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跟萵筍長得很像的蔬菜有哪些
跟萵筍長得很像的蔬菜是貢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色澤鮮綠、質地爽口、轎首亂味若海蜇,食用價值極高。栽培歷史有兩千二百多年,是一種純天芹閉然的綠色高檔脫水蔬菜。
清乾隆年間曾進貢朝廷,後年年進貢朝廷,故稱之為「貢菜」。因其食之有聲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周恩來總理形象地稱之為「響菜」,亦稱之為「山蜇菜」。閉檔
貢菜的起源
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為貢品納入皇宮,又名為「貢菜」;該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和醫療價值,含有20多種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及氨基酸,具有降血壓,通經脈,活血健腦,開胸利氣,壯筋骨,抗衰老,清熱解毒,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等功效。
此菜吃法多樣,它既可單獨成菜,又可以拼盤成菜,既可以涼拌,又可以熱炒;既可以製作中餐,又可以調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暈素煎煮皆宜。
❷ 有點像萵筍的一種蔬菜是啥
是芥菜。
1、芥菜(學名:Brassica juncea(L.) Czern. et Coss. )是十字花科,芸苔屬一年生草散困鋒本植物,高可達150厘米,幼莖及葉具刺毛,有辣味;莖直立,葉片柄具小裂片;莖下部葉較小,邊緣有缺刻或牙齒,莖上部葉尺廳窄披針形,邊緣具不明顯疏齒或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後延長;花黃色,萼片淡黃色,長圓狀橢圓形,直立開展;花瓣倒卵形,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紫褐色。3-5月開花,5-6月結果。
2、中國各地栽培。葉鹽腌供食用;種子及全草供葯用,能化痰平喘,消腫止痛;種子磨粉稱芥末,為調味料;榨出的油稱芥子油;本種為優良的蜜源植物。
(2)長得像萵筍的菜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芥菜食用方法和禁忌:
一、食用方法
1、芥菜主要用於配菜炒來吃,或煮成湯沖晌。
2、可以將芥菜腌制,也是一種增進食慾的食材。
3、芥菜不能生食,也不要過多的食用。
二、禁忌
1、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芥菜的,特別是便秘、眼科患者最適宜,但是對於患有熱性咳嗽者、瘡癤、目疾、痔瘡、便血以及內熱偏盛患者不宜食用芥菜。
2、芥菜不能和鯽魚一起吃。
3、水腫病人,腎臟不好的人宜少食,避免加重腎的負擔。
4、另外,高血壓、血管硬化等患者應該少吃被腌制的芥菜。
❸ 油麥菜下面的梗是萵筍嗎
油麥菜下面的梗的根不是萵筍。
油麥菜長相似萵筍葉,但葉子細長平展,肉質莖又細又短;它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與生菜相近,又叫牛俐生菜。
油知慎哪麥菜和萵筍的區別:
1、春天油麥菜在蔬菜中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它爽脆可口,是餐桌上的常客。油麥菜又叫苦菜,它的葉子像鳳尾的形狀,有鳳尾菜的美名。屬菊科萵苣,味道甜中略微有點苦。
2、它的香味聞起來有點像萵筍葉的孝鄭氣味。在生活中有些人會把油麥菜誤認為萵筍葉。不仔細看它搭碼們確實很像,但仔細觀察時它們是有區別的。油麥菜的葉子比較細長,葉面比較平整光滑。萵筍葉寬大而短,表面有許多經脈突出來,不平整。
油麥菜的介紹:
1、別名香水生菜。菊科萵苣屬,原產於地中海沿岸。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須根細,莖短縮,有乳汁,葉互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至羽狀深裂,基部具披針形葉節,抱莖,味微苦或無,頭狀花序,花黃色。
2、發芽適溫及生長適溫10~25℃,性喜充足光照,過於蔭蔽則易徒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土壤肥沃為佳,種植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❹ 長得像萵筍的蔬菜
長得像萵筍的蔬菜有芥菜、棒菜、油麥菜和生菜等,芥菜和棒菜都是十字花科芸苔屬的植物,它們的莖乾和萵筍的莖干相似,但是味道不同,油麥菜的葉子與萵筍的葉子很像,而生菜和萵筍一樣都是菊科萵苣屬的蔬菜植物。
哪些蔬菜長得像萵筍
1、芥菜
長得像萵筍的蔬菜有芥菜,它時十字花科芸苔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長大之後,下部的莖干會像萵筍一樣膨大,每年10-11月份的時候適宜種植芥菜,它的食用價值很高,很多人會將它的莖干製成榨菜食用。
2、棒菜
棒菜也是一種長得像萵筍的蔬菜,它其實是芥菜的一個新品種,長大之後莖干跟萵筍很相似,有些地區會將它稱作為筍子芥和芥菜頭等,它莖干表皮的顏色為淺綠色,肉質白嫩,食用起來清甜多汁。
3、油麥菜
長得像萵筍的蔬菜還有油麥菜,它們的相似之處不是莖干,而是燃返扒葉子,在幼苗期的時候,兩種蔬菜特別相似,很多人會將它們弄混,但是油麥菜的食用部位是葉子,而萵筍主要的食用部位是莖干,每年4-7月都可以種植油麥菜。
4、生菜
還有生菜是長得像萵筍的一種生菜,它們都是菊科萵皮昌苣屬的植物,世卜生菜是葉用萵筍的俗稱,生菜的食用部位是葉子,它的口感脆嫩,可以生食,很多人會將它做成沙拉來食用,生菜一般適宜在春秋兩季的時候種植。
❺ 這是什麼蔬菜
不是萵筍,就是生菜。
萵筍(學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旅基明期:1-4月。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約在五世紀傳入中國。 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獲。
生菜(var. ramosa Hort.)葉用萵苣的俗稱,又稱鵝仔菜、嘜仔菜、萵仔菜,屬菊科萵苣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葉長倒卵形,密集成甘藍狀葉球,可生食,脆嫩爽口,略甜。
生菜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鋒笑種馴化而來。古希臘人、羅馬人最早食用。
生菜傳入中國的歷史較拆告悠久,東南沿海,特別是大城市近郊、兩廣地區栽培較多,近年來,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生菜也由賓館、飯店進入尋常百姓的餐桌。
❻ 貢菜是什麼菜
貢菜是純天然的綠色高檔脫水蔬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色澤鮮綠、質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價值極高。栽培歷史有兩千二百多年,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高檔脫水蔬菜。清乾隆年間曾進貢朝廷,後年年進貢朝廷,故稱之為「貢菜」。因其食之有聲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周恩來總理形象地稱之為「響菜」,亦稱之為「山蜇菜」。
明明長得像萵筍,為何卻叫貢菜呢?對於這個名字的由來,在民間也有不少的傳說,一種說法是張良受傷以後,就是吃了這種蔬菜才身體康復了。後來他成為了西漢軍師,對它依然念念不忘,並且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吃了以後也是贊不絕口,於是就給它賜名「貢菜」,並且從此以後就下命令把它列為了朝廷貢品。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吃到了這種美食贊不絕口,給它賜名貢菜。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在歷史上貢菜確實是朝廷貢品,這個在地方的縣志中都是有記載的。
它是一種葯食兩用的保健蔬菜,有清熱解酒、壯筋骨、開胸利氣、潔牙明目等作用,所以自古以來貢菜就很受歡迎,並且是當地人招待貴客的佳餚。
在近些年貢菜的名氣也是大震,尤其是邳州的貢菜更是蜚聲遐邇,不只是在國內很暢銷,還大量出口日韓、歐美等國家,成為了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貢菜與萵苣的區別:
苔干是萵苣的一個變種,雖然長相容易雷同,但也是有區別的,這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在別人備配眼裡難辨哥弟,但在父母的眼裡,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苔乾和萵苣除了外形上一些不太明顯的區別外,最大的區別在於,苔干能製作上等的脫水蔬菜,而萵苣則不能。
貢菜種植前景
在過去貢菜一般一年至少種植一季,也就是和萵筍一樣在秋季的時候才播種,而到了11月份的時候就採收。畢竟它是一種綠葉類的蔬菜,生長周期短,投入的成本也不高。算上種子、肥料、人工等各方面的支出,平均一畝地的種植成本也就是一千元左右。可是貢菜的投入低,回收卻很高。一般友滾乎種植貢菜一畝地就能有七八千的收入。而如果管理得當,種植的貢菜產量高,後期加工出來的品質優秀,一般收購價最低就是20元一斤,因此一畝地的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多元。如果是自己拿到集市去零售,加工就更高了,有些人畝產值就有兩三萬元。而且在近些年貢菜的種植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和提升,不光是產量更高了,像過去一年只能種植一茬,而如今貢菜一年可以種植兩季了。也就意味著菜農的收入可以翻上一番了,這可比種植很多的常規蔬菜收入高上不少了。不過雖然種植貢菜的投入成本不高,但是卻很費時間。尤其是在採收的季節,採收、去皮、切條、加工如果都是人工來完成,還是很累人的。一般的年輕人都幹不了,所以目前種植貢菜的好悉,也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為主。
品種選擇:
貢菜喜涼怕熱,生長適溫15~20℃。賓川縣秋季氣溫高,宜選擇曾自源亳州貢菜王,該品種耐高溫,純度高,植株高度及生長勢整齊,綠肉白皮,肉質細膩柔軟,抽薹時間晚,豐產性好。
育苗時間:
育苗時間要根據收獲時勞動力狀況合理安排,採用分批錯時育苗移栽,可避免集中採收削皮開片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一般第一批種植於立秋育苗(8月5日左右),白露移栽(9月5日左右),苗齡約30d,霜降(10月23日左右)前收獲,移栽到收獲約50d。在冷涼山區、半山區或霜凍較大的地區要注意適當提前育苗時間,最晚於9月25日前育苗,10月25日前移栽,12月15日前收獲,使生長中後期避開12月下旬和1月上旬的霜凍天氣。
栽培技術
浸種催芽:
播種前必須進行低溫催芽處理,用冷水浸種3~4h,裝入布袋保存於冰箱保鮮室中2d左右即可出芽。
苗床准備:
選擇排灌方便、肥沃乾燥的田塊作育苗床,雨水季節多用高畦配套排水溝利於排水,旱季可用半沉式畦面利於保水。苗床土壤要細,畦面要平,可用精甲·咯、甲·惡或保護劑五氯硝基苯處理防病。每畝播種量50~100g,種子催芽後拌細土或腐熟細糞均勻撒到50~100㎡苗床,播種後蓋細土或腐熟細糞,最後覆蓋稻草、松毛等澆透水。
苗床管理:
播種後用噴壺勤澆水,保持畦面濕潤,防止過干過濕,避免大水沖刷苗床造成露根、倒苗形成傷口,誘發猝倒病、立枯病。出苗後要及時拿去覆蓋物並拔除雜草。提前用噴壺淋葯(甲·惡、精甲·咯、霜霉威+惡霉靈、霜霉威+敵磺納)處理苗床,預防猝倒病、立枯病。注意惡霉靈不宜用高濃度,高濃度或反復使用會抑制地上部生長。育苗期間可噴施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百菌清等防治霜霉病、銹病等,用阿維菌素或氯氰菊酯等防治害蟲。育苗期一般不用施肥,生長勢弱的可澆施低濃度有機液肥提苗。
移栽:
移栽前先整地,並按間距16~20cm每畝留苗1.6萬~2.6萬株,定植後澆透活棵水。
防治方法:
貢菜易發生霜霉病、銹病、斑潛蠅、蚜蟲、薊馬等病蟲害,特別在幼苗生長期極易受病蟲為害出現葉片皺縮、生長緩慢等情況。可用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百菌清、烯醯嗎啉、阿維菌素、吡蟲啉、噻蟲嗪等葯劑防治。
採收及加工:
為保證貢菜產品質量,要適時採收。採收過早影響產量;採收過遲易形成空心,粗纖維增加,質量下降。採收適期以貢菜植株外葉與心葉平齊時為佳。因田間個體成熟度有一定的差異,應成熟一批採收一批,分批進行。選擇晴朗微風的天氣,將收獲的鮮菜去掉外葉和根部,基部削成圓錐狀,刨去外皮,削去空心、白心部分,縱切2~4刀,劃成大體均勻的細長條(基部留1~2cm不劃通),掛於南北向的曬繩上,晾曬2~3d(長時期烈日暴曬會影響翠綠色澤)至干透後再移至室內返潮,包裝後即成商品貢菜。
❼ 跟萵筍很像的菜叫什麼
棒菜:棒菜是屬於芥菜的一個新品種,所以它的栽培技術與榨菜等芥菜的栽培技術大體相同。
❽ 長的像萵筍葉子的菜叫什麼
油麥菜。
油麥菜別名油蕒、香水生菜。菊科萵苣屬,原種產於地中海沿岸。一年枯攜生或二年生草本。須根系,莖短縮, 有乳汁,葉互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至羽狀深裂,基部具披針掘瞎形葉耳,抱莖,味微苦或無, 頭狀花序,花黃色。
發芽適溫及生長適溫10~25℃,性喜充足光照,過於蔭蔽則易徒長,對土沒散伏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土壤為佳,種植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8)長得像萵筍的菜叫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富含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同時,還含有鈣、鐵、硒等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油麥菜營養豐富、口感鮮嫩,生熟皆可食用,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素有「鳳尾」之稱的美譽。
油麥菜還富含抗壞血酸和葉酸,抗壞血酸能刺激人體的造血機能,促進血中膽固醇轉化,使血脂下降;葉酸能保護心血管。油麥菜含鈣比萵筍高近一倍。油麥菜比較適合素炒或涼拌,食之均嫩脆,清香可口。
油麥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益。
❾ 長得像萵筍的那是什麼菜
油麥菜配喚,油麥菜: 長相似萵苣好賣陸筍,但葉子細長平展,肉質莖又細又短;它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與生菜相近,又友頃叫牛俐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