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人喝酒用的那種杯子叫什麼杯
古代人喝酒用酒杯的稱呼有:
觥、盞、杯、樽、觴、觚、卮、壺、勺、禁、缶、角、盅、鍾、斗、爵、白、觶、甌、斝 、彝、罍、卣、瓿、鑒、巹、玉罍、桂樽 、瓊卮 、瑤卮、金舠、金斝、玉壺、玉鍾、玉斝、仙樽、 金甌 、金盞 、金觥、金樽 、灧海、瑤樽、蟻尊、紅螺、瑤盞、 瑤斝、瑤鍾、拗攏等。
1、金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釋義: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2、金盞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釋義:
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露點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停留片刻後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離別之酒請不要推辭,讓我們開懷暢飲。入朝為官就像靠近玉爐中的熏香讓人心中歡暢,只是至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一堂。
3、金觥。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
《採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宋代:歐陽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
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
釋義: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春風得意前途亮。如今好友相繼離去,憂愁疾患催人朽。想起了往事,倍覺光陰流轉如此迅速。鬢發雖已經變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沒改變,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舊曲重聽心裡覺著耳熟,就好似當年醉里聽。
4、金甌。
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
《水調歌頭·中秋》宋代: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釋義:
中秋的時候,搗衣聲混雜著風聲,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對著這樣的景象,是不會學宋玉去紓解悲愁的。把凄涼的心意收拾起來,給每個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內心更加覺得抵不過這樣的幽靜。明月掛在南樓正是我覺得充滿情趣的地方所在。
悵惘這樣的胸懷,於是拿起笛子吹奏,笛聲的韻律悠悠揚揚。在這清平之時,良美之夜,就把這塊地方借給我讓我痛飲。看著這一天可愛的風景,我倚著曲曲折折的欄桿,宇宙在我眼裡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睏乏了就靠著枕頭臨江而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來。
5、玉鍾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宋代: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釋義:
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年心甘情願醉倒於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自從那次離別後,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共同歡聚。今夜裡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唯恐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❷ 葡萄酒杯是用什麼做成的怎麼區分
葡萄酒杯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和香檳杯。各種葡萄酒要選用不同種類的酒杯,才能令酒更香醇。酒杯的功能主要是留住酒的香氣,讓酒能在杯內轉動並與空氣充分結合。標准杯型為腹大口小的高腳杯,即所謂的鬱金香杯,如此才有利於香氣聚集於杯子上方。高腳的原因是可以供手握住杯子,以免手碰到杯腹而影響酒溫。古代有詩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掛杯
另外,酒杯分類中還有一些專業性的酒杯,這也是我們應該熟悉的酒杯類型。國際標准品酒杯又稱為 ISO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是1974年由法國 INAO(國家產地命名委員會)設計、廣泛用於國際品酒活動的全能型酒杯。它的杯腳高5~6厘米,酒杯容量在215毫升左右,酒杯口小腹大,杯形如同盛開的鬱金香。杯身容量很大,這使得葡萄酒在杯中可以自由呼吸;略微收窄的杯口設計,是為了讓酒液在晃動時不至於外濺,且使酒香能夠在杯口聚集,以便更好地感受酒香。簡單地說,專業盲品杯是帶有黑色塗層的 ISO規格的酒杯,用於盲品(Blind Tasting)環節之中。大家熟悉的盲品環節通常以布或錫箔紙遮蓋酒標,而專業盲品杯的出現則增加了盲品的難度,從而對試酒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使用上述酒杯進行品飲的過程中,遵循葡萄酒品評的通用慣例。簡單地說,首先觀察葡萄酒的色澤;其次晃動酒杯,令酒體在杯壁中形成「掛杯」,同時與空氣充分接觸,以便從嗅覺上感受酒體的香氣;最後,小口品飲,讓酒液在口腔中停留一段時間,從而使味蕾充分感受酒體的味道。一般來說,白葡萄酒/甜酒的量大約在3盎司(大約90毫升)左右,紅葡萄酒的量大約控制在5盎司(大約150毫升)即可。
材質
17世紀末,玻璃成為酒杯選料中的主打材質,至此,人們逐漸擺脫了僅憑味覺品飲的單調,開始注重從視覺欣賞的層面品鑒美酒。隨後,水晶玻璃的橫空出世又使得人們對於葡萄酒的鑒賞向著更加精確、雅緻的維度挺進。
葡萄酒杯的材質以玻璃和水晶為主。雖然在外觀上極為相似,但是水晶酒杯和玻璃酒杯帶來的香氣與口感會存在細微的差別,這是由兩者表面相異的粗糙程度所致。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與玻璃平滑的表面相比,水晶表面具有較多的凹凸面,葡萄酒在酒杯晃動的過程中,利於打破酒分子釋放香氣;用其盛放香檳酒,氣泡的表現會更加出色,同時杯壁上的凹凸面能夠持久地留住酒體的泡沫,而這正是香檳酒的靈魂所在。此外,水晶材質具有較強的韌性,耐磨度較高;光的折射點也是異常豐富,從而使酒杯在自然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美觀;而其不含任何色澤、完全透明的特質能夠更好地烘托葡萄酒的美感,還原酒體的本來面目(玻璃通常帶有灰綠的色澤)。基於以上諸種因素,水晶杯才會成為愛酒人士的首選。
按照國際通行的標准,水晶玻璃中氧化鉛的含量一定要達到24%,這樣製作出的水晶杯才算是質量達標的上乘之作。在保養上,水晶杯用清水洗凈即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清洗酒杯時,一定要握住杯身,避免拿捏杯梗,不然輕輕一轉,價值不菲的水晶杯子便只能落得破碎的下場。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入洗滌劑。在此,葡萄酒專業人士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證沖洗干凈,因為殘留的洗滌劑也容易形成「掛杯」的現象。最後,擦完的杯子,最好不要放回盒中,否則杯子會吸味兒,從而影響酒體的品飲。
另外,在用水晶杯進行碰杯的過程中,要使用杯肚進行觸碰,而不是杯口,因為杯口是水晶杯最脆弱的部位,觸碰極易引起酒杯碎裂。針對市面上流行的 XX品牌酒杯具有超強性能、不易破碎的說法,葡萄酒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所有的玻璃或者水晶製品都是易碎物品,在選購酒杯的時候,一定要認准品牌,避免盲目選購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口碑不錯的酒杯品牌包括:Riedel、Schott、Spiegelau、ARC 等等,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酒杯。
❸ 請問各位,圖片中的酒杯是用來喝什麼酒的杯身似香檳杯,但杯腳又較矮,不是高腳杯。
杯子而已,你喝香檳他就是香檳酒杯🍸你喝紅酒,他就是紅酒杯。
❹ 喝酒的杯子有哪些圖片
喝酒最重要的就是杯子。為什麼呢?因為畢竟沒有杯子你沒法喝嘛!當然直接吹瓶瓶也是可以的哈。學學人家吳京。
其實喝酒的酒杯現在各種形態的多得很,酒好,喝酒的氛圍好,三兩好友,哪個還管用什麼樣的酒杯哦,開心最重要。
❺ 圖中這些酒杯從左到右分別是什麼酒杯
所謂雞尾酒杯,涵蓋了兩個定義:第一,用於盛裝雞尾酒的玻璃杯;第二,被稱為「雞尾酒杯」的玻璃杯。雞尾酒又叫混合飲料,包括了含酒精或不含酒精的混合飲品,特點是,多數雞尾酒需要經過冰處理或加冰,所以雞尾酒使用的酒杯即包括高腳杯,比如香檳杯(笛形和鬱金香花形)、淺碟香檳杯;也有平底杯,比如老式杯、高球杯。前述提到的雞尾酒的製作特點時,說到雞尾酒一般需要冰處理,所以把盞飲用時,就不能用手直接接觸杯身,以免手的溫度影響到酒的風味。所以在前述各種酒杯中,淺碟香檳杯因為有高腳,多被用來盛裝雞尾酒,因此淺碟香檳杯就被特別稱謂為「雞尾酒杯」。
雞尾酒杯,底部有細長握柄,上方約呈正三角形或梯形,短飲雞尾酒專用酒杯。它的獨特造型醞釀著萬種風情,讓家居生活散發雞尾酒的香醇。多採用玻璃材質製作而成。
❻ 威士忌酒杯、烈酒杯、白蘭地酒杯有什麼不同求詳解,求圖
分別是白蘭地杯威士忌杯烈酒杯(子彈杯),威士忌杯還有另外的八角形威士忌杯,你可以自己找找看。
❼ 清朝年間的酒杯是什麼樣的
跟我們現在差不多吧。因為當時的瓷器技術並不比現在差,而玻璃器皿當時的歐洲傳入,跟現在差不多。
❽ 正確拿紅酒杯的手法是什麼樣子
正確拿紅酒杯的手法圖片分析如下:
1、最常見的紅酒杯拿法是握住杯柄,將杯柄置於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其他手指自然放置。同時,你可以輕搖酒杯,晃動酒液,觀察杯中葡萄酒的顏色和形態。
❾ 魏晉時期的酒杯是什麼樣子的
酒杯有金器、石器、玉器、瓷器材質上的區別,還有酒尊、酒壺、酒杯、酒盞器型上的分類。酒杯的優劣,可以體現飲酒人不同的身份;酒杯歷史的演變,可以觀照時代的變遷。
商周以降,青銅酒器逐漸衰落,秦漢之際,在中國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為兩漢,魏晉時期的主要類型。
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繼承了青銅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飲酒器具。飲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見的。在湖北省雲夢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
漢代,人們飲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間,裡面放著挹酒的勺,飲酒器具也置於地上,故形體較矮胖。
魏晉時期開始流行坐床,酒具變得較為瘦長。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連年戰爭,社會財富積累較少;在當時老莊思想的影響下,面對國家的football betting**而無能為力的眾儒生們則逃避現實,飲酒清談,常為"散發裸身之飲"。他們並不過多地講究酒器的華麗與否,只要有酒即可,"惟酒是務,焉知其餘?"當時的竹林七賢之一劉伶的酒賦名篇《酒德頌》說:"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正是當時儒生清飲的真實寫照。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薄葬之風盛行,就連王室皇戚也不敢過分違背潮流。因此,考古發掘中很少有名貴精美的酒器出土。但從僅有的一些酒器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以瓷酒器為主,器形包括壺、尊、杯、注子、溫碗等,如經科學發掘出土的雞首壺、瓷扁壺、青瓷蓮花尊、飛鴿瓷杯等皆具明顯的時代特徵。除瓷酒器外,還有少量玉酒器,漆酒器迅速敗落,風采不再。總的造型風格愈趨生活化,如1975年冬在河北贊皇縣發掘的北朝東魏李希宗墓中出土的一套酒器,包括盛酒、溫酒和飲酒三種功能的酒器,均作工精良,小巧玲瓏,明顯為家庭實用型酒器;又如北齊范粹墓出土的胡騰舞扁壺,將生活味十足的胡騰舞形象塑造在酒器之上,頗有開創之功。但在裝飾圖案上也不乏蘊涵著飄逸灑脫之風,不拘一格之氣,頗有"竹林七賢"之味,亦可代表這一時代的新風尚
圖片傳不了 提示非法圖片 朋友你可以網路下圖片的。
❿ 酒杯的特點是什麼
酒杯,用來飲酒的器具。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相關資料表明最早的陶制酒杯產生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時期。
不同造型、弧度的酒杯對於酒液的香氣與口感所造成的差異與影響之大,每每令人十分驚異。一般而言,葡萄品種與酒性、產區不同,香氣、果味、酸度、單寧和酒精度也均相互異。酒杯雖然不會改變酒的本質,然而,酒杯的形狀,卻可以決定酒的流向、氣味、品質以及強度,進而影響酒的的香度、味道、平衡性及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