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庄嚴國慶節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書籍唯美圖片頭像 2025-07-14 23:06:59
晚安圖片唯美帶字圖片 2025-07-14 23:06:59

庄嚴國慶節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4 19:53:38

❶ 有什麼關於國慶節的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其他各國國慶節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節日來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委員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節日意義

國家象徵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基本特徵
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❷ 關於國慶節的畫和圖片。

嗯,我說的是五年級的。

❸ 國慶節的畫有哪些圖片

有兩張是16年的,不過還可以啦,發圖不容易,採納一下吧~

❹ 關於國慶節的資料和圖片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在我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

❺ 有關國慶節的內容或圖片或文字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美麗而寬廣,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勤勞而堅強;
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她的血脈,
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樑,
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

❻ 國慶節的手抄報高清圖片

❼ 各個國家的國慶節

美國美國國慶節,日期為7月4日,以紀念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由托馬斯·傑佛遜起草,1776年7月4日由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寇克簽字生效。《獨立宣言》提出了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歷數了英國對北美13州進行殖民統治的罪行;最後庄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從此,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早期獨立日的慶祝活動主要是遊行和演講,後來又增加了戶外活動、體育比賽等項目。燃放爆竹、煙花的活動曾一度十分流行,20世紀後為防止發生火災等危險而取消。

U.S.NationalDay,,"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draftedbyThomasJefferson,July4,,."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madeallmenarecreatedequal,,thegovernment'spowerscomefromthepeople;;omBritain.Sincethen,through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Dischargeoffirecrackers,,the20thcentury,.

英國英國國慶日:隨天氣變換的國王生日

在立憲君主制國家英國,按歷史慣例,國王的生日為英國國慶日,現伊麗莎白二世的生日為4月21日,但由於倫敦4月氣候欠佳,因此將每年的6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女王官方誕辰日」。女王父親喬治六世在位時,也是在6月為他過生日,盡管他實際生日是12月14日,此前兩位國王喬治五世和愛德華八世恰好都在6月出生,才能在實際生日中領受舉國臣民的共同賀壽。和美國的獨立日比起來,英國國慶不免有王室「一己之私」的意味,加之還有不少人呼籲取消君主制,所以英國的國慶自然低調得多,不像美國那麼隆重鋪張。女王賀壽活動中很重要的一項是:為國內外名流封爵授勛。受嘉獎者名單分別由政府和王室擬定,並在女王的官方生日公布。每年的榜上題名者多數仍來自倫敦市和國家兩級政府、軍隊,以及工黨政府政策的支持者,其中36%為女性。最高榮譽頭銜「騎士」的獲得者以出身牛津、劍橋兩校的精英居多,只有少數例外,如化妝品店「BodyShop」的創辦人阿妮塔·羅迪克。

UnitedKingdom'sNationalDay:Withtheweatherchangingtheking'sbirthday

,,theKing',thecurrentQueenElizabethII'sbirthdayisApril21,,"Queen'sOfficialBirthday."Queen'sfather,ringthereignofGeorgeVI,alsoinJuneforhisbirthday,,.,theBritishroyalfamily,,"Yijisi",Britain'-key,.:.,andintheQueen'sofficialbirthdayannouncement.nationallevelsofgovernment,military,,ofwhich36%werefemale.Highesthonor,thetitleof"Knight"xceptions,suchascosmeticsshop"BodyShop"founderAnitaRoddick.

❽ 關於國慶節的圖畫

可以從這里找到國慶節的手抄報: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FA%C7%EC%BD%DA%B5%C4%BE%AB%C3%C0%CA%D6%B3%AD%B1%A8&z=0&rn=21&pn=20&ln=356

這里能找到國慶節的圖畫: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FA%C7%EC%BD%DA%B5%C4%CD%BC%BB%AD&z=0

❾ 我要國慶節的資料和國慶節的手抄報的部分圖片!!!!!!!!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 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中國的國慶節. 國慶期間,中國全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知識2: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知識3:
開國大典大事記
1949年:
10.1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接受新政協的《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軍委」)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10.2~3 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以下簡稱「全國和大」)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宣言,郭沫若當選為全國和大主席。
10.3 中國同蘇聯建立外交關系。
10.9 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選舉毛澤東為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通過「以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國慶紀念日」的建議案,並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納施行。
10.21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成立。
11.11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
11.15 周恩來外長致電聯合國大會,否認蔣介石集團出席聯大的合法地位,要求立即取消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團。周恩來外長分別致電聯合國組織秘書長賴伊和聯合國大會主席羅慕洛,聲明所謂「中國國民政府代表團」完全無權代表中國,要求聯合國立即取消該「代表團」參加聯合國的一切權利。
12.16~1950.2.17 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50年1月21日,周恩來總理抵達莫斯科。)14日,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2.27 四川省會成都解放。至此,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勝利結束。大陸解放戰爭基本結束。

❿ 國慶的資料和圖片~那

國慶節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