸掛著蘇東坡親筆書寫的“凌雲禪院”4個字。

東方佛都

東方佛都是一座佛教藝術的寶庫,裡面規模很大,用浮雕、壁畫、摩崖圓雕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一幅宏偉的佛教藝術畫卷長廊,光是佛像雕塑就達到了3000多尊,喜歡佛教文化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