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巍峨紫禁城集郵冊298買的貴嗎有收藏價值嗎
你好,
這個應該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關於收藏品的收藏價值已經回答很多次了。值不值得收藏?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30萬元。至於古代的書畫,經年累月,其漲幅就更大了。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日漸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經濟的發達,涌現了一大批書畫鑒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位、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藏品之於內府,不過是眾多國家財產中一部分而已;而對於私人收藏家來說,每一件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每一件藏品的各個細節:色調、神韻都瞭然於胸,而且熟知關於它的故事和傳奇。它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你息息相關。
因此,說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的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至於估價,通過幾張圖片或者描述這里無法給你准確的評定,即使給出價格也未必准確,而且即便說出來您也未必相信。所以對於真偽和估價建議找行家現場評定。
(以上供你參考吧~希望能幫上點忙~~望你採納~)
② 郵票都有哪些形狀
郵票通常是矩形的,但也有三角形、菱形、圓形和其他形狀的郵票。1950年11月1日我國發行的紀7「第一屆全國郵政會議紀念」郵票,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正方形郵票。1951年8月15日我國發行的紀10「保衛世界和平(第二組)」郵票,是三角形郵票。
矩形是票「形」的首選。瀏覽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郵票形狀,矩形郵票占壓倒性多數。為什麼呢?有人會說:「因為郵票的開山鼻祖——『黑便士』是矩形的」。
郵票的保養常識:
1、收藏郵票一定要使用乾燥的小護郵袋,或者是乾燥的小玻璃瓶,或者是乾燥的集郵冊,一般而言,集郵冊和護郵袋比較常用。
2、一定要重視郵票存放的的環境。不管是用集郵冊還是用護郵袋收藏郵票,首先不能長期處於日光照射之下,否則可能引發郵票變色;其次,不能處於潮濕的環境中,因為郵票是紙質的,有比較強的吸水力,很容易發生霉變。所以最好將郵票收藏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乾燥劑。
3、如果是選擇集郵冊收藏郵票的,還要注意集郵冊擺設方法,千萬不能夠水平擺放,這樣時間一長,冊子內的郵票會被書的重量擠壓地出現痕跡,因此,集郵冊的擺法應該像圖書館內的書一樣,站立並列存放,不能讓它東倒西歪,冊子與冊子之間也不宜太多緊密,留出一些空隙。
③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是什麼
中國最值錢的郵票——紅印花小一元 「華郵之寶」 1983 年10 月19 日,瑞士的華郵收藏家、著名郵商霍康伯用66800 美元 (當時是140625 瑞士法郎)買到一枚我國清政府1897 年發行的《紅印花小 一元》郵票。這種存世只有30 枚左右的珍貴郵票被譽為「華郵之寶」。 霍康伯這枚珍郵票是在蘇黎世國際大酒店舉行的「保羅·霍克遺集」拍 賣會上買到的。霍克是奧地利著名的華郵收藏家,這枚《紅印花小一元》郵 票是他在1967 年僅用800 英鎊(當時為2240 美元)買到的。1987 年3 月21 日至28 日,也是在這座超級豪華的酒店舉行的高珍菲娜拍賣會上,霍康伯的 這枚珍郵又以25 萬瑞士法郎賣出,買主連同付出15%的擁金,一共用去 287500 瑞士法郎,按當時的比價為人民幣72 萬余元。 這枚珍郵創造了中國郵票的最高售價。由於它超過了日本東京太陽集郵 中心1973 年以7500O 美元買回的日本1871 年發行的《龍圖倒印五百文》郵 票,而創造亞洲郵票的最高售價,因而也成為世界售價最高的10 種郵票之一。
--------------------------------------------------------------------------------
猴票從當初的8分錢到現在的不到3000元,也是一個升值的神話。元月5日上午,2007年的首套郵票在我市郵政局公開發行。該套郵票圖案是採用民間彩塑玩具實物——「富貴豬」為素材進行設計的。整個圖案是由充滿了慈母關愛的「豬媽媽」與活潑可愛的豬寶寶「一家六口」組成。豬媽媽頭戴飾物,身披綵衣,五個豬寶寶開心快樂,其樂融融!這張豬年的生肖郵票是由著名藝術家陳紹華設計。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把以大紅色為基調的色彩運用在動物本身的形態上,達到了「紅紅火火」的喜慶效果,而且寓意也非常深刻:豬寶寶圍坐在豬媽媽的身邊;豬寶寶意在表達傳統吉祥文化中的「五福臨門」、「五子登科」。2007年豬年郵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三輪豬年生肖郵票。該套郵票全套1枚,面值1.2元。包括大型橫開集郵紀念冊售價150元、小型豎開集郵紀念冊售價50元、生肖豬大版票20枚面值24元,上市前期貨價35元,發行後以45元直線上升到70元、生肖豬小版票6枚面值7.2元,上市前期貨價24元,發行後從29元到39元,現34元左右,還有小本票,售價14元。據了解,這套豬年郵票很受集郵愛好者的歡迎,更重要的是它的升值空間很大。據市場專業人士估計,生肖豬版票的走勢有可能帶動郵市的大盤。另外,據一位集郵愛好者張先生介紹,從今年開始,國家郵政局對全國郵票發行有了新的規定和做法,對郵票進行限量、減量發行,比如今年豬年生肖郵票中的小版票,相比2006年生肖郵票減量了50%,正是因為發行量的銳減,也導致了市場對該郵票的看好。作為生肖郵票中的「老大」,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現在仍然是郵市中的「龍頭股」與「風向標」,作為一個題材獨特、存世量較小的老牌品種,這個當初的發行價格僅為每枚8分的郵票品種,一直就沒有從郵票收藏者們的視線中消失。據業內人士介紹,在2006年年初時,猴票從1600元起步,價格穩步上揚,2006年6月份價格突破2000元,到了10月份,每枚就已經賣到了2400元,現在每枚已經達到了2700元左右,從目前的走勢看,突破3000元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猴票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存世量有限,如果拿著錢在市場中想要收個百八十枚,估計一時半會兒還真買不到。而且,玩郵票的行家會告訴你,也別以為猴票這么多年就是一路漲上來的,在郵市低迷的那幾年,猴票也曾經跌得很慘,當時也套牢過許多人。玩生肖郵票的人都明白,單張的郵票畢竟不太過癮,所以四枚連在一起的方聯更是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比四張單枚的總價格可要貴出一些。最稀少也最值錢的是整版猴票,實際成交價已超過25萬元,但整版的票在市場中基本上看不到,如果投資者想買,只能在市場中碰運氣。同時專家提醒,炒作郵票多有投機性,行情波動大,投資者應警惕。從1980年到現在,新中國生肖郵票發行已經走過27年。由於郵市歷來就有炒作新郵的特點,從目前的價格來看,豬年生肖郵票的投機性價值要遠高於投資價值。其行情難免要重蹈前期爆炒後價格瘋漲、後期暴跌、直至價位低得無人問津的覆轍。面對如此行情,投資者應該提高警惕。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短線機會很少,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發行時間久、存世量少、題材獨特的老紀特郵票。新報記者 馬馳 實習生 馬瑞平日里的郵市顯得很清靜,據介紹,周六周日可是眾人雲集,熱鬧非凡。集郵的人,也都愛研究郵票的相關知識,十二生肖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周邊國家和地區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發行過生肖郵票,那麼,生肖郵票的各項世界第一又分別屬於誰呢?第一枚生肖郵票1950年2月1日,日本發行的1950年賀歲郵票選用了日本著名畫家圓山應舉的名畫《虎》作為郵票圖案,對應當年的農歷生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肖郵票。圓山應舉是日本江戶時代中期的畫家,曾將透視法應用於京都名勝圖繪制,他重視實景寫生,同時作品又極富裝飾性。第一枚生肖小版張日本1950年賀歲虎年郵票發行當日,還發行了一枚無齒郵票小版張,含呈「十」字排列的5枚虎票,這也是第一枚生肖無齒郵票。第一本生肖小本票1981年1月5日,我國發行T.58《辛酉年》生肖郵票1枚,同時發行含12枚郵票的小本票,封面為雄雞圖與十二生肖紋樣。第一套生肖電子郵票香港郵政在1987年8月8日在自動售郵機中首發了丁卯兔年機售電子郵票,基票為花草紋紙,列印圖為兔,共4種面值。第一枚生肖有獎郵票1989年12月1日,日本發行生肖馬郵票2枚,除1枚常規郵票外,還有1枚票幅狹長的有獎郵票。其下方為生肖馬,上方為兌獎號碼與說明。第一枚生肖異形郵票古巴於1996年12月28日鼠年將盡時,補發了一枚《鼠年》郵票,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主圖為花鼠與「丙子」篆印。第一套生肖刮擦郵票1999年1月31日,香港郵政發行了一套4枚兔年郵票,每枚除生肖兔圖案外,還有一個刮開區,刮擦去覆蓋膜後,可以看到不同的四字吉祥語,共10種,全套組合可達40枚之多。第一個整輪生肖系列香港郵政從1967年羊年至1978年馬年,連續12年發行了生肖郵票,每套均為2枚。韓國也在同一周期連續發行了生肖票,時間比香港略早,但遺憾的是,韓國發行的這些生肖郵票分屬2個生肖年輪
--------------------------------------------------------------------------------
中國郵票最名貴的是著名的「紅印花小字當壹元」(舊票)(超過300萬元人民幣)
④ 郵資明信片大全都是什麼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感激不盡
國家郵政局發行的本冊式郵資明信片(簡稱小本片)是集郵大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收藏投資的珍品,自1999年發行至今一共發行了14本,其中特種郵資明信片(TP)13本,分別是長江三峽、內蒙古風情、平遙古城、花園城市--深圳、興城古城、開平碉樓、王家大院、巫山小三峽、二十四節氣、丹東風光、中國船舶、磧口古鎮。風光郵資明信片(FP)1本,山東風光。這14本小本片是國家正規發行,有發行公告,有正規的編號(TP)(FP),有明確的發行數量,國家版的郵資封片目錄登錄,是地道的正宗「官窯」,現已停止發行,是絕版的文物版塊。目前市場價格約為6200元左右。[1]
小本片系列的題材豐富、包容萬象,涉及人文、科技、建築、民俗等各個方面,並以專題的形式著重反映與表現我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及最典型的地方風光名勝。而且還在副片上印有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說明,加之封面與封底的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了小本片的知識性、趣味性和文化品位。雖說都是小本片的形式,但每套卻風格迥異,異彩紛呈。小本片以其圖文並茂、中英文介紹,圖文信息載量高,收藏價值、鑒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投資價值在集郵大家族中占據重要位置,收藏投資兩相宜,是集郵大家族的一朵奇葩。連環畫起萌於明、清時期,有的書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圖,即「回回圖」。連環畫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產生,曾經風靡上海灘,輻射全國,遠涉南洋,很快成為人民大眾最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之一。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了兩次創作出版高潮。連環畫與其它藏品相比較,有這樣一些特性:廣為流傳的欣賞性、高度的藝術性、題材的豐富性與收藏的廣泛性。小本片把連環畫這些特性加入郵資片中,使之獨具特色,耳目一新,讓眾多收藏者愛不釋手。
1999年國家郵政局在發行TP10長江三峽時,為方便集郵愛好者,創新了一種裝訂方式,不再採用傳統的外套包裝多枚散片的形式,而將長江三峽B組做成了小本冊。在連環畫已逐漸成為史料的今天,郵市卻誕生了一個新的「連環畫」: TP\FP小本片!成功地將郵資片和連環畫的優點完美地進行了結合。
每本小本片都是一部專題郵冊,裡面有主片,又增加了副片,在副片中不僅有圖案,也有對主片的內容介紹,與連環畫的圖片配文字形式有異曲同工之妙,更突出了小本片做為一個「故事」的整體性。
連環畫的精髓在於翻閱,連環畫的翻閱和故事情節都給人一種流動感,這是它的魅力所在,而小本片不僅翻閱方便,而且從形式上和內容上也完全發揚了連環畫的流動感,看完每一本小本片後,都如感受了一段精彩起伏的「故事」歷程。
一本連環畫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而一本TP\FP小本片也是一個專題故事。TP\FP小本片發揮一本多枚的優勢,從多個角度敘述一個題材,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翔實,她將一個個民俗文化、建築藝術、風光名勝等異彩紛呈地呈現在讀者的眼中。它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成為歷史的時候,它的現實價值降低,歷史價值反而上升;它的使用價值降低,收藏反而價值上升。TP\FP小本片也是這樣一種文化載體,物流雖然方便了,但TP\FP小本片的史料、文化和收藏價值卻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不斷地上升!一、發行量小
小本片是97年集郵大潮後國家郵政局推出的新型郵品, 其發行規模和節奏一直得到了嚴格控制和延續,從1999年至今只發行了14款, 其中發行量最多的是TP1O(B)「長江三峽」為79.99萬本,發行量最少的是 TP26 (B)「二十四節氣」為20萬本,其它品種的發行量大都為50萬本,市值總和還不及一款小型張的市值。
二、消耗量大
使用消耗、庫存銷毀不計其數,給本來發行量就小的小本片的存世量留下了個謎。 收藏消耗,小本片因其設計精美、發行量小、防偽性強,深受集藏愛好者及投資者的喜愛而不斷有人買進,交易量不斷增加。
實寄消耗,小本片的副片不是那種多餘、無用的邊框,而是可以和主片一起寄遞的有機部份,雖然在虛線處規定了「順此線撕開後郵寄」,但在實際郵寄中,也沒有硬性執行。這樣的實寄也大大促使了小本片的消耗,且撕一片就少一本,其存世量會隨著使用而不斷減少,更具升值的潛力。
三、自成系列
小本片最早是特種片的「專利」,是特種片的一個重要的分支,但國家郵政在2003年發行FP19山東風光時,也發行了小本片的款式,為小本片系列引入了風光片中的「優秀成員」,讓小本片成為囊括二個封片版塊的系列品種。但凡收集TP和FP大全的好愛者都會集小本片,都會加入小本片的收藏行列,都會為小本片的消耗添一份子;同樣,小本片的消耗也對特種片和風光片有促進作用。
四、防偽超強
小本片的防偽形式比一般郵資片更多、更全,如:虛線裝訂防偽、激光印刷防偽、雙面彩色膠印加膜、凹壓防偽、防偽油墨和微縮文字防偽等等,可謂將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了。小本片印刷水平的含金量己遠超出它時下的價格,在郵品以實物交易的狀況下,沒有贗品的小本片一定是最讓人放心的!
五、選題優秀
小本片系列的題材豐富、包容萬象,涉及人文、科技、建築、民俗等各個方面,並以專題的形式著重反映與表現我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及最典型的地方風光名勝。其中:有民俗大題材的24節氣,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平遙古城,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巫山小三峽,有世界地質公園的五大連池,有自然風光的內蒙風情、山東風光、丹東風光,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長江三峽、磧口古鎮,有清代民居的王家大院,有古代建築的興城古城,有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花園城市深圳、中國船舶等等,真是「小本十四本,本本都精彩」。六、設計新穎
正副片的結合,小本片在一般的郵資片上增加了副片,主片和副片採用虛線裝訂,這不僅增加了小本片的防偽能力,更因副片而讓小本片寬幅大氣、豐富多彩,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視覺的沖擊!
郵資片與連環畫的結合,每本小本片都是一部專題郵冊,更是一段故事,小本片發揮一本多枚的優勢,從多個角度敘述一個題材,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翔實,在輕松的翻閱中,隨著故事的情節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個民俗文化、建築藝術、風光名勝等精彩起伏的歷程之中。
七、精美大氣
多套小本片分別由由著名郵票設計家王虎鳴和任國恩設計,美輪美奐的畫面特別吸引人,特別是小本片副片的加長,讓小本片的畫面如寬幅電影般地大氣。小本片徹底地拋棄了傳統的4:3的尺寸,改用了現在最流行、最人性化的16:9的寬屏,讓視覺得以充分享受!
八、信息量大
小本片的信息量之大在所有郵資片中是無與倫比的,小本片圖文並茂,有翔實的中英文對照說明,有具體內容的介紹,僅每本的文字部分就可匯集成一篇洋洋灑灑的散文,因此,可以說小本片的文化鑒賞價值在片中是最高的。
九、交易便利
小本片無背膠,也無累贅的外套,每本片還有彩色塑膠封面。交易中以本為單位進行清點,由於每本都有肉眼顯而易見的厚度,很容易清點,幾十本的小本片摞在一起,手都不用去觸碰,僅從棱脊進行點數,幾秒鍾即可完成,即使接觸摸了外套,也由於有彩色、塑封硬殼的保護而不易受損。同樣,小本片也便於存放。
十、入手門檻低
所有的稱得上量小精品的郵資票品中,小本片幾乎可以稱做一片未被開墾的處女地,眾多投資客吸納著這一原始資源。從近期小本片的表現來看,其走勢或強勁有力,或步履從容,可謂真正的強者,展望未來大勢向好已不容質疑,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行情中,量小精品的小本片必將一馬當先,王者歸來!
⑤ 娶了陳妍希後,陳曉的眼裡為何沒有光了看了她的集郵冊就明白了
38歲的陳妍希在《浪姐》的舞台上依舊美得發光,歲月幾乎不曾在她的臉上留下一絲痕跡。
2010年的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讓陳妍希坐實了「宅男女神」的稱號。
卻在2014年栽在了於正的手上,從此「小籠包」成為了陳妍希新的代稱,這部劇甚至讓她淪為全網的笑柄。
網友們對她的惡意並沒有因為她與陳曉結合後而消失不見,甚至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陳妍希一路走來的緋聞男友也不在少數,加上婚後陳曉屢次被傳出眼睛裡沒有光了。
大家紛紛指責陳妍希,直到站在《乘風破浪》的舞台上,她才重新贏得口碑與人氣。
從曾經紅極一時的「清純女神」,到甘願洗手作羹湯,陳妍希經歷了什麼?
1983年,陳妍希出生在台北市,本名陳玫璇。
她的父親是一名商人,家境優越。
本著「富養女孩兒」的說法,從小,陳妍希就在萬千寵愛中長大。
在家裡,她是聽父母話的乖乖女;在學校,她是不讓老師操心的三好學生。
在念高中時,陳妍希就被送到國外讀書,一直到大學畢業,她也算 娛樂 圈中少有的高學歷了。
期間,陳妍希一直保持著學霸的水平,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
因為出眾的外貌,陳妍希在學校里的追求者也數不勝數。
或許是因為很早就學會了獨立,陳妍希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思想也跟著大膽開放了起來。
有網友扒出她開通ins後的第一個動態就是一張驚訝眾人的安全套。
不知她發布這張圖片有何用意,但陳妍希早期的經歷可沒有她看起來那麼清純。
不管是帥氣學長,還是富二代同學都統統被陳妍希收入囊中。
或許當初九把刀選中她來出演「沈佳宜」一角,就是因為她有過相似的經歷吧。
據說,在陳妍希決定進入 娛樂 圈打拚之前,身邊已經有了一位相戀多年的男友Aron。
對方家境較好,兩人門當戶對,還互相見過父母,看起來好事將近。
但這一切都在陳妍希進入 娛樂 圈後戛然而止。
23歲的她還不想將自己約束在婚姻的牢籠之中,但從未進行過專業訓練的她,想在演藝圈打拚也不是那麼容易。
好在她的甜美長相吸引了著名導演柴智屏的注意。
這位有台灣偶像劇鼻祖之作的《流星花園》傍身,在當時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她培養出來的藝人有周渝民,朱孝天等人。
當柴智屏第一次見到陳妍希時,就有心將她按照「大S」的路線打造。
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色,陳妍希註定成為不了大S那樣的人。
單憑大S對自己的「狠心」就讓很多人望而生畏。
不管怎麼說,陳妍希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憑借自己出眾的外形,成功打通了進入 娛樂 圈的第一步。
此時的陳曉也同樣踏上了成為演員的第一步,成功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2006年,陳妍希出演了首部電視劇《換換愛》,在劇中飾演女主角的閨中密友「江小南」。
初次登上熒屏的她就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開闊了眼界的陳妍希發覺自己與男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於是提出了分手。
隨後,這位前男友就因違法買賣違禁物品,而被捕入獄,獲刑16年。
對於前男友的遭遇,她也十分愧疚,還發布了一支單曲《sorry》,從此將重心放在事業上。
第二年,陳妍希就與「F4」之一的周渝民一起合作了偶像劇《這里發現愛》。
在這部劇中,陳妍希也貢獻了自己為數不多的吻戲,並與男主周渝民傳出緋聞。
但此時的周渝民與大S已經相戀兩年之久,卻在今年宣布了分手,這個消息讓很多粉絲心痛不已。
盡管多次聲稱是和平分手,但眾人心中還是意難平。
很快有人發現,陳妍希在兩人拍吻戲的時候居然有「伸舌頭」的舉動。
盡管打著情難自禁,拍戲之前喝酒壯膽的借口,但陳妍希還是招來不少謾罵。
第二年首次登上大熒幕,出演了豆瓣評分8.1的電影《聽說》。
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名聾啞人「小朋」,並獲得「最佳女配」提名。
還得到了影後張曼玉的盛贊。
隨後,陳妍希就迎來了將事業推上高峰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憑借「沈佳宜」一角,讓她一炮而紅。
讓人驚訝的是,在電影發布會上,導演九把刀居然當著眾人的面送給陳妍希一本厚厚的「集郵冊」。
聲稱裡面全是與其傳過緋聞的男生。
不知導演是何用意,但這件事在當時也掀起了不小的水花。
火了以後,陳妍希各方面的行為都被放大。
在與文章合作電影《不二神探》時,就因互動頻繁,舉止親密而導致緋聞漫天飛。
在2013年的電影《花漾》中,陳妍希與鄭元暢也曾多次曖昧不清,不過本人回應二人只是很好的朋友。
在這部影片中,陳妍希的古裝造型還是非常在線的,雖不算傾國傾城, 但也算清秀可人。
這一年,她參加了節目《康熙來了》,卻被口無遮攔的吳君如爆料曾與古天樂「相過親」。
2014年,她參演了無數女神演繹過的角色「小龍女」。
而本身臉部線條就不優越的她,加上不太在線的服裝造型,讓她淪為萬人恥笑的「小籠包」。
巨大的壓力讓她患上了抑鬱症,這時候陪在她身邊是劇中的「過兒」陳曉。
兩人互相理解,互相療傷,逐漸發展為戀人。
沉浸在愛情中的陳妍希變得樂觀不少,因為陳曉給了她夢寐以求的愛情。
婚禮中的一幕「頭紗吻」羨煞了無數網友。
而婚後,仍然有一些不好的聲音存在,無非是以前陳曉與趙麗穎的那些CP粉在暗潮洶涌。
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擁有了各自的家庭。
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也要有面對一些非議的心理素質。
如今兩人也已經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
或許,甘願為另一半放棄事業的陳妍希,才是陳曉最需要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