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石林長什麼樣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石林長什麼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01 18:56:01

⑴ 石林是怎麼形成的

石林」是岩溶學的專有名詞,是指岩溶地貌中風光最美最有觀賞價值的劍狀、柱狀等裸露型地貌。岩溶地貌在國際上稱喀斯特地貌,是指以亞得利亞海最北端伊斯特拉半島的喀斯特高原命名的地貌特徵。喀斯特地貌由石灰岩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CaCO3,易被溶有CO2的水溶蝕。在岩溶地貌中,峰林型岩溶是風光最美最有觀賞價值的,石林就屬於峰林型岩溶。

大約距今2億7千萬年以前,雲貴高原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這片海面上,生長著許多能形成碳酸鈣沉積物的動物和植物。氣候炎熱,雨水充沛,動植物生長衰亡速度很快,它們的屍骸沉積海底,經過上億年形成了一大層厚厚的沉積物。幾十萬年後,沉積物變成了化石。在大約距今7千萬年時,發生了波及華夏大地的燕山運動,海底抬高,藏在海里石頭開始露出水面。沒有乾枯的海水不停地拍打岩石,在岩石上「咬」出了深深的裂痕。

地殼再次抬升時,岩石完全露出海面。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雨水,經過幾十萬年的沖刷溶蝕,使整塊的岩石形成溶蝕溝,最終使整塊的岩體分離,形成石芽、石柱、石門、石峰這樣千奇百怪的石頭奇觀。石林形成後,由於傾斜角度較小,很少倒塌墜地,後來被晚第三紀紅土覆蓋保護。在距今大約50萬年前,第四紀地殼回升,雨水將晚第三紀土層沖刷開,石林又展露新顏,成為天下奇觀。

(1)石林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

主要景點

小石林

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分割成若干園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里最有名氣的景點當數「阿詩瑪」,當夜幕降臨,彩燈映照,更是五彩斑斕,嫵媚動人。

大石林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岩柱高度超過40米。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千鈞一發」、「極狹通人」、「象距石台」、「幽蘭深谷」、「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龍雲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而「望峰亭」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8]

石林長湖

長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

平均深度24米,水質清澈,無污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潔凈,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松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環境清凈幽美。它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環抱之中。湖平面形狀如身材修長的少女,是民間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跡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為「藏湖」。[9]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里。

步哨山

步哨山位於大石林之東,小石林之南,以景區環林東路為界,呈南北向帶狀展布,地貌上屬大石林溶蝕窪地東部斜坡平台。因清末石林彝民義軍首領趙發曾在此山駐防,設步哨巡山而得名。山頂海拔1796.7m,高出大石林望峰亭近50m,為石林景區海拔最高處。登高遠望,林海松濤,柱石參差;漫步山間,石林卓越,劍峰羅列。區內多柱狀石林,有「步哨五石門」、「步哨松濤」等獨特景觀。景點中有巨型腹足類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記錄著2.7億年前石林地區生機勃發的海底世界。

李子園箐

李子園箐在環林路以外,方圓數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滿了奇柱異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沒有過多的高樹與石林爭高,保持著自然的風貌。在環林路東南約300米處的叢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畫,畫著奔放粗獷的人、獸、物、星月等圖像,據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這屬原始宗教內容,與廣西左江崖畫的人物極為相似。

奇風洞

奇風洞是一個會「呼吸」的山洞。在石林縣諸多溶洞中,數它最奇

特。洞中雖不大,直徑約1米,但每到雨季,洞內便會發出像老牛喘氣一般的聲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費力地把泥巴吹開,若在洞口燃起乾柴,洞中的風便把火苗濃煙吹騰飛揚,停歇10多分鍾之後,又開始吸氣,煙火又被「吞入」洞內,如此一呼一吸,循環往復不絕。奇風洞的呼吸現象並非四季常有,通常發生在6—10月間。奇風洞尚未開發,屬儲備景點。

石林芝雲洞

石林芝雲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東側的一座石灰岩大

石山中。洞長400為,寬3—15米,高5—30米,呈「丫」形,兩段洞由一低矮狹窄的洞門連為一體。洞內多石鍾乳、石筍、石柱等溶洞景觀。形態多樣,異彩紛呈。明以後稱「仙跡勝景」,以「石硐仙蹤」之名號獨居石林八景之首。

從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個主要景點,分別是:靈芝仙草、玉象撐天、倒掛金雞、葡萄滿園、雲中坐佛、禮貌洞、鑽山駱駝、、雙獅戀、悟空取寶、東西龍宮、蛟龍升騰、千年玉樹、太白金星、神牛尋母、水簾洞、龍虎鬥、壽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⑵ 石林是怎樣形成的

石林一般認為是土壤水或非可溶岩蓋層水沿質純厚層石灰岩表面及節理裂隙溶蝕作用的結果,上部受雨水作用改造。

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錐柱狀、錐狀、塔狀石灰岩體組合成的景觀。

分為普通石林、紅石林等類型。其間多為溶蝕裂隙。隙坡直立,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溝。以雲南的路南石林最為典型。石林相對高度一般20米左右,高者可達50米。

(2)石林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石林的氣候也像石林風光一樣奇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也被稱為喀斯特地貌,是由眾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構成的。其形成主要是因為石灰岩受到力的擠壓作用後,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了兩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將岩石分割成了網格狀。

⑶ 雲南石林

網路搜索昆明石林
2億7千萬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餘平方公里的石頭「森林」,是石頭鑄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雲南石林喀斯特無論是類型分布的多樣性、溶岩發育的獨特性、地質演化的復雜性、岩石機理的美學性還是人文風情的融合性、入內觀賞的通達性等等方面,在世界同類型喀斯特地區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區域是石灰岩與玄武岩交疊覆蓋演化成的地質地貌,更是世界罕見。

地質科學曾將他命名為喀斯特岩溶地貌,並說這是三億年地質變遷與風雨剝蝕留下的足跡。雲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質科學價值享譽世界,是中國四大自然景觀之一。在世界各地發現的為數有限的石林中,雲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積廣袤、類型多樣、形態奇特、成因復雜、發育歷史久遠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較高的科研科普價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發育遺跡和石林景觀系列展現地球演化歷史的喀斯特地貌區。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
所謂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發生溶蝕、沉澱、崩塌、陷落、堆積等現象,而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異的龍潭,眾多的湖泊等,這些現象總稱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石林,山石冠天下。
雲南石林喀斯特地質地貌奇觀分布范圍廣袤,氣勢恢弘,類型多樣,構景豐富,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350平方公里,以其極高的美學價值令人心馳神往。在石林廣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觀,美不勝收。形態奇特的劍狀、蘑菇狀、塔狀、柱狀、城堡狀、石芽、原野等,擬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隱於窪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曠野,或奇懸幽險,亭亭玉立,集中體現了世界能給予人類的最大驚奇。

石林,風情醉國人。
雲南石林,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紅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最幸福、最歡樂的群體--彝族撒尼人。他們在奇峰異石間和彩雲深處創造了阿詩瑪文化和歡樂的歌舞,他們祭祀、勞作、相愛、狂歡,每時每刻都創造著與石林一樣眾人驚奇、感動的藝術和詩意。
石林地區不僅有大量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被列為中國古脊椎動物化石保護區,還是雲南距今80萬年前舊石器和新石器遺跡遺址最豐富的地點之一。景區內李子園箐的石林崖畫、石刻反映著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煙火及舞蹈、狩獵、戰斗等場面;長湖獨石山、大小石林內的趙倌扎營、步哨山等留存著清代咸豐年間趙發義軍的歷史痕跡。

石林既是自然的風景,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其獨特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的詩文傳說、斑斕絢麗的民族服飾、火熱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風格奇特的婚喪嫁娶,無不體現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徵。長詩《阿詩瑪》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敘事長詩經典,被譯為20多種文字在世界廣為流傳;電影《阿詩瑪》享譽海內外……
石林風景區舊時一直被稱作「李子箐」石林,在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內,由大石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步哨山、李子園箐、萬年靈芝五個片區組成。以往人們常說雲南石林、路南石林指的就是這一帶。
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相輝映,構成了石林這道神奇的風景線。這塊神秘的土地也因此成了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
大石林
大石林
整個景區由密集的石峰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 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岩柱高度超過40米。 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龍雲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而「望峰亭」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人們行走在峰林間,不幾步便被石峰擋道,曲折迂迴之後,又是另一番天地。
小石林
小石林(阿詩瑪景區)
與密集的大石林相比,鄰近的小石林(阿詩瑪景區)便顯得疏朗、清雅。 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分割成若干園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里最有名氣的景點
阿詩瑪像
當數「阿詩瑪」,當夜幕降臨,彩燈映照,更是五彩斑斕,嫵媚動人。
步哨山
這里散落了許多造型怪趣的石峰,在整個石林風景區里地勢最高。
李子園箐
李子園箐在環林路以外,方圓數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滿了奇柱異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沒有過多的高樹去奪石林之高峻,保持著自然的風貌,身處其間,感受與大、小石林截然不同。在環林路東南約300米處的叢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畫,畫著奔放粗獷的人、獸、物、星月等圖像,據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這屬原始宗教內容,與廣西左江崖畫的人物極為相似。也許,這是遠古彝人留給我們的言語吧!
萬年靈芝
緊鄰李子園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頂上有一座高約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猶如一朵巨大的靈芝,因而得名。夕陽西下,立於靈芝山頂,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愜意之感。
景區信息:
門票:170元(石林主景區)
榮譽:國家AAAAA級旅遊區(點)
昆明石林火把節
昆明石林火把節
每年農歷6月24是撒尼人的傳統火把節,在昆明石林要舉行盛大的鬥牛、摔跤、歌舞活動來慶祝,節日的人們身著盛裝,四面八方雲集到約定的會場,開始慶祝節日,在掀天鼓樂聲中,人們歡欣歌舞,不分男女老少,盡情享受。開幕式結束,隨後舉行鬥牛,摔跤等競技活動,場面十分熱烈,緊張,刺激,一派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的火熱場面,巍為壯觀。入夜,人們燃起篝火,點起火把,火把隨人流形成股股火龍,恰似繁星墜落大地,在昆明石林景區,每年火把節人們都圍著篝火縱情歌舞,通宵達旦。
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自然遺產
北京時間2007年6月27日下午14:16,紐西蘭當地時間下午18:16點,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通過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申遺項目,石林正式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我國第6個世界自然遺產,第34個世界遺產,雲南第3個、昆明第1個世界遺產。
2006年1月,中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名申報包括雲南石林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為世界自然遺產。對於中國雲南昆明石林最終獲此殊榮,大會指定評審權威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對其評價是:石林喀斯特的兩個核心區包含了以具有深而尖銳溶痕的高大石灰岩劍狀石柱和石峰為特徵的「石林」喀斯特景觀的範例,它們被挑選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所發現的各種石林地貌的經典樣板。石林縣的石林表明了這些跨越2億7千萬年的喀斯特地貌演變的事件性特徵。……雲南石林是世界上石林地貌的最好範例,是這類(喀斯特)特徵的模式地,由於有著最長的地貌演化歷史而與眾不同。雲南石林也是中國南方這種地貌的最好範例。
編輯本段
石林景點

黑松岩

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有些人說「黑」在彝族語中稱「乃古」,這種說法不妥!彝族有眾多支系,各支系有不同的語言,這里的「乃古」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語言,意為「黑」。飛龍瀑 垂直落差達90餘米,寬54米,雨季最大幅寬60餘米。是珠江水系中落差最大、氣勢最壯觀的瀑布,被譽為「珠江第一瀑」。
月湖
月湖 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是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圭山森林公園
圭山森林公園 山巒形若大海龜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龜山」,後改譯音為「老圭山」。
長湖
長湖 阿詩瑪的故鄉,位於海拔1907米的群山之中,寬300米,平均深度24米

⑷ 雲南石林的特點

  1. 石林地區不僅有大量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被列為中國古脊椎動物化石保護區,還是雲南距今80萬年前舊石器和新石器遺跡遺址最豐富的地點之一。景區內李子園箐的石林崖畫、石刻反映著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煙火及舞蹈、狩獵、戰斗等場面;長湖獨石山、大小石林內的趙倌扎營、步哨山等留存著清代咸豐年間趙發義軍的歷史痕跡。

  2. 喀斯特地質地貌奇觀分布范圍廣袤,氣勢恢弘,類型多樣,構景豐富,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350平方公里,以其極高的美學價值令人心馳神往。有形態奇特的劍狀、蘑菇狀、塔狀、柱狀、城堡狀、石芽、原野等,擬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隱於窪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曠野,或奇懸幽險,亭亭玉立,集中體現了世界能給予人類的最大驚奇。

  3. 風情醉國人。雲南石林,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紅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最幸福、最歡樂的群體--彝族撒尼人。他們在奇峰異石間和彩雲深處創造了阿詩瑪文化和歡樂的歌舞,他們祭祀、勞作、相愛、狂歡,每時每刻都創造著與石林一樣眾人驚奇、感動的藝術和詩意。

  4. 石林既是自然的風景,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詩瑪」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其獨特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的詩文傳說、斑斕絢麗的民族服飾、火熱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風格奇特的婚喪嫁娶,無不體現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徵。

⑸ 雲南石林的介紹

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78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成為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

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這里在約3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於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景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壁峰之間,翠蔓掛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靈禽和鳴,一派生機盎然。石林以其無與倫比的天造奇觀吸引著海內外無數遊客。

石林景區以被稱為「劍狀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為主要特色。景區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萬年靈芝和東面的李子園箐五個片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其中的萬年靈芝、李子園菁和步哨山是新開發的景點。深、幽、險、奇是石林景區的景觀特徵。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
這里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為它詠嘆吟哦;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詩瑪等無數象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蘑菇、玉管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整個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任憑遊客去觀察,去發現,去自由地想像

石林景區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氣勢大度恢弘,保護區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全區可分為八個旅遊片區:石林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區、芝雲洞、長湖、飛龍瀑(大疊水)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月湖、奇風洞。其中開發為游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岩風景區、飛龍瀑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石林風景名勝區范圍寬,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石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雲南省繼麗江古城、三江並流的第三個世界遺產。

旅行指南1、交通:前往石林的遊客,可在昆明東部客運站乘坐班線車到達石林
雲南石林景觀(2)(20張)
(票價是25元單程),約2小時,最好在中午以前抵達石林,這樣可游覽得更盡興;在昆明市有專線旅遊車,往返票30元。也可乘昆明到陸良縣、羅平縣等地的客車,到石林下車,票價10元;可在昆明北京路錦華飯店旁乘旅遊專線車直達,往返票價30元,一般發車時間為早上8~11時,節假日則延長1小時;昆鐵客運公司開通石林、陸良旅遊專列,為了方便乘客,該公司在昆明火車站專門設置了綠色通道,每個停靠站,遊客均可上車買票。

2、門票:從2010年4月1日起石林主景區門票175元,全程通票。 兒童票:150元

開放時間:7:30 - 18:30

3、住宿:推薦石林賓館,二星級,這是幢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遊客可居高展望石林美景,標准房70元起;石林避暑賓館,二星級,位於石林風景區的中心,推窗即可見「林海」,標准間80元起;雲林賓館,二星級,位於石林風景區內,有南北兩院組成,南院的建築與自然的石林融為一體,頗有新意,房價110元起;金都酒店,二星級,位於石林體育館側,標准房70元起,服務一流,出行便利。

4、在石林景區內的停車場可租到私人汽車及馬車,租用可乘4人的微型麵包車的話,150-170元/天;租用馬車,60元/天;如果人多,則可考慮租用中巴車,可乘15人,300元/天;如果你從昆明乘招手車前往石林的話,可能得花更長的時間。另外,車主往往會要求你購買回程車票,如果你計劃在石林住一晚的話,最好事先告訴他們;如果遊客選擇早上10:30左右乘車前往石林,中午途經宜良,可在此購買著名的宜良烤鴨。

5、景區安全:在石林風景區登遊玩時要穿平跟的膠鞋、布鞋、旅遊鞋,不能穿高跟皮鞋。石林景區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畫,但不能邊走路邊看景,以免意外,在石林風景區攝影不同於在公園攝影,在公園,被拍照者和拍照人都可以隨意後退幾步以調整角度。石林很多景區很可能就是懸崖絕壁,一定要回過頭看看有無後退的餘地。

6、景區導游:石林景點頗多,建議您一定預訂一位導游,石林旅遊會更輕松、愉快、妙趣橫生。但必須要聘請有導游證的導游,防止被坑。

⑹ 雲南石林 簡介

雲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

⑺ 雲南石林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石林位於雲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餘公里處,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地地上眾多的山川名勝景區中,雲南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在世界溶岩地貌風光中。中國雲南石林又以其面積廣,岩柱高,小尺度造型見長,一定范圍內景點集中而獨占鰲頭。

面對氣勢磅礴、逶迤連綿的石海,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問,這些鬼斧神工的石林是從哪裡來的啊!對此,古今中外許多人都走進石林大揭秘的行弄,試圖作出完美的回答。科學家說:兩三億年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和物質進化,才使昔日的茫茫滄海變成了今日的莽莽石林。當地的老百姓說:石林是一位大力神用神鞭像趕著羊群一樣從遙遠的地方趕來的,本來要趕它們去阻擋肆虐的洪水,不知是神鞭失靈,或還是這群有靈性的石頭戀上了這方水土、這方人?行色匆匆的石群,戛然止步,無悔無怨地在這里安了「家」。

石林是大自然恩賜於人類的超然藝術傑作。在350平方公里的石林自然風景區內,天公又把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雲洞、奇風洞、長湖、月湖、飛龍瀑等景點巧妙地分布在東西南北中。這些說不盡、道不完的景點,分作山光和水色兩類來分別敘述可能會道得更明白一些。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雲洞、奇風洞等景點為山光景色,這類景色以天下第一奇觀--石林為代表。石林,包括大小石林,佔地40公頃。一座座石頭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滾的景象。彷彿神宮般的石林,峰迴路轉。昂首望空,時而疏朗,時而壓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爭奇,又像比美。有的石峰巍然高聳,刺破青天;有的嵯峨嶙峋;有的搖搖欲墜,令人目盪神搖。拔地擎天的石柱下,碧水繞著一座座奇石丁冬作響,滋潤著一片綠色、一片鮮花。在迷宮般的石林中,舉目四顧,移步換景,「阿詩瑪」呼之欲出;「母子偕游」栩栩如生;「鳳凰梳翅」惟妙惟肖。千姿百態亦幻亦真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長湖、月湖和飛龍瀑為石林風景名勝區中的水色風光。長湖靜靜地躺在青山懷抱之中,湖水潔凈透明,漣漪粼粼,湖面小島鬱郁蔥蔥,湖畔鳥語花香,讓人流連忘返。飛龍瀑又是另一番景象,滔滔的江水以傾雲翻雨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從88米高的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其勢如九天銀河跌落,轟鳴的聲音氣壯山河,蔚為壯觀。

地靈人傑,世界著名的敘事長詩《阿詩瑪》就出自石林彝區,所以這里又被譽為「阿詩瑪故鄉」。居住在這里的彝族撒尼人以勤勞堅強、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著稱於世。至今仍然保持著別致的民族服飾、獨特的語言文字、原始的宗教信仰、古樸的生產生活方式、純朴的民風民俗,古老的文化在這進而積淀得特別深厚。「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的盛大節日,每年的農歷六月廿四,穿著節日盛裝的各族人民從四面八方擁向石林,歡度自己的節日。白天,石林也穿上了節日的盛裝,群山在這里起舞,澗水在這進而歌唱,男女老少沉浸在節日的熱烈氣氛中,整個石林人山人海一片歡騰。夜晚,人們舉著熊熊的火把,通宵達旦,載歌載舞。火的光芒、火的熱情燒紅了天空,映紅了石林。

石林的氣候也像石林風光一樣奇妙。盛夏,當我國長江沿岸的人們在滾滾熱浪中尋覓一絲涼意的時候,石林的老人們還穿著一層薄薄的外衣在歌唱著廚古老的歌謠。嚴冬,當我國松花江岸的人們在冰天雪地中期待一縷陽光的時候,石林的姑娘們還穿著亮麗的裙子在鮮花叢中翩翩起舞。有人曾把石林四季的氣候簡單地概括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相輝映,構成了一道神奇的風景線,成了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神秘之地。

石林的主要游覽區,舊稱李子箐石林,面積約12平方公里,游覽面積約80.004萬平方米。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區內單體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處。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有的石柱高達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詩所雲:「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但這里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把它詠嘆吟哦;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鳥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踞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阿詩瑪等無數像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蓮花蘑菇、玉簪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整個李子箐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任憑遊客去觀察,去發現,去自由馳騁地想像。景區內峰迴路轉,曲徑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宮仙境,游者莫不流連忘返,贊不絕口。景區內建有獅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大、小石林外圍(俗稱「外石林」)也星羅棋布地分布著迷人的風光。外石林主要指位於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圍風景區。這片風景區方圓數十里。在野嶺荒山,鮮花綠樹叢中,又有許多奇峰怪石點綴其間。這些異石個體龐大,形象生動,加上周圍環境生機勃勃,視野也較為開闊,游覽又別有一種情趣和感受。縱觀奇柱異石,或如母子偕游,牽衣拽裙;或像蘇武牧羊,遙望故鄉;或似觀音、八戒;或似虎豹熊羆;或似古堡、將軍,讓人浮想聯翩,興趣盎然。在比目潭附近,有一座高約10米,上粗下細的奇特的危崖石峰,人稱萬年靈芝,或稱蘑菇雲。從遠處望去,狀如原子彈爆炸後形成的蘑菇狀煙雲,十分獨特。在這許多的像生石中,民間亦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

乃古石林位於「石林」以北13公里處,也叫和摩寨石林,「乃古」彝語意為黑色,「乃古石林」即黑色的石林。佔地333.3萬平方米,新辟游路6公里多。與「石林」相比,這里又是另外一種特色和風格。

進入乃古石林,只見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氣勢磅礴,又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令人思緒萬千。有的地方峭壁千仞,如同刀劈斧削,有的石柱直刺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形如諸葛亮布的八卦陣;有的像太上老君正在煉丹;有的像石堡、靈芝;有的似象、駱駝、豬、羊,危卵怪石不計其數。石質古樸黝黑,深沉玄奧,更使人增添了一種神秘和蒼茫之感。景區內還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人們稱之為白雲洞或水晶宮,屬地下岩溶地貌。有的狀如梯田、農舍,有的又如各種動、植物,有的敲之聲如鍾磬。山下還有白雲湖,波光雲影,異常寧靜。

⑻ 黑石林煙卡長什麼樣

可以購買一包進行查看。
石林牌香煙旗下的一款成了現在最貴的煙,就是黑石林香煙。

⑼ 石林是否做過人民幣的背景圖案

我愛好收藏紙幣。在我國已經發行過的第1、2、3、4、5套人民幣共計120多個版別鈔票中,從未用雲南石林做過背景圖案。只在國庫券中的1991年10元券上用過。

第二套人民幣1角紙幣的圖案是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