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所得稅,年終獎計算問題,具體如圖
一、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國稅發[2005]9號文件基本規定是:「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二、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三、這里我們以一個示例進行計算演示: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3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四、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
例一:趙某2013年1月工資5000,年終獎24000,無其它收入。
趙某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3500)*3%=45元
趙某年終獎(24000)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
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趙某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0%-105=2295元。
趙某2013年1月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340元。
五、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不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後的數額。
例二:錢某2013年1月工資2000,年終獎24000,無其它收入。
錢某當月工資2000元,未超過費用扣除標准3500元,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錢某2013年1月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為3500-2000=1500元。
錢某年終獎24000元,先減除「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1500元)」,225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
22500除以12個月,即:22500/12=1875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錢某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500)*10%-105=2145元。
錢某2013年1月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145元。
六、員工一個年度在兩個以上單位工作過,只能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年終獎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納稅人可以自由選擇採用該計稅辦法的時間和發放單位計算。
該條款的要點是:
1,一個員工2013年1月發放的年終獎適用了除以12找稅率的優惠計算政策,2013年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適用了。
2,一個員工一年一次,在兩處以上取得年終獎,也只能適用一次。
3,員工即使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也可以適用一次。
例三:孫某2012年1-3月在石油企業工作,2012年4-8月跳槽到電信企業,2012年9月至今跳槽到房地產企業工作,
如果孫某2012年12月在房地產企業取得工資5000,年終獎24000,其它無收入,雖然錢某隻2012年在房地產企業工作4個月,但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與例一趙某相同,即當月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5,年終獎部分也是除12找稅率,應繳納個稅2295元。
房地產企業計提年終獎時,計提、發放會計處理同例一。
七、員工同一月份在兩個以上單位取得年終獎,可以選擇一個單位的一次性獎金按照國稅發[2005]9號文件優惠辦法計算,從另一單位取得的年終獎合並到當月工資薪金項目繳稅。
國稅發[2005]9號文件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如果同一個人同月在兩個企業都取得了年終一次性獎金,納稅人在自行申報時,不可以將這兩項獎金合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一次性獎金的政策;對該個人按規定只能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優惠演算法。
例四:李某2013年1月工資5000,取得本企業發放的年終獎24000元,另取得兼職單位發放的年終獎6000元,無其它收入。
李某本企業年終獎(24000)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李某本企業年終獎24000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24000*10%-105=2295元。
李某取得的兼職單位發放6000元年終獎應合並到李某當月工資薪金中計算繳納。如果兼職單位按發放年終獎計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6000*3%=180元。
李某在本企業取得工資5000元,本企業代扣代繳(5000-3500)*3%-=45元個人所得稅。
年終匯算清繳,李某工資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 6000-3500)*20%-555=945元
八、網上有個人所得稅計算器,你可以自己試一試
『貳』 年終獎優惠政策有哪些
1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
2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財稅〔2018〕1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現將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銜接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全年一次性獎金、中央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的政策
(一)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中央企業負責人取得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央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118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參照本通知第一條第(一)項執行;2022年1月1日之後的政策另行明確。
二、關於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政策
(一)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以下簡稱股權激勵),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票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第四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的相關條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合並按本通知第二條第(一)項規定計算納稅。
(三)2022年1月1日之後的股權激勵政策另行明確。
三、關於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的政策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後,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四、關於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政策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符合《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定的,不並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其中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死亡後,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余額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五、關於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政策
(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二)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三)個人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計算納稅。
六、關於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的政策
單位按低於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二條規定的,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差價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於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七、關於外籍個人有關津補貼的政策
(一)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1994〕2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籍個人取得有關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54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籍個人取得港澳地區住房等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4〕29號)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外籍個人一經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二)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應按規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八、除上述銜接事項外,其他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繼續按照原文件規定執行。
九、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下列文件或文件條款同時廢止:
(一)《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第一條;
(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第四條第(一)項;
(三)《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三條;
(四)《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第三條第1項和第3項;
(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認購股票等有價證券而從僱主取得折扣或補貼收入有關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9號);
(六)《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保險企業營銷員(非雇員)取得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3號);
(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
(八)《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企業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77號);
(九)《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第二條;
(十)《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6〕454號);
(十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6〕902號)第七條、第八條;
(十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央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118號)第一條;
(十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號)第二條;
(十四)《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5號)。
附件: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18年12月27日
『叄』 你拿過最高的年終獎是多少詳細說明
我拿過最高的年終獎是1萬左右。這是我工作以來拿的最多的一次年終獎。
『肆』 沒有年終獎,日本人為什麼還會期待公司年會
這是階級分明的日本社會里極其有限的可以暫時放下級別的場合。
財經天下(ID:cjtxzk)文|沐蘭
編輯|周春林
插畫|晁春彬
轉眼間又是一年過去了。日本人只過元旦不過春節,於是11月底便開始醞釀著過年的氣氛,商家更是卯足力氣大力推銷。那麼,歲末年初什麼廣告最常見?不是促銷打折,也不是煙酒禮品,而是葯:腸胃葯、護肝葯、解除頭痛的葯、迅速提神的口服液??因為從日歷翻到12月的那一天開始,日本的公司人就要醉醺醺地喝上一個月的酒!
就像中國公司要吃「團年飯」「尾牙」,日本也有「忘年會」,而且不止一場。各個部門,關系好的同事,重要不重要的客戶,同鄉同學同好??各種人際關系的組合都要在12月里好好喝一場。喝醉了才是名副其實的「忘年會」――這一年好與不好都要忘掉,才能迎接新的一年。
據說在日本的古代,天皇等貴族每到年底都聚在一起寫詩,因為寫得太開心簡直忘記一切,所以起名叫「忘年」。老百姓一聽,喲,這么高興,那咱們也得「忘年」一下!可是,老百姓不會寫詩怎麼辦?怎麼能聚在一起還特別開心呢?那就喝酒吧。喝到醉醺醺,啥都忘干凈。「忘年會」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一到年底,日本所有的餐廳也都推出各種忘年會套餐。重要的不是吃什麼菜,而是在套餐中包含了不限量的酒水。不過,精明的商家也一致地把晚上劃分出兩個時間段,一般兩到三個小時一場。喝完請君離開,下一批客人還等著就座。
我剛參加了EMBA東京校友會的忘年會,組織者包下了一個手工啤酒的小酒館。老闆把所有座位都拆了,大家圍著桌子站著喝才勉強把所有人都塞進酒館里。食物一大盤一大盤地放在旁邊,啤酒不限量。平時味道頗好的餐飲此時也完全失去了水準,不過大家都只顧著喝酒,根本嘗不出味道的好壞。增加收入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我懷疑日本餐飲業全年的利潤都來自這一個月的忘年會。
最神奇的是,我們的時間段一到,店家就毫不客氣地下逐客令:五分鍾內必須離開。一改日本服務業的禮貌,所有服務員都停止工作,筆直站成一排督促我們離開,還不斷強調:必須在五分鍾內全部離開!因為他們要用十分鍾清理布置場地,迎接下一批客人。我們一群人手忙腳亂,連大衣都來不及穿好就倉皇地被趕到了路邊。
不過絕大多數人對此都毫無意見,因為不少人也需要在一個晚上趕兩場忘年會。畢竟,忘年會越多證明自己人緣越好。誰要是在12月里還得一個人回家,或者第二天上班時不是一臉宿醉未醒,那簡直就是最可憐的失敗者。
我卻是個非常不喜歡參加忘年會的例外。食物難吃,人多而雜,大家都像喝水一樣喝酒直到把自己灌醉。走在回家路上,幾乎每天都會在一向整潔的街道上看到嘔吐的痕跡,讓我非常厭惡。但,日本人簡直要愛死忘年會了,因為這是階級分明的日本社會里極其有限的可以暫時放下級別的場合。借著醉酒,指著老闆的鼻子破口大罵都可以。
我們公司就有位嬌小溫柔的女同事,每次忘年會喝醉以後罵老闆「八格牙路」,極其彪悍。去年的忘年會上,老闆端著酒杯敬她,誇她某某項目做得好,她一拍桌子打斷老闆的話,怒道:「給老娘閉嘴!甭說這些沒用的,直接給老娘加工資啊!」我當時就坐在她旁邊,看到這一幕簡直震驚得石化了。但我觀察了此後的這一年,工作中她還是對老闆畢恭畢敬,與同事正常友愛,老闆對她照舊該獎勵獎勵該指責指責,在忘年會上發生的一切都彷彿根本就不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有一點讓我不大喜歡日本的忘年會,就是沒有物質的實惠。咱們國內的尾牙絕大多數時候也吃得不好,但是有紅包拿啊,有抽獎啊!日本的忘年會大多沒有這些。我和一位中國朋友今年參加了特別高大上的一場忘年會,幾乎請了一個小型的室內交響樂團現場演奏,各種布置都是美輪美奐。大家都穿著晚禮服,觥籌交錯,言笑晏晏。快結束的時候,舉辦方的朋友得意地說這場年會花了巨額的預算。聽到那個驚人的數字之後,我和中國朋友異口同聲地撇著嘴用中文吐槽:哼,花這么多預算,也不知道安排個抽獎么?唉,還是國內的年會好啊!
日本有沒有獎勵員工去外地旅遊順便開年會的豪氣公司呢?當然有。但有一個很奇怪的儀式,就是要穿公司的制服,扯著公司的旗子,在地標性的風景或建築前合影表示到此一游。
我最近看到新鮮出爐的一張照片,就是一位朋友和他同事在著名溫泉舉辦忘年會後,特地穿上公司的制服,以富士山為背景拍攝的合影。為了拍到日出東方金色朝陽灑滿富士山積雪的山頭,我猜他們一大早出發才能趕到這絕妙的拍攝點,所以照片里一半的人完全是一臉睏倦,還有一半是宿醉後必須早起的苦大仇深。據說這張照片要作為重要資料發給未來一年的新老客戶,我估計客戶們從照片里是絕對感受不到他們的熱情與活力。
我的日本朋友也問我,中國的忘年會什麼樣子。他們模仿著轉動餐桌轉盤的手勢,問我是不是中國的忘年會有吃不完的美食。我說,首先,我們不叫忘年會,我們就叫年會。但是目的和意義跟日本差不多,就是一年到頭辛苦了,有錢沒錢大家都要聚在一起樂呵樂呵。
當然,中國五千年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什麼時候聚會都吃得特別好。那麼,怎麼突出年會的特別之處呢?這就是第二點差異了:我們的年會要有很多節目。很多有名的女明星也經常被邀請到年會現場。我還給同事展示了郭台銘摟著林志玲跳舞的照片。調皮的同事把郭先生的臉部圖像放滿整個手機屏幕,驚嘆地說:你看他的臉,多麼開心啊!我們的老闆沒好氣地說:要是讓我摟著女明星跳舞,我也會這么高興的。
為了刺激一下我的老闆,我又展示了阿里巴巴的年會照片。從白雪公主到邁克爾.傑克遜,連馬雲都這么不遺餘力地表演。所以中國的年會上,領導要身先士卒地與民同樂。說到這,我老闆的臉色已經不像剛才那麼開心了。我接著說,在中國的年會上,最重要的是老闆要發紅包,還有抽獎。今年騰訊的年會上,有員工中了40萬人民幣的大獎,這可是700萬日元啊!說到這里,我老闆已經聽不下去,直接發起一輪乾杯岔開了我的話題。
不過,沒有物質獎勵真的一點都不影響日本人參加忘年會的開心和熱情。尤其是,忘年會基本都是公司報銷。反正日本公司的稅高,與其交稅,不如年底給大家吃吃喝喝。每個人都是喝到末班地鐵回家,第二天宿醉未消地來公司,就不要指望大家能幹活了。連我的上司都直接跟我說:「不要跟我談工作,這個月我每天喝酒,大腦已經不能工作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元旦。而1月和12月一樣,還是每晚聚會喝酒,美其名曰「新年會」。難怪日本的財年結束是每年的4月。2月收拾心情,3月好好乾活,4月才能整理完上一年的工作和財務。
至於12月和1月,要留給日本人在沉醉中辭舊迎新。
(本欄目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原標題:醉里辭舊迎新)
【本文首刊於2018年1月8日出版的第149期《財經天下》周刊】
『伍』 國家年終獎規定
一、單位可以不發年終獎嗎?
雖然,我國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年終獎是企業必須發放的,但是其實對於是否應發年終獎、如何發放年終獎,還是有章可循的,簡而言之,即勞動合同有約定的,約定說了算;無約定但單位有規定的,規定說了算;既無約定也無規定,實行同工同酬。也就是說如果公司有約定的那就是必須發,如果約定了年終獎以各種理由不發的,那就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而且我們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約定的年終獎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不發是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法律依據如下: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其中獎金一項包括生產獎等。對於生產獎的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主要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無權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可見年終獎也是工資的一部分,如果勞動合同裡面有確定的年終獎數額,單位就應按時足額發放。
二、單位約定了年終獎不發如何維權?
我們需要注意應該看清楚勞動合同關於年終獎的條款,如果有異議的可以先同公司進行確認或者提出異議等。如果公司還是不承認年終獎或者壓著不發的,作為勞動者我們需要這樣維權:
1 、一旦發生爭議,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
2 、若發生爭議,勞動者應當注意留存相關證據,如勞動合同、工資支付憑證及用人單位有關年終獎發放的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陸』 平安保險公司有年終獎嗎有是怎麼給的我是做外勤的。
外勤屬於代理人制,與公司只是民事代理關系,並沒有勞動關系,所以不存在福利報酬形式的年終獎。但平安也會發所謂的季度獎。什麼是季度獎呢?就是在你平常賣保險的傭金裡面預先扣掉一部分(10%左右一般),然後你等你做完幾個月後,如果還在並且賣到了足夠多的保險(所謂轉正)後,就發你,如果你離開或者沒有能夠保住級別,一分錢都沒有,實際還是用你的錢在忽悠你。這就是所謂的「季度獎」。
『柒』 2021年,公務員事業單位真的取消年終獎了嗎
2021年公務員事業單位並沒有真正取消年終獎,只是暫停發放,因為之前中央出了一個文件是將一些不合理的獎項取消了,比如說項目獎,招商獎等等,而並沒有真正的取消,公務員正常所擁有的年終獎只是暫停發放而已,之後還會再發的。
(7)年終獎是什麼圖片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是指在各級政府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我國的國家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僕。
主要權利
編輯播報
1、獲得履行職責應具有的工作條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3、獲得工資報酬、享受福利、保險待遇;
4、參加培訓;
5、對機關工作和領導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
6、提出申訴和控告;
7、申請辭職;
8、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1]
履行義務
編輯播報
1、忠於憲法,模範遵守、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2、忠於國家,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3、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4、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5、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6、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法治,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
7、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8、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1]
法律地位
編輯播報
國家公務員
我國國家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主要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2006年,國家公務員法實施後,除行政機關外,中國共產黨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的工作人員也納入公務員隊伍,比如組織部、宣傳部、黨史研究室、文獻研究室等等。
公務員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務員在各種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綜合表現。公務員因其具有的雙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一方面,公務員是公民。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另一方面,公務員是國家的公務員。這一身份決定了公務員享有公務員的法律地位。
公務員的雙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往往會發生沖突。在發生某種法律責任的承擔時應當准確加以劃分。
『捌』 公司是如何發年終獎的
年終獎在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發放形式,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紅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紅,有的是「雙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獎金。但是企業在發放年終獎的時候考慮的並不簡單,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獎勵員工們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但也有一些企業發放年終獎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玖』 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有哪些
對於全年一次性獎金,本次政策不僅延續優惠,而且按照新個人所得稅法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年終獎適用新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也將降低納稅人的稅負。 同時,居民個人也可選擇將年終獎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照顧到了不同個體薪酬情況的適用稅率差異。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