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涼薯是什麼
涼薯又名豆薯,是豆科豆薯屬的草質藤本植物,長有碩大的塊莖,塊莖呈扁球狀,其肉質潔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熟食,並能加工製成沙葛粉。老熟塊根中澱粉含量較高,可提制澱粉。
2
涼薯的種類
涼薯按塊根形狀分為扁圓、扁球、紡錘形(或圓錐形)等。
按成熟期分為早熟、晚熟種。
早熟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較小,塊根膨大較早,生長期較短。塊根扁圓或紡錘形,皮薄,纖維少,單根重0.4~1千克,鮮食或炒食。
晚熟種:植株生長勢強,生長期長,塊根成熟較遲。塊根扁紡錘形或圓錐形,皮較厚,纖維多,澱粉含量高,水分較少,單根重1~1.5千克,大者可達5千克以上。適於加工制粉。
3
涼薯能生吃嗎
涼薯的可食部為其碩大的塊莖,含豐富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富含糖類、蛋白質,及一些礦物質、維生素等,肉質潔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在我國很多地方涼薯都是當做生吃的水果。
B. 涼薯是什麼瓜
涼薯不屬於瓜類,而是一種豆科植物的地下塊莖。
涼薯的學名為豆薯(英文名:Pachyrhizus erosus),是豆科豆薯屬的草質藤本植物。粗壯、纏繞、稍被毛,有時基部稍木質。總狀花序長15-30厘米,每節有花3-5朵;小苞片剛毛狀,早落;萼長9-11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花冠淺紫色或淡紅色,旗瓣近圓形;種子每莢8-10顆,近方形;根塊狀,紡錘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徑在20-30厘米左右,肉質。取其地下塊根供生食或蔬食,種子有劇毒,忌食,但可作防治蚜蟲的殺蟲劑。原產熱帶美洲,現廣布於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西南部各省常見栽培。
C. 土瓜是什麼,求圖片
土瓜圖片:
土瓜的學名為豆薯(英文名:Pachyrhizus erosus),是豆科豆薯屬的草質藤本植物。粗壯、纏繞、稍被毛,有時基部稍木質。
總狀花序長15-30厘米,每節有花3-5朵;小苞片剛毛狀,早落;萼長9-11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花冠淺紫色或淡紅色,旗瓣近圓形;種子每莢8-10顆,近方形;根塊狀,紡錘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徑在20-30厘米左右,肉質。
(3)涼薯圖片什麼種擴展閱讀
涼薯性喜高溫,種子發芽時需比一般豆科作物發芽需要的溫度高。植株在進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和累積同化養化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尤其在形成肉質根的期間,只有光照充足,才能豐產。涼薯對土壤的要求,以具有中等肥力,砂質壤土為好。
如在粘性土壤中栽培,則塊根的發育不良,外皮粗糙,纖維也多。而在砂質壤土中,結成的塊根大,肉質多,品質嫩。若土壤過於肥沃,常引起蔓葉徒長,肉質根反而長不大。
地瓜本身口感香甜,多汁,適宜炎熱的夏季食用,不僅能夠降溫解暑,還能夠清肝去火降燥。地瓜一般被視作水果,去皮洗凈後直接生吃,生地瓜肉質脆嫩,味甜,水分充足。作為蔬菜,可以講地瓜切成絲,加入米醋、白糖、香油等涼拌,不僅酸甜香脆,而且生津開胃、清心止渴的功能。
D. 我認為地瓜就是涼薯,而不是紅薯。那麼地瓜也不是薯類的統稱或俗稱。求專家指正。
地瓜在不同地方指的是不同作物,甚至不是農作物,北方把紅薯叫做地瓜,而南方叫的地瓜,不是紅薯,四川人說的地瓜,是另一種作物,北方沒有,下圖是四川人說的地瓜:
可能我們是地理位置上很近的,所以我們說的地瓜是一種東西。
E. 這是什麼瓜
這個叫涼薯!
別名:沙葛、豆薯、地瓜、蘿沙果、地蘿卜產地:原產中國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國南部四川、重慶兩湖、兩廣等地栽培較多。形態特徵涼薯屬豆科,涼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植物。涼薯的塊根肥大,肉潔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種子及莖葉中含魚藤酮(C23H22O6),對人畜有劇毒,可製成敵敵畏等殺蟲劑。吃法涼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吃。生吃的味道有點像荸薺,熟吃的話可以和肉一起炒著吃。
F. 南方的地瓜到底是什麼
地瓜是豆科植物豆薯。
地瓜有著紡錘型外表,有明顯的瓣狀結構,皮呈淡黃偏白,剝開外面微黃的皮,裡面的肉非常白,肉的質地看起來有點像紅薯,當成熟到頂峰的時候,剝開時會發出一種裂開的聲音。
並且依稀可以看到裂開的痕跡,吃起來更是比紅薯清甜,香脆可口,為解渴之物,也可以當做水果生吃,還可以涼拌著當菜吃,是夏秋時分頗受歡迎的一種解渴之物。
(6)涼薯圖片什麼種擴展閱讀
白地瓜經濟價值略偏低,但是其營養價值不菲。
涼薯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它還有降低血壓、血脂等功效。和紅薯一樣,涼薯也是一種高產作物,畝產可達數千斤甚至萬斤以上。
涼薯肉質塊根富含澱粉、糖分和蛋白質,皮薄而堅韌,容易剝除,可供生食、炒食、做飼料。加工製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的功效。可調節蔬菜周年均衡供應。
豆薯原產熱帶美洲。美洲栽培歷史很久,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以後傳到世界各地。
此後豆薯在北方開始栽培,並有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但面積較小,屬稀特蔬菜行列。
G. 涼薯怎麼種植
涼薯應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為宜。一般耕深20厘米~24厘米,每畝施廄肥2 500公斤~5 000公斤,草木灰 100公斤~112公斤,過磷酸鈣24公斤~30公斤。涼薯種子堅硬,干籽播種發芽慢而不整齊,生產上多催芽播種。催芽時先將種子浸10~12小時,吸水膨脹後放在 25 C~28 C的溫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一次,經 4~5天選已萌芽的種子播種,分2~3次播完。涼薯一般用直播,如果育苗可提前在3月下旬用冷床、溫床或塑料棚育苗,育苗時必須播在營養缽內,以免損傷主根,影響塊根發育。
涼薯的播種方式可分為爬地栽培及支架栽培兩種。爬地栽培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播種子l~2粒,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種3 000株,需種子2公斤左右,支架栽培採用深溝高畦,畦高 20厘米~25厘米,溝寬 50厘米,畦面 90厘米,每畦栽 2行,行間距 50厘米,株距 33厘米,每穴放種子3~4粒,每畝(1畝=667平方米)用種2.5公斤~3.0公斤,播後蓋土2厘米~3厘米,經半月左右出土。
涼薯的田間管理有間苗、補苗、追肥、中耕、支架、引蔓、打杈、摘心、打花等工作。江淮流域無霜期較短,為集中養分及早促使塊根肥大,在主蔓18~24葉時摘心,並隨時摘去花序。
H. 請問下涼薯有什麼品種
按塊根形狀分為扁圓、扁球、紡錘形(或圓錐形)等。按成熟期分為早熟、晚熟種。
早熟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較小,塊根膨大較早,生長期較短。塊根扁圓或紡錘形,皮薄,纖維少,單根重0.4~1千克,鮮食或炒食。目前應用的品種有:貴州黃平地瓜、四川遂寧地瓜、成都牧馬山地瓜、台灣馬來種、廣東順德沙葛等。
晚熟種:植株生長勢強,生長期長,塊根成熟較遲。塊根扁紡錘形或圓錐形,皮較厚,纖維多,澱粉含量高,水分較少,單根重1~1.5千克,大者可達5千克以上。適於加工制粉。常用的品種有:廣東湛江大葛薯、廣州郊區遲沙葛、台灣圓錐形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