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爺廟里到底供奉的是誰為何會成為香火最旺的寺廟
五台山:五爺廟里到底供奉的是誰?為何會成為香火最旺的寺廟?
五台山是很有名氣的佛教聖地,相信大家對它都有所了解,而且,但凡去五台山遊玩禮佛的,都會首先在第一時間內拜訪五爺廟,並且有來過這里拜訪的朋友,都會稱贊,在五爺廟這里許願,還挺靈驗的。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說法,所以五爺廟內有很多忠誠的追隨者,那麼,這位五爺又指的是誰呢?它又有著什麼樣的來頭,這里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也可能是因為五爺比一些嚴肅的菩薩,看起來更有親近這百姓,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五爺廟成為了一眾信仰者的崇拜對象。正是它的影響面比較大,很多人去五台山這里,紛紛都是慕名沖著五爺廟這里來的,畢竟它也確實挺有名氣的。好了,本篇關於五爺廟的文章就結束了,如果你有五台山這里遊玩,會專程來五爺廟這里拜訪嗎?歡迎大家談談你對五爺廟的印象吧。
為何很多人去五台山會先拜五爺廟,那這個五爺又是指的誰?
B. 廟里供奉哪些神仙呢心都是真金的嗎
這位網友我告訴你,不管是佛菩薩像還是道教神仙像,像的本身就是他們的法身也叫真身。所以根本不需要往像裡面放任何東西,假如你認為佛菩薩像或者道教神仙像,像裡面必須放什麼心經或者銀子金子之類的東西,那麼供奉者過不了幾天就會把它送走,因為會做噩夢、心裡難受、胸悶、恐懼。
C. 廟里有哪些佛像
不同的廟敬不同的神。
山門殿也稱三門殿,因寺院的大門,一般都是三門並立,一在二小,故稱三門殿。殿內兩旁塑兩大金剛像,手持金剛杵,又名「執金剛」。
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中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
凈土宗寺院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彌陀佛或接引佛。
有的寺院大殿供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寶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根據密宗的理論綜合說明佛的意義。
一般寺院的大殿兩側多奉有十八羅漢像。
正殿的佛像背後,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觀世音像或者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像,文殊騎獅,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吼。
一般在大殿背後修海島,面北而設觀音像,立海島上。
觀音殿。有的供聖觀音,有的供十一面觀音,有的千手千眼觀音,有的 供四十八臂觀音。
地藏殿,供的是地藏菩薩,兩旁侍立閔長者父子。
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贊釋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兩位比丘立像,年老的名「迦葉尊者」,中年的名「阿難尊者」。
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佛像,這是根據大乘教理表示釋迦牟尼佛的三種不同的身。中間一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一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一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卻是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間一尊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琉璃世界的葯師琉璃光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世佛旁邊有的各二位菩薩立像或坐像,在釋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葯師佛旁的是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在阿彌陀佛旁的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三世佛又有以過去、未來、現在為三世的。中間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東邊是過去的迦葉佛,西邊是未來的彌勒佛。
有的大殿只供一尊毗盧佛。
伽藍殿。大殿的東邊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省稱,意為眾園。十八伽藍神。
祖師殿,在大殿西側,此種布局以禪宗寺院最常見。
羅漢堂,供奉五佰羅漢。
諸菩薩像。供准提觀音等。
D. 各村土地廟供的是那些神仙
福德正神即土地爺,旁邊一般有土地婆婆,由於人死後先要去土地廟報道,一般兩邊有差吏。有些土地廟也會奉祀一些財神爺、文昌帝君、關帝聖君、包公尊神等神像。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中國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多為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各地鄉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眾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廟,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土地廟歷史發展: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後土」、「土正」、「社神」、「土伯」等,其廟宇則稱為「土地廟」、「伯公廟」、「福德正神廟」等,是漢族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神靈之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
土地神源於遠古人們對土地權屬的崇拜。土地能生五穀,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因*而人們祭祀土地。土地廟作為人們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隨之興盛起來。
漢族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於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行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獲取其所屬土地廟。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布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國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地廟
E. 我國民間的神,例如門神,灶神之類的,還有啥
1、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的神靈,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觀念的影響,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區分處理。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每年正月初五送窮神和祭財神,也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城隍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
F. 請問一般的廟里都是供那些神像就是比較常規的廟里供的都是什麼神像。謝謝
寺一般供奉佛、菩薩、羅漢
山門常蓋成殿堂式,殿內左右分塑二金剛力士,守護佛法。山門而後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彌勒,彌勒是釋迦的繼承人,稱為「未來佛」。彌勒像的左右分裂四大天王像,掌管東西南北四大部洲的山河大地,又稱為「四大金剛」。彌勒像的背後是護法神韋馱天尊。
大雄殿供奉主尊釋迦牟尼像。供一尊佛,或釋迦佛或毗盧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釋迦佛、左東方葯師琉璃光佛、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主尊兩側,常有左右脅侍,即老「迦葉」、少「阿難」,或塑文殊、普賢兩菩薩。殿內東西兩側面,多塑十八羅漢像或二十諸天。佛去背後多塑一堂「海島觀音」。
大雄寶殿兩旁的東西配殿,西為伽藍殿,供像三尊,中波斯匿王,左陀太子,右給孤獨長者。兩側常供十八位伽藍神。東為祖師殿,多供奉達摩或當寺開山祖師
觀一般供奉三清、天師
廟一般是宗祠,供奉先人
G. 三星廟里都是什麼神
三星廟里都是什麼神?
三星廟位於周村南下河魚子溝河畔,是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廟宇之一。
這座廟規模不太大,但處在周村市區最低處,舊時綠水環繞,清泉拱衛,東望周村城拔地而起,西觀白雲山雲遮霧罩。更兼院中有井一口,水極為甘美,又可療疾,被稱為神水井。井壁上造一神龕,其中供水官神像,即為周村著名景觀之一:廟中有井,井裡有廟。
廟中主建築為座北向南之大殿,殿中古時供有福、祿、壽三星神像,各高一米三左右,為木雕彩繪,外罩袍服,皆笑容滿面,不似其他廟中之神,令人可怖。三星之中,福星,即天官居中,身穿大紅一品大員官服,腰系玉帶,手持如意,面上五絡長須,一幅慈眉善目。
天官的來源不一。有的傳說周幽王的諫臣唐宏,善主吉凶,死後成神,為天官;有的地方傳說古時美男子陳子,娶三個龍女為妻,生子為天官、地官、水官;而有的史料則記載,古代天子堯創開平世界,死後被封為天官,因而天官生日為正月十五。古代為圖吉利,作天官賜福的傳說,天官遂為福星之神。民間又以漢楊成為福神。楊成是漢武帝時道州刺史,反對漢武帝從本州取矮民作玩物,被州人立祠供養,後流傳全國。
祿星,民間稱員外郎,不知具體指何人。員外郎是晉武帝以後所設的官職,原相當於侍郎之位,唐以後位侍郎之下。祿星神像穿此官之衣,手捧笏版,傳說主人之官祿。
壽星即南極仙翁。壽星本天上星名,《史記》中記「於社毫有……壽星祠」。《索隱》曰:「壽星,蓋南極老人之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也。」明代以後,壽星的形象為一長頭大耳短矮身軀,手拄一杖,長眉飄髯,一幅慈祥老人之態。此像與祿星分別列於福星兩側。
據廟中現存同治三年重修三星廟之碑文所記,此廟初建於清康熙末年,經嘉慶、道光年兩次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年),捻軍攻佔周村,因廟中駐兵,受到嚴重破壞。周村商民於同治年間重新修復。今天的廟貌是光緒三十一年重修後的規模式樣,解放後雖經住戶修繕,基本輪廓仍保留了下來。大門一間,匾額上楷書「三星廟」三個金字,仍清晰可辯。門廳東西牆上砌有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的碑文,損壞不大。
院中那有名的神井仍在,但已成為污水池,井中小廟也難尋了。
廟之西北側,原建有一小殿,名「泰山行宮」,現皆成居民住戶,廟中東、西廂房及兩廳,仍完整保留了下來,亦為居民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