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什麼是年糕的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什麼是年糕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02 03:04:44

『壹』 年糕是什麼做的

糯米粉和粘米粉做的。

自製年糕的做法:

主料:粘米粉120克,糯米粉180克

輔料:水適量

1、備好食材(糯米粉和粘米粉放在一個碗中)。

『貳』 年糕什麼樣子

年糕: 年糕是北京春節的傳統小吃,據說早在遼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必吃年糕的習俗。 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並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北京小吃中的年糕,是用黃米或江米面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種很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點。 過去北京的年糕一般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應,除年節大量供應外,平時亦有供應,但數量和品種都比春節時少。年糕不僅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跳神的祭品。 年糕: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幹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寓意著年年高升,再加上有著多種多樣的口味,幾乎成了新年家家必備的食品。年糕的式樣有很多,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也有條狀的寧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銀條.都是以形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從前的年糕全憑手工製作,提前一天就要把糯米浸泡好,用石磨磨成米漿,裝進干凈的布袋,用力擠壓,等水份瀝干後,將米團取出,加上配料、調味品,然後以炭火慢慢蒸熟。想蒸出色、香、味俱全的年糕,就絲毫馬虎不得,每一個步驟都得拿捏得恰到好處。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南方的年糕是甜咸兼具。如杭州及寧波的年糕,以上等的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片炒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則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再依個人口味加上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油炸。 廣東的的年糕與眾不同,有蘿卜糕、芋頭糕,先將蘿卜或芋頭切碎,混合炒香的臘肉、蝦米、冬菇等作料,再加入米團後蒸成。馬蹄(荸薺)糕也是廣東名產,作法是荸薺去皮磨成粉,加米粉和白糖蒸成。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東北人蒸年糕主要用粘高粱米加一些豆類,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蒸制年糕時還有一些禁忌,相傳年糕蒸的成敗關系著來年運氣的好壞,所以蒸年糕時,不準說不吉祥的話,不準大聲吵鬧等。 年糕的來歷 年糕有兩千多年歷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求採納

『叄』 年糕的寓意是什麼

年糕諧音「年高」,過年吃年糕就預示著年年高,表達了在新春之際大家對於新一年的期待以及一份美好的祝願,年糕,過年必不可少的賀年糕點。

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它就飽含吉祥之意,「年」與「粘」同音,能理解成為新年或團圓凝聚之意,而「糕」諧音「高」,寓意步步高升,再加上年糕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

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3)什麼是年糕的圖片擴展閱讀:

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肆』 什麼是年糕

年糕(nián-gāo,rise cake; new year cake)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歷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以「年糕錢」為名。

『伍』 年糕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年糕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本地的年糕是圓形的,是放入一個鋁制的托盤裡面蒸出來的。

『陸』 年糕好吃嗎是什麼樣子的

年糕知識介紹: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年糕營養分析: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元素。 年糕補充信息: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食品,據說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 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里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饞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就是年糕樣子的由來)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稱作年糕了。 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年糕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老人、小孩或病人更需慎食;肥胖、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年糕做法指導: 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冷糯米食品不但很硬,影響口感,更不易消化。 蟹黃焗年糕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蟹黃焗年糕的製作材料: 主料: 年糕400克,蟹黃適量。 調料: (1)蔥,姜,黃酒,色拉油各適量。(2)高湯,鹽,味精,雞精,香油各適量。 教您蟹黃焗年糕怎麼做,如何做蟹黃焗年糕才好吃 1.年糕切成菱形塊,下油鍋煎至表面淡黃色。 2.蟹黃、蔥、姜、黃酒入油鍋煸炒香。 3.原料入鍋,加調料(2)調味,燒至成熟即可。 蟹黃焗年糕的製作要訣: 成品湯汁不宜過多,年糕不能焗得過爛,否則會粘連失形。 江米年糕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甜品/點心 補氣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產後調理食譜 口味: 甜味 工藝: 蒸 江米年糕的製作材料: 主料: 糯米500克 輔料: 小棗(干)125克 教您江米年糕怎麼做,如何做江米年糕才好吃 1. 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30分鍾,瀝凈水分; 2. 糯米上籠用旺火蒸60分鍾後,取出放入盆中,立即澆上500克開水,用木棒順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 3. 待米與水融合一起,再上籠蒸30分鍾; 4. 仍放回盆內攪4~5分鍾,直到成為黏稠狀的糯米團; 5. 接著再蒸10分鍾取出,蓋上濕布餳12小時; 6. 小棗洗凈煮熟,上籠蒸30分鍾,待顏色深紅發亮時,取出晾涼; 7. 把糯米團分成相等的3塊,放在案板上; 8. 雙手蘸著涼開水,逐塊按揉光潤,拍成5厘米厚的方塊; 9. 先在一塊糯米團上均勻地鋪上1/5的小棗,覆蓋上第二塊糯米團; 10. 接著在第二塊糯米團上鋪同樣多的小棗,再覆蓋上第三塊糯米團,即成為三層糯米團夾著兩層小棗的切糕; 11. 最後,將餘下的小棗全部碼在糕面上,蓋上一塊濕布,四周掖在糕身下面; 12. 雙手沿著糕的邊緣,一手平著摁壓,一手立著推擠,待將切糕壓擠時間成約10厘米厚; 13. 揭去蓋布,切成菱形小塊,可撒上白糖或澆上桂花糖吃。 年糕湯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精品主食 肺調養食譜 利尿食譜 清熱解毒食譜 口味: 甜味 工藝: 煮 年糕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 赤小豆100克 輔料: 年糕150克,銀耳(干)5克 調料: 白砂糖25克 教您年糕湯怎麼做,如何做年糕湯才好吃 1. 將紅豆用水泡兩個小時再和銀耳加水燉; 2. 紅豆湯快熟時放入年糕條; 3. 等年糕條煮軟就可以了,加糖即可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 赤小豆:鯉魚與紅豆同煮,兩者均能利水消腫,在用於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為利水功能太強,正常人應避免同時食用二者,盡量隔幾個小時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體質不同而異。 桂花年糕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 精品主食 甜品/點心 脾調養食譜 口味: 原本味 工藝: 清蒸 桂花年糕的製作材料: 主料: 糯米粉500克,秈米粉(干,細)120克 輔料: 桂花醬6克 調料: 白砂糖300克,香油15克,花生油25克 桂花年糕的特色: 此糕色澤美觀,香甜松軟。 教您桂花年糕怎麼做,如何做桂花年糕才好吃 1.將糯米粉、大米粉放入盆內拌勻,加入糖,倒入適量水,拌成鬆散的糕粉。 2.籠屜內刷上花生油,輕輕鋪上糕粉,不可壓實,放在蒸鍋上,用旺火蒸20分鍾左右,見糕粉全部蒸熟,倒在事先浸過水的凈布上。 3.在凈布上淋上適量沸水,隔著把熟糕粉揉成粉團,按壓成厚2厘米,長40厘米,寬10厘米左右的長條,撒上咸桂花,用線拉製成4塊,稍冷,刷上香油,整齊疊塊,即可食用。

『柒』 年糕的來歷是什麼

年糕源於吳國,在吳國大夫伍子胥死後,越國趁機伐吳,吳國百姓飢餓難忍,於是暗中拆城牆挖地,卻發現城基是用糯米所製成,然後百姓們便用糯米磚石製成食物,渡過了難關,而它就是早期的年糕,後來為了感謝伍子胥,每逢過年人們都要製做年糕來

『捌』 年糕的寓意是什麼

年糕的寓意是步步高升,事事順利,新年發財。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過年吃年糕不僅是因為年糕是一種美食,更因為它有著很好的寓意,表示著年年高的願望。

年糕的吃法: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

『玖』 年糕的特殊寓意是什麼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

(9)什麼是年糕的圖片擴展閱讀:

年糕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據說年糕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吳國都城(現江蘇省蘇州市)傳遞到四面八方。寧波一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人們還用年糕印板壓成「五福」、「六寶」、「金錢」、「如意」等等形狀外觀,象徵「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有的則做成「玉兔」、「白鵝」等小動物,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拾』 什麼是年糕

年糕 [nián gāo]

中國的傳統食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展開

年糕(nián-gāo,rice cake; new year cake)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中文名

年糕

外文名

Rice cake  

別稱



主要原料

粘性大的米或米粉,糖

是否含防腐劑



飲食文化

來歷

關於春節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動物充飢。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裡。「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飢不擇食,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於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