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誰知道這張古風圖是誰畫的資料越詳細越好,O(∩_∩)O謝謝
李堃,此詞為多義詞。李堃是中國著名漫畫家,是旗卡通主力畫手,自一九九九年至今,已在中國各類新漫畫雜志上發表中短篇漫畫十多部,代表作有《夢奴珠珠》《蛇盅》等
李堃檔案
旗卡通主力畫手.
2002年正式加入旗卡通.
少女漫畫資訊雜志<新干線>的王牌作者.
是旗卡通少有的少女畫派
畫風唯美浪漫細膩神秘.
*一九九八年中旬開始畫漫畫
得獎經歷
*一九九九年初發表在《科幻世界畫刊》第一部短篇《六月二十六日花座》,
並獲「第一屆畫刊杯漫畫大賽」一等獎;
[晨妝]
晨妝
*一九九九年七月獲上海「首屆漫畫大賽」彩色單幅組二等獎;
*二OOO年獲上海「首屆漫畫大賽」彩色單幅組二等獎;
北京「第一屆美年達漫畫大賽」彩色單幅組二等獎;
*二OO一年獲北京「第一屆美年達漫畫大賽」彩色單幅組一等獎;
「科幻世界畫刊東立杯新人獎」漫畫三等獎;
*二OO二年獲「中國連環畫獎」彩色單幅組優秀獎;
*二OO三年獲「中日青少年漫畫交流」彩色單幅組優秀獎;
*二OO四年獲中日兩國漫畫高峰會二等獎;
*2007年被評為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07年度中國原創漫畫「四大天王」之一;
*2009年漫畫《NUWA》獲第五屆"美猴獎"最佳故事漫畫獎。
漫畫作品列表
自一九九九年至今,已在中國各類新漫畫雜志上發表中短篇漫畫十多部;
[《Nüwa》封面]
《Nüwa》封面
《Nüwa》封面
*《科幻世界畫刊》上發表彩稿十餘幅;中短篇《六月二十六日花座》、
《長相思之誰念西風》、《孤獨》、《新東施效顰》、《白蛇笑傳》、《門》、《火星之夢》等;
2001.2《For Pain -為了痛苦(漫畫,44P)》小說原案:不動
*《動畫世界》上發表短篇《漫畫之夢》;
*《北京卡通》封面、封底二十餘幅;彩插十餘幅;
* 給河北美術出版社繪制了「聊齋系列」漫畫繪本《畫皮》、《白秋練》、《於去惡》、《王六郎》等四部單行本;
* 《天外飛仙》漫畫主筆;
* 2006年由滄月小說《血薇》改編的同名漫畫出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
* 2007年由滄月小說《指間砂》改編的同名漫畫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
*2008年10月第一本彩色漫畫《Nüwa》在法國出版。(法國太陽社)
插畫作品列表
今古傳奇·奇幻版
2003年創刊號
[夜話搜神] 《夢奴珠珠》文/騎桶人 圖/李堃
[《夜談蓬萊店》插畫]
《夜談蓬萊店》插畫
《夜談蓬萊店》插畫
[綠野仙蹤] 《蛇盅》文/冷十三 圖/李堃
2004年1月
[魔幻生涯] 《月老》文/九把刀 圖/李堃
[夜話搜神] 《洞仙歌》 文/李之星 圖/李堃
2004年2月
[夜話搜神] 《天孫》文/沈瓔瓔 圖/李堃
[幻域虹影] 《愛情的代價》文/暗黑之川 圖/李堃
[奇幻絕色館]《邀月乘風飛躍無限》介紹李堃
2004年3月
[夜話搜神] 《飛天舞》文/滄月 圖/李堃
2004年4月
[奇幻新經典]《神仙學校〈上〉》文/飛花 圖/李堃
2004年5月
[奇幻新經典]《神仙學校(下)》文/飛花 圖/李堃
[《大漠荒顏》插畫·公子舒夜和舞姬]
《大漠荒顏》插畫·公子舒夜和舞姬
2004年6月
[夜話搜神]《雲夢之隱》文/樹下野狐 圖/李堃
2004年7月
副刊 [幻界·聆聽]《一個人的海灘》文/畫上眉兒 圖/李堃
2004年8A
[傳說殿堂]《神之右手》文/滄月 圖/李堃
2004年9A
[傳說殿堂]《織夢者》(上)文/滄月 圖/李堃
2004年9B
[傳說殿堂]《織夢者》(下)文/滄月 圖/李堃
2004年10A
[夜話搜神]《參商永離》文/麗端 圖/李堃
2004年11B
《大漠荒顏》插畫·公子舒夜和舞姬
[傳說殿堂]《昆侖劫灰》文/步非煙 圖/李堃
2005年1A
[特別推薦]《藍色情迷》文/沈瓔瓔 圖/李堃
2005年4A
[傳說殿堂]《雲荒正傳·雙城1》 文/滄月 圖/李堃
[《河圖洛書》插畫·李棟和嬌嬌]
《河圖洛書》插畫·李棟和嬌嬌
2005年5B
[傳說殿堂]《雙城·之二往事書》文/滄月 圖/李堃
2005年9B
副刊 [幻界·視覺]《雲荒正傳·龍戰》預告 文/滄月 圖/李堃
2005年10A
[夜話搜神]《月影傳說》文/步非煙 圖/李堃
2005年11A
[雲荒正傳]《龍戰1》 文/滄月 圖/李堃
(直到06年4B)
2006年6A
[傳說殿堂]《海的女兒(上)》文/滄月 圖/李堃 《河圖洛書》插畫·李棟和嬌嬌
2006年6B
[傳說殿堂]《海的女兒(下)》文/滄月 圖/李堃
2006年7B
[夜話搜神]《蒼山萬重》文/迦樓羅火翼 圖/李堃
2006年8B
[雲荒紀年]《越京四時歌o夏之酷烈》文/麗端 圖/李堃
[《勝域·飛躍療養院》插畫]
《勝域·飛躍療養院》插畫
(直到06年9B)
2006年9B
[雲荒傳說]《辟天①》文/滄月 圖/李堃
(直到07年2A(共7次,刊號不連續))
2007年7A
[傳說殿堂]《隔雲端·海城》文/麗端 圖/李堃
(直到07年8B)
2007年9B
副刊 [越8越開心]《李堃篇》
2007年9C(創刊號)
[生存者]《生存者》文/白飯如霜 圖/李堃《勝域·飛躍療養院》插畫
2007年10A
[雲荒傳說]《鏡·神寂4》文/滄月 圖/李堃
2007年10B
[雲荒傳說]《鏡·神寂(大結局)》文/滄月 圖/李堃
[月夜]
月夜
2008年2月B
[傳說殿堂]《指尖砂·碧落》文/滄月 圖/李堃
2009年1月A
[傳說殿堂]《言靈·蘭陵王》文/八喜 圖/李堃
2009年8月B
(2009年8B-11A6期連載)
《羽·青空之藍》 文/滄月 圖/李堃
2010年1月奇幻yours
《聖域域·飛躍療養院》 文/白飯如霜 圖/李堃
今古傳奇·武俠版
月夜
03.18期 滄月《碧城》
03.16期 滄月《亂世塵心》江湖月報
03.22期 燕壘生《破浪》江湖月報的插圖
[《三京畫本》插畫]
《三京畫本》插畫
03.23期 滄月《劍歌》
03.24期 江湖月報插圖
04.3期李歆《玉步搖》
04.4期 步非煙《武林客棧之青天寨》
04.8期江湖月報
04.10期 江湖月報——(這個有題目)《天龍寺》《逍遙派》
04.12期 九把刀《功夫1》
04.13期 九把刀《功夫2》
04.14期 九把刀《功夫3》
04.15期 九把刀《功夫4》
04.16期 九把刀《功夫 大結局》江湖月報——《白發魔女》《紫衫龍王》
04.20期 步非煙《武林客棧之飛龍引》
04.24期 滄月《大漠荒顏 上》
月末版1期滄月《破軍》
06.1期滄月《彼岸花 上》 《三京畫本》插畫
06.2期滄月《彼岸花 下》
06.7期滄月《夕顏》
06.16期 楚惜刀《人面何處》
07.12期 盛顏 《三京畫本·黑山白水》
07.20期 盛顏 《三京畫本·南金東箭(上)》
[《三京畫本》插畫]
《三京畫本》插畫
07.21期 盛顏 《三京畫本·南金東箭(下)》
08.21期 滄月《忘川2》
08.22期 滄月《忘川3》
08.23期 滄月《忘川4》
08.24期 滄月《忘川5》
09.2期 冷香暗渡《春秋筆》
09.6期 焰火《望夫崖》
09年3月月末版 焰火《龍堂離珠》
09年9月月末版 焰火 《雲煙鏡》
武俠故事
—江湖連環畫—
2004年10期 總第130期 一冰/李堃《決斗》
2004年11期 總第131期 扣扣小妖/李堃《雙狐》
[《蘭陵王》插畫]
《蘭陵王》插畫
2004年13期 總第133期 許羽宸/李堃《陰謀》
2005年 1期 總第135期 子茱/李堃《天意難留》
2005年 3期 總第137期 翁健華/李堃《解葯》
2005年 5期 總第139期 朱雀/李堃《賭約》
2005年 7期 總第141期 朱雀/李堃《考驗》
2005年 9期 總第143期 華發生/李堃《一刀兩斷》
2005年11期 總第145期 辛子木/李堃《逐日劍》
2005年21期 總第155期 李筱/李堃 《奇殺》
2005年23期 總第157期 凌夢雨/李堃《神兵》
2006年 3期 總第161期 趙守玉/李堃《躍魚泉》
2006年 7期 總第165期 凌夢雨/李堃《心意》 《蘭陵王》插畫
2006年15期 總第173期 李洪文/李堃《險途》
2006年17期 總第175期 百里清風/李堃 《杜叟擇徒》
2006年19期 總第177期 凌夢雨/李堃《真愛》
——插圖——
2006年6月號長篇專號 《狐局》作者:流水宗
[《河圖洛書》插畫·帝俊]
《河圖洛書》插畫·帝俊
2009年4期 《桃花淚》作者:冷香暗渡
新干線小說
(河圖洛書系列,文/不動)
2003. 3 河圖洛書一部——豢養神龍的男子
2003. 5 河圖洛書一部——龍神的葬禮
2003. 6 河圖洛書一部——拯救西王母
2003. 7 河圖洛書前傳——女魃 (夢想者)
2003. 8 河圖洛書一部——吸血鬼再來(下)
2003. 9 河圖洛書前傳——後羿弒曰 (夢想者、停刊)
《河圖洛書》插畫·帝俊
2003. 9 河圖洛書一部——楊戩的挑釁
2003.10 河圖洛書一部——殺龍
2003.11 河圖洛書一部——惡靈
2003.12 河圖洛書一部——太古的回憶
2004. 1 河圖洛書一部——常儀來襲
2004. 2 河圖洛書一部——馮夷之死(一)
2004. 3 河圖洛書一部——馮夷之死(二)
2004. 4 河圖洛書一部——馮夷之死(三)
2004. 5 河圖洛書一部——馮夷之死(四)
2004. 7 河圖洛書二部(一)
[《步步驚心》封面原圖]
《步步驚心》封面原圖
2004. 8 河圖洛書二部(二)
2004. 9 河圖洛書二部(三)
2004.10 河圖洛書二部(四)
2004.11 河圖洛書二部(五)
2004.12 河圖洛書前傳——河伯宓妃篇(一)
2005. 1 河圖洛書前傳——河伯宓妃篇(二)
2005. 2 河圖洛書前傳——河伯宓妃篇(三)
2005. 3 河圖洛書前傳——河伯宓妃篇(四)
其他雜志
科幻世界 封面一幅(此雜志第一次用國內作者作品),小說插圖數幅;
《化城》插畫
映色 《映色·光波號》(2006年9月總第3期)《化城》文/迢迢
《少年閃耀》MOOK書系第1輯(08年1月)《夏日的白花》 文/滄月
[《大漠謠》封面原圖]
《大漠謠》封面原圖
動漫時代
2000.3/No.14 惡魔舐血之夜(一、二) 文/不動
2000. 5 惡魔舐血之夜(三) 文/不動
2000. 7 惡魔舐血之夜(四)文/不動
萌芽
2005年《相思門》 文/菖蒲
2005年增刊 《夜談蓬萊店》 文/菖蒲
今古傳奇·故事版
2006年7-9期連載:《第七個讀者》 文/雷米
漫客小說繪
創刊號 《死神來了》文/多多
第2期 《靈魂樂》文/兩色風景
第3期 《樹妖(上)》文/裟欏雙樹
第4期 《樹妖(下)》文/裟欏雙樹
封面作品列表
2004年
河圖洛書 不動 / 2004-9-1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7.0(本書封面圖片直接使用雜志連載時圖片,未通知李堃)
《步步驚心》封面原圖
2005年
東風破 羅潔 / 2005-04 / 朝華出版社 / 20.0
帝都賦 滄月 / 2005-5-1 / 新世界出版社 / 18.0
大漠荒顏 滄月 / 2005-5-1 / 新世界出版社 / 18.0 /
[《女皇神慧》封面原圖]
《女皇神慧》封面原圖
夜談蓬萊店 菖蒲 / 2005-08-01 / 接力出版社 / 14.8
2006年
相思門 菖蒲 / 2006-01-01 / 接力出版社 / 16.8
曼珠沙華 滄月 / 2006-01 / 新世界出版社 / 21.0 /
神殤·永離 麗端 / 2006-1-1 / 新世界出版社 / 18.0
步步驚心 桐華 / 2006-4-1 / 海洋出版社 / 此版是沒有結局的,民族出版社的才有結局 / 20.0
雲荒往世書:雲散高唐 沈瓔瓔 / 2006-4-1 / 新世界出版社 / 19.0
武林客棧·日曜卷 步非煙 / 2006-05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20.0
冥界 煌瑛 / 2006-05-01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19.0
飛天 滄月 / 2006-6-1 / 新世界出版社 / 19.0 (本書封面內插均為李堃原圖,辰軒上色)
步步驚心 桐華 / 2006-06-01 / 民族出版社 / 各位讀者注意,民族出版社的才有結局,是買下贈上的 / 25.00
女皇神慧 談天音 / 2006-09 /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20.0
《大漠謠》封面原圖
越京四時歌 麗端 / 2006-09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雲荒系列 / 20.0
劍歌 滄月 / 2006-10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
鏡·織夢者 滄月 / 2006-10-1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19.8
人間六道之修羅道 步非煙 / 2006-11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20.0 / 223頁
武林客棧-月闕卷 步非煙 / 2006-11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22.8
大漠謠 桐華 / 2006-11-1 / 河南文藝出版社 / 20.0
2007年
武林客棧·星漣卷 步非煙 / 2007-01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22.0
玄武天工 步非煙 / 2007-01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
紫詔天音 步非煙 / 2007-01 / 21世紀出版社 / 22.0
滄海 滄月 / 2007-01 / 新世界出版社 / 23.0
鏡·織夢者2:海的女兒 滄月 / 2007-01 / 新世界出版社 / 19.8
大漠謠(終結版) / 大漠謠2 桐華 / 2007-01-01 / 河南文藝出版社 / 20.0 / 平裝
夜船吹笛雨瀟瀟 滄月 / 2007-05 / 新世界出版社 / 23.0 /
菊花台 談天音 / 2007-05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女皇神慧終結版/ 20.0
風月連城(內插) 步非煙 / 2007-06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華音流韶系列 / 22.0
《女皇神慧》封面原圖
法老的寵妃(內插) 悠世 / 2007-6-1 / 朝華出版社 / 29.8
葉·飄零(全兩冊) 紫萌 / 2007-07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5.0
大漠荒顏·帝都賦 滄月 / 2007-11 / 新世界出版社 / 「鼎劍閣」系列新版 / 20.0
菩薩蠻 悄然無聲/2007/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8.00 /
2008年
劍歌 滄月 / 2008 / 新世界出版社 / 「鼎劍閣」系列新版
曼珠沙華 滄月 / 2008 / 新世界出版社 / 「鼎劍閣」系列新版
2009年
獸神·入世之初 雨魔 / 2009 /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 21.8
Ⅱ 應龍的翅膀是什麼樣的最好是有出處的
http://ke..com/view/302224.htm
這個上面有圖片
應龍: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淵源】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誇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本可上天做神的應龍不能返回天庭,無奈到南方生活(因此南方的雨水就比北方要多得多)。
【《山海經校譯》相關文摘】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①,殺蚩尤與誇父②,不得復上,故下數旱③。
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①應龍:傳說中的一種生有翅膀的龍。②蚩尤:神話傳說中的東方九黎族首領,以金作兵器,能喚雲呼雨。③數:屢次,頻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之於禺谷②。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③,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①景:「影」的本字。②逮:到,及。③又殺誇父:先說誇父因追太陽而死,後又說誇父被應龍殺死,這是神話傳說中的分歧。
【記載】
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傳說故事】
之一:應龍與女魃【此故事改編自05年電腦游戲《幻想三國志2》背景設定,為避免更多誤解,特此註解】
應龍與女魃,一個神性為水,一個神性為火。原本就擁有相斥相刻,無法相互靠近的命運,怎奈命運的捉弄,火之女魃卻愛上了水之應龍,在無法面對面互相見面的情況下,女魃只能每日來到囚鎖應龍的那克樹下,以天界最美的歌聲,來撫慰被鎖在雲端上的應龍。
應龍逐漸愛上了擁有美麗歌喉的女子,但是,卻始終無法見到女子的面容。
在一次的聖戰中,應龍被黃帝自雲端釋放出來。黃帝與蚩尤大戰涿鹿。當時,蚩尤得風伯雨師、魍魎魑魅、山精鬼怪之助;然,黃帝則有風後力牧、應龍女魃、天女之輔等眾神的幫助。使得最後讓黃帝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聖戰勝利打敗蚩尤的同時,眾神等莫不舉聲歡呼。然而,在消滅蚩尤勢力的同時,黃帝也失去了忠臣風後,與其至愛鳳曦。而大將應龍與義女女魃,卻也因感染了人間的污穢濁氣,無法在回到天界……
好不容易有此機會能夠見上應龍一面的女魃,在戰後,曾經躲至一旁,在遠處偷偷的看望,才知,原來她偷偷愛慕的人,竟生得如此俊逸,但眉宇間卻帶著一股化不開的憂郁,愁的讓她心疼,對應龍的愛慕更因此加深。
但在得知應龍也於自己一樣因染了人間濁氣而無法回到天界時,便暗自設法將應龍身上的濁氣全數轉移至自己身上。為此,女魃卻也付出了代價。自己因為神氣盡失,而受到邪氣的支配而禍亂人間,春夏秋冬、四季失調,人間所到之處盡皆大旱,人民因此苦不堪言。
回到天界,對女魃的心意於犧牲毫不知情的應龍,還以為是眾神大獲特赦,他才能再度返回天界;也以為自己所深愛的那名女子,是在聖戰時,那名不斷協助他的那個紙女仙,因而將愛意轉至那名女仙身上,對她疼愛有加。之後,因為人民的怨怪、指責於諸神相繼勸柬,不得已,黃帝只好下旨,要應龍前往討伐女魃,因只有應龍之水才能收伏女魃之火。
兩人相戰於黃泉冥海之上。戰到最後,女魃恢復了神智,抬眼一見,站在眼前與她對戰的人,竟是她日思夜念、最最深愛的男子-應龍。想起自己因為邪氣與為了吸收應龍身上濁氣的關系,必須不斷的接近應龍,而導致自己的面目丑惡,女魃低下頭,不願應龍見到自己這副醜陋的模樣。看到腳下那片荒涼無青的大地,這時女魃才知為何應龍會站在這里。也明白自己喪失理智後所做出的,竟是一件這么不可原諒的過錯。女魃笑了笑,面對眼前的他,她已無心再戀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張開雙臂,等待應龍給予她最後致命的一擊。
不明女魃為何有如此轉變的應龍,為了完成眾神所託付給他的任務,高高舉起手中的刀,筆直的朝女魃的胸口射去……
「來吧!能死在你的手中,對我來說,也算是幸福的……」女魃坦然的一笑。溫柔的眼神和柔美的嗓音讓應龍赫然悟醒,原來,面目丑惡的女魃竟然是他一直在找尋、一直深深愛著的那名女子,那美麗歌聲的主人……
只可惜,為時已晚,大刀直直的插入女魃的胸口,朵朵的血花自女魃的身軀流出。中刀的女魃,已無力氣再繼續飛在天上,身體直直的朝著黃泉海沉落。望著悲傷悔恨不已的應龍,臨死的女魃,希望能化解應龍心中的悲傷與自責,再度唱起了當初他倆相遇的那首歌……
之二:幫助大禹治水
閑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漢代的王逸和晉代的郭璞都附和這個神話故事,並強調應龍是有翅膀的。翅膀對於龍來說很重要,因為有翅膀,才有飛的可能,才會導致飛龍形象的誕生。應龍是黃帝和禹兩代的功臣,具備呼風喚雨等偉力並有較高地位,但是翅膀的用處倒沒發揮出來。
【相關資料】
但是,晉代王嘉《拾遺記》說,大禹治理洪水時,有「黃龍曳尾於前」,與前述之應龍略有不同。又據《巫山縣志》記載,相傳大禹引導洪水到巫山的時候,有一龍挖掘水道搞錯了方向,一不小心被斬殺。一般的龍就算有引水之功也會冤死於九泉。不論是應龍,還是黃龍,說高點就是部落首領的得力幫手,說低點就是普通士兵,在人類世界中還談不上多少神性。除應龍外,燭龍、勾龍、夔龍等龍形象後來未能見出在後代的發展。
當然,黃龍也可指稱大禹。《山海經》說,禹的父親鯀竊取天帝的「息壤」來掩埋洪水,最後被殺害在羽山的郊外,死後三年軀體不腐朽。天帝派天神用吳刀解剖鯀的軀體,結果誕生了一黃龍,即大禹。這是龍化為人的故事雛形,而後代又多有將人比作龍的故事,如孔子稱贊老子是龍等。
【紋樣】
古代寓意紋樣。龍紋的一種。①古代神話,有翼的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五千年為應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於是成了江河,使水流入大海。《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鮌何所營?禹河所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人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虯之A蟉蜿蜒。」《淮南子·覽冥訓》:「乘雷車,服駕應龍。」高誘註:「應龍,有翼之龍也;」②神名。《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史記·五帝記》:「遂禽殺蚩尤」。索隱引皇甫謐雲:「黃帝使應龍殺蚩尤於凶黎之谷。」漢代畫像石中應龍大多和羽人為伍,可見是飛升的神物。
【典籍記載】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
《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鮌何所營?禹河所存?」
《淮南子·墬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鹿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淮南子·覽冥訓》:「乘雷車,服駕應龍。」(高誘註:「應龍,有翼之龍也;」)
《淮南子·主術訓》:「夫螣蛇游霧而動,應龍乘雲而舉」
《論衡·寒溫篇》:「雨應龍而來,影應形而去。」
《雲笈七簽·紀傳部》:「蚩尤率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從天大風而來,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風伯雨師及天下女襖,以止雨於東荒之地,北隅諸山,黎土羌兵,驅應龍以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
《雲笈七簽·經傳部》:「(蚩)尤驅魑魅雜襖以為陣,雨師風伯以為衛,應龍蓄水以攻於(黃)帝。」
《西都賦》:「抗應龍之虹梁(註:梁曲如虹也。),列棼橑以布翼」
《藝文類聚·卷八》:「鮑昭石帆銘曰:應龍剖流,息石橫波,下潀地軸,上獦星羅」
《藝文類聚·卷十》:「元龜介玉,應龍粹黃。」
《藝文類聚·卷十四》:「剪應龍於冀州,戮長蛇於沮水。」
《藝文類聚·卷二十三》:「惟應龍之將舉,飛雲降而下征」
《藝文類聚·卷四十九》:「偶應龍之龠影,等威鳳之羽儀」
《藝文類聚·卷五十三》:「璩聞景雲浮則應龍翔,治道明則俊乂臻。」
《藝文類聚·卷五十七》:「若夫赤松王喬,羨門安期,噓吸沆瀣,飲醴茹芝,駕應龍……」
《藝文類聚·卷六十二》:「伏應龍於反宇,乘流蘇以飄揚。」
《藝文類聚·卷六十四》:「天降丹鳥,既序孝經,河出應龍,乃弘周易。」
《藝文類聚·卷七十》:「應龍蟠蟄,潛德保靈,制器象物,示有其形」
《藝文類聚·卷九十八》「應龍游於華澤,鳳鳥鳴於高岡。」
蕭大圜《竹花賦》:「學應龍於葛水,宿<匽鳥>鳳於方桐。」
賈岱宗《大狗賦》:「時頻伸而振迅,若應龍之騰擲。」
嵇含《悅晴詩》:「鳴鳳晞輕翮,應龍曝纖鬐」
傅咸《鳳皇賦》:「應龍至兮,庶有感於斯誠。」
《太平御覽·卷五十七》:「枯澤非應龍之泉,平林非鸞鳳之窟。」
《太平廣記》:「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
劉孝綽《謝散騎表》「邀幸自天,休慶不已。假鳴鳳之條,躡應龍之亦。」
《帝王世紀》:「又徵諸侯,使力牧神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凶黎之丘」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人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虯之<蟲幽>蟉蜿蜒。」
《漢書·敘傳》「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顥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
《後漢書·班彪列傳》:「抗應龍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
《後漢書·張衡列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三國志·魏書》:「斯蓋應龍潛升之道,聖賢用舍之義。」
《三國志·吳書》:「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乘雲車電鞭之扶輿委移兮,駕應龍青虯之容裔陸離。俯游光逸景倏爍徽霍兮」
《晉書·載記第二十二》:「應龍以屈伸為靈,大人以知機為美。」
《宋書·樂志》:「應龍夜烏由道何來直子為烏奚如悟姑尊盧雞子聽烏虎行為來明吾微令吾」
《宋書·福瑞志》:「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
《宋書·宗室列傳》:「自我皇宋之承天命也,仰符應龍之精,俯協河龜之靈」
《舊唐書·李密列傳》:「轟轟隱隱,如霆如雷,彪虎嘯而谷風生,應龍驤而景雲起。」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有白龍見,遂名為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雕虎嘯以風生,應龍驤而雲起。」
《新唐書·儀衛志》:「第一應龍旗隊,第二玉馬旗隊,第三三角獸旗隊,果毅都尉各一人檢校。」
《新唐書·列傳第十三》:「應龍之翔,雲霧滃然而從,震風薄怒,萬空不約而號,物有自然相動耳。」
《新唐書·列傳第六十》:「更築於龍駒島,有白龍見,因號應龍城。」
《舊五代史·唐書·末帝記》:「運之去也,應龍不免為醢。」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九年,白龍見南宮三清殿,改元曰白龍,又更名龔,以應龍見之祥。」
《元史·輿服志》:「應龍旗,赤質,赤火焰腳,繪飛龍。」
《通典·沿革》:「閉諸陽,衣皂,興土龍,(註:山海經曰:「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郭璞曰:「今之土龍,本此,氣應自然冥感,非人所能。」)」
【在名字中】
以應龍為名者:(按年代順序)鄒應龍、劉應龍、翁應龍、彭應龍、徐應龍、許應龍、宋應龍、虞應龍、牟應龍、王應龍、韓應龍、楊應龍、舒應龍、馬應龍、趙應龍、沈應龍、田應龍、張應龍……
【歷史推測】
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探索 發現》欄目中是這樣解釋的。應龍是黃帝手下的將領。在與蚩尤的戰爭中,應龍人為地製造了一場洪水(在河流的上游築壩,積蓄一定的水量,然後挖開堤壩)沖垮了蚩尤的軍營,從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這場戰爭的戰場就在涿縣。
【應龍圖片】
應龍(蔣本) 應龍(唐)
應龍(游戲) 應龍(幻想三國志)
應龍(「應龍畫河海」青銅雕塑,是大禹神話園入口處的主雕塑。)
應龍紋(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