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什麼是五香粉圖片介紹
擴展閱讀
ps怎麼發放圖片不模糊 2025-05-19 14:04:20
招商素材圖片素材 2025-05-19 14:02:11

什麼是五香粉圖片介紹

發布時間: 2023-02-04 12:22:19

什麼是五香粉

五香粉常見原料為砂仁,丁香,豆蔻,肉桂,山柰,不少五香粉的成分還包括有花椒、八角、小茴香籽、乾薑、甘草、胡椒、陳皮等。之所以稱之為五香粉,主要是對應了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所以有著多種口味和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選購。

五香粉香味濃郁,有辛辣味,還有些許甜味,用於燉制的肉類或者家禽菜餚,可提升菜餚的口感,還可用於鹵汁中增添鮮香味兒。

② 五香粉是什麼

原料介紹
五香粉是由多種香料混合配製成的復合調味料,呈細末狀,為家庭常用調味料之一。主要原輔料有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姜及蕪荽子、甘草、橘皮等。它香味濃郁,有辛辣味、還有些許甜味。主要用於調制鹵水食品和燒烤食品,或用作醬腌菜的輔料以及火鍋調料等。
優質五香粉色澤呈褐紅或棕黃色,辛辣味濃,粉末細而均勻,無雜質,無霉變。
望採納!!

③ 五香粉是哪五香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是家庭烹飪、佐餐不可缺少的調味料。

配方1 : 砂仁 60g 丁香 12g 豆蔻 7g 肉桂 7g 三柰 12g

配方2 : 大料 20g 乾薑 5g 小茴香 8g 花椒 18g 陳皮 6g 花椒 18g

配方3 : 大料 52g 桂皮 7g 三柰 10g 白鬍椒 3g 砂仁 4g 乾薑 17g 甘草 7g

五香粉一般用於腌、泡肉類。包肉粽 , 炒糯米時 , 加些五香粉 ,肉粽就會味道十足。

所謂五香粉是將超過5種的香料研磨成粉狀混合一起,常使用在煎、炸前塗抹在雞、鴨肉類上,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廣泛用於東方料理的辛辣口味的菜餚,尤其適合用於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餚作調味。其名稱來自於中國文化對酸、甜、苦、辣、咸五味要求的平衡。

五香粉的基本成份是磨成粉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有些配方里還有乾薑、豆蔻、甘草、胡椒、陳皮等。主要用於燉制的肉類或者家禽菜餚,或是加在鹵汁中增味,或拌餡。

營養素含量 :

熱量(千卡) 348 硫胺素(毫克) 0 鈣(毫克) 181
蛋白質(克) 1 核黃素(毫克) 0.03 鎂(毫克) 88
脂肪(克) 8 煙酸(毫克) 1.5 鐵(毫克) 34.4
碳水化合物(克) 68 維生素C(毫克) 0 錳(毫克) 0
膳食纖維(克) 5.3 維生素E(毫克) 9.59 鋅(毫克) 2.79
維生素A(微克) 0 膽固醇(毫克) 0 銅(毫克) 1.25
胡羅卜素(微克) 5.3 鉀(毫克) 1138 磷(毫克) 66
視黃醇當量(微克) 12.4 鈉(毫克) 27.2 硒(微克) 5.73

常用五香粉,少登醫院門
五香粉,是烹調中的美味佐料之一,也有俗稱"五料面"的,被譽為"中國的味精"。它的配方不一,但主要成分是花椒、八角茴香、丁香、肉桂、蓽茇、高良姜、砂仁等。我國五香粉生產單位很多,幾乎遍布城鄉,其中形成規模的也有百家上下,如駐馬店的王守義十三香、洛陽的香石頭、肖家香料等均在市場上佔有相當比重。

本諺語告訴我們的是食用五香粉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它的可信性究竟有多大,只要分析一下它組成原料的功效就有了答案。由於各地配方組成不一,我們要介紹的只能是大體相同的部分,但同時也是五香粉原料的主體。

1.花椒。屬諸香料之首,主產遼寧、江蘇、河北等地。可以加工製成花椒粉、花椒鹽、花椒醬、花椒油,也可以直接用於菜餚的加工,還可以和其他香料合成五香粉。它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的作用,以治療胸腹冷痛、嘔不能食、呃噫不止、蟲積腹痛、夏傷濕冷、口瘡齒痛、寒濕腳氣、腎虛泄瀉,從而溫暖脾胃,增進食慾,疏理臟腑。

花椒樹一般2~3年後結果,壽命可達30~40年,單株年平均產量約1.5~2千克,也有幾千克至十幾千克的。河北省磁縣新合村有一株樹齡為16年的花椒,曾連續8年年產鮮椒40千克以上,被群眾稱為"花椒王"。

花椒樹還是一種油料樹,種子含油量達30%左右,可作為食用和工業用油。果皮含有芳香油,可從中提取生產香精的原料。其木材堅硬,外觀古樸典雅,可做成手杖、傘柄等受歡迎的工藝品。

2.八角茴香。俗稱"大料",為我國特產,主產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它的主要功能是溫陽,散寒,理氣,用於中寒呃逆、寒疝腹痛、腎虛腰痛、干濕腳氣的治療。它含有特殊芳香的茴香油、脂肪油、蛋白脂和樹脂等,可減少魚、肉的異常氣味,增加芳香,促進食慾和血液循環,並有殺菌之功,對痢疾桿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製作用。

八角樹的全株都含有芳香油,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是製造甜香酒、啤酒、化妝品,合成女性激素巳烷雌酚的重要原料。它的本質細柔,紋理筆直,是製造高級傢具的優質材,不僅氣味芳香,又不受蟲蛀。

3.丁香。主產於馬來群島和非洲,我國廣東、廣西也有少量出產。它有溫中、暖腎、降逆的功用,是治療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疝氣、癬症的常用葯,對於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子宮疝痛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並能抑制多種細菌、病毒,驅殺蛔蟲,降低血壓。

4.肉桂。主產我國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作為葯用的是肉桂的枝皮和樹皮。它氣芳香,味甜辛,油性大,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和桂皮油。作為葯用,它主要有補元陽,暖脾胃,除冷積,通血脈的用途,對不思飲食、霍亂嘔吐、怯寒畏冷、臍腹作痛、產後腹痛、腳膝緩弱、肢體倦怠、尿頻遺尿、痢疾泄瀉、陽衰不孕等十幾種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它有較好的鎮靜、鎮痛、解熱、降溫、降壓、殺菌效果,並能預防血吸蟲病。

5.蓽茇。主產我國雲南、廣東,東南亞各國亦有出產。它的入葯部分是未成熟的果穗,有特異香氣,味辛辣,以個肥大,質堅硬、味濃者為佳。本品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之功,可以治療心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腹瀉,冷痢陰疝,鼻淵頭痛等疾病,並能除冷積,消腹滿,健脾胃,快臟腑,抑制多種細菌。

6.高良姜。以根莖入葯,主產於我國廣東、廣西、台灣等地。本品具芳香之氣,辛辣之味,入葯以粗壯、堅實、色棕紅、味濃烈者為好。它的葯用功能是溫胃,祛風,散寒,行氣,止痛,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噎膈反胃,食滯冷癖,瘴瘧雜氣。對炭疽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及類白喉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枯草桿菌、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7.砂仁。東南亞各國均有出產,我國則主要分布於兩廣地區。它為脾、胃經要葯,能行氣調中、和胃、醒神,以消除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嗝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不安,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食後不舒有確切效果。

從以上我們介紹的7種葯物可以看出,它們均具有芳香走竄的特性。那麼,這些芳香走竄的葯物為什麼有防病治病的效果?這得從人體的功能和葯物對人體發生效用的機制談起。一個人大約有嗅覺細胞500萬個,分布在鼻腔上部一塊僅5平方厘米的粘膜上,嗅覺細胞上長著無數纖毛,它們具有捕捉氣味分子的特殊本領。嗅纖毛與氣味分子結合後,能產生一種信息,經嗅神經傳送至大腦嗅覺中樞進行分析辨別後,然後做出不同的反應。以上幾味中葯均有芳香氣味,均具辛溫之性,又均與消化系統有關,故大腦中樞在接受到這些氣味的信息後,就根據這些葯物的特性,運用葯物本身的功能,向機體發出指令。或健脾溫中,或助胃降逆,或促脾運化水濕,或和胃消化水谷,或散寒以除冷積,或通脈而止疼痛,或疏肝以暢氣機,或暖腎而補元陽,或矯味以除腥膻,或出擊而滅病菌。匯集各種葯物的功能,而達到開胃、健脾、消炎、利尿的作用。這樣,脾胃功能健全了,全身各臟腑就能得到充足的養料,進而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機體抵抗力提高了,病也就害得少了,醫院也就不必去了。西安有一種"葫蘆頭菜",實際上就是燴豬雜碎。據說當年孫思邈初食此菜時感到腥味很大,口感不好,就順手打開身背的葯葫蘆,倒入了大體上就是五香粉的原料,結果味道就變了。店主人因此就命名此菜為"葫蘆頭菜",並將孫思邈贈送的葯葫蘆掛於店門口,招徠顧客。不管這個傳說的可信度有多大,五香粉在生活中的運用起碼體現出來了。國外研究還指出,自然香料還具有抑制黴菌生長和防止黃麴黴毒素生成的作用,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所以,"常吃五香粉"的確有防病強身的好處,可以達到"少登醫院門"的目的。

④ 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區別

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區別:

1、原材料不同;2、味道不同;3、用途不同。

五香粉和十三香這兩種調料同為去腥增香的調料,但是若在同一道菜中分別使用,得到的結果可能是難以下咽,可能是畫蛇添足,也可能會錦上添花。

一、兩者的介紹

十三香

十三香包括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在製作時,原料必須充分曬干,每種原料單獨粉碎,而且越碎越好,經過一道道的工序,最後按比例混合封裝在一起,使用時並非越多越好,因為有大料桂皮、丁香、茴香等,使用過多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以「寧少勿多」為宜。

五香粉

五香粉的配比花樣種多,每個廠家的配料表略有不同,比較常見的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有時還會超過5種,最後研磨成粉狀混合,常使用在煎、炸前塗抹在雞、鴨肉類上,拌餃子餡兒,土豆泥,或者燒烤,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五香粉因配料不同,有時會添加辣椒面,也叫麻辣粉、鮮辣粉等。

二、二者的區別

第一:原材料不同

這一點應該是非常容易區分的,因為只從名字上看就有所差別。

五香粉,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以上的香料研磨製作而成。而十三香則是用十三種以上的香料做成的,除了五香粉用到的五種香料以外,還放入了其他的一些香料。

第二:味道不同

因為十三香用到的香料更多,所以它的香味也會越濃烈、越復雜。相比較起來,五香粉的味道就會稍差一些,但是調味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第三:用途不同

因為五香粉的口感稍微淡一些,所以在製作一些家常菜的時候,就可以用到它。像做燒餅、烙餅之類的用上五香粉口感會更佳,還有就是給腥味不是那麼重的肉類去腥,比如說豬肉雞肉等等。

十三香裡面多加了非常多香料,所以它的香味更濃,對於一些腥膻味比較大的肉類,比如牛肉、羊肉來說,起到的效果就會非常大了。


在食用五香粉方面,由於其味濃,宜酌量使用,一般2~5克即可。五香粉香味濃郁,有辛辣味,還有些許甜味,主要用於調制鹵水食品和燒烤食品,或用做醬腌菜的輔料以及火鍋調料等。

在使用十三香的時候,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靈活使用,比如可以在炒菜的時候,和一些生的蔥薑末等一起放進炒鍋中提味;也可以在紅燒菜餚下鍋翻炒的時候放進去;還可以在調制餃子餡、包子餡的時候,放進去一些;還可以在製作花捲的時候,放上一些十三香。但是如果在煲制清湯食物的時候,最好是不放十三香的,以免影響到湯的顏色。

⑤ 十三香和五香粉有什麼區別

一、十三香和五香粉有什麼區別

五香粉和十三香,大家都見過,也都曾吃過。這兩種調味品,在色澤和口感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有的時候,如果不是外包裝的不同,大家可能會把它們混淆,那麼,它們就進有什麼區別呢?

所謂十三香,都是有香味的中草葯,如砂仁、陳皮、丁香、花椒、大料(八角茴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萘、乾薑、良姜、肉桂、肉寇等。





排骨飯

大米,排骨,鹽,雞精,味精,醬油,辣椒粉,五香粉,蒜蓉,生薑,料酒。

1、把排骨用以上配料腌制,根據個人口味調理,腌制時間還不能太短,怎麼著得一個小時以上,讓排骨徹底入味。

2、排骨腌制好後,把米淘洗干凈,按平時煮飯的水量加入水,再把腌制好的排骨倒入鍋內。

3、將排骨煮熟,澆在米飯上就好了。 比小白還白分享五香粉和十三香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在不追求某種特定滋味的狀況下,五香粉和十三香是完整能夠互相替代的。

五香粉和十三香的製造辦法完整相同,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香料,五香粉要運用五種以上的香料來配製,而十三香則要運用十三種以上的香料。配製五香粉的五種根本香料是桂皮、陳皮、乾薑、花椒、大料,除此之外再添加一些輔助香料。

而十三香則是在五香粉的根底之上,再增加了許多香料,香味比五香粉更濃郁更復雜。因而,假如你不請求菜餚具有特定的滋味,只需好吃就行,在這種狀況下既能夠用五香粉,也能夠用十三香。但是,假如你請求菜餚到達某種特定的滋味,就不能相互替代了,畢竟兩者產生的香味是完整不同的。補充闡明:五香粉的配方不止一種,十三香的配方也不止一種,假如將兩者強行放在一同比擬真實太復雜了。

⑥ 十三香和五香粉的外觀非常相似,這兩個有什麼區別嗎

一、五香粉和十三香的區別:

三、五香粉介紹

五香粉是飲食烹飪中較常用的調料,調料美味,可增進胃口。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已不會再只是達到於「有吃的就可以了」的情況,對吃的口味注重起來了,因此各種各樣調料批發市場已經大大的地擴大著,而這之是,五香粉是列在第一位的。其市場前景還非常大,制五香粉的加工工藝十分簡易,它是用五種原材料碾成粉混和就可以了。很合適家中或本人生產製造配置。

⑦ 正宗五香粉的配方是什麼

五香粉俗稱五香面或者五香料,它由五種或者五種以上、十種以下的香料,經手工或者機械粉碎後,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而成的復合型香辛調味料。因不同生產廠家配方有別,在口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配製五香粉的香料通常有: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砂仁、豆蔻、甘草、丁香、沙姜、草果、白芷、良姜、胡椒、百里香、陳皮、等十幾種,選取其中的五種或者五種以上、十種以下加工配比,就能變幻出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五香粉調味料。


五香粉

五香粉多用於牛、羊、雞、鴨、魚等動物性原料,可廣泛應用於燒、鹵、醬、腌等烹調方法中。其適用量為每500克主料放0.3-3克。

配製100克五香粉的四種配方(單位:克)

配方一:花椒32.5克、八角33.5克、丁香4.7克、桂皮18.3克、小茴香11克。

配方二:八角32.1克、桂皮37.4克、豆蔻6克、砂仁6.1克、草果12.5克、白芷5.9克。

配方三:花椒10.5克、丁香5.5克、小茴香36.5克、甘草38克、砂仁9.9克、草果5.5克、白芷4.1克。

配方四:花椒12克、八角20克、丁香2克、桂皮15克、小茴香16克、豆蔻5克、甘草15克、砂仁5克、草果7克、白芷3克。

​ 香料入菜時或打碎成粉,或用油激香,在炒菜或燒菜時加入,入味更直接,操作更快捷

⑧ 五香粉是什麼

五香粉是指用八角、小茴香、花椒、桂皮、丁香這五種香料磨成的粉,有些配方里還會添加乾薑、豆蔻、甘草、胡椒、陳皮等。五香粉常使用在煎、炸前塗抹在雞、鴨肉類上,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是家庭烹飪、佐餐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其廣泛用於東方料理的辛辣口味的菜餚,尤其適合用於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餚作調味。其名稱來自於中國文化對酸、甜、苦、辣、咸五味要求的平衡。

五香粉的使用

五香炸雞

配料:醬油,蚝油,五香粉,腐乳汁,酒,糖,澱粉,胡椒

1.雞切火柴盒大小的塊。

2.拌入醬油、蚝油、胡椒粉、五香粉、腐乳汁、酒、糖抓勻,再倒入一點油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腌過夜。

3.雞塊腌好後取出,擦乾水分。案板上撒澱粉和一些五香粉攪拌在一起,將雞塊輕輕拍上澱粉和五香粉。

4.炸鍋中的油中火加熱至約180度左右,就是伸入筷子有明顯小氣泡,放入雞塊炸透即可撈出。

在食用五香粉方面,由於其味濃,宜酌量使用,一般2~5克即可。

⑨ 五香是什麼 五香是哪五種香料

香噴噴的肉燥飯、鹵控肉和鹵排骨皆是國民美食,也是中國人常吃的便當菜色首選。這些閃爍著深褐色的光澤的肉類料理都不能沒有「五香粉」的提味!

大家最愛的小吃鹵豬肉、鹽酥雞其實都有加入五香粉!
五香是哪五香
五香粉(Five Spice Powder) 可說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式香料,不只中餐館愛用,許多西餐廚師也會將它運用於西式料理中,創造中西合璧的美味。你知道五香粉到底是哪「五香」嗎?常見的主要成份包括了5 種香料:

1.花椒 Sichuan Pepper

2.肉桂 Cinnamon

3.八角 Star Anise

4.丁香 Cloves

5.茴香籽 Fennel seeds

將以上的香料磨成粉後混合,便是茶褐色的五香粉。不過其實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用哪五香,有些配方里亦會添加豆蔻、甘草、胡椒或陳皮等來代替在當地比較難取得的香料,所以「多於5 種」香料混和的也可稱為五香粉,市面上各家的配方比例不盡相同。

五香粉其實不一定只會使用五種香料。

用途:五香鹵包主要用於燉鹵、紅燒跟煨燜的肉類菜餚,包括鹵牛腱、中式鹵味、牛肉麵湯底和控肉等經典的中國美味都不能沒有五香調味;另外也有罐裝的五香粉,多會加鹽巴調製成中式炸物的沾料,也能用來腌漬肉品,例如排骨、鹽酥雞。
十三香是哪十三香
「鹵水十三香」對人中國人來說叫不熟悉,它是中國料理使用的一種調味料,顧名思義混合了13種材料而成,上述的「五香」也在其中;常見成分包括花椒、八角、南姜(高良姜)、山奈(野薑)、白芷,以及桂皮、丁香、茴香籽、肉豆蔻、陳皮、乾薑,和中草葯木香跟砂仁等。

十三香的主要基底是八角和花椒,兩者的香氣最足,許多廚師會以這兩者為主角,自行增減調出屬於自己的配方,像是添加香葉、山楂、甘草、孜然、草果等成分。

最常見的比例:

八角、花椒:山奈、高良姜、白芷:草果、肉豆蔻、小茴香、砂仁、木香、肉桂皮、乾薑、丁香=5:2:1
十三香的用途
十三香有分成粉末狀、萃取液體,或是直接把顆粒全部裝入紗布中做成鹵包的販售方式。鹵包除了鹵味、煮牛肉麵湯頭之外,粉狀的十三香也能用來腌漬、熱炒、燒烤和炸物,任何過去使用五香粉調味的菜餚,都能改用十三香粉。

了解更種香料的特性後,自己混合出獨門配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