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萬曆為什麼對張居正鞭屍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下巴高的圖片 2025-07-10 15:21:51
歐美影院動態圖片 2025-07-10 15:11:16
帶邊框圖片素材 2025-07-10 15:03:35

萬曆為什麼對張居正鞭屍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7 14:03:19

Ⅰ 張居正死後,為何會被自己的學生抄家鞭屍

萬曆帝和她的母後都不太信任張居正。萬曆帝雖然對老師張居正有感恩之情,但是張居正過於干預朝政,讓萬曆帝心裡極不舒服。正是張居正對於政權戀戀不舍,對權力幾乎病態的嗜好讓萬曆帝心中對他厭惡超過了對他的喜歡。

Ⅱ 張居正做了什麼事情,為何他死後萬曆皇帝還想要開棺鞭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居正首先實施「清丈土地」的措施,搞清楚真實的地畝情況,避免豪強地主的瞞報,是解決財稅問題的基礎。不過,由此也引發了很大的矛盾,很多官員認為張居正這樣做,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連海瑞等人也認為是下策。而因為動了很多豪強地主的乳酪,他們反抗非常激烈。

但是張居正並沒有動搖決心,反而堅定地實施了下去。

在清丈土地的基礎上,張居正實行了財稅收取的「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好處是,讓「丁」和「畝」更加貼近,同時把賦役整合起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效而且影響深遠的財稅收取辦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Ⅲ 內閣首輔張居正為國盡心盡力,為何死後差點被開棺鞭屍呢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總共傳了十六位皇帝,立國二百七十六年。皇位傳到朱翊鈞時明朝已步入暮年,朱翊鈞就是明神宗,年號萬曆,我們也叫他萬曆帝。有這么一句話「明實亡於萬曆」,可見萬曆皇帝當政時國家並不太平,在萬曆皇帝駕崩僅僅二十四年後明朝就滅亡了。不過雖然萬曆年間已經到了明朝末年,但在萬曆初年明朝還是呈現出一番中興景象的,這得歸功於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萬曆前期擔任內閣首輔,開創了「萬曆新政」,使得明朝有了中興的趨勢,可惜在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了,按道理萬曆皇帝應該很感謝張居正才對,但是張居正逝世僅僅四天後他所舉薦的潘晟就被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這標志著張居正失寵,萬曆皇帝下令下令抄其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就連已經下葬的張居正都差點被開棺鞭屍,這是為什麼呢?




張居正為官一生,雖有過錯,但掩蓋不了他的功勞,沒有張居正的改革可能明朝就真的亡於萬曆年間了。而張居正位極人臣,所犯的過錯無非就是貪權,但是在皇帝心中,誰與自己爭權誰就得死。縱使你再偉大,等到皇帝羽翼豐滿也會找你秋後算賬。

明神宗朱翊鈞繼位時僅僅十歲,一個十歲的小皇帝自然是不能親政的,所以內閣首輔張居正大權在握,皇帝只是個擺設。在萬曆前十年裡,張居正可謂是風光至極,根本沒把小皇帝放在眼裡,試問哪一個皇帝能容忍臣子騎到自己的頭上?雖然萬曆皇帝在張居正生前一直隱忍不發,但是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了,在張居正去世後萬曆自然就要挑張居正的刺了。

Ⅳ 張居正究竟做了什麼,為什麼他死後會被抄家鞭屍

在萬曆年間有個這樣的人物,但准確來說這個人物是在嘉靖年間出現,經歷了嘉靖、隆慶以及萬曆三朝,同時這個人不僅是隆慶皇帝的老師,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隨著嘉靖帝的駕崩,以及後來隆慶帝的離世,萬曆在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因為祖制被匆匆送上了皇帝這個九五之尊的寶座。在起初,萬曆帝對於皇帝的認識僅僅是出於「拿」的理解,因為從他小時候的印象來說,自己的皇爺爺,以及自己的父皇,好像在眾人中總是說一不二,擁有著無上的權威,在這個諾大的明朝中也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想拿什麼就拿什麼。

雖然有些學者對於萬曆抄張居正的家中有著自己一套的解釋(他們認為萬曆之所以會抄張家,也源於皇帝身上小市民的血統,愛佔便宜的血統「萬曆帝的外公家在嫁入皇族前不過是市井小民,其外公就貪婪的個性」),但畢竟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Ⅳ 明朝第一相張居正如何當上首輔死後為何被萬曆皇帝鞭屍呢

張居正被後世人們譽為明朝的一代名相,主要是因為他在當朝所推行的改革延長了大明60年的壽命。事實上張居正極為好色、生活奢侈,可以說為人品行豪無可取之處,而且因為他對年幼的萬曆皇帝過於嚴格,最終連去世都沒落得好名聲。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出了這么樣的一個聲音,那是何等的刺耳,特別是又當著這些陪讀老師,還有宮女太監這些人的面,直接就指出了皇帝的錯誤,可以說這給他往年的凄慘埋下了種子。

Ⅵ 萬曆為什麼對張居正鞭屍

因為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貪贓,而潘晟是張居正推薦的,所以萬曆對張居正鞭屍

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貪贓,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張居正生前所薦,他的下台,標明了張居正的失寵。言官也把矛頭指向張居正。

神宗於是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

張居正的貢獻:

萬曆十年,隨著清丈田畝工作的完成和一條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財政狀況有了進一步的好轉。這時太僕寺存銀多達四百萬兩,加上太倉存銀,總數約達七八百萬兩。太倉的存糧也可支十年之用。二月,張居正上疏請求免除自隆慶元年至萬曆七年間各省積欠錢糧。

另外,張居正還反對傳統的「重農輕商」觀念,認為應該農商並重,並提出「省征發,以厚農而資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的主張。

因此他也反對隨意增加商稅,侵犯商人利益。這些做法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緩和了一觸即發的階級矛盾,對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Ⅶ 萬曆為什麼要對張居正抄家鞭屍呢

萬曆皇帝九歲登基時,因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李太後便安排萬曆皇帝拜張居正為師,並輔佐朝政,張居正為當時的內閣首輔。內閣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也就是皇帝的秘書處,朝廷上的一切奏摺,內閣需草擬一個初步意見,朱元璋進行最後的批改,也叫作批紅。

到萬曆皇帝一朝,內閣組長由張居正擔任,張居正所帶領的內閣將奏章草擬一個意見後,由於皇帝年幼,無法進行批紅,導致張居正的草擬意見直接由太監馮保蓋章,當時的朝政由張居正、太監馮保,李太後三人把持,朝政上的事基本由張居正做主,可以說大權獨攬。

張居正曾對萬曆皇帝傾注了心血,他也一直在盡力輔佐萬曆皇帝,可是在萬曆皇帝心目中,張居正不過是一個約束自己的老頭,不讓他有任何的政治自由,所以即便萬曆皇帝小時候不敢拿張居正怎麼樣,卻早已對張居正懷恨在心。張居正一直主張改革,而且為了改革他不惜得罪眾人,他始終認為萬曆皇帝是支持他的,其實萬曆皇帝對於他越權的行為很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