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慈菇與馬蹄可以一起做菜嗎
馬蹄炒慈菇
用料
慈菇 3隻
馬蹄 5隻
馬蹄炒慈菇的做法
入鍋
放鹽
蓋鍋蓋
盛盤
法二,茨菇煮馬蹄:
茨菇洗凈
去皮
馬蹄洗凈
去皮
鍋中放適量的水,把茨菇和馬蹄倒入鍋中煮熟。
盛起就可以吃了。
慈菇,又稱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連城已有百餘年種植史,縣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帶苦和慈菇,俗稱蔬卵。別名張口草、華夏慈菇、燕尾草,分布在江以南各地廣泛栽培。
《本草綱目》記載慈姑「苦、甘,微寒,無毒。」有瀉熱,解毒,通淋等食療功效。生津潤肺,補中益氣,可用於咳嗽、痰中帶血、小便澀痛、瘡毒、濕疹等病的食療。是無公害綠色保健食品中的珍品。」
馬蹄是水果,叫做荸薺,有清熱止咳、利濕化痰、降壓的功效。荸薺是甘而平的葯性,用於熱病津液的受損、筋傷,以及出現煩倦、口渴的疾病,也可以用於咽喉腫痛、嗓子痛,也可以用來治療口腔炎。
馬蹄是入肝經、胃經、大腸經,可以治療肝經濕熱導致的黃疸,可以治療尿頻、尿急、尿熱、尿痛等熱淋表現。馬蹄也可以治療胸腹積滯、胸部脹滿,另外可以利小便,還對高血壓病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㈡ 求這兩種草的名字(見圖片)。
中文學名
蔊菜
拉丁學名
Rorippa indica (L.)Hiern
別稱
辣米菜、江剪刀草綠豆草;
蔊菜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祛痰,止咳。用於慢性支氣管炎。降壓利尿,涼血止血。用於頭暈腦脹,高血壓病,小便熱澀不利,尿血,崩中帶下。不僅僅有葯用價值,還可作為蔬菜食用。
㈢ 剪刀草的圖片剪刀草可以做菜嗎
慈菇,又稱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1、涼拌慈菇
慈菇嫩筍莖500克,花生油、精鹽、味精各適量。洗凈慈菇嫩筍莖,開水焯熟,擠出水分,加入花生油、精鹽、味精調食。
功效:清熱止血、解毒散結、消除無名腫痛。
2、炒慈菇
慈菇嫩筍莖300克,豬肉100克(肥瘦),雞蛋半個,烹調油、醬油、精鹽、味精、料酒、水澱粉、蔥末、薑末各適量。將慈菇擇洗干凈,開水焯一下,冷水過涼,控凈水分,切成段;豬肉洗凈,切成「簾子棍」粗細的肉絲,用雞蛋、水澱粉漿好。將炒鍋置火上,放入烹調油,油熱後下入漿過的肉絲,將肉絲炒散後,即放入蔥末、薑末、醬油、料酒翻炒幾下,再下入慈菇段、精鹽、味精,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食用。
特點:鮮香脆嫩。功效:清熱瀉火、解毒消刖.,用於咯皿、吐血、黃疸、崩漏、帶下、尿路結石、癰腫瘡毒、瘰癧、毒蛇咬傷等。
生扯攏在臨床上一般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和急、慢性腎炎及腎盂腎炎
4~9歲每日用石韋全草5錢,10~15歲1兩,16歲以上1.5兩。每兩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熱加入冰糖1兩,分3次服,3天為一療程。觀察11例,服葯後喘息消失者7例,減輕者2例,無改變者2例。多數在服葯的當天哮喘症狀即開始平息,其他症狀於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葯後往往仍有復發,復發時間最短者為2周。復發時再用同法治療,仍然有效。
治療慢性氣管炎
曾採用廬山石韋單味煎劑、沖劑、提純石韋"410"糖漿及復方廬山石韋沖劑進行臨床觀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療效,其中以石韋"410"糖漿的效果較為滿意。一煎劑:鮮廬山石韋全草每天1.6兩(第一療程用全草,第二療程去毛、葉柄及主脈),頭煎加水300毫升,沸後再煎20分鍾;二煎加水150毫升,沸後煎20分鍾。混合2次煎液,以8層紗布過濾,分2次服。療效:第1療程服葯人數計21例,有效率為47.6%,其中顯效1例。服葯2個療程的16例,有效率為87.5%,其中顯效1例。副作用主要有心館,胸骨後不適,飢餓感,尿量增多及頭暈,停葯後症狀即消失。二沖劑:日服3次,每次1包,相當於生葯1兩。治療117例,服葯一個療程的有效率為47%,其中顯效12例,好轉43例,無效62例;兩個療程的有效率為57.6%,其中近期控制者3例,顯效22例,好轉39例,無效47例。繼續服用到3、4個療程時,有效率可增至87.5%與82%,顯效率增為46.2~51%。說明延長療程,可提高療效。三提純石韋"410"糖漿:每天2次,每次15毫升(相當生葯1.5兩),10天為一療程,共服二個療程。治療40例,第一療程有效者31例(78.2%),其中顯效16例(40%);繼續服用第二療程的36人,有效率為88.9%,顯效率為55.6%。個別患者每天服3次,療效更為顯著。四復方石韋沖劑:用廬山石韋15兩,江剪刀草1兩,煎成濃汁,焙乾,製成粉末,加適量糖粉,每天分3次,開水沖服。10天為一療程。共治療278例,有效者200例(72%);其中近期控制13例,顯效51例(23%)。大多數患者在服葯2~3天後見效。在使用石韋各種劑型,特別是提純石韋"410"糖漿過程中看出,石韋具有良好的消痰作用,一般治療1~2天後,痰量減少,粘稠度減低,咯痰轉爽。這對改善通氣功能,防止繼發感染,從而減少對組織細胞的損害,促進病變的癒合創造了有利條件。復方石韋(與江剪刀草合用)鎮咳作用較單味石韋為佳,平喘作用兩者均較差,消炎效果也不佳。
用有柄石韋全草,壓榨去毛及孢子,水煎製成糖漿。第1~4日,按每天含生葯1兩分3次服。第5~10日,每天劑量加倍。第11~15日照第1~4日劑量服。治療50歲以上的重症患者12例,其中喘息型8例,有效5例,基本治癒2例,顯效1例,進步2例;單純型4例,僅有1例顯效。說明石韋糖漿對喘息型患者療效較好。
治療急、慢性腎炎及腎盂腎炎
㈤ 這種藤蔓植物,開四瓣小白花很香,叫啥植物
這種植物叫威靈仙。
威靈仙是毛茛科,鐵線蓮屬,多年生木質藤本。小葉片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或為線狀披針形、卵圓形,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萼片白色,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6月至9月開花。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貴州、四川、陝西南部、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河南、福建、台灣、江西、浙江、江蘇南部、安徽淮河以南。
該植物根及莖入葯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消骨梗之功效。
(5)剪刀草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1)威靈仙野生於富含腐殖質的山坡、林緣或灌木叢中,以採伐跡地、稀疏林下及溝谷旁生長較多。
(2)威靈仙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涼爽、濕潤的氣候和富含腐殖質的山地棕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
(3)威靈仙屬攀援植物,靠葉柄彎曲攀附於其它植物向水平方向生長。
㈥ 請問這種是什麼花,如圖片
葯名:射干
英文名:RHIZOMABELAMCANDA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izomaBelamcandae
別名:寸干、烏扇、扁竹、烏蒲、黃遠、夜干、烏要、烏吹、草姜、鬼扇、風翼、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地扁竹、較剪草、黃花扁蓄、開喉箭、黃知母、較剪蘭、剪刀梏、冷水丹、冷水花、扁竹蘭、金蝴蝶、金絞剪、紫良姜、鐵扁擔、六甲花、扇把草、魚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鳳凰草。
為鳶尾科植物射乾的根莖。苦,寒,有毒,入肺、肝經。為清熱解毒中葯,具有解毒利咽,清熱化痰,散熱消結的作用。
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氣,痰涎壅盛,瘰癧結核,瘧母,婦女經閉,癰腫瘡毒。
植物形態
射干是鳶尾科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莖鮮黃色,須根多數。莖直立。葉2列,扁平,嵌疊狀廣劍形,長25~60厘米,寬2~4厘米,綠色,常帶白粉,先端漸尖,基部抱莖,葉脈平行。總狀花序頂生,二叉分歧;花梗基部具膜質苞片,苞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厘米左右;花直徑3~5厘米,花被6,2輪,內輪3片較小,花被片橢圓形,長2~2.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鈍圓,基部狹,橘黃色而具有暗紅色斑點;雄蕊3,短於花被,花葯外向;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狀,柱頭淺3裂。蒴果橢圓形,長2.5~3.5厘米,具3棱,成熟時3瓣裂。種子黑色,近球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葯材乾燥根莖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長約3~10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麵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環狀皺紋,排列甚密,上面有圓盤狀莖痕,下面有殘留的細根及根痕。質堅硬,斷面黃色,顆粒狀。氣微,味苦。以肥壯、肉色黃、無毛須者為佳。射干喜溫暖向陽、耐旱、耐寒,怕積水。適應性強,在低氣溫達-17℃的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
射干葯用塊莖,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活血化瘀的功能,在全國中葯材市場上為常規大宗品種,多年來一直暢銷。由於用量不斷遞增,貨源緊缺,價格不斷上漲,發展射干勢在必行,供應市場的不足。
㈦ 蔬菜種類大全, 蔬菜有哪些種類
蔬菜的種類有很多,有瓜果類,種子類,根莖類,菌類等,每一種蔬菜含有的營養物質都是不一樣的,建議平常盡量選擇多樣化,不要挑食,含維生素比較豐富的蔬菜,有胡蘿卜,西紅柿,黃瓜,苦瓜,葉酸含量比較豐富的,有菠菜,油麥菜,白菜。脾胃比較虛弱的人群,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比如說芹菜,萵筍,空心菜。
㈧ 有種青菜做熟後有紫紅色的液汁,什麼菜啊
根據你的描述來講,推斷應該是紫背菜
紫背菜:別名:紅鳳菜、兩色三七草、紅菜等
為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葉片上面綠色,下面干時變紫色,兩面無毛,營養豐富,價值高,且紫背菜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基本上不受病蟲危害
看下圖片
㈨ 查尋植物名字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叫慈菇。
慈菇,又稱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連城已有百餘年種植史,縣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帶苦和慈菇,俗稱蔬卵。原產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較多。
慈菇 ,亦稱「華夏慈菇」、「水芋」。單子葉植物,澤瀉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大。葉叢生,基部有許多根須。根部附近生出纖細匍匐枝,秋後枝端膨大呈球莖,球莖直徑達3CM。葉片箭形,寬大,長20-30cm,葉基部左右兩側的裂片長度超過中央片。葉柄較粗壯,長50-80cm。花序圓錐形。華東各地均有栽培,地下球莖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