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多少種猴子.
猴的種類很多,有獼猴、懶猴、蜘蛛猴、疣猴、葉猴、紅面猴、狒狒、山魈、金絲猴、黑葉猴等。獼猴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森林裡,我國的四川、廣東、廣西、浙江等地也產獼猴。它們大多住在靠近河流的密林中,營樹上生活,群居,獼猴的身體除面部、耳廓、手掌、足掌、臂部以外,都密生黃色的細毛,兩眼向著前方,兩個鼻孔很接近。獼猴的手和足都能握物,這是跟在樹上攀援和跳躍的生活相適應的,下地後常用四肢行走,有時也能用後腿直立行走,牙齒的形狀和數目都和人相似,吃果實和種子,也吃鳥卵和昆蟲,口腔兩側頰部各有一囊,吃進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時來不及細嚼,就暫時貯藏在頰囊里,留待空閑時再細嚼咽下,獼猴的大腦很發達,大腦不僅體積大,遮蓋了腦的其他部分,而且表面生有很多凹溝,所以大腦的表面積增大很多,由於大腦發達,所以獼猴的行為復雜,記憶力和模仿性很強,馬戲團常訓練獼猴表演各種動作。猴是靈長類動物,很多動作與人類動作相近,才智僅次於人和類人猿。它的腦結構也與人十分相似。猴有100多種,世界上最小的猴生活在厄瓜多、巴西和秘魯地區,叫做「倭狨」。這種猴連尾巴在內也只有30厘米,而尾巴就佔去了一半,它們吃蒼蠅、蚊子、蜘蛛和飛蛾,所以也叫食蟲猴。世界上最大的猴是非洲的狒狒,身高90厘米到一米,體重達50多公斤。世界上最珍貴的猴是中國的金絲猴,它青面藍鼻,鼻孔朝天,肩背金光閃閃的毛發。野生的猴多喜歡群居生活,由一隻體大力強的公猴擔任「猴王」,統率著全群,其他公猴當「衛士」,保衛母猴和仔猴。如狒狒在尋找食物和飲水時,都是集體行動,並由最強壯和最勇敢的雄猴組成「先鋒隊」在前頭開路。如遇到獅子或其他敵害,「先鋒隊」就沖上去搏鬥,周圍樹上的狒狒則一起大聲喊叫壯威助戰。峨眉山的猴還「攔路打劫」,使遊客哭笑不得。猴子經過訓練可以耍猴戲、演雜技,幫人作事。馬來西亞訓養的猴可以爬到20多米高的椰子樹上摘椰子,一隻猴子一天可摘1000多個。英國人訓養的猴子可以騎著狗去放羊。日本的獸醫讓猴子當助手,幫助醫生給動物開刀。美國人訓養猴子為四肢癱瘓的人當保姆。 子的種 猴子的種類 全世界猴子的種類約有二百種,最小型的猴子是侏儒狨猴,大約高六吋、重四盎司;最大的是彩面山魈,高約三十二吋,沃斯堡動物園的一隻母山魈體重為七十五磅。 猴子和人一樣,同屬於動物學中的「靈長目」。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主要特點是: 1.四肢長並有明確分工,關節靈活而運用自如,拇指可與其它四指對握,雙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 2.具有辨別色彩的能力; 3.雙目和人類相似,長在頭部前方,具有「雙視」功能,能准確判斷距離; 4.上下顎短,腦腔很大,大腦發達,智力較高。 靈長類動物中的猿猴,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若從進化程度講,可分為低、中、高三類。 低等類 有狐猴、指猴、嬰猴、樹熊猴、懶猴、跗猴等; 中等類 如狨、 、節尾猴、卷尾猴和有頰囊、雜食、素食的各種獼猴; 高等類 又稱「猿」,包括長臂猿、合趾猿、巨猿(俗稱大猩猩)等等。若從體貌特徵區分,有尾的叫「猴」,無尾者稱「猿」。 從智力發育看,猿類具有更大的優勢。在我國境內生長分布的猴類有獼猴、金絲猴、紅面猴、毛面短尾猴、台灣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等等;猿類則有黑長臂猿、白眉、白掌、白狹長臂猿、褐猿(猩猩)等。 自然界的猴子機智靈敏,頑皮滑稽,模仿能力極強,有著與人類極為相近的習性。它們是馬戲團和耍猴人最得意的「明星」,還會向行人討要食物,與人戲耍,憨態可掬。猴子若經過訓練,可幫人類從事許多簡單的工作,諸如放牧,採摘果實,傳遞信件,有的甚至學會使用湯匙給卧床病人餵食,開冰箱取飲料,開關電燈等。因此,猴子得到了人類的關注、寵愛和保護。 靈長類概述: 在全球四千多種哺乳動物中,約三百種是靈長類(亦稱靈長目動物PRIMATES ),這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最先命名的動物類群,意思是「眾生之靈、眾生之長」。靈長類動物包括各種猴子,無尾的猿以及我們人類。 人類是靈長類中的一種,像世界上所有的物種一樣,也有一個拉丁學名,為Homo Sapiens,即智人。 從歷史進化的角度看,靈長類包括三類: 1、低等的原始猴類:狐猴、懶猴、嬰猴、指猴、跗猴等共十七個屬,三十餘種; 2、中等進化的猴子:各種狨猴、、卷尾猴等具頰囊的雜食猴類和具復胃的素食猴類共三十個屬,近一百五十種。 3、高等進化的猿類:長臂猿、合趾猿、巨猿(猩猩類)及裸猿(人類),共五屬、十五種。 從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看,靈長類包括: 1、亞洲:跗猴三種、懶猴三種、獼猴十餘種、仰鼻猴四種、各種葉猴二十種、長臂猿十一種、猩猩一種,共五十多種。 2、非洲:嬰猴五種、金熊猴、樹熊猴各一種、獼猴一種、狒狒五種、山魈兩種、赤猴一種、長尾猴二十種、白瞼猴五種、沼澤猴一種、喀麥隆猴兩種、疣猴七種、大猩猩一種、黑猩猩一種、倭黑猩猩一種,共五十六種。 3、馬達加斯加:指猴一種、狐猴十餘種、倭狐猴三種、鼠狐猴三種、大狐猴四種及各種真狐猴、領狐猴、鼬狐猴、馴狐猴等共二十餘種。 4、南美洲:小型狨十餘種、倭狨一種、十餘種、金獅三種、節尾猴一種、卷尾猴四種、夜猴一種、伶猴七種、松鼠猴五種、僧面猴兩種、禿猴三種、叢尾猴三種、吼猴六種、蜘蛛猴五種、絨毛猴三種、絨毛蛛猴一種,共約八十種。 從運動方式看,靈長類包括: 1、樹跳型:嬰猴、跗猴、大狐猴、鼬狐猴等; 2、四足型:懶猴、獼猴等大多數新、舊大陸猴類; 3、指撐型:黑猩猩、大猩猩; 4、臂盪型:長臂猿、猩猩為主; 5、直立二足型:人類。 從採食習性看,靈長類包括: 1、食蟲為主:嬰猴、鼠狐猴、狨猴、食蟹猴、跗猴等,且多為夜行性; 2、食葉為主:葉猴、疣猴、吼猴、仰鼻猴、大猩猩等,且多為晝行性; 3、雜食:絕大多數靈長類,亦多為晝行性。 從婚配類型看,靈長類包括: 1、一夫一妻型:大狐猴、狨猴、卷尾猴、伶猴、夜猴、跗猴、長尾猴、葉猴的部分、長臂猿的全部及人類等; 2、一夫多妻型:長尾葉猴、大猩猩、赤猴、白瞼猴、鼬狐猴等; 3、獨居型:黃猩猩、樹熊猴、嬰猴、指猴、懶猴、倭狐猴等。 就象大自然的神秘永遠無法窮盡一樣,近年,世界上的猿猴,仍有新種被發現。 1988年,在馬達加斯加發現塔特索原狐猴,在非洲中部發現加彭長尾猴;1990年,在巴西蘇佩拉奇島發現黑面,其位置僅距聖保羅市65公里。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2002年6月23號宣布,在巴西中部亞馬孫河流域發現兩種體型如同小貓的猴子新品種。這兩種猴子是荷蘭動物學家發現的,其中一種臉頰、胸脯和四肢內側均為深橙色,背部為紅褐色,黑色的尾巴有白尖,頭和身子長37.5厘米,尾巴長55厘米,平均體重950克。另一種屬於銀猴類,它們有黑色的前額,臉頰、胸脯和四肢內側為紅色。頭和身子長27.5厘米,尾巴長42厘米,平均體重690克。這是自1990年以來發現的第37和第38種靈長類物種。 在當今世界人口爆炸,人數超過六十一億的時代,地球上半數以上的靈長類物種卻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迎來滅種之災,如果說一個物種的無度增加,竟要以許多物種的消亡和其生態環境的喪失為代價,那些古人留下的「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天令其亡,必令其狂」等讖語將以自然規律的方式,了結和懲戒這種暴殄天物、為所欲為、獨霸一切的惡行。必須承認,自然界本身就有這樣一個規律:當一個物種凌駕於眾生之上、達到絕對優勢的霸主地位之時,也就是該物種行將覆滅之際,恐龍,便是前車之鑒。 猴子的種類 全世界猴子的種類約有二百種,最小型的猴子是侏儒狨猴,大約高六吋、重四盎司;最大的是彩面山魈,高約三十二吋,沃斯堡動物園的一隻母山魈體重為七十五磅。 猴子和人一樣,同屬於動物學中的「靈長目」。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主要特點是: 1.四肢長並有明確分工,關節靈活而運用自如,拇指可與其它四指對握,雙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 2.具有辨別色彩的能力; 3.雙目和人類相似,長在頭部前方,具有「雙視」功能,能准確判斷距離; 4.上下顎短,腦腔很大,大腦發達,智力較高。 靈長類動物中的猿猴,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若從進化程度講,可分為低、中、高三類。 低等類 有狐猴、指猴、嬰猴、樹熊猴、懶猴、跗猴等; 中等類 如狨、 、節尾猴、卷尾猴和有頰囊、雜食、素食的各種獼猴; 高等類 又稱「猿」,包括長臂猿、合趾猿、巨猿(俗稱大猩猩)等等。若從體貌特徵區分,有尾的叫「猴」,無尾者稱「猿」。 從智力發育看,猿類具有更大的優勢。在我國境內生長分布的猴類有獼猴、金絲猴、紅面猴、毛面短尾猴、台灣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等等;猿類則有黑長臂猿、白眉、白掌、白狹長臂猿、褐猿(猩猩)等。 自然界的猴子機智靈敏,頑皮滑稽,模仿能力極強,有著與人類極為相近的習性。它們是馬戲團和耍猴人最得意的「明星」,還會向行人討要食物,與人戲耍,憨態可掬。猴子若經過訓練,可幫人類從事許多簡單的工作,諸如放牧,採摘果實,傳遞信件,有的甚至學會使用湯匙給卧床病人餵食,開冰箱取飲料,開關電燈等。因此,猴子得到了人類的關注、寵愛和保護。 靈長類概述: 在全球四千多種哺乳動物中,約三百種是靈長類(亦稱靈長目動物PRIMATES ),這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最先命名的動物類群,意思是「眾生之靈、眾生之長」。靈長類動物包括各種猴子,無尾的猿以及我們人類。 人類是靈長類中的一種,像世界上所有的物種一樣,也有一個拉丁學名,為Homo Sapiens,即智人。 從歷史進化的角度看,靈長類包括三類: 1、低等的原始猴類:狐猴、懶猴、嬰猴、指猴、跗猴等共十七個屬,三十餘種; 2、中等進化的猴子:各種狨猴、、卷尾猴等具頰囊的雜食猴類和具復胃的素食猴類共三十個屬,近一百五十種。 3、高等進化的猿類:長臂猿、合趾猿、巨猿(猩猩類)及裸猿(人類),共五屬、十五種。 從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看,靈長類包括: 1、亞洲:跗猴三種、懶猴三種、獼猴十餘種、仰鼻猴四種、各種葉猴二十種、長臂猿十一種、猩猩一種,共五十多種。 2、非洲:嬰猴五種、金熊猴、樹熊猴各一種、獼猴一種、狒狒五種、山魈兩種、赤猴一種、長尾猴二十種、白瞼猴五種、沼澤猴一種、喀麥隆猴兩種、疣猴七種、大猩猩一種、黑猩猩一種、倭黑猩猩一種,共五十六種。 3、馬達加斯加:指猴一種、狐猴十餘種、倭狐猴三種、鼠狐猴三種、大狐猴四種及各種真狐猴、領狐猴、鼬狐猴、馴狐猴等共二十餘種。 4、南美洲:小型狨十餘種、倭狨一種、十餘種、金獅三種、節尾猴一種、卷尾猴四種、夜猴一種、伶猴七種、松鼠猴五種、僧面猴兩種、禿猴三種、叢尾猴三種、吼猴六種、蜘蛛猴五種、絨毛猴三種、絨毛蛛猴一種,共約八十種。 從運動方式看,靈長類包括: 1、樹跳型:嬰猴、跗猴、大狐猴、鼬狐猴等; 2、四足型:懶猴、獼猴等大多數新、舊大陸猴類; 3、指撐型:黑猩猩、大猩猩; 4、臂盪型:長臂猿、猩猩為主; 5、直立二足型:人類。 從採食習性看,靈長類包括: 1、食蟲為主:嬰猴、鼠狐猴、狨猴、食蟹猴、跗猴等,且多為夜行性; 2、食葉為主:葉猴、疣猴、吼猴、仰鼻猴、大猩猩等,且多為晝行性; 3、雜食:絕大多數靈長類,亦多為晝行性。 從婚配類型看,靈長類包括: 1、一夫一妻型:大狐猴、狨猴、卷尾猴、伶猴、夜猴、跗猴、長尾猴、葉猴的部分、長臂猿的全部及人類等; 2、一夫多妻型:長尾葉猴、大猩猩、赤猴、白瞼猴、鼬狐猴等; 3、獨居型:黃猩猩、樹熊猴、嬰猴、指猴、懶猴、倭狐猴等。 就象大自然的神秘永遠無法窮盡一樣,近年,世界上的猿猴,仍有新種被發現。 1988年,在馬達加斯加發現塔特索原狐猴,在非洲中部發現加彭長尾猴;1990年,在巴西蘇佩拉奇島發現黑面,其位置僅距聖保羅市65公里。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2002年6月23號宣布,在巴西中部亞馬孫河流域發現兩種體型如同小貓的猴子新品種。這兩種猴子是荷蘭動物學家發現的,其中一種臉頰、胸脯和四肢內側均為深橙色,背部為紅褐色,黑色的尾巴有白尖,頭和身子長37.5厘米,尾巴長55厘米,平均體重950克。另一種屬於銀猴類,它們有黑色的前額,臉頰、胸脯和四肢內側為紅色。頭和身子長27.5厘米,尾巴長42厘米,平均體重690克。這是自1990年以來發現的第37和第38種靈長類物種。 在當今世界人口爆炸,人數超過六十一億的時代,地球上半數以上的靈長類物種卻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迎來滅種之災,如果說一個物種的無度增加,竟要以許多物種的消亡和其生態環境的喪失為代價,那些古人留下的「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天令其亡,必令其狂」等讖語將以自然規律的方式,了結和懲戒這種暴殄天物、為所欲為、獨霸一切的惡行。必須承認,自然界本身就有這樣一個規律:當一個物種凌駕於眾生之上、達到絕對優勢的霸主地位之時,也就是該物種行將覆滅之際,恐龍,便是前車之鑒。
希望採納!!
⑵ 中國二級保護動物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
1、蒙古野驢:外形似騾,體型介於家驢和家馬之間,體長可達260厘米,肩高約120厘米,尾長80厘米左右,體重約250千克。吻部稍細長,耳長而尖。
2、白唇鹿:體形高大,體長約2米,通體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無絨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別。鼻端兩側、下唇記下頜白色。在臀部尾巴周圍有黃色斑塊,因此當地人也稱它為「黃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幹扁平,故也稱其「扁角鹿」。
3、白鸛:是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僅有兩個亞種,大小略有不同。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岩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
4、四爪陸龜:又叫草原龜,以哈薩斯坦南部荒漠地區和天山山前地帶為多,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也有分布。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霍城縣境內,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5、達氏鱘:達氏鱘是一種淡水定居性魚類,常在江河中下層活動,喜棲息於流速較緩、富腐植質和底棲生物的沙質底或卵石磧壩的河灣或深沱中,生長速度較快,一般體長0.8—1.0米,體重5—10公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
1、短尾猴:也稱紅面猴,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體重5千克,體長50-56厘米,尾極短;顏面部常為暗紅色或帶紫紅色斑塊;體色深暗,背部多為暗褐黑色或暗橄欖棕褐色,腹面稍淺於背部,亦為暗棕黃色。中國西南一帶的短尾猴頭頂棕色較重,而產於東部者其頭頂褐色顯著。
2、尖吻蝮: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單型蛇,屬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個品種。尖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是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台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
3、貴州疣螈:兩棲類動物,蠑螈科疣螈屬,中國特有種。貴州疣螈體長16—21厘米,尾長6—9厘米。體形和體表色斑與細痣疣螈相似,生活在高山小流溪附近。
4、黃唇魚: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閩粵人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又名(魚高)。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 分布於東海和南海北部。
5、角䴙䴘:中等體型,體長31-39厘米,體重0.5千克左右,體態緊實,略具羽冠。繁殖羽:清晰的橙黃色過眼紋及冠羽與黑色頭成對比並延伸過頸背,前頸及兩脅深栗色,上體多黑色。
⑶ 你所喜愛的猴子形象或種類(圖片和繪畫)
猴類有獼猴、金絲猴、紅面猴、毛面短尾猴、台灣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等等;猿類則有黑長臂猿、白眉、白掌、白狹長臂猿、褐猿(猩猩)等。
⑷ 猴子的種類有哪些
猴子鬼靈精怪惹人喜歡,除了金絲猴還有哪些種類?要說起在動物界中哪種動物智商最高,那麼人們通常會想到猴子,的確,猴子從古至今在我國的地位都比較高,就連神話劇西遊記裡面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都是以猴子為造型而打造出來的,並且按照古老的傳統說法,認為人類最早是由猿類進化過來的,由此可見,猴子在中國已經傳承了多少年了,而發展到今天,猴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估計有很多種類人們都叫不上名來,那麼今天就來介紹幾種經典的猴子。
三、白頭葉猴。白頭葉猴特別喜愛吃樹葉,而且它的頭部有一束高聳的白毛,所以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它的尾巴較長,這也使得它能夠很好的在樹上生活,白頭葉猴的體型都較為纖細,頭部較小,而它分布的范圍少之又少,現存僅數百隻,所以又被列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是公認的世界上最稀有的猴類。
⑸ 紅面猴生活習性,以及他所屬的門綱目
蜂猴挪動一步。由於蜂猴一天到晚很少活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到岩洞中睡覺:
夏棲海撥2500米左右高山密林,行動敏捷,有的還有二王。
金絲猴,完全在樹上生活、金平等縣),又稱短尾猴、脆弱。性活潑。無固定繁殖季節。常聯合起來捕捉獵物、嫩芽及昆蟲。棲息在熱帶雨林多石少樹的丘陵地區,8歲繁殖。白天蜷縮睡覺,極少下地,每胎1仔。行動特別緩慢,不會跳躍,也捕食小動物和小羚羊。4歲成熟,多在夜間分娩。受CITES附錄Ⅱ保護。孕期5個月左右,因而又稱懶猴,特別愛吃鳥蛋、樹幹上抱頭大睡。
綠狒狒。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壽命約27年,行動敏捷, 意思就是它可以模擬綠色植物,也捕食昆蟲。棲息在熱帶或亞熱帶的密林中,也吃昆蟲等小動物。力大能與猛獸搏鬥、昆蟲。主食植物。主要在樹上活動。蜂猴被稱為懶猴,喜食鳥蛋,每胎多產1仔。主食果實。壽命約20年。性靈敏, 竟在蜂猴身上繁殖、葉和嫩芽:
棲草原和山地。4歲性成熟。四肢細長。很少到地面活動。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性膽怯,是因為它畏光怕熱。結小群活動。善游泳,多在冬季產仔。棲茂密森林和多岩石的丘陵,孕期190天左右。受CITES附錄I保護。 蜂猴棲於熱帶雨林及亞熱帶季雨林中, 把它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才有所加快。
黑白疣猴。懷孕期約7個月:
吻長而突出。5歲性成熟,行動敏捷,能靜坐幾個小時不動。因此也叫擬猴。
白頭葉猴,吃野果, 卻也有保護自己的絕招。 靈長目原猴亞目懶猴科蜂猴屬的一種。結小群活動,善攀躍,壽命約23年、野菜為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行動敏捷,鳥啼獸吼也無法驚醒它獼猴,每胎1仔。食各種植物以及小動物。主要以樹葉, 躲避天敵傷害。壽命約12年,每胎1仔,夜晚外出覓食,白天蜷伏在樹洞等隱蔽地方睡覺。繁殖期不固定、芽,行動緩慢,視力好。冬下到山谷,極少下地,喜獨自活動,也捕捉昆蟲、綠春,走一步似乎要停兩步、生長。5歲左右性成熟:
棲息在半沙漠地帶的多岩石山坡上,多在山林地帶。數十隻成群在地面,主要在樹上活動。多在地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孕期6個月左右。平時文靜、河口,很難被敵害發現、花。它的動作非常緩慢。主要棲於熱帶溝穀雨林中。喜成群活動。受CITES附錄Ⅱ保護,多在大樹的上層活動,喜愛食鹽。善攀緣。食性雜、三王等, 使它有了和生活環境色彩一致的保護衣。
蜘蛛猴。棲息環境廣泛。每胎產1仔,以植物為食,孕期約7個月,壽命達40年,日行性。懷孕期5~6月,孕期187天。
阿拉伯狒狒:
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猴、恆河猴,又名廣西猴、小鳥及鳥卵,而且只能爬行,孕期5個多月,臉和臀色彩鮮艷棱。4歲性成熟,以野果,善於跳躍。蜂猴動作雖然慢。常十餘只到上百隻在一定范圍內活動,耐寒,性成熟後面變紅,行動時由年輕狒狒在四周警衛,很少上樹、小鳥。有人曾作過一番觀察。無一定發情期,竟需要12秒鍾時間,幾只狒狒便能襲擊小型羚羊。主食植物,白天在樹洞,善於在夜間捕食熟睡的小鳥,故又名「懶猴」,很少下地,尾尖無毛,喜成群生活,每胎1仔。
紅面猴,每胎1仔:蜂猴以野果為食:
外形酷似黑葉猴。
黑葉猴。4歲性成熟:
棲熱帶雨林中。壽命18年左右,食性雜。集大群生活,只有在受到攻擊時。群居性強,雜事,由成年雄性擔當「猴王」,具纏繞性。白天蜷成球狀隱蔽在大樹洞中或在枝椏上歇息、花:
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山林中:
成小群棲息在森林深處的高樹上,群中有一強壯雄猴為「王」。分布於東南亞,主要在樹上活動,懷孕期5~6月,在樹上或岩石上過夜、跳躍,6歲性成熟。為體型最大的猴類之一。性暴烈,夜晚出來覓食,每胎產1仔,常在地面上活動, 地衣或藻類植物得以不斷吸收它身上散發出來的水氣和碳酸氣。因尾極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力氣很大。主食野果。飼養壽命可達37年,每胎1仔。
山魈。5歲性成熟,群體有首領和明顯的社會分工,懷孕期5-6個月,由一雄猴率領。5歲左右性成熟、野果等為食,孕期6個月,壽命約30年:
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4歲性成熟,每胎1仔。受CITES附錄Ⅱ保護。
懶猴(蜂猴),以植物的果實為食,迄今僅見於雲南南部和西部(屏邊
⑹ 猴子有幾種
猴子的種類按不同的分類方法有不同的種類,以下為猴子的分類:
1、低等的原始猴類:狐猴、懶猴、嬰猴、指猴、跗猴等共十七個屬,三十餘種;
2、中等進化的猴子:各種狨猴、卷尾猴等具頰囊的雜食猴類和具復胃的素食猴類共三十個屬,近一百五十種。
3、高等進化的猿類:長臂猿、合趾猿、巨猿(猩猩類)及裸猿(人類),共五屬、十五種。
從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看,靈長類包括:
1、亞洲:跗猴三種、懶猴三種、獼猴十餘種、仰鼻猴四種、各種葉猴二十種、長臂猿十一種、猩猩一種,共五十多種。
2、非洲:嬰猴五種、金熊猴、樹熊猴各一種、獼猴一種、狒狒五種、山魈兩種、赤猴一種、長尾猴二十種、白瞼猴五種、沼澤猴一種、喀麥隆猴兩種、疣猴七種、大猩猩一種、黑猩猩一種、倭黑猩猩一種,共五十六種。
3、馬達加斯加:指猴一種、狐猴十餘種、倭狐猴三種、鼠狐猴三種、大狐猴四種及各種真狐猴、領狐猴、鼬狐猴、馴狐猴等共二十餘種。4、南美洲:小型狨十餘種、倭狨一種、十餘種、金獅三種、節尾猴一種、卷尾猴四種、夜猴一種、伶猴七種、松鼠猴五種、僧面猴兩種、禿猴三種、叢尾猴三種、吼猴六種、蜘蛛猴五種、絨毛猴三種、絨毛蛛猴一種,共約八十種。
從運動方式看,靈長類包括:
1、樹跳型:嬰猴、跗猴、大狐猴、鼬狐猴等;
2、四足型:懶猴、獼猴等大多數新、舊大陸猴類;
3、指撐型:黑猩猩、大猩猩;
4、臂盪型:長臂猿、猩猩為主;
5、直立二足型:人類
從婚配類型看,靈長類包括:
1、一夫一妻型:大狐猴、狨猴、卷尾猴、伶猴、夜猴、跗猴、長尾猴、葉猴的部分、長臂猿的全部及人類等;
2、一夫多妻型:長尾葉猴、大猩猩、赤猴、白瞼猴、鼬狐猴
3、獨居型:黃猩猩、樹熊猴、嬰猴、指猴、懶猴、倭狐猴等。
猴是一個俗稱。靈長目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它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原猴亞目顏面似狐;無頰囊和臀胼胝;前肢短於後肢,拇指與大趾發達,能與其他指(趾)相對;尾巴能捲曲或缺如。猿猴亞目顏面似人;大都具頰囊和臀胼胝;前肢大都長於後肢,大趾有的退化;尾長、有的能捲曲,有的無尾。按區域分布或鼻孔構造,猿猴亞目又分為闊鼻猴組,又稱新大陸猴類;狹鼻猴組,又稱舊大陸猴類。
猴(英文:Monkey),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猴並沒有形成一個「自然群組」,現存並所知的有264種猴。另外由於猿類似猴,黑猩猩、長臂猿等在非正式場合也常被稱為猴,但生物學家並不認為它們是猴。猴沒有任何顯著的特徵,因為它們的特徵都是源於類人猿和猿。
⑺ 紅面猴的資料概括
短尾猴(學名:Macaca arctoides),也稱紅面猴,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體重5千克,體長50-56厘米,尾極短;顏面部常為暗紅色或帶紫紅色斑塊;體色深暗,背部多為暗褐黑色或暗橄欖棕褐色,腹面稍淺於背部,亦為暗棕黃色。中國西南一帶的短尾猴頭頂棕色較重,而產於東部者其頭頂褐色顯著。尾巴短得出奇,還沒有後腳長,僅為體長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斷尾猴」之稱。[1]
主要棲於1500-3000米的原始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或竹林地帶。食性較雜,既取食野果、樹葉、竹筍,也捕食蟹、蛙等小動物。
分布於中國的華南及西南地區、孟加拉、柬埔寨、印度等國。屬於CITES附錄Ⅱ
⑻ 紅面猴郵票一版多少張
一、80版 單張猴票,2015年9月份市場報價,是12100元左右,收購價10800元。僅供參考。
二、基本信息:
1、郵票名稱: T46 庚申年
2、郵票志號: T46
3、創作者: (設計者)邵柏林 (雕刻者)姜偉傑
4、發行日期: 1980-02-15
5、郵票版別:影雕套印,
6、郵票齒數:11.5,
7、郵票規格:26*31mm,
8、郵票版式:80(8*10)
9、面值發行量:8分 金猴 500萬枚
三、郵票圖片:
⑼ 猴子品種有哪些
1、獼猴
獼猴體長51-63厘米。是典型的獼猴屬動物,主要特徵是尾短,具頰囊。軀體粗壯,平均體長約50厘米,它們的前肢與後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頭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

⑽ 紅面猴是珍稀動物嗎
紅面猴是珍稀動物,是體型較大的一種獼猴,體重5千克,體長50-56厘米,尾極短;顏面部常為暗紅色或帶紫紅色斑塊;體色深暗,背部多為暗褐黑色或暗橄欖棕褐色,腹面稍淺於背部,亦為暗棕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