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苗阜王聲相聲大全《寫對聯》2014最好相聲
寫對聯
甲:相聲演員我知道你的文化不錯。
乙:唉,我沒有什麼文化。
甲:唉。
乙:比文盲啊,強不了多少。
甲:那可不行。
乙:啊。
甲:哎呀,現在沒有文盲。
乙:唉,是。
甲:還要努力學習。
乙:是。
甲:每個人哪,都要到高中水平。
乙:唉。
甲:我大本,大專,大本呀!
乙:誰呀?
甲:大學本科!真是的。不懂,你不懂啊!
乙:大學本科?
甲:唉,大學畢業。
乙:您。。。您大學畢業?
甲:唉。對了對了。
乙:哎呀。您。。。您。。。
甲:嘿嘿,就你老看不起我。我到哪兒我都受人尊敬。
乙:喲,嚯!
甲:啊?嚯呀。前些天那個花園街那兒,南市花園街知道嗎?
乙:啊。
甲:華元街青年商店開幕,剪綵,請我,請我嘛!
乙:請你干嗎?
甲:唉,要求我,讓我給寫字兒,讓我給編個對子。
乙:嘿!
甲:商店!
乙:啊?
甲:開幕!
乙:啊?
甲:我給編個對子。經理親自到家接我去了。聽聽這對子啊,看我編的,編的這詞兒啊。
乙:唔。錯不了。
甲:記一下,記一下啊。上聯兒啊。
乙:唔。
甲:(緩慢而鄭重地)生意興隆通四海。
乙:(拉長音兒,嘲弄意)唔。
甲:怎麼樣?
乙:好!
甲:這。。。這是上聯兒。
乙:真不錯。
甲:唉。
乙:下聯兒是:財源茂盛達三江,是嗎?(見甲沒反應,繼續問)是嗎?
甲:唉?
乙:唉?
甲:唉,唉,唉,我寫這對子那天你看了嗎?
乙:誰看了?沒看過!
甲:你怎麼把詞兒記住了?
乙:我記住了?
甲:我編的這詞兒。。。。。。
乙:您這個對子啊,
甲:啊?
乙:打有狗那年就有這對子。啊。您上哪兒抄來的?哪兒。。。哪兒拆房子這舊門框讓您發現了?把詞兒抄下來了。啊?這就能上這兒來?!您瞧這通吹!大話說的!這么好,那麼好,好了半天,「生意興隆通四海」啊?你當著。。。
甲:你。。。。。。你出題!我給你編個詞兒!我編個對子你聽聽!你不服「馬大學問」!
乙:那成啊!那得顯你有學問!
甲:你說吧!
乙:我說個。。。。。。題目?
甲:啊?
乙:你要寫上對子來,算你的?
甲:算,算,我要一沒詞兒——
乙:啊?
甲:你瞧瞧,我要編不出詞兒來
乙:怎麼樣?
甲:我當時——
乙:唔?
甲:給你一毛錢!
乙:嗨!
甲:唉。
乙:我要你一毛錢幹嘛?!
甲:我。。。我就有一毛錢。
乙:嘿,多慘哪!
甲:(模仿小孩兒)我們家不讓我多帶錢。
乙:你倒聽話。
甲:啊。
乙:帶著吧,別丟了!
甲:讓我餓了買燒餅。
乙:是啊?
甲:(吭吭哧哧)嗯。
乙:買煎餅都不賣給你。
甲:嗯。
乙:唉。說!我給你選個題目。
甲:行啊,你說吧。
乙:甭動,您就給青年商店寫個對子。
甲:商店,行啊,那這詞兒好編啊!
乙:來啊!
甲:這詞兒好編啊。上聯兒啊,聽著吧!
乙:聽著。
甲:「百問不煩,百拿不厭,堅守工作崗位;」
乙:好,這好。
甲:這是上聯兒。
乙:好。
甲:唔。
乙:下聯兒?
甲:「想買也好,想換也行,受到顧客表揚。」
乙:嘿!好。
甲:怎麼樣?
乙:好。高。橫批?
甲:啊?
乙:橫批?
甲:橫批?橫批四個字兒!
乙:唔。
甲:「大發財源!」
乙:這句差點兒。
甲:怎麼?
乙:這個差點兒。老詞兒。
甲:啊?
乙:大發財源?不成。
甲:啊?怎麼?
乙:老詞兒。
甲:大發「才」源嘛?!發現人才嘛!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嘛!培養青年,會做買賣,把買賣做活,大發才源,使用人員,大發財源!
乙:噢。
甲:怎麼樣?
乙:這么個「大發才源?」
甲:唉,對了,培養人員。做買賣,把買賣做好。
乙:哦,這么講。
甲:「大發才源!」
乙:唉那你給服務員寫幅對子。
甲:服務員,服務員也成啊!
乙:寫啊。
甲:青年商員兒,「進門來,能讓您心情舒暢;」
乙:那是,敬業態度好。
甲:唉。
乙:下聯兒?
甲:「出戶去,管叫你意滿心足!」
乙:唉,買到稱心的東西了。
甲:唉。
乙:橫批?
甲:橫批呀?
乙:啊?
甲:「喜報三元!」
乙:唔,又是老詞兒!
甲:唉。這。。。!
「乙::喜報三元,獨占鰲頭。」
甲:貼喜報了嘛,受表揚嘛!炊事員,服務員,售貨員——喜報三「員」!評獎,得了獎,受表揚。
乙:這么個喜報三「員」?
甲:先進工作者。
乙:(恍然大悟地)唔。
甲:喜報三員!
乙:成成成!
甲:啊——。(升調)
乙:唉,我給你選一新鮮的。
甲:啊?
乙:現在南市。
甲:啊?
乙:食品一條街。
甲:食品一條街,什麼呀?
乙:您給寫個對兒。
甲:行啊,說實在的,現成啊!
乙:現成啊。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食品一條街,(乙:唉。)建築美觀,新型新式;」
乙:哎。下聯兒?
甲:「佳餚千百種,設備完善,古色古香。」
乙:嘿!橫批?
甲:橫批呀?橫批呀?「福在眼前!」
乙:「福在眼前」?
甲:口頭福嘛?!
乙:啊?
甲:口福就在眼前,南市食品街,想吃什麼?你瞧,南北大菜,滿漢全席,全羊大菜,小吃零食。
乙:唉。
甲:吃吧!吃就。。。能吃是福!
乙:唉。
甲:利在健康!
乙:嘿!這地鐵修好了!
甲:地鐵,地鐵。
乙:西站到大營門。
甲:行啊。
乙:你瞧這多好!
甲:地鐵啊?
乙:啊。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永不消失的電波,地道站;」
乙:唉?
甲:地鐵嘛,停電不行。
乙:啊。
甲:地道站,你想哪站上,哪站下,都行。
乙:唉。
甲:「永不消失電波,地道站;」
乙:下聯兒?
甲:下聯兒啊?「鋼鐵怎樣練成,朝陽溝。」
乙:對。離了鋼鐵不成。
甲:對呀。
乙:橫批?
甲:橫批呀?
乙:啊?
甲:這橫批呀?
乙:啊?
甲:橫批還來個吉祥話兒!
乙:吉祥話兒?聽聽。
甲:「四季平安」!
乙:好嘛!四季平安上地鐵這了?
甲:對了,四季平安。
乙:怎麼?
甲: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刮風不透,下雨不漏,行車安全,沒有緊急剎車。
乙:唉。
甲:「四季平安!」
乙:啊?
甲:啊,看對不?
乙:您給海河公園兒寫幅對子。
甲:得。
乙:啊?
甲:海河公園兒?
乙:唉。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想當年,海河兩岸破爛陳舊;」
乙:對,又臟又味兒又臭。
甲:唉。
乙:下聯兒?
甲:「看今朝,張自忠路煥然一新。」
乙:嘿!橫批?
甲:「福如東海」!
乙:好嘛,福如東海。
甲:海河嘛,從東步橋流過來,入東海,福如東海!怎麼樣?
乙:唉,您給這個噴泉寫幅對兒!
甲:廣場?
乙:啊。
甲:行啊。
乙:噴泉。
甲:「廣場花壇市容新面貌;」
乙:嘿!下聯兒?
甲:「水池噴泉夜景放光芒!」
乙:好。橫批?
甲:橫批啊?
乙:橫批,吉祥話兒!
甲:橫批呀,吉祥話兒。「風調雨順」!
乙:再給您逮一個。
甲:啊,行啊。
乙:您給劇場寫個對子。
甲:給劇場?
乙:啊,劇場。
甲:影劇院,是吧?
乙:對,對,就這個。
甲:行啊。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影劇院,也演電影,也演京戲。」
乙:唉,好。全有。下聯兒?
甲:「娛樂場,又有曲藝,又有唱歌。」
乙:唉。橫批?
甲:橫批呀?「天下太平」!
乙:好嘛,怎麼天下太平呀?
甲:怎麼著!公安消防人員天天下來,查看部門兒,看看,觀眾們安全不安全。
乙:唉。
甲:「天下太平」!
乙:看安全不安全。您給觀眾們寫幅對兒!
甲:給觀眾?
乙:哈哈哈。
甲:給觀眾?
乙:唉。您提觀眾了嘛。
甲:這。。。這得考慮考慮啊!
乙:考慮什麼啊?這有什麼考慮的?
甲:別忙別忙。
乙:你不是張嘴兒就有詞兒嘛?
甲:觀眾。。。聽這上聯兒啊。
乙:唉。
甲:(清嗓)「看節目心情愉快;」
乙:對。心裡痛快。
甲:唉。
乙:下聯兒?
甲:「聽相聲益壽延年」。
乙:嘿!橫批?
甲:橫批呀?「合家歡樂」!
乙:怎麼合家歡樂?
甲:唉,聽完相聲哈哈一樂,到家越想它越可樂,全家大小,哈哈都樂都高興。
乙:唉。
甲:「合家歡樂!」
乙:對,對。
甲:你看?
乙:哦。你給你寫幅對兒。
甲:唔?
乙:你。
甲:我?
乙:唉。
甲:我??
乙:唉。
甲:我。。。我自己來個對子?
乙:對,給你自己來幅對兒。
甲:唔?
乙:我看你怎麼寫?
甲:甭忙,怎麼著?
乙:沒詞兒?
甲:自己對子啊?
乙:唉。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下聯兒?
甲:「推倒四六二十一。」
乙:您這叫什麼呀?!上下聯兒。
甲:唉。
乙:亂七八糟。
甲:這就是我!
乙:啊?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怎麼講?
甲:子,丑,寅,卯,辰,巳,午。
乙:啊?
甲:午馬。
乙:啊。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噢。午馬。
甲:唉。
乙:怎麼「推倒四六二十一」?
甲:是啊,四六二十四嘛。
乙:啊。
甲:四六二十四,推倒二十一個,還仨立著。
乙:唔。
甲:馬三立。
乙:(對觀眾)你瞧!嘿嘿嘿嘿,好!!
甲:唉。
乙:橫批?
甲:橫批啊?
乙:唔。
甲:橫批是:「長壽健康」!
乙:這不挨著,「長壽健康」?!
甲:唉。細長挺瘦,已經糠了半拉了!
乙:嗨!這么檔子
甲:都糠了半拉了,這就完了,快了!
乙:您只要寫的好,給我寫一個。
甲:給你寫一個,那更行了!
乙:啊?
甲:給你再來個對聯兒。
乙:唉,你等一等。
甲:聽著啊。
乙:你給我來一個對子我有題目呀!
甲:什麼題目?
乙:相聲為題。
甲:相聲?
乙:唉,倆字兒。
甲:相聲為題?
乙:唉,上聯兒帶個相字兒。
甲:相字兒。
乙:下聯兒帶個聲字兒。
甲:可以。上聯兒啊!
乙:唉。
甲:「相貌可憎,人緣(兒)就算不錯。」
乙:下聯兒?
甲:「聲音難聽,觀眾倒很歡迎。」
乙:唔?橫批可得吉祥話兒。
甲:對啊。
乙:我聽聽。
甲:橫批呀?
乙:啊。
甲:你們在幾樓住?你們,你在樓下住樓上住?
乙:唉唉唉,甭樓。
甲:你在家。。。。
乙:我知道了,我知道你這橫批了,「步步登高」,對嗎?不成。
甲:唉,幾樓啊?
乙:我不住樓。
甲:你不住樓,你平房?我知道,平房!
乙:平房?
甲:啊。
乙:「平安吉慶?」也許有。 「平安吉慶」?我不住平房。
甲:你不住平房我知道。
乙:嗯。
甲:你呀!
乙:啊。
甲:你天天堂屋內一坐。
乙:啊,「金玉滿堂」,呵呵,金玉滿堂?
甲:你不在屋裡坐著嗎?
乙:堂屋坐,「金玉滿堂」?沒有。
甲:你在院子,你在院子里呆著!
乙:「滿院光輝」?這個,不成。
甲:你不在院子里呆著?
乙:我不在院子!
甲:屋裡?
乙:「滿院春風」?
甲:那你出去?!
乙:我出去?「出門見喜」?這也沒有,不出去!
甲:肯定得在一塊兒,你說你哪兒呆著?
乙:嘿嘿,我哪兒呆著?!
甲:你總得有個地方兒啊!
乙:當然有地兒呀!
甲:唔。
乙:我呀?
甲:唔。
乙:我在門後頭門縫那兒蹲著!
甲:你在門縫兒那兒蹲著?
乙:唉。嘿嘿!
甲:橫批有啦!
乙:什麼呀?
甲:「肥豬拱門」!
乙:我呀?!
(完)
㈡ 苗阜王聲相聲大全《寫對聯》2014最好相聲
寫對聯
甲:相聲演員我知道你的文化不錯。
乙:唉,我沒有什麼文化。
甲:唉。
乙:比文盲啊,強不了多少。
甲:那可不行。
乙:啊。
甲:哎呀,現在沒有文盲。
乙:唉,是。
甲:還要努力學習。
乙:是。
甲:每個人哪,都要到高中水平。
乙:唉。
甲:我大本,大專,大本呀!
乙:誰呀?
甲:大學本科!真是的。不懂,你不懂啊!
乙:大學本科?
甲:唉,大學畢業。
乙:您。。。您大學畢業?
甲:唉。對了對了。
乙:哎呀。您。。。您。。。
甲:嘿嘿,就你老看不起我。我到哪兒我都受人尊敬。
乙:喲,嚯!
甲:啊?嚯呀。前些天那個花園街那兒,南市花園街知道嗎?
乙:啊。
甲:華元街青年商店開幕,剪綵,請我,請我嘛!
乙:請你干嗎?
甲:唉,要求我,讓我給寫字兒,讓我給編個對子。
乙:嘿!
甲:商店!
乙:啊?
甲:開幕!
乙:啊?
甲:我給編個對子。經理親自到家接我去了。聽聽這對子啊,看我編的,編的這詞兒啊。
乙:唔。錯不了。
甲:記一下,記一下啊。上聯兒啊。
乙:唔。
甲:(緩慢而鄭重地)生意興隆通四海。
乙:(拉長音兒,嘲弄意)唔。
甲:怎麼樣?
乙:好!
甲:這。。。這是上聯兒。
乙:真不錯。
甲:唉。
乙:下聯兒是:財源茂盛達三江,是嗎?(見甲沒反應,繼續問)是嗎?
甲:唉?
乙:唉?
甲:唉,唉,唉,我寫這對子那天你看了嗎?
乙:誰看了?沒看過!
甲:你怎麼把詞兒記住了?
乙:我記住了?
甲:我編的這詞兒。。。。。。
乙:您這個對子啊,
甲:啊?
乙:打有狗那年就有這對子。啊。您上哪兒抄來的?哪兒。。。哪兒拆房子這舊門框讓您發現了?把詞兒抄下來了。啊?這就能上這兒來?!您瞧這通吹!大話說的!這么好,那麼好,好了半天,「生意興隆通四海」啊?你當著。。。
甲:你。。。。。。你出題!我給你編個詞兒!我編個對子你聽聽!你不服「馬大學問」!
乙:那成啊!那得顯你有學問!
甲:你說吧!
乙:我說個。。。。。。題目?
甲:啊?
乙:你要寫上對子來,算你的?
甲:算,算,我要一沒詞兒——
乙:啊?
甲:你瞧瞧,我要編不出詞兒來
乙:怎麼樣?
甲:我當時——
乙:唔?
甲:給你一毛錢!
乙:嗨!
甲:唉。
乙:我要你一毛錢幹嘛?!
甲:我。。。我就有一毛錢。
乙:嘿,多慘哪!
甲:(模仿小孩兒)我們家不讓我多帶錢。
乙:你倒聽話。
甲:啊。
乙:帶著吧,別丟了!
甲:讓我餓了買燒餅。
乙:是啊?
甲:(吭吭哧哧)嗯。
乙:買煎餅都不賣給你。
甲:嗯。
乙:唉。說!我給你選個題目。
甲:行啊,你說吧。
乙:甭動,您就給青年商店寫個對子。
甲:商店,行啊,那這詞兒好編啊!
乙:來啊!
甲:這詞兒好編啊。上聯兒啊,聽著吧!
乙:聽著。
甲:「百問不煩,百拿不厭,堅守工作崗位;」
乙:好,這好。
甲:這是上聯兒。
乙:好。
甲:唔。
乙:下聯兒?
甲:「想買也好,想換也行,受到顧客表揚。」
乙:嘿!好。
甲:怎麼樣?
乙:好。高。橫批?
甲:啊?
乙:橫批?
甲:橫批?橫批四個字兒!
乙:唔。
甲:「大發財源!」
乙:這句差點兒。
甲:怎麼?
乙:這個差點兒。老詞兒。
甲:啊?
乙:大發財源?不成。
甲:啊?怎麼?
乙:老詞兒。
甲:大發「才」源嘛?!發現人才嘛!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嘛!培養青年,會做買賣,把買賣做活,大發才源,使用人員,大發財源!
乙:噢。
甲:怎麼樣?
乙:這么個「大發才源?」
甲:唉,對了,培養人員。做買賣,把買賣做好。
乙:哦,這么講。
甲:「大發才源!」
乙:唉那你給服務員寫幅對子。
甲:服務員,服務員也成啊!
乙:寫啊。
甲:青年商員兒,「進門來,能讓您心情舒暢;」
乙:那是,敬業態度好。
甲:唉。
乙:下聯兒?
甲:「出戶去,管叫你意滿心足!」
乙:唉,買到稱心的東西了。
甲:唉。
乙:橫批?
甲:橫批呀?
乙:啊?
甲:「喜報三元!」
乙:唔,又是老詞兒!
甲:唉。這。。。!
「乙::喜報三元,獨占鰲頭。」
甲:貼喜報了嘛,受表揚嘛!炊事員,服務員,售貨員——喜報三「員」!評獎,得了獎,受表揚。
乙:這么個喜報三「員」?
甲:先進工作者。
乙:(恍然大悟地)唔。
甲:喜報三員!
乙:成成成!
甲:啊——。(升調)
乙:唉,我給你選一新鮮的。
甲:啊?
乙:現在南市。
甲:啊?
乙:食品一條街。
甲:食品一條街,什麼呀?
乙:您給寫個對兒。
甲:行啊,說實在的,現成啊!
乙:現成啊。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食品一條街,(乙:唉。)建築美觀,新型新式;」
乙:哎。下聯兒?
甲:「佳餚千百種,設備完善,古色古香。」
乙:嘿!橫批?
甲:橫批呀?橫批呀?「福在眼前!」
乙:「福在眼前」?
甲:口頭福嘛?!
乙:啊?
甲:口福就在眼前,南市食品街,想吃什麼?你瞧,南北大菜,滿漢全席,全羊大菜,小吃零食。
乙:唉。
甲:吃吧!吃就。。。能吃是福!
乙:唉。
甲:利在健康!
乙:嘿!這地鐵修好了!
甲:地鐵,地鐵。
乙:西站到大營門。
甲:行啊。
乙:你瞧這多好!
甲:地鐵啊?
乙:啊。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永不消失的電波,地道站;」
乙:唉?
甲:地鐵嘛,停電不行。
乙:啊。
甲:地道站,你想哪站上,哪站下,都行。
乙:唉。
甲:「永不消失電波,地道站;」
乙:下聯兒?
甲:下聯兒啊?「鋼鐵怎樣練成,朝陽溝。」
乙:對。離了鋼鐵不成。
甲:對呀。
乙:橫批?
甲:橫批呀?
乙:啊?
甲:這橫批呀?
乙:啊?
甲:橫批還來個吉祥話兒!
乙:吉祥話兒?聽聽。
甲:「四季平安」!
乙:好嘛!四季平安上地鐵這了?
甲:對了,四季平安。
乙:怎麼?
甲: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刮風不透,下雨不漏,行車安全,沒有緊急剎車。
乙:唉。
甲:「四季平安!」
乙:啊?
甲:啊,看對不?
乙:您給海河公園兒寫幅對子。
甲:得。
乙:啊?
甲:海河公園兒?
乙:唉。
甲: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想當年,海河兩岸破爛陳舊;」
乙:對,又臟又味兒又臭。
甲:唉。
乙:下聯兒?
甲:「看今朝,張自忠路煥然一新。」
乙:嘿!橫批?
甲:「福如東海」!
乙:好嘛,福如東海。
甲:海河嘛,從東步橋流過來,入東海,福如東海!怎麼樣?
乙:唉,您給這個噴泉寫幅對兒!
甲:廣場?
乙:啊。
甲:行啊。
乙:噴泉。
甲:「廣場花壇市容新面貌;」
乙:嘿!下聯兒?
甲:「水池噴泉夜景放光芒!」
乙:好。橫批?
甲:橫批啊?
乙:橫批,吉祥話兒!
甲:橫批呀,吉祥話兒。「風調雨順」!
乙:再給您逮一個。
甲:啊,行啊。
乙:您給劇場寫個對子。
甲:給劇場?
乙:啊,劇場。
甲:影劇院,是吧?
乙:對,對,就這個。
甲:行啊。聽這上聯兒!
乙:啊。
甲:「影劇院,也演電影,也演京戲。」
乙:唉,好。全有。下聯兒?
甲:「娛樂場,又有曲藝,又有唱歌。」
乙:唉。橫批?
甲:橫批呀?「天下太平」!
乙:好嘛,怎麼天下太平呀?
甲:怎麼著!公安消防人員天天下來,查看部門兒,看看,觀眾們安全不安全。
乙:唉。
甲:「天下太平」!
乙:看安全不安全。您給觀眾們寫幅對兒!
甲:給觀眾?
乙:哈哈哈。
甲:給觀眾?
乙:唉。您提觀眾了嘛。
甲:這。。。這得考慮考慮啊!
乙:考慮什麼啊?這有什麼考慮的?
甲:別忙別忙。
乙:你不是張嘴兒就有詞兒嘛?
甲:觀眾。。。聽這上聯兒啊。
乙:唉。
甲:(清嗓)「看節目心情愉快;」
乙:對。心裡痛快。
甲:唉。
乙:下聯兒?
甲:「聽相聲益壽延年」。
乙:嘿!橫批?
甲:橫批呀?「合家歡樂」!
乙:怎麼合家歡樂?
甲:唉,聽完相聲哈哈一樂,到家越想它越可樂,全家大小,哈哈都樂都高興。
乙:唉。
甲:「合家歡樂!」
乙:對,對。
甲:你看?
乙:哦。你給你寫幅對兒。
甲:唔?
乙:你。
甲:我?
乙:唉。
甲:我??
乙:唉。
甲:我。。。我自己來個對子?
乙:對,給你自己來幅對兒。
甲:唔?
乙:我看你怎麼寫?
甲:甭忙,怎麼著?
乙:沒詞兒?
甲:自己對子啊?
乙:唉。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下聯兒?
甲:「推倒四六二十一。」
乙:您這叫什麼呀?!上下聯兒。
甲:唉。
乙:亂七八糟。
甲:這就是我!
乙:啊?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怎麼講?
甲:子,丑,寅,卯,辰,巳,午。
乙:啊?
甲:午馬。
乙:啊。
甲:「弟兄十二我行七」
乙:噢。午馬。
甲:唉。
乙:怎麼「推倒四六二十一」?
甲:是啊,四六二十四嘛。
乙:啊。
甲:四六二十四,推倒二十一個,還仨立著。
乙:唔。
甲:馬三立。
乙:(對觀眾)你瞧!嘿嘿嘿嘿,好!!
甲:唉。
乙:橫批?
甲:橫批啊?
乙:唔。
甲:橫批是:「長壽健康」!
乙:這不挨著,「長壽健康」?!
甲:唉。細長挺瘦,已經糠了半拉了!
乙:嗨!這么檔子
甲:都糠了半拉了,這就完了,快了!
乙:您只要寫的好,給我寫一個。
甲:給你寫一個,那更行了!
乙:啊?
甲:給你再來個對聯兒。
乙:唉,你等一等。
甲:聽著啊。
乙:你給我來一個對子我有題目呀!
甲:什麼題目?
乙:相聲為題。
甲:相聲?
乙:唉,倆字兒。
甲:相聲為題?
乙:唉,上聯兒帶個相字兒。
甲:相字兒。
乙:下聯兒帶個聲字兒。
甲:可以。上聯兒啊!
乙:唉。
甲:「相貌可憎,人緣(兒)就算不錯。」
乙:下聯兒?
甲:「聲音難聽,觀眾倒很歡迎。」
乙:唔?橫批可得吉祥話兒。
甲:對啊。
乙:我聽聽。
甲:橫批呀?
乙:啊。
甲:你們在幾樓住?你們,你在樓下住樓上住?
乙:唉唉唉,甭樓。
甲:你在家。。。。
乙:我知道了,我知道你這橫批了,「步步登高」,對嗎?不成。
甲:唉,幾樓啊?
乙:我不住樓。
甲:你不住樓,你平房?我知道,平房!
乙:平房?
甲:啊。
乙:「平安吉慶?」也許有。 「平安吉慶」?我不住平房。
甲:你不住平房我知道。
乙:嗯。
甲:你呀!
乙:啊。
甲:你天天堂屋內一坐。
乙:啊,「金玉滿堂」,呵呵,金玉滿堂?
甲:你不在屋裡坐著嗎?
乙:堂屋坐,「金玉滿堂」?沒有。
甲:你在院子,你在院子里呆著!
乙:「滿院光輝」?這個,不成。
甲:你不在院子里呆著?
乙:我不在院子!
甲:屋裡?
乙:「滿院春風」?
甲:那你出去?!
乙:我出去?「出門見喜」?這也沒有,不出去!
甲:肯定得在一塊兒,你說你哪兒呆著?
乙:嘿嘿,我哪兒呆著?!
甲:你總得有個地方兒啊!
乙:當然有地兒呀!
甲:唔。
乙:我呀?
甲:唔。
乙:我在門後頭門縫那兒蹲著!
甲:你在門縫兒那兒蹲著?
乙:唉。嘿嘿!
甲:橫批有啦!
乙:什麼呀?
甲:「肥豬拱門」!
乙:我呀?!
㈢ 豫劇《朝陽溝》的簡單故事概述是什麼
全劇共八場,寫城市姑娘銀環和未婚夫拴保相約,在高中畢業後同赴栓保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栓保先行,銀環因母親反對,左右為難。後經栓保鼓勵來到了農村,但因不適應體力勞動,思想又產生了動搖;得到母親病重、催她返城的信後,便不顧栓保母子的勸告,離開朝陽溝。途中與黨支部書記相遇,受到了教育,歸家以後,又發現她母親竟是裝病誑她回城,當即對母親提出批評,毅然重返朝陽溝。她母親也隨後來會親家,並決定在朝陽溝落戶。
㈣ 豫劇經典《朝陽溝》跟河北有啥關系兩地爭搶名人,爭改村名,後來呢
沒過多久,楊老的骨灰下葬,黃河兩岸的兩個"朝陽溝"都分別修建了楊蘭春的墓碑,以表達哀思。至此,一代豫劇大家的無私一生便正式落下了帷幕。《朝陽溝》的出現,使兩個毫不相關的地方聯系在了一起;《朝陽溝》的成功,更是中國戲劇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人們反復的思考和回味。
㈤ 豫劇《朝陽溝》的簡單故事概述!
《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馬琳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期間,常香玉曾經扮演過拴保娘這一角色。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作品簡介
劇本有單行本出版。全劇共8場,描寫高中畢業生銀環到未婚夫拴保的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遇到了一連串困難,思想上發生動搖。在中國共產黨基層支部和群眾的幫助下,又由於在勞動中培養起來的對土地和莊稼的深情,使她認識到農村也是知識青年貢獻力量的廣闊天地,終於在農村紮下根來。《朝陽溝》在運用傳統戲曲形式表現現代生活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劇作除主人公銀環外,還刻畫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書等朴實、忠厚的農民形象。在這些人物身上洋溢著嶄新的思想感情,表現出社會主義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全劇語言富有個性特點,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唱詞生動、風趣,節奏明快。劇本故事完整,人物集中,在運用傳統的結構方法方面取得了成就。1963年,《朝陽溝》攝製成戲曲藝術片。京劇、評劇、呂劇、眉戶、滑稽戲等都移植、演出過本劇。(見彩圖豫劇《朝陽溝》(魏雲飾銀環,常香玉飾拴保娘))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楊蘭春根據農村的生活變化,還創作了《朝陽溝》的續篇《朝陽溝內傳》。
作品發展
《朝陽溝》曾經被許多劇種移植。1958年中國戲曲學校曾由京劇科50班學生改編排演,荀令香、趙榮欣導演,曲素英、孫洪勛、陳國為等主演。1963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實驗京劇團加工重排,宋德揚執筆,劉木鐸導演,劉秀榮、李光等主演,這一本的演出擬參加1964年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但由於莫測的原因,該劇被江青否定,從未公演。
「文革」後,天津評劇院馬淑華、李秀雲等曾有過評劇演出本。
不論該劇的主題如何(事實上,「大躍進」時期的作品,真正能經得起時間洗禮的,屈指可數),它的經典性都不容質疑。《朝陽溝》的音樂形象是劃時代的,相信在豫劇史上不算空前也是絕後的。還能有哪一出戲可以創造出這般不論主角配角不管大段小段都能成為「流行」歌曲的奇跡呢? [編輯本段]戲曲電影 1963 外文片名: Chao Yang Village
導演: 曾未之 Wei Zeng
編劇: 楊蘭春 Lanchun Yang
主演:
高潔 Jie Gao ....栓保娘
魏雲 Yun Wei ....銀環
陳泓 Hong Chen ....李桂蘭
高頌喜 Songxi Gao ....巧真
楊華瑞 Huarui Yang ....銀環媽
王善朴 Shanpu Wang ....栓保
攝影 Cinematography:張翚 Hui Zhang
影片類型: 戲曲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黑白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
城市姑娘銀環和栓保兩個人是高中同學,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互相產生愛慕之情。銀環與栓保相約,高中畢業後同赴拴保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畢業了,栓保先回到家鄉朝陽溝,但銀環的母親卻堅決反對女兒去農村。銀環被栓保接到朝陽溝後,銀環媽追到朝陽溝要求女兒跟她回去,銀環感到左右為難,但在拴保鼓勵下,老支書又出面做銀環媽的工作,銀環決定還是與栓保留下來。農村的一切都令銀環感到新奇,她積極投入到農業生產勞動中,...
幕後花絮
《朝陽溝》是是將同名豫劇作品搬上大銀幕的一部豫劇舞台藝術片。影片講述的關於50年代知識青年到農村參加建設、鍛煉成長的故事,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影片的情節多以生活小事為主,非常富有人情味,以生活化的特點抓住觀眾,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豫劇唱段優美精彩,深受觀眾喜愛。劇中幾個名段至今仍被豫劇愛好者津津樂道,傳唱不輟。 [編輯本段]【地名:朝陽溝】現實中有兩個朝陽溝
其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原登封縣)大冶鄉曹村,當年楊蘭春曾在那體驗生活。也是名揚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的現代戲曲《朝陽溝》創作及劇中 主要人物銀環、拴保的原型地。楊蘭春作為著名的現代戲曲作家,在中國戲曲史上特別是在對現代戲曲的創作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60年代創作的豫劇《朝陽溝》,公映了近半個世紀,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青睞,劇情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特別在華北、中原一帶,影響頗廣。
其二為河北邯鄲的朝陽溝,是楊蘭春的家鄉為紀念楊而改名朝陽溝,邯鄲市西部深山革命老區——武安管陶鄉列江村,地處晉冀接壤處,距邯鄲市90公里,距武安市65公里。 這里是中國著名現代戲曲作家楊蘭春的出生地。
列江村隨位於太行深山,現憑借自身特殊優勢大力開發了朝陽溝風景區。風景區呈東西走向,三面環山,峰巒疊嶂懸崖絕壁,巨石嶙峋,森林覆蓋率占景區總面積的90%以上。景區面積八平方公里,有南北對稱溝窪12道,各溝自有特色。景區陽春花木繁盛、百鳥爭鳴,盛夏泉水清澈,流水不斷。如登上頂峰遠眺,全景區盡收眼底,心胸開朗,令人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朝陽溝風景區現已成為河北省名河源森林公園重要組成部分,武安市政府已將朝陽溝列為首批退耕還林建設生態強市的龍頭村。
朝陽溝風景區分5個景區、5條線路,主要景點80處、景觀160個。特色觀賞和游覽景點有列江村楊蘭春、拴保、銀環舊居、豫劇《朝陽溝》中的地名原景地、陽坡堖、東山頭、野草灣、跌水岩,其它主要景觀還有原始森林公園、山寨遺址、黑龍溶洞、馬頭山、獅子峰、五聖廟、飲馬泉、百步天梯、一線天及朝陽湖等。同時景區把現在的村莊改建為集吃、住、購、娛為一體的「農家樂度假村」,並依山建設了一條「民俗文化街」,將農家小院改建成一個「朝陽溝電影院」和一個「朝陽溝戲曲演唱中心」,免費為遊客放映電影、聘請專業演員現場演唱戲曲選段等,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走進大自然、走進《朝陽溝》劇情原始原味的休閑度假娛樂旅遊場所。 [編輯本段]【《朝陽溝》原型人物追蹤 】在《鄉村》第一期的《大槐樹下》小欄目里,播出了《趣看朝陽溝》,許多觀眾表示很感興趣,我們特意寫下采訪中的趣事花絮,讓您多看一些,多了解一些。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山溝里空氣好,實在親鮮----」每當哼起這膾炙人口的唱詞,不由得讓人想起轟動一時的現代豫劇-----《朝陽溝》;不由得讓人想起那段往事、那個時代。當年,「銀環」和拴寶的愛情故事曾經感染和激勵了多少人,劇中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就連「銀環媽」、「二大娘」、「巧珍兒」的名字也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然而,現實生活中這幾位人物原形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今天他們分別生活在哪裡?日子過得好嗎?家庭幸福嗎?一連串的好奇和疑問,促使記者踏上了朝陽溝------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
曲折采訪路
原來朝陽溝名叫曹家灣,這個名子來源於河南曲劇《卷席筒》的故事,至今村裡還保留著「曹家大院」遺址,「蒼娃」的典故也是到處流傳。原來這曹村人都姓曹,後來由天「蒼娃」之史、洛陽知府曹保山犯了大罪,為免株連,全村族人連夜更姓為「趙」,大概取韻相同,以示不敢忘本吧!一九七八年一曲《朝陽溝》紅遍全國,曹家溝從此正式更名為朝陽溝。
人未進村,我們就已經感到了朝陽溝的與眾不同,一壠壠玉米、一排排高粱像列隊的禮兵在迎風面立,果然同戲里描述的一模一樣。村口,碰上一群年輕的大嫂正洗衣服,她們對朝陽溝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聽說我們要采訪「銀環」大家七嘴八舌的告訴我們,銀環早就嫁到大冶鎮西施村一個名叫山懷的小山村了,不過今天見銀環到朝陽溝水庫上班了。得到這個消息,頓時讓我們興奮起來,准備先到水庫去,可是突然發現話筒壞了,沒話筒還怎麼采訪?於是隊伍又一分為二,找銀環的找銀環,修話筒的修話筒。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修話筒的車還沒回來,眼看夕陽西下,今天的采訪計劃恐怕要泡湯了!
巧遇趙銀環
幾近失望時,終於聽到那熟悉的喇叭響了起來,幾個人匆匆跳上車直奔水庫而去。路上誰都沒說話,大家都擔心天快黑了找不到銀環,人人心中都懸著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這個問號隨著山路的上下顛簸愈加強烈。
忽然,同行的村長大叫了一聲:「銀環姑,快停車,這就是銀環!」一剎間,車停了,看著笑靨如花的我們,「銀環」被子弄得一頭霧水,由天事先沒有通知她,搞得銀環還怪不好意思呢!
原來,銀環並不是上山下鄉的知青,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她也沒念過高中,充其量也就是個高小文化。當年楊蘭春把她寫進戲中大概是覺得她央上有那麼一股子肯吃苦、不服輸的個性吧!至今我們仍能從她的眸子里感覺到她當年的神采。
剛到朝陽溝就聽別人說起,銀環不是太愛說話,也不是太好溝通,這么多年來顯得一直很低調。當年《朝陽溝》可謂大紅大紫,銀環也一步步被推薦到鄉里、縣里、市裡直到當上省人大代表。也曾受到過中央、省、市各級領導接見。在開人大會時,別人對她充滿了和我們一樣好奇的心情,圍著她、跟隨著她,要她簽名,但她都因不好意思而回絕了。這么多年來她依舊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無論頭頂上有無光環的籠罩,她都一如千百萬普通中國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的生活在屬於她自己的世界。
談到已往的歲月,銀環臉上掠過一陣紅暈,「年輕時老積極,肯勞動」。沒想到外表沉默寡言的銀環也有著一顆爭強好勝的心,而這種上進發自對新生活的熱愛,不計任何條件和要求。
命運幾多變
銀環做夢也沒有想到從七三年到現在一直在鄉計生辦兢兢業業、踏實工作的她,在一夜之間說下崗就下崗了。連她自己也奇怪,二十多年了,幹啥事從不敢有半點馬虎之外,為什麼到老了不行了呢?
原來;她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就一直沒有正式手續。以她的條件面言不消說轉個正式工,只要她願意當個幹部甚至領導都有不成問題。可是一向老實巴交的銀環只知道幹活哪裡會想到那麼多條條框框,這不,連兩年前內退年每年發的千把塊錢的生活費也沒有了。今年春節她的兒子又被車禍奪去了生命,這對銀環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這樣一來她對人生、對名利看得更透、更淡......
銀環的愛人叫張平炎,是大冶鎮的一名普通工人。後來回鄉務農,改革開放後頗有經濟頭腦的張平炎開了一家鋁廠,開頭風風火火的紅了好一陣,可是幾年後經濟效益卻急轉直下,一日千里,不得已倒閉了。下崗、兒子遇難、經濟困窘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銀環苦不堪言,眉宇之間多了幾分哀傷。
銀環八十六歲的老娘身體還算硬朗,年輕時很能幹,她的兒女小時候都怕她,現在老了,身邊也離不開人了。銀環目前還和楊蘭春、魏雲等藝術家還保持著聯系,但是她始終認為戲只是戲,自己是自己,過去的時代讓人留戀,現在老了,也干不好了……
「拴寶」今安在
提起「拴寶」,人們腦海中還會浮現出那個倔強、真誠、朴實的棒小伙,村長告訴我們原型「拴寶」早已「遠嫁他鄉」當上上門女婿了。在朝陽溝年輕一點的人都不太認識他,「拴寶」也多年沒回來了。這一點又勾起了我們對他的好奇心,「拴寶」為什麼要離開朝陽溝呢?於是我們又來到了盧店鎮吳崗村,鄉間的小道煞是狹窄,一不小心就可能串到通往別村的路上。在吳崗村的村頭上住著一戶人家,向他們打聽拴寶的情況,年輕的女主人警覺的望著我們說:「找他幹啥呀?他又不會唱戲!」當我們說明來意後,男主人忙不迭的把我們領到了拴寶的住處——龍潭溝。「拴寶」住的可是很奇怪,不在山頂,不在山腳,而是山坡中間的一小塊凹地,就是那樣「懸」在空中似的。三間破堂屋、一口大水缸、一棵山梨樹便構成了他們一家七口的安身立命之所。跟我們同來的小夥子沒到屋前就沖著裡面喊:「姐,來客啦!」原來他是「拴寶」沒出五服的內弟。這時從屋裡出來一個干凈利落的中年婦女,她就是「拴寶」的愛人劉春孩。見我們來了她忙不迭的為我們搬了幾把大小不一的凳子,正巧這個時候「拴寶」回來了。
看到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對著他,「拴寶」顯得很羞澀,忙把鋤頭豎起來擋住了臉,把頭扭過一邊說:「先別拍,先別拍,說說話再拍。」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我們只好作罷。然後他便開始了漫長的洗腳過程,一邊洗一邊有一答沒一答的和我們聊著。原來「拴寶」真名叫趙拴柱,二十年前經人介紹和小他十歲的劉春孩結了婚,並成了上門女婿,現改名劉現省。
我們問他和戲里的「拴寶」象嗎?他一咧嘴笑了,要說他像「拴寶」,可能是當年在學校時從不落在別人後頭,一直很積極,幹活呀,推水車呀,在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中表現都不差吧!他並不知道被作家寫進了劇本,直到有一天看到村裡放《朝陽溝》這部電影時,才知道劇中的人物原型就是自己。在年自然災害時,他的父母病餓交加不幸去世,後來不再大夥,哥嫂也和他分了家,只剩「拴寶」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日子。鄉親們可憐他一個人難以生活,就為他和劉春孩牽了線,搭了橋。劉現省不願與外界過多接觸,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幾十年風風雨雨中,他都把自己裹的嚴嚴的,一家人也踏踏實實的過著平常人的日子。
說話間劉春孩從地時刨了一堆花生,熟練的擇好、洗凈、煮熟,香噴噴的花生就象劉現省一家的日子一樣,既不油膩也不乏味,時不時透出一絲絲甜甜的味道來。
現在劉現省的大兒子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保安;二兒子十七歲已經初中畢業;十一歲的小女兒得機靈可愛很象她的媽媽。言談中我們感覺到他們的日子雖不算富裕但洋溢著溫馨和幸福,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在我們離開他家時,劉現省指著兩塊宅基地和一堆堆的紅磚頭興奮的告訴記者,這是給兩個兒子准備的材料,年前就要動工了,房子是生活的重心,兒子是生命的希望。
「辣妹子」巧珍
在大冶鎮垌頭村,「巧珍兒」可是個大名人兒,村裡的老老少少、上上下下沒有不喜歡她的。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她家。我們人沒進門,就見巧珍兒家的大白鵝昂著警覺的脖子在門口嘎嘎大叫,彷彿在懷疑我們的身份似的。可以說生活中的巧珍和《朝陽溝》中的巧珍就是一個人。她快人快語、潑辣大膽、敢愛敢恨。在人們印象中,巧珍倔強的個性,兩個翹翹的羊角辮,都顯得那麼親切、那麼熱情。當年的巧珍如今已是大娘模樣,見我們「闖」進門,正低頭肅花生的巧珍夫婦忙不迭的站進來了。了解我們此行的目的後,她不好意思的說:「沒啥、沒啥,老難看」。說完臉上一片緋紅。提起來巧珍目前的生活才算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八歲時家裡就給她訂了一門親事,丈夫叫李根松,十九歲時兩人結了婚,一桶紅薯面條,一斤棉花,一條被單就算辦了事。幾十年風風雨雨,她和丈夫相濡以沫,別看是娃娃親,可兩人感情好著咧!不久前丈夫從鎮供銷社退休了,兩口子就和孩子們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巧珍是個勤快人,從剛進婆家時住的一孔破窯到現在青磚碧瓦的兩層小樓,她和丈夫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其中的滋味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八十年代初,巧珍省吃儉用攢了幾個錢和別人合資買了全村第一台拖拉機,後來又培養大兒子跑運輸,自己家又開了代銷點,家裡陸陸續續添了打麥機、揚場機,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全家八口人可謂人丁興旺,又加上兒子、媳婦、孫子都很孝順,所以呀,巧珍兒家的小日子過得真是美滋滋的,讓人羨慕不已。
在巧珍大娘家,堆滿了新摘回來的花生、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還有一架紫丁丁的葡萄------這不,巧珍兒大娘又蒸好了一鍋紅薯面花捲,一個人「發」給我們一個,捧著熱氣騰騰的饅頭,我們的心也曖得熱乎乎。
㈥ 七年級語文「戲曲大舞台」綜合性學習活動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中國戲曲
1 、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中國戲曲
1 、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㈦ 2013蛇年春晚節目單
2013春節聯歡晚會播出時間:2013年2月9日20:00(除夕夜,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星期六)
總導演:哈文
2013春晚節目主持人:朱軍 李詠 董卿 畢福劍 撒貝南 李思思,除此之外,鞠萍、康輝等人也將登台。他們通過升降梯降落到舞台中央,以達到「從天而降」的效果。
2013春晚亮點:
①趙本山宣布退出春晚,郭德綱成了今年春晚的壓軸大將。
②王力宏、李雲迪繼去年混搭一曲《龍的傳人》後,再亮相蛇年春晚,與S.H.E合作一首《十二生肖》,李雲迪還將帶來創意器樂演奏《琴箏和鳴》。
③《我心永恆》是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也極有可能會是原唱席琳·迪翁親自演繹。席琳-迪翁也有可能將搭檔宋祖英演唱《茉莉花》。
④魔術節目目前確定是從《我要上春晚》節目中選拔出來的農民魔術師丁德龍,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此前接到春晚邀請的劉謙。
⑤吳克群林宥嘉等知名歌手也將閃亮登台。
主題: 新春中國
「新春」
1、開場聯唱《歡歌慶新春》康輝、鞠萍、劉建宏
2、創意器樂演奏《琴箏和鳴》雅尼
3、相聲《東西南北大拜年》趙炎 及相聲大賽成員
4、歌曲 《中國味道》鳳凰傳奇
5、歌曲《十二生肖》王力宏
6、小品《大城小事》艾倫、王寧、常遠
7、歌曲《春暖花開》那英
8、創意兒童節目《剪花花》鄧鳴賀、鄧鳴璐
「新喜」
9、相聲《這事兒不賴我》曹雲金、劉雲天
10、歌曲《嫦娥》李玉剛
11、歌曲《報喜》陳慧琳
12、武術《少年中國》趙文卓
13、小品《你有牌嗎?》秦海璐、王茜華、孫濤、方清平
14、歌曲《茉莉花》宋祖英、席琳.迪翁
15、歌曲 《我心永恆》席琳.迪翁
16、小品《想跳就跳》潘長江、蔡明、郭豐周
17、雜技《冰與火》
18、歌曲《一輩子朋友》楊坤、張靚穎
19、小品《今年的幸福2》「開心麻花」 沈騰、馬麗
20、歌曲《幸福》(韓版 中國大陸版) 毛阿敏
「新意」
21、魔術 劉謙
22、土耳其風情舞蹈《火》
23、歌曲《風走麥浪》李健、孫儷
24、小品《我要上春晚》周煒、《我要上春晚》選手
25、《直通春晚》歌曲聯唱
《山路十八彎》阿普薩薩
《我是一隻小小鳥》許藝娜
《我愛你中國》平安
26、歌曲《凈土》 孫楠
27、相聲劇《搭把手不孤單》馮鞏、郭冬臨、閻學晶
28、歌曲串燒 《留聲2012》
《滴答滴》李晨
《我的歌聲里》 杜淳、曲婉婷
29、創意樂舞《指尖與足尖》李雲迪、侯宏瀾
30、魔術 傅琰東
「新篇」
31、相聲《追著幸福跑》郭德綱、於謙
32、京劇《迎來春色換人間》於魁智、托馬斯
33、歌曲《Super Shero》 S.H.E
34、舞蹈《千年之戀》黃豆豆、李倩
35、歌曲《甲板上的馬頭琴》王宏偉
36、歌曲《給我你的愛》張傑、林宥嘉
37、歌曲《我愛你中國》汪峰
38、歌曲《美麗中國》沙寶亮
零點報時
39、歌曲 《中國范兒》玖月奇跡
40、歌曲《家人》譚晶
41、歌曲《冬天裡的一把火》夢想合唱團、吳克群
42、歌曲《難忘今宵》李谷一
2013年春晚當天的節目可能會略有調整,但最終以春晚直播為准。
㈧ 邯鄲有什麼旅遊景點
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
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峰峰礦區境內,公園總面積6348.8公頃。包括西部山區、中部鼓山、元寶山區、東部崗坡地三部分5個景區。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包括西部山區、中部鼓山、元寶山區、東部崗坡地三部分5個景區。東部為鳳凰山森林花園區,面積909.72公頃;中部自北向南有響堂寺景觀園區、元寶山精品園區和九山生態農業風景園區,面積分別為3012.51公頃、121.96公頃和214.26公頃;西部為九龍蛟綠色生態園區,面積2090.35公頃。公園位於河北省南端,邯鄲市的西南部,距邯鄲市34.5km……
推薦2
東山文化博藝園AAAA
武安市東大門,有一處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的秀美園林 -- 東山文化公園。總佔地500多畝,是一所集文化旅遊、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品位的文化園。一、文化園區:高達15.6米的牌坊和長達30米的影壁式碑廊。凸現了全園的文化主題和建園宗旨。牌坊正面-兩幅對聯:「八百里太行立地頂天看西峙峻極東卧紫金北駕雲嶺南矗鼓峰煤田鐵海灰石玄岩四圍林果九野糧棉凡物寶天華皆出山川懷抱里;七千年文史源遠流長想趙倡合縱隋講太學宋逐中原明建古城奇謀異策武勇文廉一時龍風百代典範數人傑地靈都在英雄畫圖中……
推薦3
京娘湖風景區AAAA
京娘湖位於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 京娘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原稱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借故其中山川水色開辟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京娘湖建於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湖面呈倒「人」字型,分東西兩支。東支為常社川的前段,西支為門道川的前段,各有3公里長。這里層巒疊嶂、群峰競秀、湖水盪漾、林木茂盛,加上古跡名勝與神話傳說,形成了具有詩情畫意的京娘湖旅遊區。川穀景色……
媧皇宮AAAA
導 游 媧皇宮建在山勢陡峭的山腰上,主要有媧皇閣、梳妝樓、迎爽樓、鍾鼓樓、六角亭、木牌坊、水池房等大小 12座建築。媧皇閣是媧皇宮的主體建築,坐北朝南,高達 23米,是四層樓式結構,布局奇巧。第一層內供奉有女媧神像,二至四層均設有走廊,可以登臨遠望。
五指山景區AAAA
太行五指山景區位於太行山東麓涉縣境內,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83米,山勢巍峨峻秀,植被鬱郁蔥蔥,以「雄、奇、險、秀」著稱。更為神奇的是,這里一列3公里長的山脈,大自然巧奪天工形成一座仰卧大佛的形狀,惟妙惟肖,彌漫著悠遠寧靜,佛瑞吉祥的信息。 五指山的傳說很多,據說在遠古時期,南海觀音菩薩要到五台山參…….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AAAA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暨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河北省涉縣赤岸村。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0領導的幾個重要根據地之一。一二九師司令部暨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自1940年設在涉縣赤岸村,長達5年多。司令部大院就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院內西屋為-司令員的…….
武靈叢台AAA
現存古叢台為清代同治年間重修,佔地1100多平方米,高 28米。三層青磚高台的底層南北各有一門,甬道右側的台牆上還嵌有「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幾個大字,北門台階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時親筆書寫的詩碑。當中一層有 5間大屋,名「武靈館」,是為紀念武靈王的而建。最上一層門額上題有「武靈叢…….
朝陽溝風景區AAA
武安朝陽溝風景區位於邯鄲市西部深山革命老區-----武安管陶鄉列江村,地處晉冀接壤處,距邯鄲市90公里,距武安市65公里。這里是中國著名現代戲曲作家楊蘭春的出生地,也是名揚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的現代戲曲《朝陽溝》創作及劇中主要人物銀環、栓保的原型地。楊蘭春作為著名的現代戲曲作家,在中國戲曲史上,特別是在對現代戲…….
黃梁夢呂仙祠AAA
看 點 「黃粱一夢」故事源出於唐代沈既濟所作《枕中記》。有一落魄書生盧生騎青駒,穿布短衣進京趕考,在邯鄲客店中遇見一道士呂翁。盧生自嘆貧困,苦無陞官發財的機會,呂翁借給他一個青瓷枕,要他枕著睡覺,當時店家正在煮黃粱(小米)飯。盧生接過來一枕而睡,夢中回到山東老家,娶一…….
㈨ 需要豫劇大全《朝陽溝》《我愛我爹》,還有常香玉唱的
77年實況 《朝陽溝》韓玉生 魏雲錄音
㈩ 豫劇朝陽溝《人也留來地也留》魏雲演唱mp3有嗎,不要視屏,要MP3能在手機上播放的,謝謝!!!
可以下載一段其他格式音(視)頻,轉換成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