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這是什麼蟲黑白的,像是螞蟥一樣
尺蠖(chǐ huò),尺蛾的幼蟲。
屬於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尺蛾科昆蟲幼蟲統稱。尺蠖身體細長,行動時一屈一伸像個拱橋,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完全變態。成蟲翅大,體細長有短毛,觸角絲狀或羽狀,稱為「尺蛾」。
❷ 如圖,這是啥蟲子啊
這是一隻蝽象,吸食植物汁液的。
❸ 臉是黑白相間,背上有一片白毛,長得像羚羊的動物生活在黃山上是什麼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鬣羚[liè líng]也叫明鬃羊。
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主要活動於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岩石的雜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
❹ 一種黑白相間的蟲子 從沒有見過。求這是什麼蟲子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種昆蟲叫象甲。象甲是一種植物害蟲,對人沒有什麼危害。象甲亦稱象鼻蟲,約有51,000種,喙突出,形似象鼻,因此而得名。 多數的象甲觸角長、肘狀,喙突出,有專門的溝以容納觸角,體表多被鱗片覆蓋。
象甲幼蟲和成蟲均以植物為食,大部分種類蛀入植物組織內,危害嚴重。
❺ 青黃底黑白花是什麼蟒
網紋蟒 超級老虎 。
❻ 黑白相間的魚是什麼魚
黑白相間的魚有以下幾種:
一、黑白魟
黑色的盤,體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通常成3、2、1排列),是其最大的特徵。永不退流行的黑白雙色系,造就黑白魟成為市場上超高人氣的魚種黑白魟身上白色圓點的大小、形狀、排列、顏色,及表面的粗糙度,會因採集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淡水石斑魚
軀干兩側各有8條黑紋,垂直黑條紋中央有較黑的色素塊。胸鰭淡黃色,腹鰭、背鰭、臀鰭皆具有黑色條紋,尾鰭黑色條紋與身體垂直。除黑白條紋外,成魚體表略帶黃色,體色隨外界水環境及生殖期間起適應性變化。
三、熊貓異型魚
熊貓異型魚黑白相間而且平直的飄逸紋路,熊貓異型魚身體成流線型,全身交織著美麗如斑馬的黑白條紋,在鰭部還會有透出淡淡的藍光。
四、國王迷宮
國王迷宮屬於異型魚種的下鉤鯰屬,為異型魚品種中的熊貓異型,國王迷宮產自巴西辛谷河的下游,為最早發現的迷宮類異型,也可謂是下鉤鯰屬中的代表品種。
國王迷宮異型魚同熊貓異型不一樣,灰白色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形狀的黑色斑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體長不到十厘米的時候尤為明顯,當長到成魚以後,黑色的細紋逐漸變多變細,體色也轉為黯淡,不如幼年時對比那麼強烈。
五、十間魚
又名非洲十間,原產地非洲西部的獅子山,屬慈鯛科,體長20-30cm,橢圓形,體色灰白,體表從眼睛到尾鰭約有8-10條暗黑色環帶繞身。
❼ 《答謝中書書》翻譯賞析是什麼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出處《全梁文》。
【白話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的天堂呀。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注釋】
⑴答:回復。謝中書:其人為誰,有多種說法。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⑵共談:共同談賞。
⑶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⑷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⑸四時: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亂: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⑼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⑽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樂: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
⑿復:又。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作品賞析】
全文結構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於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高峰入雲」的磅礴氣勢在北方也能看到,但在同一個景觀里,又相伴著「清流見底」直視無礙的澄澈之美,在北方就難以見到。
寫了茅山中一年四時之美後,作者又用兩組並列對偶句寫一日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如果說寫茅山一年四時之美是以靜見動:靜到能窺見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生命之律動是通過「交輝」的色彩奉獻給作家的,那麼,茅山中一日之美則是以動見靜:天剛麻麻亮,「曉霧將歇」,花葉上露珠還未照上太陽時,山林就開始了歡唱,「猿鳥亂鳴」。這「亂」字有聲繁悅耳,使人迷惑,動人心魄的意思。
而到了「夕日欲頹」、金烏西棲之後,魚兒避開了「鷹嶙鶚視」的威脅,此際競躍騰歡,盡情享受空氣中彌漫的芳馨。總之,從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於猿的柔聲啼喚,鳥的恣意鳴哄和魚的歡騰競躍而顯得格外靜謐幽美。
【作者簡介】
陶弘景(456—536),南朝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仕齊拜左衛殿中將軍。後隱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經,創立茅山派。入梁,武帝禮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輒就咨詢,時稱「山中宰相」。對歷算、地理、醫葯等都有較深研究。著有《本草經集注》《真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