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代女神張曼玉都參演過哪些優秀影視作品
在香港的藝人當中,青霞和曼玉絕對能叫得響,那個年代提到演技人們都會提起她們兩個。張曼玉早期出道的時候,其實演技並不是很好,最早認識他還是在成龍的《警察故事》里。而後她跟周星馳也合作了幾部電影,可是演技都不是很好。真正讓她崛起的,還是跟王家衛的合作。
王家衛跟張曼玉的合作,徹底開啟了她的演技,讓她有了質的變化。之後張曼玉拿的獎越來越多,金像獎、金馬獎無數,戛納和柏林也有她的一席之地。而在2017年,她更是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拿下了奧斯卡金像獎的評委投票權。
Ⅱ 張曼玉飾演過小青嗎﹖
是的
而且她把小青演活了 非常精彩
在1993年徐克導演的香港電影《青蛇》中
張曼玉、王祖賢、趙文卓和吳興國主演,1993年上映。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但與傳統的講述方式不同,而是從青蛇的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許仙及法海之間的情感糾葛,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初涉人世的青蛇天真俏皮,她追隨白蛇學習人事,目睹白蛇與許仙的凡塵情感,抱著對男女之情的巨大好奇,開始效法白蛇誘惑正處修行階段的僧人法海。一場慾念的斗爭在入世的淫妄與出世的無欲間展開,不諳世事的青蛇擾亂了修行者的心性,惱羞成怒的法海作法禍及蒼生,面對滿目蒼涼和被害的白蛇,青蛇最終發出「我來到世上,被世人所誤,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的悲嘆,點明主旨。影片拍攝美輪美奐,內容暗喻佛理,營造的氣氛有種超凡脫俗的神話色彩。
資料來源於網路,點擊可更詳細了解:http://ke..com/view/112814.htm#sub6444114
Ⅲ 萌探趙雅芝出場,黃子韜變迷弟,小青超驚艷,她到底是誰扮演的呢
萌探探探案已經播出,繼西遊記主題之後,本期再版經典影視劇白蛇傳,客人是白素貞趙雅芝一出現,過去最吵鬧的黃子韜就變成聽話的孫紅雷玩許仙,那英玩白素貞,趙雅芝玩驪山聖母,我看到趙雅芝在水上慢慢地走著,所有的客人都很驚訝,所有一直樂於起飛的人都站在那裡,成了小粉絲,尤其是她的身材和舉止,幾乎是刁打了很多女明星,雖然臉上有一些皺紋,但整體皮膚狀況還是很好的!相比之下,由那英扮演的白素貞似乎已經倒下了。
女主蘇曉彤還被拍到與男孩們一起玩迪士尼,他們有說有笑,非常愉快,這個男孩是個「恐龍」,最近參加了心動二十歲綜藝節目,不管我們說不說,他們坐在一起是很好的搭配,其實,通過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場景少了,原來,男人和女人在同一個框架里,是最想看到的東西,但現在雙方都已經失戀了,如果你再把兩個人放在一起,恐怕你會覺得不舒服!我只是沒想到這兩位年輕藝術家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會選擇戀愛,我怕他們的心會碎的!但這些其實是藝術家的私生活,任何人都無權干涉,這只是艱苦的工作,演出開始時,他們還在努力宣傳和樹立人們的設計理念,結果,轉眼間,兩位明星各司其職。
Ⅳ 張曼玉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女星,她演過哪些經典的港片
張曼玉絕對是一位實力女演員,在事業鼎盛期每年都會盛產三部以上優秀的電影作品,而張曼玉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口碑與票房的保障,作為80後這一代人,我們都是看著張曼玉的作品長大,而由於年齡的增長,現在的張曼玉已經退出了娛樂圈,但是她的作品卻一直廣為流傳。
中年的張曼玉由於感情的原因,事業心不再那麼重拍攝的作品少之又少,最能夠代表同一時期的作品應該算是張藝謀的英雄,這部作品匯集了兩岸三地優秀的明星加盟,張曼玉在這部作品所有女演員當中最為出彩。張曼玉已經在娛樂圈當中多年不飾演角色,但是張曼玉的影響力很難以被人超越,這就是張曼玉的個人魅力,張曼玉的事業一直都非常之輝煌,但是情感卻經歷太多的波折令人惋惜。
Ⅳ 張曼玉
英文名字 Maggie Cheung
出生日期或生日 1964-09-20
出生地點 香港
國家或地區 中國(香港)
血型 O型
身高 169 公分
家人 父母、一姊
宗教信仰 天主教
興趣愛好 游泳、運動
星座 處女座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中學畢業
[張曼玉簡介] [張曼玉照片/寫真(共95張)]簡介:
個人喜好
喜歡的運動/健身方式: 藝術體操
喜歡的食品:魚蒸排骨牛排,義大利面,魚香茄子,番茄炒蛋
榮譽成績
電影類獎項
頒獎禮:
香港電影金像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女主角
獲獎時間:1990年(9屆)
獲獎作品:不脫襪的人
頒獎禮:
香港電影金像獎
所獲榮譽名稱:最佳女主角
獲獎時間:1993年(12屆)
獲獎作品:阮玲玉
2007年
第10屆 上海電影節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04年
第57屆 戛納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獎
2001年
第20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2000年
第37屆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1998年
第17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1997年
第16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第34屆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1993年
第12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1991年
第28屆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1990年
第27屆 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
1989年
第26屆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
星路歷程
2004年5月,第57屆電影節上,最佳女演員得主上台致謝:「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她帶著東方的素靜神韻和西方的明艷光彩,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迷,「謀殺」了現場記者無數的膠卷。她,就是張曼玉。
一個在銀幕上有著千種面貌,萬種風情的女人。一個從花瓶到影後,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修練著的女人。一個氣定神閑,雍容華貴,平淡自然,從生命深處散發出獨特魅力的女人……
有人說張曼玉是貓,她的眼睛任何時候都熠熠閃光;有人說張曼玉是薄荷,她的笑容隨時隨地讓你透心清涼,有人說張曼玉是小品文,輕靈含蓄言簡意賅。她潛入無數人心底,不老地笑著,不老地美麗著,她是你的摯愛至親,卻和你一年又一年地捉迷藏……青澀年代
在《阮玲玉》里,她的身姿與30年代的衣香鬢影重迭,從此便是復古風中的翹楚;在《滾滾紅塵》中,她一派輕狂嬌痴,又開了快樂新美人的先河。
靜靜地審視張曼玉,你會發現在她身上有一股難以拒的魅力。不是漂亮,不是修長,乎也不是嬌憨,當你貼近她,感受她時,你便會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美是從生命內部射出的光芒,偶爾驚鴻一現,浪漫旖旎不可方物。起始是花叢中的一朵嫣紅,最後變成最精粹的一滴金黃色的花蜜——這樣的美女,正是一句西諺的注腳: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
曾有人說:如果我有女兒,我願意她成為鍾楚紅,用盡一個美麗女子的天分,嫁入豪門;也願意她成為劉嘉玲,縱然心無城府,但也可以開開心心地活色生香;我只是不願意她成為張曼玉,如此高貴,卻始終寂寞。她說她從不花男人的錢。她喜歡自己買的衣服,自己剪頭發、自己化妝….「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比她更加懂得自愛。也正是因為如此,不管她演過多少爛片,對感情失落幾回,到了最後,也能夠擁有「金身」一座。這樣一個崇尚「獨立精神」的時代里,惟有如此,一個女人或許才能獲得一種不染塵埃的熱愛。」
由黃毛丫頭變成選美皇後,由柴娃娃的花瓶明星變成中外專業認同的影後,由英雲未嫁的少女變成離婚女人,張曼玉不再18、19,走過了20多年,拍了75部電影,捧回家的國際性影後大獎一大堆,輝煌的成就屬香港影壇所出之少見,前無古人是肯定的了,後有沒有來者,我看不容易,慧根固然難覓,客觀條件因素,可以孕育成就這樣的一位演員的機會也難再出現。
60年代出生的張曼玉8歲時她便隨家人到了倫敦。在天色陰沉的英倫島上伴著沒有愛情的父母爭吵直到長大,然後去一間書店做店員。那時她想她將來能做一個模特就很了不起了。僅僅一年後,她隻身回到故鄉香港參加1982年港姐比賽,雖然只得到亞軍,卻足以讓她一夜成名。 但是在影視劇中,花瓶一當就是10年,讓她再也天真不起來。那個時候她惟一要做的就是證明自己會演戲。
1984年到1988年,張曼玉演出了近30部電影。曾同時在5個劇組里趕場子,尤其是1988年,她完成了12部電影,因此獲贈綽號「張一打」。當時甚至與她合作了《新札師兄》的梁朝偉也不看好她:「那時沒想到她後來能靠演戲出頭。」那時候喜歡她的人甚至只知道她是個港姐,出現在那種打打殺殺的早期江湖片或喜劇片里的一個漂亮符號,產量奇高而印記不深。
那年王家衛拍《旺角卡門》,找她演女主角,雖然還只是懂得做一些表情和動作,但是王家衛獨特的拍片風格令張曼玉對電影的認識完全改觀。她說那一次她開始真正懂得演戲。《阮玲玉》
1989年,張曼王憑《人在紐約》奪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平生的第一個影後。26歲時,又以《阮玲玉》獲當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常說自己的毛病是心太急。
然而又過了10年,人們在大銀幕上再看到她,已非同日而語。巨星的身段已經逐漸展露,當她斜睨著梁家輝的丹鳳眼說:秘道在我身上。或穿著高領口的旗袍與梁朝偉一起用力切著牛排,說:其實我很能吃辣的。這是同一個張曼玉,然而這一轉身又那麼的不露痕跡。從《新龍門客棧》的金鑲玉變成有上海背景的港式蘇麗珍,從招招用力的演技派變成了渾然天成的藏技派。但是《花樣年華》的蘇麗珍那一年在戛納輸給了比約克,因為後者在黑暗中歌舞,受盡人世的苦難與恥辱。
90年代末,張曼玉再次遠離了香港,因為被記者偷拍到心灰意冷。她在巴黎以一部《女飛賊再現江湖》開場新人生。這部戲中戲格局的電影,觀眾反應不那麼熱烈,卻是她拍過的最邊緣化的作品。
八歲時隨家人赴倫敦並加入英國籍。在英國肯特郡寄宿學校讀書,16歲當書店售貨員。
【1991年】,《阮玲玉》飾:阮玲玉 ——在舊式旗袍的映襯下,張曼玉與阮玲玉的衣香鬢影重疊,已成復古風中的翹楚,一抹親密的疏離,溫潤的憂傷貫穿始終。任憑美術做得何等懷舊精緻,鏡頭多麼別具匠心,台詞怎樣言簡意賅,結構多能引人入勝,用意如何耐人尋味,均抵不過一個女人的低眉顧盼,娉婷風姿,後人膜拜的禮贊展示了圖騰式的重現,香港電影從此舊貌換新顏。由男性主宰下的暴利美學向吾本痴情,奈何薄命的紅顏過渡,盡管後來證明這個渡口太遙遠,僅靠翠翠的一葉獨木舟不過是杯水車薪,然而它畢竟打破了固有的電影格局,讓女人從此不再只是躲在一個角落裡的花瓶,如此說來阮玲玉以卑微的姿態,高貴的死亡總算是物超所值了。猶是春閨夢里人,這種穿越時空觀念,友好協商電影與真實關系的懷舊電影,即將成為大香港飯店的一道華美大餐。從此,香港人要在穿越密密麻麻的人行道時,不忘抬起頭,蘊育一下惆悵憂傷了。 一曲支離破碎式完美的狐步舞,抽離出電影史中的一段精彩截片,傳遞美人吟的前塵往事,到了我們這里,除去斑斕紛呈的慶功宴和光彩奪目的小金人,也完成了張曼玉最驚鴻一瞥的一次轉身,而她的背後承載的是另一個女人依稀可聞的嘆息聲。莫驚醒,春閨夢里人。
【1992年】,出演《新龍門客棧》,這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武俠時代,可惜故事發生在大漠里,在朔風的洗滌下,荒蕪大漠只剩下了一個至情至性風騷入骨的老闆娘,游刃有餘地行走於各個勢力之間,在浩浩黃沙間怡然打出一片天地,其中的獨具匠心,與江湖已經相當接近了2005年,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
繼《滾滾紅塵》後,與林青霞的二次對決,張曼玉在這里讓人刮目相看,跟同時間《阮玲玉》里的驚鴻一瞥截然相反。青霞受角色之限,已失韶華的精緻,雖好看,卻韻味全無,相比之下,金鑲玉我行我素的潑辣性格實為曼玉增色不少,一個女人的狂妄在此一覽無疑,風情萬種也好,放浪不羈也罷,都難以隱藏其卓爾不群的鋒芒必露。信手拈來的演技為這場血雨腥風的武林浩劫平添了幾分濃艷和從容,原來風騷也是種極致的,而她則是沙漠里傲然獨立的一株仙人掌,渾身是刺,這刺則是她生存的通行證,金鑲玉拒絕墓誌銘。 一個開黑店的老闆娘,憑借堅強意念撐起柔弱身軀,非黑非白,百無禁忌,洋溢著一個女人的寂寞追逐,她成就一次脫胎換骨的涅磐重生,猶如火中飛出的鳳凰,原因是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一個人,天涯海角任平生。女人的傲氣和執著,拿得起便永不放下,承接起另一個女人的光輝使命,英雄在夕陽深處,一把火燒了自己心血無數,腰仗三尺正義劍,胸懷柔情千萬千,那叫一個盪氣回腸。
【1993年】,張曼玉在《青蛇》中的表現深入人心,誰能抵擋住情天恨海中的嫵媚誘惑,流水浮燈的星光點點,照亮了遲到千年的愛戀,冒著被顛覆的危險,成就西子湖畔最後一次纏綿,從此,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的謊言被牢牢揭穿。一次對白蛇傳脫胎換骨的解構演繹,了了青蛇的夙願,結下一段孽緣。 是柳腰細裙兒盪的翩翩,還是此恨無絕期的綿綿,肆意鋪灑的流光溢彩,讓人眼花繚亂, 如夢似幻。流光飛舞的繁華瞬間,點綴了荒蕪的命運軌跡,歲月痕跡。白蛇一如既往地行走於自己選擇的生命輪回之上,青蛇的游移,則始終如一個不甘寂寞的孩子,一次不經意的轉身,頓時光怪陸離,風生水起。
看那荷花,嬌嫩如伊,一樣的痴情女子,兩種別樣的風情,白蛇的傾美絕媚,永遠是荷花池的主人,青蛇是那擦身而過的流連,游離於她的邊緣,生命註定被姐姐籠罩大半。當西子湖畔姐妹倆於鶯歌燕舞間的扭腰擺尾已成過眼雲煙,小青對許仙暗潮湧動的媚惑不過是對白蛇淡忘姐妹情義的懲戒,一種張揚的示威,換取五百年盤錯的理會。真正的受害者是許仙,他不可避免地在姐妹前暴露其意志不堅。而白蛇踏上的不歸路促使她一往無前,水漫金山,小青的搖旗吶喊,讓她們冰釋前嫌,芳心永伴。在這個層面上,法海幫了兩姐妹的忙,化了怨,結了緣。 李碧華的小說初看上去,令人嘖嘖稱贊,久而久之,不覺望而生厭。她最擅長將紅塵間的俗世情真蹂躪撕爛,再讓它結疤重現。徐老怪則抱著對女性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幽微探秘的復雜心理,發誓要揭穿女人間盤根交錯的愛恨纏綿,於是釀造出青蛇與法海的孽緣,白蛇與許仙的纏綿,在莫呼洛珈的咒語中,一段奢靡的千年神話,華美地誕生。 塵埃落定,原知紫竹林中,年年是為情生。誰還能有拈花微笑的從容?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
【1994年】,《東邪西毒》時間的灰燼沖刷著黃沙的掩埋,流年鐫刻、風描雨繪的隔世輕煙,陪伴著白駝山上的絕美雕塑。在夜裡,我掩面哭泣,青春的花火若即若離。很少有人了解一花一沙漠,一劍一江湖的真義,而懂得的人又難免狷介輕狂。一年又一年,我總是一襲紅衫佇立在白駝山上,向西眺望,很遠的地方有我要等一生的人。有人說,我一個背影就能傾國傾城,而我希望說這句話的人卻始終沒有開口,人生最美好的時候,心愛的人不在你身邊,縱然長生不死,又有什麼意義。懂得愛的人和懂得恨的人一樣都是蒼涼、寂寞的,他們不會忘卻妒忌,不會忘卻孤獨。 張曼玉最清楚如何演繹女人的孤單寂寞。兩個驕傲的戀人,都想知道對方愛自己更多一點,於是,對於愛情的傷,總是那麼慷慨淋漓,不絕饋贈。直到,知道回不去了,曾經。一場沒有輸贏的戰爭。把自己丟棄在愛的陰影里,讓自己釀造的愛情的傷,先刺穿自己,再刺痛他,為之為在愛人面前撐起高傲虛無的自尊。我們深知用摧殘自己的方式來懲戒對方是多麼的奏效,到頭來,你的心意他未盡知,等他悉數皆知,一切都晚了,兩個心愛的人,最害怕心的距離, 笑厴如花,淚如玫的曾經,已然如夢初醒,俯於窗前,波影漣漣,看心之碎片,凄婉纏綿,我寄情於他在沙漠里的自我放逐,傾聽漫漫黃沙上,隔夜的駝鈴,那些個無望的期待和未曾絕望的等待,如雨中飛花,暗自妖嬈。殘陽,朔風,一種等待,一種寂寞,錯過了,一個凝望的眼神,遺失了,一次桃花盛開的周期,誰還能明知做錯了事又不後悔,那種蒼白,不值一提。又是大漠風起,殘旗揮舞,苦澀妒忌。 在隱忍江湖和孤獨荒漠里,時間的灰燼能否融化一盤愛情殘局?
【1996年】,沒有李翹和黎小軍,香港電影該損失多少痴男怨女的影迷,張曼玉和黎明,痛並幸福著的愛和情從來都是攫取人視線的尚方寶劍,特別是揉合進時代背景變遷的愛情,悲歡離合,皆在人心。或許要印證那句真金不怕火煉的老話了。《甜蜜蜜》掏出了沉甸甸的愛情,或許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可沒有人會否認導演超水平發揮的程度。只是,歸宿一直都不是最後的歸宿。這就是無根狀。人類的無根反映在愛情上莫過於游弋不定,遇見,錯過,再遇見,物事人非。香港人的97心理淋漓盡致在陳可辛的鏡頭下游移不定地呈現。 人們從心理上傾向於一成不變的純粹愛戀,但是在現實中很難如願,過多的牽拌,讓愛情在野草叢生的雜質中成長,像李翹與黎小軍,像孫納與林見東,總要轉到物事人非,才幡然悔悟,原來驀然回首,愛若永恆,什麼無恆?不會忘記,她無助地趴在方向盤上看著逐漸遠去的男友,看著那白襯衫上飄搖的三個字——「鄧麗君」,那是愛情的符號。
【1997年】,在曼玉《宋家皇朝》出演,誰能沒能想到一個香港小姐能把國母的博大胸懷和堅強信念詮釋得如此淋漓盡致,張曼玉這次沉穩的轉身,讓她真正成了電影界的「大青衣」,駕馭任何角色皆不在話下。國母的本色是莊重,可並不是生來就註定肩負國家重任的,國母也有自己的童年樂趣,少年心事,有青年的浪漫和中年的凝重。這需要一個過程,張曼玉就是用心把握這個過程的人,將一段大起大落的人生傳奇演繹的跌宕起伏又平穩過度,沒有波瀾不驚更沒有嘩眾取寵。
這是一部劇情片,而非歷史記錄片,也是張曼玉短暫休整後復出的第一部片子,正好趕在她耐心體驗了明星與普通人的不同感受下接拍,相對抵消了自己與偉人間的距離感,她能夠真實地展現宋慶齡在遭遇挫折時的沮喪和無奈,更全新演繹了民族責任感背後一個女人的純真溫情。 宋慶齡流動的溫婉大氣,鏡頭一次次閃回的記憶,病危的宋慶齡渴望見到遠在重洋的宋美齡,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姐妹間的親密疏離,大半個世紀的黨同伐異,顛沛流離,滄桑面孔如何掩飾那一抹企盼親情回歸的柔軟感動,說什麼宋氏三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國,一個愛權,只有她們自己才明白那不用言說的感情真諦。 門上的雕花玻璃窗格中透過來隔壁一個緊張的女人臉,她在和另一窗格中不甚清晰的軍裝男人商談著,這邊另外兩個女人在張望,等待,昏暗的燈光下,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正在千鈞一發地籌備中,故事又回到從前……
【2000年】,是張曼玉事業又一次起飛,良辰美景奈何天,想來想去還是這句最能傳遞《花樣年華》的神韻,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奼紫嫣紅開遍,都付於斷井殘垣,張曼玉式的顧盼流連,銘刻出女子的全部風情,到頭來只剩下那高高的衣領硬撐起孤傲的自尊,雪雕般的晶瑩剔透,玉琢似的玲瓏無瑕,糾結成一張船票的兩難選擇,她轉過身,低著頭,流走。一直難堪的相對,看似離幸福只有咫尺之遙,總要有個人開口,似乎他鼓起勇氣時,說的又不是時候,換來了曖昧的拒絕,非也,他們斷不會像那兩個逍遙的人一樣的,靈魂的譴責,道德的鞭撻,他們誰也受不了,一場郁悶的精緻暗戀,句號劃得倉促又漫長。一場孤獨的謹慎狂歡,精神的探戈沉韻悠長,王家衛孕育的懷舊情愫,在光影流轉中,消磨的有點鋪張。悲,苦,歡,樂,皆在張曼玉不喜形於色的臉上停滯,欲語還休,也在梁朝偉淺嘗輒止的眼神中沉淪。沒有那麼的決絕,也沒有那麼堅強,一切來得風平浪靜,去的雲淡風輕,只在斑駁靜寂的吳哥窟里,低訴不為人知的秘密,古老的高棉會帶著它高深莫測的神秘微笑,默默替他守護曾經有過的情事。 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搖曳的窗簾邊,也總會有一個美麗的側影,久久佇立……
Ⅵ 你最喜歡張曼玉哪個角色
張曼玉,生於1964年的香港,8歲時便隨家人移居倫敦,16歲時在倫敦一家書店做收銀員,生活對她來說似乎永遠這樣平淡,而一年後的香港之游卻改變了她的命運。首先,她獲得了一份化妝美容師的工作,接著又被星探相中,做了一名廣告模特,1983年她參加港姐選美比賽,又獲得了最上鏡小姐獎和香港小姐亞軍,很多人至今還記得當年的張曼玉圓圓的臉龐和純真的笑容。之後的十多年間張曼玉獲得多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而如今,張曼玉在漸漸的淡出娛樂圈,但是她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角色,讓人難以忘懷!
5、《甜蜜蜜》——李翹
在張曼玉飾演的角色中,我最喜歡《甜蜜蜜》里的李翹,她精明能幹,敢愛敢恨,即使生活給她帶來的大多是離別和痛苦,但她卻堅強地活著,為她自己而活著。
如今五十六歲的張曼玉,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青春靚麗,但時光是善待她的,在她的臉上我還能看到幾十年前那個單純、靈動的女孩。她塑造了無數個經典的角色,這些生動的靈魂最終都會長久地留在一代又一代人記憶中。
Ⅶ 張曼玉一身簡約造型自信出鏡,身材不胖不瘦剛剛好,你覺得怎樣呢
張曼玉一身白色西裝搭配黑色禮服裙,盡顯優雅氣質。輕柔質感的黑色禮服裙讓她看起來溫柔了許多,但是白色西裝卻讓這身搭配有了更多的帥氣感。不僅顯得干練大氣,而且黑白撞色很顯高級。這款白色西裝的設計感很強,長度剛好遮住胯部,能夠展露身材曲線,讓整體搭配和諧感更強。
張曼玉經典作品很多,各大獎項她也是都拿了個遍,她這個級別的巨星名和利早就賺夠了。2023年復出,對於觀眾來說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大家又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她的作品了。其實這樣挺好的,重操舊業有事情忙活就不會胡思亂想了。張曼玉自身條件很優秀,她在國內可以找到很好的男人,但讓人不解的是她只鍾情歐美男人,你怎麼看?
Ⅷ 張曼玉的經典電影中,哪些片段驚艷眾人
張曼玉從出道至今拍攝了很多經典的電影,個人覺得在以下幾部影片中比較驚艷:
說到張曼玉,每個人一定都很熟悉,因為張曼玉在那個年代非常有名,而張曼玉擅長表演而且很漂亮。可以說,張曼玉年輕時是每個男人的夢中情人。在那年的一次采訪中,張國榮豎起大拇指說張曼玉有很好的演技。然後手哥來盤點張曼玉拍的七部最佳影片,張曼玉風情萬種,光芒四射。自出道以來,她為觀眾塑造了許多經典的銀幕角色。她的演藝生涯見證了華語電影業的輝煌成就。
《月亮星星太陽》
這部由鄭裕玲,鍾楚紅,張曼玉,胡錦和成奎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三位舞者的人生歷程。這也是張曼玉早期的作品,也是最想刪除的一部。在電影中,張曼玉痛苦的表情非常生動,許多老鐵甚至嘲笑這一幕,這顯然是“胖子的春天”。
張曼玉擅長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無論是純潔、天真、聰明還是堅強,他的銀幕形象總是生動而深刻。
Ⅸ 阿嬌瘦身挑戰青蛇角色,造型撞臉張曼玉,她在劇中的演技如何
阿嬌在劇中的演技一般,雖然造型很美但是並沒有演出青蛇的特質,甚至有網友稱阿嬌飾演的青蛇給人一種東施效顰的感覺,大家都知道張曼玉當年飾演的青蛇堪稱經典,至今也沒有人超越張曼玉飾演的青蛇,阿嬌飾演的青蛇看上去更溫柔和正派,沒有青蛇那種妖里妖氣的感覺,阿嬌一直都在努力突破自己的演技,但是她這次在新劇《青蛇:前緣》中的演技還是差點火候,想到得到觀眾的認可還需要多提升自己的專業實力。
經歷負面新聞後阿嬌努力嘗試改變自己,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我覺得她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演技也確實還有待提高,所以她的作品無法讓觀眾產生共鳴,自然無法獲得大家的認可,不知道你們如何評價這次阿嬌在新劇《青蛇:前緣》 中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