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李岩的圖片叫什麼
擴展閱讀
ps圖片線邊怎麼變色 2025-07-10 08:07:06
把圖片下載到電腦中 2025-07-10 08:02:15
50歲漂亮女人圖片 2025-07-10 08:01:33

李岩的圖片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7 20:51:27

A. 歷史上真的有李岩這個人嗎李自成手下李岩是個怎樣的人

李岩很有可能是虛構的。因為根據史記記載,李岩不僅神機妙算,膽識過人,他的智勇雙全更是讓他成為了李自成麾下傳奇的人物。可以這樣說,李自成能夠推翻明朝,做了大順的皇帝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遇到了李岩。

史料裡面說到,李岩是一個指點江山,運籌帷幄的謀士,他的出現不僅替李自成打賞了名號,在他的聰明才智下更是讓李志成一呼百應,獲得了萬民的擁戴。李岩每次為李自成出謀劃策,救李自成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他在軍中的威望也是日漸加大,但是最後李自成卻聽信讒言,將他手上這樣一個完美的謀殺給殺害。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功高過主”,引起主上的忌憚,就跟劉備和韓信的關系一樣,最後落得慘死街頭。所以不管是做人,還是替人效命,都不要太過去鋒芒畢露。

B. 第一代青春美少女:蔣中一,胡晶,辛莘,劉瑩,李岩,誰有相關資料

幾年前她們就已走紅了!想不到現在迅速在演藝圈消失。本來她們都是大有前途的,卻過早地結束了藝術青春,實在太可惜!太令人痛心了!「美少女」創辦人陳麗卿日前談及第一代美少女的命運時,聲音有些哽咽……
陳麗卿早年畢業於沈陽音樂學院,原是東方歌舞團的歌唱家,後旅居日本。20世紀90年代初她回到北京,成立了「青春鳥影視藝術發展中心」,赴全國各地選拔演員,最後定下蔣中一、胡晶、辛莘、劉瑩、李岩等5名歌舞形象俱佳的少女,1995年9月,「青春美少女」隊在北京誕生。美少女成立後不久赴日本交流演出,用中、日、英三種不同的語言演唱,引起轟動。1997年4月她們在日本出版了攝影集和CD專輯,日本的新聞媒體作了全面報道。在國內,她們先後應邀參加央視《綜藝大觀》、《藝苑風景線》、春節聯歡晚會、心連心藝術團赴香港演出等大型演出文化活動。又在鳳凰衛視、日本富士電視台的大型晚會中頻頻露面。
挖「牆腳」毀了第一代
1998年春天,第一代美少女上了「背背佳」廣告,或許是紅得太快了,北京、廣州許多影視公司、唱片公司都來挖「牆腳」,這些孩子當時才十六七歲,經不住金錢名利的誘惑,不久便與陳麗卿翻臉了。陳麗卿說,最令她痛心的是她最看重的蔣中一。蔣中一組隊不久即在全國多台文藝節目和多部電視劇中亮相,並飛往日本、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地演出。陳麗卿傾盡全力培養她。想不到,1998年9月19日下午,蔣中一的父母從遼寧來到北京,突然將女兒帶走,讓陳感到非常震驚。蔣中一的父母認為女兒進隊所交的2萬元太貴了。蔣中一走後,李岩、胡晶、辛莘、劉瑩等4人,不久也因種種原因相繼離開了美少女隊。據陳麗卿說,5名第一代美少女當時被錄取時,每人向公司交納了2萬元保證金和5000元學雜費,2萬元保證金將來是要退的,5000元學雜費根本不夠開支,僅到日本培訓,吃、住、行包括往返飛機票,每人就花費五六萬元。5位美少女的突然出走,讓美少女品牌遭遇挫折。1999年10月27日,「青春美少女隊」成員李岩、胡晶、辛莘、劉瑩,以非法辦學的指控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把陳麗卿告上法庭。
有人墮落當「二奶」
解散後,蔣中一等人都在北京求發展。然而,三年多時間過去了,5名美少女至今沒有一個單飛成功。當初把她們挖過去的公司,也並沒兌現當初的承諾。據了解,隨著年紀增長,美少女中有的人成了大款的「二奶」或情人;有的在京城漂泊,等待發展機會;也有的人無奈回到家鄉,改行另求前程。第一代美少女,從此成為演藝圈的歷史,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消失。今年3月的一天,陳麗卿突然接到其中一位女孩的電話,她哭訴說:「陳阿姨,我真的好後悔呀!那些人說要投巨資包裝我,全是騙人的話,三年過去了,我現在一事無成。」
「美少女」有了第三代
第一代「青春美少女」散夥後,不久陳麗卿又組成了「青春美少女二隊」。然而,剛剛組建僅3個月,王多、張之夏、李玉伶幾個女孩對外宣布脫離「美少女二隊」。3位成員聲稱,離隊的重要原因是不願做「一隊」的「影子」。陳麗卿又經過一年多努力,成立了第三代美少女隊,她們表演的新編歌舞《青春鳥》,大受歡迎。「第三代」打榜歌曲《新世紀女孩》一度登上了全國原創歌曲總評榜第三名。
杜恩湖

C. 李岩的資料

共兩部分,摘自不同地方,只能初見一些情況,可能離你的要求還比較遠:

一、

李自成離開商洛,到河南的時候,河南正發生一場大旱災,成千上萬飢民到處流亡。李
自成一到河南,飢民聽到李闖王出山的消息,紛紛前來投奔。
有一天,一群飢民擁著一個讀書人模樣的青年來找闖王。李自成詢問來歷,知道那青年
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剛被大家從河南杞縣牢里救出來。
李岩本來是杞縣地方一戶富戶人家的兒子。前幾年,當地災荒鬧得凶,好多農民斷了
糧。李岩拿出家裡的一些糧食,接濟斷糧的窮人。對於一個富戶子弟來說,這樣做是少見的。
所以,窮人們覺得李岩為人不錯,稱呼他「李公子」。
杞縣連年災荒,窮人已經苦得過不了日子。但是,縣官照樣派差役向窮人逼稅逼債。李
岩怕逼出事來,去見姓宋的縣官,勸他暫時停止征稅,還希望他撥出一部分官糧借給飢民。
縣官對李岩說:「上司向地方派軍餉,催得緊。我不問他們要稅要租,拿什麼交帳。再
說,官倉里的糧食早就空了,拿什麼借給飢民。要借,只有請你們幾家富戶人家出糧了。」
李岩見縣官不答應,回到家,打開自家的糧倉,把二百多石糧食拿出來讓飢民分了。
鬧飢荒的百姓見李公子肯捐糧,很高興。但是受災的百姓多,光李家捐糧也不頂事。有
人想個主意,聚集幾十個人到別的富戶人家去請願,要他們學李家的樣兒。
那些富戶人家不但不同意,反而向上門的飢民瞪白眼,說家裡根本沒糧。飢民一氣之
下,鬧了起來,沖進一個富戶的糧倉,把他家的糧食分了。
富戶們發了慌,紛紛向縣官哭訴。縣官說:「這不是反了嗎?」立刻派了幾名差役拿著
他的令牌前去制止,還揚言說,如果再聚眾要挾,一定要重辦。飢民們正在氣頭上,哪怕你
縣官硬壓。他們揪住差役,把令牌扔在地上,砸得粉碎,還擁到縣衙門前,嚷嚷說:「我們
沒有糧,早晚得餓死,不如跟你們拼了吧。」
縣官一聽飢民要暴動,嚇得躲在縣衙里不敢出來。他一想,還是李岩跟飢民有點來往,
就趕快派人把李岩找來,請他想個辦法。
李岩說:「你要不出亂子,只有趕快停止逼債,勸富戶人家捐糧。」
縣官沒辦法,只好勉強答應。聚集在縣衙外的飢民聽說李岩已經說服縣官捐糧,才平息
了氣憤。有人說:「大夥先回去吧。要是過幾天再不見他們拿出糧來,再找他們算賬!」
哪料飢民一散,縣令就翻悔了。他想,不向飢民逼稅,雖然解了眼前的急,可上司催起
來怎麼辦,自己的烏紗帽還保得住?他左思右想,就恨起李岩來,認為現在飢民鬧得這樣
凶,全是那姓李的惹出來的。他立刻叫個辦案的師爺寫了一份公文給上司,誣告李岩收買民
心,想要造反。
這消息泄漏了出來,人們都替李岩擔心。附近林子里,有一支農民起義隊伍,帶頭的青
年女子,是江湖上賣藝的,人們叫她紅娘子。紅娘子平時聽到李岩捐糧救災的事,十分欽
佩,現在聽說李岩有遭害的危險,就到李岩家裡,把李岩帶到林子里躲避。
李岩開始並沒弄清紅娘子的本意,後來一聽紅娘子要把他留下,參加起義隊伍,就不願
意。沒多久,從紅娘子那裡偷偷地跑了回來。
李岩一回家,那如狼似虎的差役早就帶著腳鐐手銬等著他,一見李岩,就七手八腳把他
銬了起來,帶回縣衙審問。
杞縣的百姓聽到李岩被捕,說:「李公子坐牢,咱們難道能眼睜睜看他受苦不去救他?」
紅娘子聽到消息,也帶著隊伍來了。一大群飢民跟著她,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
起攻打縣衙門。
縣官和差役一看起義隊伍人多勢大,料想抵擋不住,都溜走了。紅娘子和飢民一起,打
開牢監,把李岩救了出來。
到了這步田地,李岩覺得回家也沒有出路,才聽從紅娘子的勸告,跟起義的飢民一起投
奔李闖王。
李自成弄清了李岩的情況,知道李岩雖然是富戶人家出身的讀書人,也是個受迫害的;
再說,起義軍正需要找個謀士,就把李岩留在營里。李岩也早就知道李自成是個很有抱負的
英雄,也就一心一意幫李自成推翻明王朝。
起義軍隊伍壯大以後,李自成著手整頓部隊,嚴肅紀律,還接受李岩的建議,提出「均
田免賦」(「賦」就是稅收)的口號。李岩派出一批起義兵士打扮成商人模樣,混進官軍占
領的城裡,逢人就宣傳:「李闖王帶的隊伍是挺講紀律的,不殺人也不搶東西。」人們對官
軍的殺人搶劫,早就恨透了。現在聽說李闖王的隊伍紀律嚴明,自然向著李闖王了。當地的
農民還傳唱著一些歌謠,也是李岩編的: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朝求升,暮求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近來貧漢難求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
李自成的起義軍受到人民的支持,在殺死福王朱常洵之後,又在河南接連打了幾個大勝
仗。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破潼關,打死明朝督師、兵部尚書孫傳庭,沒多久就佔領了
西安。



李自成為何要殺謀士李岩?
明末爆發了李自成農民起義。在李自成的起義隊伍中,有一位著名的謀士李岩,他提出「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為起義部隊贏得了民心。對李岩的結局,《綏寇紀略》中作了記載:定州失敗後,有人說河南全境都向明朝軍隊投降了。李自成大驚失色,同部下商議對策。李岩主動請纓,願意親率兩萬精兵,趕到中州,附近的郡縣一定不敢再輕舉妄動,就是有敢暴亂者,也能及早收拾它。另一謀士牛金星要闖王答應李岩的請求,闖王當時沒有回答。不久,闖王恐怕李岩另有所圖,這時牛金星向闖王進言,要尋找機會除掉李岩,得到闖王首肯。第二天,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義召李岩到軍營中飲酒,安排伏兵在營中隱蔽處,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時被擒殺。

這段記載雖有首有尾,但對李自成殺害李岩的原因交待得並不清楚。「恐怕李岩另有所圖」究竟是何意?也許從李岩的身世能看出一點端倪。據正史記載,李岩原名李信,河南杞縣人,明朝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參加科舉考試得中舉人。因為力勸當地官府停徵苛捐雜稅,並拿出家中存糧賑濟災民,得罪了地方政府和豪紳,被捕入獄。李自成部隊攻破杞縣時,被救出獄,因而投降李自成,後因功績被封為將軍。從史料記載看,李岩出身於顯赫的家族,與農民起義軍本來就是不同的階級出身。開始時他可能因為才能而得到李自成賞識,但李自成終究是農民出身,有其階級保守性。後來李岩越是顯露才華,他越是不高興,甚至懷疑有一天李岩會取自己而代之,因而動了殺機。

當然,這樣解釋李自成為什麼殺害李岩不足為據,僅僅是猜測之辭。
參考資料:《上下五千年》
回答者:語者無語 - 童生 一級 11-2 13:18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100% (3)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su9a
評論者: zongtong - 試用期 一級

其他回答共 1 條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3月,中原大地上一片刀光劍影。首先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攻佔了西安後,一路摧枯拉朽,經山西,出居庸關,居高臨下攻下了北京城,明王朝宣告滅亡;其次是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打開了東北的大門,引清兵入關,鎮壓了明末農民起義軍,滿族貴族建立了清王朝,使得中國歷史翻開了清初的一頁。封建文人在劫餘亂後,紛紛著述,開始了對明末歷史的追述和研究。這些封建文人,或直筆,或增飾、或以聞傳訛、或相互抵牾,終於留下了諸多疑案。關於大順軍李岩其人,即因史籍記載的不同,300多年來,域以為「子虛烏有」,或以為確有其人,眾說不一。

持肯定意見者認為,諸多正史、野史、筆記、小說,都比較一致地肯定,李岩原名李信,河南杞縣舉人,是魏忠賢黨羽、明朝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崇禎時,因魏忠賢案,李精白入獄判刑,李岩即家居未仕,人稱李公子。時值河南大旱,災民惶惶呼救,李岩遂力勸杞縣府宋知縣停徵賑濟,又出栗賑災,被誣下獄。後又被災民攻破縣城,劫獄後,殺知縣,逼上樑山,投奔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用為謀主,賜名李岩。

關於李岩投奔李自成起義軍一事,無名氏《檮杌近志》有傳奇式的記載,不妨迻錄於此:「崇禎末,流寇四起,繩妓紅娘子亂河南,虜杞縣舉人李信去,強委身之。信不從,逃歸。有司疑信,執下獄。紅娘子來救,城中民應之,信仍歸紅娘子。遂與李自成約為兄弟,決意為逆。李信妻湯氏勸不聽,縊於樓,面色如生,不知何時死。」李岩入李自成軍後,曾薦河南盧氏舉人牛金星,牛又薦舉陰陽先生宋獻策。李岩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攻下北京後,又派兵保護明懿安太後和河南狀元劉理順,藉以穩定社會秩序和收買人心。其最後被殺,是牛金星讒言的結果。

史家們認為,上述史籍的作者,大多是治學嚴謹、頗有影響的學者,如顧炎武,他在《明季北略》中也肯定了李岩其人其事,他的記載應該說是可信的;又如《明史》,亦應視為信史,記載李信入伙李自成起義事也頗為細。這是其一;其次,上述史籍的成書時間,大多是在清順治和康熙年間,距大順軍的失敗時間不遠,作者完全有條件廣泛接觸當時曾親歷其事、親見親聞的當事人,故李岩確有其人,應是可信的。近人郭沫若、範文瀾等均持這一觀點。

持不同意見、最早提出此案的是清初學者鄭廉。他在《豫變紀略》中說:「杞縣李岩,則並無其人矣。予家距杞僅百里,知交甚夥,豈無見聞?即不幸而陷賊者,亦未聞賊中有李將軍杞縣人。不知《明季遺聞》何所據而為此也。而《流寇志》諸書皆載之,不知其為烏有先生也。」此後,論者從李岩的籍貫、家世及其在杞縣舉義的事跡等方面作了考察後認為李岩確無其人。證據之一是:除《豫變紀略》的作者、「距杞僅百餘里」的鄭廉否認李岩外,清初河南《杞縣志》、《開封府志》的纂修者也否認杞縣有李岩其人;第二,李精白不是杞縣人,而是穎州(今安徽阜陽)人。無論是在做官、還是削職之後,其均未遷居杞縣;第三,李岩不是李精白之子。這一點,在《杞縣志》和《潁州府志》中均有記載;第四,李岩在杞縣勸賑舉義的事跡,也屬虛構。因檢諸史乘,崇禎時的杞縣知縣,從四年至十三年間未有一個姓宋的;其間的杞縣知縣,並非有人死難,杞縣城也從未為義軍攻破。那麼,為什麼這么多的野史、筆記、小說,甚至包括《明史》的纂修者在內,都眾口一辭地把李岩說成是杞縣人,是李精白之子呢?論者又進一步認為,這首先是明末統治者為仇視、誣蔑農民起義軍的需要而捏造的。因李岩為自成「謀主」,而李岩則是李精白之子,李精白為逆案中人,海內之所切齒,故一聞有李氏從賊者,皆曰:「此必李精白之子也」。從此,「以訛傳訛,遂登史策」。其次,抬出李岩,實為貶詆李自成,其始作俑者是西吳懶道人《剿闖小史》。實質上,早期傳說中的「李公子」,即李自成本人。《剿闖小史》創造出「李岩事跡」後,為統治者所認可,即通過各種渠道滲進史籍,《明史》纂修時,正值清初文字獄鍛煉的高潮,自然沒有人矯枉,「李岩」就從本無其人,成了確有其人。

在明末的歷史上,有兩個婦女的事跡行蹤,特別引人注目,至今還吸引著研究者們的興趣。一個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之愛姬陳圓圓,另一個便是明末農民起義高級將領李岩之妻紅娘子。

最早對紅娘子作過一番研究,並認定紅娘子確有其人的是郭沫若。他在1944年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引用《明史·李自成傳》中的記載:「會繩妓紅娘子反,擄信,強委身焉」,說的是江湖賣藝的雜技演員紅娘子造反後,看中了杞縣舉人李信(岩),一定要嫁給他。李岩開始放不下舉人公子的架子,不肯就範,在被迫做新郎後又逃跑,被官府抓進監獄。紅娘子率領杞縣飢民,攻破杞縣城,把李岩救了出來,結為夫婦,又勸李岩投奔李自成。這個故事頗有戲劇性,因此使郭沫若一直念念不忘,想改為歷史劇。三年後,他在《關於李岩》一文中還提到,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對李岩和紅娘子逸事的敘述,「頗引起讀者的注意」。後來他又在無名氏的《檮杌近志》和吳梅村的《鹿樵紀聞》中發現了有關李岩和紅娘子的一些記載,內容與《明史》中所述無甚出入。因此,他認為《明史》中的記載可能就是根據吳梅村等人的著作寫成的。

解放以來的研究證明,繩妓紅娘子破杞縣城救李岩的故事,確實如郭沫若所言,最初見於吳梅村的《綏寇紀略》(即《鹿樵紀聞》)。吳梅村是明清之際的大詩人,聲望很高,他的《綏寇紀略》成書又較早,故此故事影響較大。稍後,戴笠的《懷陵流寇始終錄》、馮蘇的《見聞隨筆》、毛奇齡的《後鑒錄》中都採用這一故事。有人認為,《明史》中的《流賊傳》系毛奇齡主稿,他根據《綏寇紀略》等書,將這一故事寫入了《明史·李自成傳》。《明史》在官修史書中較受推崇,這個故事也就流傳很廣了。

明史專家謝國楨,也主張紅娘子確有其人,寫有《紅娘子與卦子陳四》一文,引用了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中的有關紅娘子記載。在他編的《明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中,收集了毛奇齡的《後鑒錄》。該書稱紅娘子為「踏繩妓也」。上述史料均為郭沫若當年所未見,但內容與《明史》中的記載也沒有什麼出入。所有這些記載,有一點是共同的:有關紅娘子的事跡,都與李岩緊密相聯而不可分,講的都是紅娘子破杞縣城救李岩這件事。

前幾年,史學界對是否有李岩其人,進行過熱烈的討論。顧誠在《李岩質疑》(《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中認為,李岩不過是某些人虛構出來的「烏有先生」。李岩其人其事,在他家鄉河南地方史料及父老的口碑中並不存在,當年,鄭廉在《豫變紀略》中,就矢口否認杞縣有李岩其人。此外,康熙《杞縣志》中,還專門附有一篇《李公子辨》,否認李岩是明代大學士李精白之子,否認有舉人李岩的存在。據此,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認為,紅娘子破杞縣救李岩出獄「絕無其事」,「這個故事是一個虛構的傳說」。

有些研究者認為,李岩雖不是李精白之子,也不是河南杞縣的舉人,但不等於無其人和其事。因為從當時保存下來的塘報及一些在京目擊者的記載看,李自成農民軍中確有一個被稱為「李公子」的擔任都督的李岩存在。但認為即使李岩確有其人,而紅娘子破城相救之說仍不可信。因為查乾隆《杞縣志》,在崇禎年間,從未發生過飢民攻破縣城殺死知縣的記載。此外,許多記載有李岩事跡的史籍,都不提紅娘子。

在《綏寇紀略》等書中,有關紅娘子的身世和起事始末,都語焉不詳。我們至今連她姓什麼,都還不知道。僅知道她是一個「踏繩妓」,走江湖的雜技表演者。所稱「紅娘子」,恐系以穿紅色衣為標志。這在明末農民起義中也並非無線索可尋。因此,有些研究者認為,紅娘子率領的大概是一支白蓮教起義軍,因為身穿紅衣,被稱為紅娘子。

紅娘子的最後結局,同李岩一樣,也是一個謎,按《永昌演義》中的說法,紅娘子後來成了白蓮教首領,在李岩死後,還見過出家當了和尚的李自成。當然,這只是小說家言,而不是歷史了。

關於有無李岩和紅娘子的爭論,至今還在繼續。顧誠在1984年出版的《明末農民戰爭史》一書中,重申了他的並無李岩其人的觀點。而謝承仁在《李自成新傳》(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一書中,則認為李岩確有其人。這兩部書,都是研究李自成農民軍的力作。究竟孰是孰非,只好留待專家們作出進一步的回答了。

D. 電視劇《櫻桃》裡面的李岩是誰

姓名:王亮 籍貫:北京 現居:北京-宣武區 生日:1999年4月9日 星座:白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55cm(成長中) 體重:43.2kg (成長中) 王亮的座右銘:先做好人,再演好戲。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王亮最喜愛的顏色:紅色 王亮個人愛好:武術、京劇 、看書、騎馬、滑板、剪紙、做模愛玩:汽車\飛機\火箭\大炮 在張藝謀為慶祝嘎納電影節60周年獻禮片《看電影》中飾男一號中國男孩;07年北京春晚演黎明的小時候,參加過 <非常6 +1> ...... 2012年《櫻桃》電視劇中飾演李岩

E. 櫻桃紅之袖珍媽媽裡面李岩的扮演者是

王亮

F. 李岩與紅娘子是否是真實的

明代崇禎末年,河南地區連續遭受水旱蝗災。官府的橫征暴斂,官僚地主的殘酷剝削,逼得老百姓無法生活,只得四處逃難,流離失所。中州大地餓殍滿路,到處是一片蕭條荒涼的悲慘景象。此時,由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河南,大批困於飢寒的農民蜂擁參加了起義軍,反抗的烈火燃遍了中州平原。行俠好義的女藝人紅娘子,團結和組織了一批雜技藝人與貧苦農民,在河南信陽雞公山起義。在紅娘子率領下,起義軍誅殺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焚毀官府,破獄放囚,打開糧倉,賑濟飢民,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紅娘子起義軍聲威大振。 史書記載有「繩技紅娘子亂河南」、「紅娘子賊起」、「中州時討紅娘子賊」等史實。說明紅娘子確實是有一大批群眾擁護的一支起義軍的首領。 紅娘子是河南人,但原籍何處,鄉居何里,並沒有明確記載。她從小跟隨藝人們流浪街頭,走馬賣藝。史書稱她是「繩技紅娘子」,就是耍雜技賣藝的女演員(類似走鋼絲的演員),紅娘子乃因發也賣藝時身著紅裝而得名。她聰明勇敢、勤奮好學,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在流動賣藝的過程中,她耳聞目睹了當時的種種黑暗現象,受盡了官府、地痞的侮辱、蹂躪和迫害,這形成了她倔強反抗的性格。在這艱難困苦的環境里,她敢於跟黑暗的統治勢力進行斗爭,處處幫助受苦的人們,成為明末一位行俠仗義的俠女。 河南杞縣有個舉人,名叫李信,家道也算殷富,為了也仗義疏財,能文能武,曾拿出糧米救濟飢民,所以在鄉里中享有很高的德譽。當紅娘子率起義軍第一次攻打杞縣時,得到了李信的大力協助,因而紅娘子對他十分敬重,隨後兩相景慕,兩情相願,結為伉儷。但是,李信當只是地主階級的一個慈善家,有同情人民的一面,卻沒有完全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來,所以他不辭而別,離開了紅娘子的隊伍。然而統治者並不容忍他的樂義好施和同情「叛賊」的行為,因而當李信回到家裡之時,官府便以「謀叛」罪逮捕了他,並投進監獄。紅娘子得到消息後,隨即帶領義軍第二次攻打杞縣,並一鼓攻破縣城,殺了貪臟的縣官,打開監獄,救出李信和被關的其他人,開倉放糧後,一把火燒了縣衙。然後,紅娘子和李信商量,一起投奔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從此,李信更名為李岩。 紅娘子和李岩的才能與表現,深得李自成的器重。紅娘子成為李自成起義軍的一員女將,她帶兵打仗,屢建功績,已經由一個行俠好義的好藝人,變成一個反抗封建禮教和封建統治的巾幗英雄和女中英豪了。她的丈夫李岩也成了李自成的高級參謀和得力將領。他為李自成出謀劃策,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並幫助李自成整頓軍隊,加強紀律,實行仁義的措施。對發展和壯大農民起義隊伍,增強戰鬥力,起了重要作用。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在李自成的英明領導下,農民起義軍攻克了北京,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今景山公園),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宣告滅亡。 封建社會是儒家禮教統治的時代,重田輕女,視婦女為「小人」,社會地位很低,對婦女的英雄業績本來就記載不多,對統治者的叛逆者更是隱而不書。紅娘子和唐賽兒一樣,都是記載廖廖,語焉不詳。所以紅娘子還有些什麼事跡和最終是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正因為如此,便有人懷疑她的存在,不能說不是傳統的偏見。 但是,歷史是抹不掉的,紅娘子的英雄故事還是被流傳下來,不斷為人們所頌揚,而且將繼續流傳下去,成為中國婦女的驕傲!

G. 明末大將李岩其人其事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3月,中原大地上一片刀光劍影。首先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攻佔了西安後,一路摧枯拉朽,經山西,出居庸關,居高臨下攻下了北京城,明王朝宣告滅亡;其次是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打開了東北的大門,引清兵入關,鎮壓了明末農民起義軍,滿族貴族建立了清王朝,使得中國歷史翻開了清初的一頁。封建文人在劫餘亂後,紛紛著述,開始了對明末歷史的追述和研究。這些封建文人,或直筆,或增飾、或以聞傳訛、或相互抵牾,終於留下了諸多疑案。關於大順軍李岩其人,即因史籍記載的不同,300多年來,域以為「子虛烏有」,或以為確有其人,眾說不一。

持肯定意見者認為,諸多正史、野史、筆記、小說,都比較一致地肯定,李岩原名李信,河南杞縣舉人,是魏忠賢黨羽、明朝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崇禎時,因魏忠賢案,李精白入獄判刑,李岩即家居未仕,人稱李公子。時值河南大旱,災民惶惶呼救,李岩遂力勸杞縣府宋知縣停徵賑濟,又出栗賑災,被誣下獄。後又被災民攻破縣城,劫獄後,殺知縣,逼上樑山,投奔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用為謀主,賜名李岩。

關於李岩投奔李自成起義軍一事,無名氏《檮杌近志》有傳奇式的記載,不妨迻錄於此:「崇禎末,流寇四起,繩妓紅娘子亂河南,虜杞縣舉人李信去,強委身之。信不從,逃歸。有司疑信,執下獄。紅娘子來救,城中民應之,信仍歸紅娘子。遂與李自成約為兄弟,決意為逆。李信妻湯氏勸不聽,縊於樓,面色如生,不知何時死。」李岩入李自成軍後,曾薦河南盧氏舉人牛金星,牛又薦舉陰陽先生宋獻策。李岩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攻下北京後,又派兵保護明懿安太後和河南狀元劉理順,藉以穩定社會秩序和收買人心。其最後被殺,是牛金星讒言的結果。

史家們認為,上述史籍的作者,大多是治學嚴謹、頗有影響的學者,如顧炎武,他在《明季北略》中也肯定了李岩其人其事,他的記載應該說是可信的;又如《明史》,亦應視為信史,記載李信入伙李自成起義事也頗為細。這是其一;其次,上述史籍的成書時間,大多是在清順治和康熙年間,距大順軍的失敗時間不遠,作者完全有條件廣泛接觸當時曾親歷其事、親見親聞的當事人,故李岩確有其人,應是可信的。近人郭沫若、範文瀾等均持這一觀點。

持不同意見、最早提出此案的是清初學者鄭廉。他在《豫變紀略》中說:「杞縣李岩,則並無其人矣。予家距杞僅百里,知交甚夥,豈無見聞?即不幸而陷賊者,亦未聞賊中有李將軍杞縣人。不知《明季遺聞》何所據而為此也。而《流寇志》諸書皆載之,不知其為烏有先生也。」此後,論者從李岩的籍貫、家世及其在杞縣舉義的事跡等方面作了考察後認為李岩確無其人。證據之一是:除《豫變紀略》的作者、「距杞僅百餘里」的鄭廉否認李岩外,清初河南《杞縣志》、《開封府志》的纂修者也否認杞縣有李岩其人;第二,李精白不是杞縣人,而是穎州(今安徽阜陽)人。無論是在做官、還是削職之後,其均未遷居杞縣;第三,李岩不是李精白之子。這一點,在《杞縣志》和《潁州府志》中均有記載;第四,李岩在杞縣勸賑舉義的事跡,也屬虛構。因檢諸史乘,崇禎時的杞縣知縣,從四年至十三年間未有一個姓宋的;其間的杞縣知縣,並非有人死難,杞縣城也從未為義軍攻破。那麼,為什麼這么多的野史、筆記、小說,甚至包括《明史》的纂修者在內,都眾口一辭地把李岩說成是杞縣人,是李精白之子呢?論者又進一步認為,這首先是明末統治者為仇視、誣蔑農民起義軍的需要而捏造的。因李岩為自成「謀主」,而李岩則是李精白之子,李精白為逆案中人,海內之所切齒,故一聞有李氏從賊者,皆曰:「此必李精白之子也」。從此,「以訛傳訛,遂登史策」。其次,抬出李岩,實為貶詆李自成,其始作俑者是西吳懶道人《剿闖小史》。實質上,早期傳說中的「李公子」,即李自成本人。《剿闖小史》創造出「李岩事跡」後,為統治者所認可,即通過各種渠道滲進史籍,《明史》纂修時,正值清初文字獄鍛煉的高潮,自然沒有人矯枉,「李岩」就從本無其人,成了確有其人。

在明末的歷史上,有兩個婦女的事跡行蹤,特別引人注目,至今還吸引著研究者們的興趣。一個是「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之愛姬陳圓圓,另一個便是明末農民起義高級將領李岩之妻紅娘子。

最早對紅娘子作過一番研究,並認定紅娘子確有其人的是郭沫若。他在1944年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引用《明史·李自成傳》中的記載:「會繩妓紅娘子反,擄信,強委身焉」,說的是江湖賣藝的雜技演員紅娘子造反後,看中了杞縣舉人李信(岩),一定要嫁給他。李岩開始放不下舉人公子的架子,不肯就範,在被迫做新郎後又逃跑,被官府抓進監獄。紅娘子率領杞縣飢民,攻破杞縣城,把李岩救了出來,結為夫婦,又勸李岩投奔李自成。這個故事頗有戲劇性,因此使郭沫若一直念念不忘,想改為歷史劇。三年後,他在《關於李岩》一文中還提到,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對李岩和紅娘子逸事的敘述,「頗引起讀者的注意」。後來他又在無名氏的《檮杌近志》和吳梅村的《鹿樵紀聞》中發現了有關李岩和紅娘子的一些記載,內容與《明史》中所述無甚出入。因此,他認為《明史》中的記載可能就是根據吳梅村等人的著作寫成的。

解放以來的研究證明,繩妓紅娘子破杞縣城救李岩的故事,確實如郭沫若所言,最初見於吳梅村的《綏寇紀略》(即《鹿樵紀聞》)。吳梅村是明清之際的大詩人,聲望很高,他的《綏寇紀略》成書又較早,故此故事影響較大。稍後,戴笠的《懷陵流寇始終錄》、馮蘇的《見聞隨筆》、毛奇齡的《後鑒錄》中都採用這一故事。有人認為,《明史》中的《流賊傳》系毛奇齡主稿,他根據《綏寇紀略》等書,將這一故事寫入了《明史·李自成傳》。《明史》在官修史書中較受推崇,這個故事也就流傳很廣了。

明史專家謝國楨,也主張紅娘子確有其人,寫有《紅娘子與卦子陳四》一文,引用了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中的有關紅娘子記載。在他編的《明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中,收集了毛奇齡的《後鑒錄》。該書稱紅娘子為「踏繩妓也」。上述史料均為郭沫若當年所未見,但內容與《明史》中的記載也沒有什麼出入。所有這些記載,有一點是共同的:有關紅娘子的事跡,都與李岩緊密相聯而不可分,講的都是紅娘子破杞縣城救李岩這件事。

前幾年,史學界對是否有李岩其人,進行過熱烈的討論。顧誠在《李岩質疑》(《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中認為,李岩不過是某些人虛構出來的「烏有先生」。李岩其人其事,在他家鄉河南地方史料及父老的口碑中並不存在,當年,鄭廉在《豫變紀略》中,就矢口否認杞縣有李岩其人。此外,康熙《杞縣志》中,還專門附有一篇《李公子辨》,否認李岩是明代大學士李精白之子,否認有舉人李岩的存在。據此,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認為,紅娘子破杞縣救李岩出獄「絕無其事」,「這個故事是一個虛構的傳說」。

有些研究者認為,李岩雖不是李精白之子,也不是河南杞縣的舉人,但不等於無其人和其事。因為從當時保存下來的塘報及一些在京目擊者的記載看,李自成農民軍中確有一個被稱為「李公子」的擔任都督的李岩存在。但認為即使李岩確有其人,而紅娘子破城相救之說仍不可信。因為查乾隆《杞縣志》,在崇禎年間,從未發生過飢民攻破縣城殺死知縣的記載。此外,許多記載有李岩事跡的史籍,都不提紅娘子。

在《綏寇紀略》等書中,有關紅娘子的身世和起事始末,都語焉不詳。我們至今連她姓什麼,都還不知道。僅知道她是一個「踏繩妓」,走江湖的雜技表演者。所稱「紅娘子」,恐系以穿紅色衣為標志。這在明末農民起義中也並非無線索可尋。因此,有些研究者認為,紅娘子率領的大概是一支白蓮教起義軍,因為身穿紅衣,被稱為紅娘子。

紅娘子的最後結局,同李岩一樣,也是一個謎,按《永昌演義》中的說法,紅娘子後來成了白蓮教首領,在李岩死後,還見過出家當了和尚的李自成。當然,這只是小說家言,而不是歷史了。

關於有無李岩和紅娘子的爭論,至今還在繼續。顧誠在1984年出版的《明末農民戰爭史》一書中,重申了他的並無李岩其人的觀點。而謝承仁在《李自成新傳》(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一書中,則認為李岩確有其人。這兩部書,都是研究李自成農民軍的力作。究竟孰是孰非,只好留待專家們作出進一步的回答了。

H. 電視劇《櫻桃》李岩扮演者是誰

姓名:王亮(WangLiang) 籍貫:北京 現居:北京-宣武區 生日:1999年4月9日 星座:白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55cm(成長中) 體重:43.2kg (成長中) 王亮的座右銘:先做好人,再演好戲。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王亮最喜愛的顏色:紅色 王亮個人愛好:武術、京劇 、看書、騎馬、滑板、剪紙、做模愛玩:汽車\飛機\火箭\大炮 在張藝謀為慶祝嘎納電影節60周年獻禮片《看電影》中飾男一號中國男孩;07年北京春晚演黎明的小時候,參加過 <非常6 +1> ......2012年《櫻桃》電視劇中飾演李岩 2011年《建黨偉業》中飾演報童 2011年《浪漫向左婚姻往右》飾演范天宇 全家福 劇照
2010年《葉落長安》飾演8到12歲東京 2010年《我和我的小姨》又名《風車》飾演小曉強、 2010年《愛在蒼茫大地》飾演小聞明遠 2010年《8090向前沖》飾演石頭 2010年 《誰來伺候媽》飾演羅虎 2010年《全家福》飾演 大勇(幼年) 2010年《我的三個母親》中飾演小大山 2009年《不離不棄》中飾演 林林
尚敬導演百集情景喜劇《無敵三腳貓》主演小金魚; 膠片電影《代課老師》中飾張喆(男一號), 膠片電影《四個丘比特》中飾張志遠; 電影《空巢里的孩子》中飾男一號北京; 電影《塵歸》中飾男一號小寶; 王小帥電影《左右》中飾白血病患者; 王文傑導演《北方有佳人》中飾王子健; 黃健中導演《大風歌》中飾小男一號漢文帝劉恆小時候; 情景劇《電腦娃娃》里《真相大白》中扮演表哥; 李小龍導演《城裡城外》中飾二排長林解放; 郭靖宇導演《美麗人生》飾小范陽; 方剛亮導演《幸福像花兒一樣2》(又名《桃花燦爛》)主演斌斌;
劇集劇照(16張)陳武健導演《再婚的女人》主演濤濤; 烏蘭塔娜導演電視劇《暖春》主演小三; 安戰軍導演《將門風雲》飾小和平; 徐慶東導演《無限生機》(又名急診室風波)中飾患者浩浩; 《蒙子歷險記》中飾小順子; 《全托寶貝秀》中飾主演可愛寶貝 《野百合也有春天》飾小蘇征; 《女人不哭》中飾小海天; 《海之淚》中飾小男一號小童,榮獲長春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展映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