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以分享一些你親手拍攝的自然美景高清原圖並說說你是如何拍攝的嗎
可以分享一些你親手拍攝的自然美景高清原圖並說說你是如何拍攝的嗎?
下面這些圖片,都是我從今年4月8日後開始學著手機自拍的,不懂什麼照像技術,能照出圖片就覺得挺好,因為每次出門要去做核酸檢測時,我都會在青島市北水清溝小公園內,照上幾張現景圖,算不上太美的圖片吧,可這也見證了幾月來的花開草長樹綠,無論照的怎樣也屬自拍景色吧。(部分圖片)
就到這里,謝謝。
幾度光陰,幾番風雨,當仲春的朝陽柔柔地沐浴著大地時,野菊花欣然露出了煥發著勃勃生機的身軀,纖細的莖柔而韌,隨風搖曵,嬌小的花瓣溢彩流光,淡黃的花蕊里,一汪汪的露水晶晶嬌滴滳的,好像含情默默的少女眼中的淚水,似落非落,搖搖欲墜,既有梅之潔蘭之幽,又有菊之雅蓮之清,一切都是那麼富有神韻。
北京除了故宮和天安門,哪裡的景點更好?
北京頤和園皇家園林公園,景點多多,風景如畫,古色古香,碧波盪漾,長廊,石舫,萬壽山,排雲殿,昆明湖,讓你遊玩,眼花瞭亂,真是北京最佳欣賞古跡景點,來此一游,不虛此行。玩個痛快。
天安門和故宮都是建築景觀,雖然北京以紅牆黃瓦的皇家建築為特色,但是少了山水樹木的點綴,故宮似乎少了一些靈動和生機,而那些與自然相融合的景觀,似乎更加豐富多彩。
一,兩所御園:景山、北海,出故宮北門神武門,對面就是景山公園,登上園內制高點萬春亭,可以俯瞰故宮全貌,景山和北海,山水相依,成為帝後的消閑之地。
景山公園的牡丹花馳名京城。
二,兩座行宮:頤和園、圓明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都是清代皇帝的皇家御苑行宮,頤和園里景點眾多,尤其東北的諧趣園,被稱為「園中之園」。
頤和園的玉蘭花為京城之冠。
圓明園與頤和園毗鄰,是一處歷史遺跡,大水法景區仍保留著帝國主義者焚掠圓明園留下的廢墟,銘記著歷史的屈辱和悲愴。
三,兩道關城:八達嶺、居庸關,居庸關是北京城北面的門戶,為南北必經之路,而北面的八達嶺長城就是它的前哨,八達嶺長城壯觀雄偉,是明長城最為精華的部分。居庸關和八達嶺之間,漫山遍植山桃和杏樹,每逢春天,乘坐開往花海的火車前往,窗外景色美不勝收。
四,兩座王府:恭王府、雍和宮,恭王府是現在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王府,曾經是大貪官和珅的府邸,後來又成為恭親王奕欣的第宅,名稱因此而來,恭王府見證了清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稱,不過恭王府由於高牆環繞,四周多民宅,夏天游覽感覺很熱。王府內萃錦園秘雲洞石壁上有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雍和宮是雍正皇帝繼位前府邸,稱雍親王府,後改為雍和宮,乾隆年間成為喇嘛廟,這座王宮由此披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五百羅漢山、檀木大佛、金絲楠木佛龕並稱雍和宮三絕。
五,兩處神聖之地:天壇、明十三陵,天壇是明清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他們與神明對話,希望用自己的++感動上蒼,祈求國泰民安。
十三陵是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朝皇帝墓葬群建築,目前開放長陵、定陵和神道。明朝的十三位皇帝、後妃靈魂在此得到安放,留下一片寧靜。到了冬天,十三陵人煙更少,雪景卻是出奇的美。
南昌有哪些你聽說過的名人?
南昌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從古到今出了不少名人。
徐孺子,東漢人,一生博學多識而淡泊名利、不離勞作,被人們千秋傳頌為「人傑地靈之典範」。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極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別人不能享用。於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便有了「人傑地靈,徐孺子陳蕃之榻」這不朽的名句,並且千古傳為佳話。
鄧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為官,初為州西曹主簿,後為南海郡太守。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晉安王劉子勛在當陽稱帝,任鎮軍長史兼潯陽內史,行江州軍政大權。當時皇族諸王奪位劇烈,孝武帝死,他擁戴劉子勛在潯陽稱帝,建號義嘉元年(466),封左將軍、尚書右僕射。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晚號涪翁,洪州(南昌)分寧(今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
陳恕(946—1004),字仲言,南昌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進士,任澧州通判。後被召入朝,升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大宋一代名臣。
熊良輔(1310—1380),字任重,號梅邊居士,南昌人。元朝文學家。他是當時譽滿江南的文學家,且精通易經。所著《小學入門》、《風雅遺音》、《周易本義集成》等書,名重一時。
魏良輔(1489—1566),字師召,晚號尚泉,南昌府新建縣沙田魏村人,明代戲曲音樂家。
舒芬(1487—1531),字國裳,號梓溪,明進賢縣人(今屬南昌),經學家,正德狀元。
❷ 懸鈴木圖片:攝影師記錄下美妙的自然風景
懸鈴木,又稱貴州柿子鳥、鳥舌木、管弦木、翼果木,是一種落葉喬木,原產於印度、緬甸地區,後來通過人工引種到了中國。這種樹木的果實像吊著的鍾,因此被稱為「懸鈴木」。
為了感受懸鈴木的美麗,許多攝影師慕名前往拍攝,留下了一張張令人窒息的圖片。懸鈴木樹枝上的柿子樣果實,看起來像深秋的燈籠,十分引人注目。果實成熟後會變為翼果,長約3厘米,形似直立的狼牙棒,內含一顆翅膀狀的種仁。
懸鈴木的高度可達20-30米,冠層寬闊,是雲南極為常見的落葉闊葉樹種,通常生長在雜木林中。懸鈴木的樹皮灰褐色、粗糙,並有不規則龜裂的紋路。樹乾的直徑在1米左右,粗壯有力,為人們所喜愛。
以下是部分攝影師拍攝的懸鈴木圖片:
1、供奉之樹
攝影師將懸鈴木的果實比做燈籠,將片片明亮的燈籠營造出來,巧妙的把場景點綴得輕盈生動,如仙境般美妙。
2、樹芝園
這里是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大壩鄉河角村,四周是茂密的樹林環繞,成片成片的懸鈴木林種植其中,營造出了一種神秘莫測的氣氛。白色的霧氣彌漫森林,幾只小鳥穿梭於樹林之間。
3、洪水撞擊懸鈴木
不僅在平靜的時刻懸鈴木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當洪水來臨時它也將展現出自己的震撼力。在一個次年7月份的雨季,重慶發生了特大暴雨,城市內外的河道全部溢出。一位攝影師在巴南區安慧寺拍下了懸鈴木林被洪水「撞擊」的鏡頭。
4、夕陽下的懸鈴木
日落西山,美麗的夕陽映射在懸鈴木的樹冠上,綠葉泛著金黃色的色彩。這時分的景色美極了,讓人不自覺地駐足欣賞每一個細節。
5、童話般的懸鈴木
在貴州荔波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景點「神仙屋」,漫步其中,我們彷彿走進了童話世界裡。濃密的霧氣和懸鈴木搭配在一起,形成了仙境般的美景,浪漫、神秘、唯美!
結語:
懸鈴木是一種充滿神奇氣息的樹種,枝條上的果子狀物似乎可以隨時落下來成為仙女手中的玩意兒。它來自遠方,有著它獨特的美和繁盛,再加上攝影師的鏡頭記錄,為我們留下了美妙難忘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