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崑曲黎安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電腦前動漫圖片 2025-05-17 15:43:37
絨棒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2025-05-17 15:31:10
杯賽搞笑圖片 2025-05-17 15:29:44

崑曲黎安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15 23:19:33

⑴ 崑曲 名人

著名演員】

魏良輔,字尚泉,江西南昌人,流寓於江蘇太倉。為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崑曲(南曲)始祖。對崑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為「崑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

俞振飛是卓越的崑曲藝術家,他具有一定的古文學修養,又精通詩詞、書、畫,他不但精研崑曲,同時又是一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因此他能將京、昆表演藝術融於一體,形成儒雅、飄逸、雄厚遵勁的風格,特別是以富有「書卷氣」馳譽劇壇。他深受海內外推崇的代表節日有《太白醉寫》中的李白;《游園·驚夢》中的柳夢梅;《驚變·埋玉》中的唐明皇;《琴挑》中的潘必正;《八陽》中的建文君;《斷橋》中的許仙等,演來無不栩栩如生。

王瑾
。韓世昌、白雲生、顧傳�、朱傳茗、周傳瑛、俞振飛、侯永奎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及解放後培養出的李淑君、蔡正仁、計鎮華、張繼青、洪雪飛、汪世瑜等一批優秀演員

⑵ 黎安的介紹

青年崑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一九八六年六月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演員班,一九九四年畢業。工小生,師承岳美緹,蔡正仁、周志剛等老師。

⑶ 在新編歷史劇《景陽鍾》中成功扮演崇禎帝的昆劇演員是哪一位

黎安
上海昆劇團青年崑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一九八六年六月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演員班,一九九四年畢業。工小生,師承岳美緹,蔡正仁、周志剛等老師。 2002年,主演改編崑曲《傷逝》中的涓生,並因此贏得白玉蘭表演主角獎。 2012年7月,主演《景陽鍾變》獲得第五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榜首。2013年獲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

⑷ 黎安的生平

1986年,黎安和昆三班所有60個同學一樣,從8000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考進了上海戲校昆劇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三代昆劇演員。內向羞澀的黎安被分到老生組,成績也並不出眾。這個不愛說話的男孩,課余常會溜達到小生組,躲在門口看熱鬧。「我當時覺得小生組上課很熱鬧,就經常偷偷去看,沒想到被岳老師注意上了,時間長了,她就勸我改行唱小生。」黎安回憶當年自己漫無目的並且懵懂的偷窺,至今覺得是一種天意和緣分。而從他踏進小生組的那一刻起,他也開始了和昆劇小生表演藝術家岳美緹情同母子的師生情緣。
在戲校的9年,黎安並不冒尖。畢業後分到上海昆劇團,幾乎沒有人看好他。「那時候我又高又瘦,所有人都說我扮相不好、個子太高,不適合唱小生。」一米八四的個頭,很長時間都困擾著黎安,穿上高靴站在台上,怎麼看都像一根「筷子」。就在所有人都勸他改行的時候,岳老師卻鼓勵著這個她一手帶進小生組的學生。「黎安30歲的時候,會是最好的。」很多年後的今天,黎安想起當年老師當著很多人的面說過的這句斬釘截鐵的斷語,仍然感到溫暖和感激:「我覺得沒有老師,絕對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沉默的黎安,慢慢做著自己的選擇。他開始練習化妝,不管有沒有自己的演出,只要團里的化妝師在,他就在一旁邊看邊學,並根據自己的臉型修改琢磨。因為身材太高做出來的動作不容易協調美觀,他就對著鏡子苦練功夫。而岳美緹也注意到愛徒身上這股堅韌的勁頭:「那時候除了武行演員,幾乎沒有人會天天來劇團,只有黎安每天都來吊嗓子,他很少受外界的誘惑,總是堅持自己的目標。」
1998年,上海昆劇團幾乎傾巢而出,排演當時計劃要全球巡演的六本《牡丹亭》。黎安的同學們幾乎都被選去了,但當時的黎安卻「理所當然」地被撇在了劇組之外。當被問及那段日子的感受,黎安說,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就是憋著一口氣而已。「憋著氣」的黎安很「聽話」地接下了團里所有周末小劇場演出的任務。「那時候團里真沒有人了,我幾乎每個禮拜要演兩場摺子戲。」在全本《牡丹亭》排演的同時,黎安終於有機會主演了自己的第一台原創大戲《白蛇後傳》。黎安說,從1998年到2002年,自己數不清演了多少團里的小劇場演出,那段日子,讓他真正地「飛速成長」。
然而盡管一直很努力,榮譽和獎項似乎總是和他無緣。連續兩屆蘇州昆劇節,同去的同學幾乎都得了獎,黎安卻都榜上無名。岳美緹回憶當時的情景很是感慨:「記得那次我還出國在外,黎安打電話給我,說比賽又沒評上獎,在電話里說著說著就哭了,我只能安慰他。沒想到掛了電話才5分鍾,他又打來,反過來勸我別為他擔心。他就是這樣,外表溫和但內心堅定。」 2002年,黎安在同學吳雙的建議下,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排演了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小劇場昆劇《傷逝》,這是昆劇第一次嘗試現代題材的小劇場劇目,也是黎安從藝生涯中第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角色。《傷逝》的演出頗為成功,幾年間在大學校園上演了數十場。而劇中的涓生,也為黎安贏得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獎項——白玉蘭表演主角獎。 當年反對的聲音已漸行漸遠,耳邊的鼓勵讓黎安看清了方向。他開始更努力地學習傳統劇目,同時創作一些新角色。當年小生班裡的8個同學現在只剩下他和張軍。黎安說他開始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望鄉》、《占花魁》……這些岳美緹演來出神入化的劇目,黎安都開始努力認真地學來琢磨。同時,他也嘗試恢復和創作《龍鳳衫》、《長生殿》等全新的劇目角色。現在,黎安會的新老劇目和摺子戲大概有四五十齣,應該是他同輩人中最多的。 從《傷逝》開始,黎安漸漸發現,自己開始有粉絲了。在演出後,會有觀眾跑來要求合影簽名,在網上,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支持他。「我真的不知道從哪天開始的。」黎安說。也許,這么多年,昆劇進校園和劇團小劇場的無數次演出,讓這些觀眾不知不覺地開始聚集在他身邊。雖然並沒有組織,但他們卻都樂於用「安粉」這個名字自居。
也許是因為一切都得來不易,黎安很珍惜那些支持他的觀眾。平時,幾乎每次演出後他都會上網看粉絲們的評論和意見。有一個台灣的粉絲給黎安做了一個名為「生生不息——黎安的崑曲世界」的個人網站。網站的人氣日足,很多觀眾在演出後把劇照和劇評發上論壇交流,甚至有一個高中女生為黎安創作了卡通漫畫形象。「有一次我演完《望鄉》後網上的評論普遍不佳,當時我很想不通,事後覺得觀眾的意見都很有道理。」黎安說,「我很喜歡昆劇的觀眾,他們都是因為喜歡看戲而關注我。從他們那裡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對於昆劇,黎安覺得越來越不能分割。被問及昆劇對他意味著什麼,他說:「就是生命吧。」他和團里的吳雙、谷好好都被公認是劇團的戲痴。他自己也笑著承認這一點:「我平時的生活也挺平淡簡單的,就是劇團和家裡。以前踩自行車的時候一直琢磨戲,那時候最有靈感。現在覺得積累很重要,包括演出的、練功的,還有看各種演出的積累。」
雖然覺得名利和榮譽之類的肯定,已不再如當年那樣重要,但獎項卻又一次不期而至。在上昆新創的《紫釵記》中因飾演男主角李益,黎安再一次去參加了曾經是他夢魘的蘇州昆劇節。雖然全劇改了八稿,自己也演得很過癮,但他對自己得獎卻沒有信心。「昆劇節閉幕前一天,領導說大家開機等結果,我等到晚上12點沒有音訊,估計這次又沒戲,於是乾脆關機睡覺了。沒想到半夜2點接到團里的電話,原來他們輾轉半天才問到了我家的電話。後來我才知道我竟然得了榜首。」 黎安笑著說起這個故事,他說自己很意外。而事實上,對於20歲時那個挫折不斷的自己,和今天這個已經成為很多人偶像的自己,他同樣感到意外。「我沒想到自己今天會這樣,雖然狀況還行,但也不算很滿意,因為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積淀還太少。」

⑸ 沈昳麗的沈昳麗2011年演出記錄

1月16日(星期日) 上昆迎新公益專場 中國崑曲博物館(蘇州平江路中張家巷14號)
每周日下午2點演出票價20元現場買票
玉簪記 琴挑
潘必正:黎 安 陳妙常:沈昳麗
2月16日(星期三)19:15
【傳統·中國】民俗節慶系列演出之元宵專場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號)
黎安、沈昳麗《牆頭馬上》
3月2日(星期三)18:00 《牡丹亭》 「上昆進校園」
華師大中山北路校區
黎安、沈昳麗
3月3日(星期四)14:00《玉簪記》 「上昆進校園」
華師大中山北路校區
黎安、沈昳麗
3月11日(星期五) 18:30 《玉簪記》
地點:九龍塘香島中學
免費入場。
香港演出:《牡丹亭》
主要演員:黎安、沈昳麗、倪泓、何燕萍
3月12日(星期六)19:30(演出前有導賞及演出後有座談)
地點:赤柱聖士提反小學禮堂
票價:港幣$180-500, 訂座請電:(852) 28130360
3月16日(星期三) 18:30 「上昆進校園」上師大奉賢校區
《牆頭馬上》黎安、沈昳麗、胡剛、冷冰冰
3月19日(星期六)19:30
寧滬聯合演出
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焦廷標劇場
《療妒羹·題曲》喬小青:沈昳麗
3月27日(星期日)15:00
【京昆文化講壇】動靜張弛 心有靈犀——真情沈昳麗 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號,來福士廣場對面)
4月3日9:00
【東方講壇】崑曲中的愛情世界
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仙霞路650號)
主講人:黎安、沈昳麗
5月8日(星期日) 14:30「西牆寄情」2011年昆劇名家匯演--台昆上昆合作演出
《牆頭馬上》
台北場-–2011台昆上昆聯合演出(售票場)
地點:新北市立藝文中心演藝廳
票價2000/1500/1200/900/600/400
售票 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
台灣昆劇團02-2934-6110
5月18日(星期三)19:30 紀念崑曲申遺成功十周年
2011全國崑曲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周
上海昆劇團經典摺子戲專場(暨開幕演出)
時間:2011/5/18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中劇場
《牡丹亭·離魂》 沈昳麗 飾 杜麗娘
6月3日(星期五)上海三山會館古戲台(中山南路1551號)
《玉簪記·偷詩》
沈昳麗 飾 陳妙常
6月18日 美國華盛頓傅立葉博物館劇場
《長生殿》串折(定情、絮閣、驚變、埋玉)
沈昳麗 飾 楊玉環(定情、埋玉)
6月23日 美國紐約法拉盛圖書館
講座 崑曲戀愛中的青年男女
沈昳麗 黎安
6月25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米勒劇場
《長生殿》串折(定情、絮閣、驚變、埋玉)
沈昳麗 飾 楊玉環(定情、埋玉)
6月26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米勒劇場
《蝴蝶夢·說親》
沈昳麗 飾 田氏
7月1日(星期五)19:15 上海蘭心大戲院
雅韻正紅——上海昆劇團紀念建黨九十周年演出
《玉簪記·秋江》(彩唱)
沈昳麗 飾 陳妙常
7月14日(星期三)14:00上海普陀區宜川社區
「紅色華誕·黨旗飄揚」——慶祝建黨90周年上海「粉墨之星」優秀青年藝術家專場演出
清唱
7月15日(星期四)14:00上海打浦街道
「紅色華誕·黨旗飄揚」——慶祝建黨90周年上海「粉墨之星」優秀青年藝術家專場演出
清唱
7月29日(星期五)19::30國父紀念館 (台北市仁愛路4段505號)
白先勇原著舞台劇《游園驚夢》
7月30日(星期六)19::30國父紀念館 (台北市仁愛路4段505號)
白先勇原著舞台劇《游園驚夢》
8月6日(星期六)13:30 天蟾京昆文化講壇
佳人才俊 愛意纏綿
——崑曲中的愛情世界
時間: 2011年8月6日(周六)13:30
地點: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號,來福士廣場對面)
主講人:黎安、沈昳麗
9月13日(星期二)19:15
上海蘭心大戲院
【傳統·中國】上昆民俗節慶系列演出之中秋專場
暨夏季集訓匯報演出
《長生殿·密誓》
沈昳麗 飾 楊玉環
9月18日(星期日)13:30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京昆明星公開課之閨門旦
沈昳麗 主教
9月28日(星期三)18:30 「上昆進校園」
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偉長樓(地鐵7號線上海大學站)
精華版《長生殿》
沈昳麗 飾 楊玉環
10月15日(星期六)19:15 中國戲曲南戲故里行名團名劇省親演出
溫州大劇院歌劇廳
《牆頭馬上》
沈昳麗 飾 李倩君
11月6日(小兔子生日)
德國科隆歌劇院
全本崑曲《長生殿》德國演出
第二本 「霓裳羽衣」
沈昳麗 飾 楊玉環
11月26日
香港培正中學
崑曲《玉簪記》
沈昳麗 飾 陳妙常
11月27日
香港高山劇場
「生生不息」岳美緹崑曲小生傳承專場
導賞環節主持人
11月28日
香港高山劇場
「生生不息」岳美緹崑曲小生傳承專場
導賞環節主持人
12月3日15:00-17:00
深圳大劇院音樂廳
「戲聚星期六」京昆明星公開課
主教明星:沈昳麗
12月30日(星期五)19:15
天蟾逸夫舞台
精華版《長生殿》傳承演出
沈昳麗 飾 楊玉環
12月31日(星期六)19:15
天蟾逸夫舞台
「只在承先啟後中」——與崑曲有關的1/4世紀
昆三班全體演員

⑹ 賈喆的個人履歷

賈喆,男,崑曲武生。出生於1983年1月13日(農歷壬戌年十一月三十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89年至1995年在石家莊市范西路小學上小學。
■1995年至1997年在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上初中。
■1997年至2004年在上海戲曲學校京劇科上學,習京劇武生行當,主攻長靠兼短打武生。師從薛永康、王雲樵、倪海天、張金龍等老師。曾主演的傳統戲有《挑滑車》、《金雁橋》、《戰馬超》、《鐵籠山》、《秦瓊觀陣》、《夜奔》、《武松打店》、《白水灘》、《艷陽樓》、《雁盪山》(飾孟海公)等劇目。在校期間曾赴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
■2004年入上海昆劇團做演員。 ■2007年5月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中,主演《挑滑車》一劇,劇中飾高寵。受到觀眾好評和關注,榮獲優秀表演獎。
■2007年參賽論文《性格註定的悲劇英雄》一文,發表在藝術雙月刊《大舞台》2007年第四期上。
■2009年10月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辦的「上海小戲小品創作大賽」《楊文廣出征》獲專業組「第二名」。
■2009年10月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獲得「中國戲曲紅梅花」稱號。 ■2007年5月16日,農歷丁亥年三月三十日,14時:2007年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第二天。(以選拔新一輪崑曲藝術領軍人物為主要目的的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本日在杭州舉行第二、三台演出)
第二台(14時) 演員 組別 展演單位 展演劇目 行當 鮑晨 演員組 浙江昆劇團 《琵琶記·掃松》 老生 朱振瑩 新秀組 浙江昆劇團 《呂布試馬》 武生 毛文霞 新秀組 浙江昆劇團 《占花魁·湖樓》 巾生 劉立爭 新秀組 上海昆劇團 《天下樂·鍾馗嫁妹》 花臉 侯哲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孽海記·下山》 花臉 袁國良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雙熊記·男監》 老生 張軍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雙熊記·男監》 巾生 第三台(19時) 演員 組別 展演單位 展演劇目 行當 賈喆 新秀組 上海昆劇團 《挑滑車》 武生 沈昳麗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牡丹亭·尋夢》 閨門旦 吳雙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牡丹亭·花判》 花臉 黎安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長生殿·聞鈴》 冠生 谷好好 演員組 上海昆劇團 《扈家莊》 武旦 ■2010年5月30日, 天蟾逸夫舞台 ,上海昆劇團公益演出專場。 演出劇目 演員 《擋馬》 楊八姐----趙文英, 焦光普----婁雲嘯 《蘆林》 姜詩----侯哲, 龐氏------張頲 《琴挑》 潘必正----翁佳慧, 陳妙常----袁佳 《金雁橋》 張任----賈喆, 張飛----張萌 趙雲----石宗豪,黃忠----張偉偉
嚴顏----張崇毅, 魏延----劉立爭 劉封----朱俊 ■2010年7月25日,農歷庚寅年六月十四日: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上昆夏季集訓匯報暨經典劇目傳承專場。 演出劇目 演員 《試馬》 季雲峰,婁雲嘯 《描容別墳》 陳莉,袁國良 《見娘》 黎安,何燕萍,張偉偉 《花盪》 吳雙,劉立爭,賈喆 ■2010年9月24日,傳統·中國—民俗節慶系列演出之中秋專場,《昆劇經典摺子戲專場》。 演出劇目 演員 《界牌關》 賈喆、張萌 《跳牆著棋》 湯潑潑 《看狀》 黎安、袁國良 《瑤台》 沈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