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捧地球除了環保還代表著什麼意義
珍愛家園,珍惜地球資源,
用科技之手托起未來
B. 一雙手托著一個地球,地球上長著植物 圖片
C. 捧在手裡的地球有什麼含義
低碳生活的宣傳海報圖片就是捧在手裡的地球 。
地球的生命掌握在人類的手裡,地球需要人類的呵護,
我們要低碳 ,要做到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替代電子鬧鍾;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手機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公園等適合跑步的空氣清新的地方中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 45分鍾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而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
7.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節電,又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9.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食品之間留10毫米以上的空隙。
D. 雙手捧著地球。和和科技有什麼關系
clamp的《x戰記》裡面,桃生小鳥經常會捧著地球,是一個金色卷發的妹紙,漫畫動畫劇場都出現過這個鏡頭,不過感覺這個場景很多動漫都出現過。
E. 世界盃足球賽獎杯的意義是什麼
線條從底座開始向上延展,以螺旋式的曲線上升,兩名運動員的形象也隨著浮現,他們向上伸展開身體,托舉起整個地球,這是光輝和榮耀的象徵。」
世界盃賽從1930年至今有過兩座獎杯,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從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到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使用的獎杯都是雷米特杯,從1974年第10屆世界盃開始至今,一直延用大力神杯。
雷米特杯曾經丟失過3次
1970年巴西第三次奪冠後,按照規定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由於各種原因,雷米特杯經歷了3次被盜,前兩次都尋找回來,第三次卻沒有能夠倖免,最終被盜賊熔化。
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舉行前,法國雕塑家亞伯·拉弗勒爾設計了雷米特杯的造型,這是一座以八邊形大理石底座托起的獎杯,主體是希臘勝利女神尼凱的形象,尼凱身著長裙,展開她特有的翅膀,並用雙手托舉起一隻大杯,象徵著勝利和榮譽。獎杯由純銀製成,外面鑲金,高35厘米、重約3.8公斤,底座的四面各鑲了一塊金牌,上面用來銘刻冠軍隊的名字。雷米特杯最初的名字就是世界盃,1950年,為了表彰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創立這項大賽,這尊獎杯被命名為雷米特杯。按照規定,第一支3次贏得世界盃的球隊將可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1970年,巴西做到了這一點。
雷米特杯的命運頗為坎坷,又充滿了傳奇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米特杯一度失蹤,大家都認為被佔領軍毀掉了。最終查明,是國際足聯副主席巴拉西將它藏在自己床下的鞋盒裡,這才使它倖免於落入佔領軍的手裡。
1966年世界盃前,雷米特杯在英國巡迴展出,其間再次失蹤,一周後被一隻名叫皮克勒斯的狗在倫敦南部的一處灌木叢下找到,狗的主人為此得到了53英鎊的獎金,皮克勒斯也得到了一塊肉骨頭的獎勵。
1983年,已經被巴西永久佔有的雷米特杯第三次失蹤,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被偷走,這一次,它沒能倖免於難,被盜賊熔化了。巴西人得到了雷米特杯的永久保留權,但是卻沒能真的將它永久留住。後來,巴西足協製作了一件復製品作為補償。
第一個捧起雷米特杯的人是1930年烏拉圭足協主席保羅·尤德,最後一個是1970年巴西的隊長阿爾貝托,在40年的歷史中,共有5支球隊(烏拉圭隊、義大利隊、西德隊、巴西隊、英格蘭隊)奪取過雷米特杯。
大力神杯是光輝和榮耀的象徵
1970年,巴西隊成為第一支三奪世界盃的球隊,也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這樣,國際足聯需要製作一尊新的獎杯,用於1974年的世界盃賽。1971年,在53份應征作品中,義大利雕塑家西爾維奧·加扎尼加的創意被選中,大力神杯誕生了。隨著現代高科技保安系統的發展,大力神杯沒有丟失過,大力神杯沒有雷米特杯那樣的坎坷經歷,但是卻體現出了足球運動非凡的意義。
這尊沿用到今天的獎杯高36厘米、重約5公斤,由18克拉的黃金製成,底座鑲有兩圈墨綠色的孔雀石。關於獎杯的形象,設計者加扎尼加這樣描述道:「線條從底座開始向上延展,以螺旋式的曲線上升,兩名運動員的形象也隨著浮現,他們向上伸展開身體,托舉起整個地球,這是光輝和榮耀的象徵。」在獎杯的底座上,從1974年起冠軍球隊的名字被刻在上面,獎杯擁有的空間,足夠容納下直到2038年世界盃的所有冠軍隊名字。當初,這尊獎杯的造價約為5萬美元,現在它的估價則達到了1千萬美元。
關於這尊獎杯的名稱,官方定為「國際足聯世界盃獎杯」,但根據兩個運動員托舉起地球的形象,很多人習慣稱它為「大力神杯」。與之相似的是,1974年前使用的雷米特杯,因其形象為希臘勝利女神尼凱,也有女神杯的別稱。大力神杯從1974年德國世界盃上開始使用,至今已有德國、阿根廷、義大利、巴西和法國5個國家捧起過它,不過和雷米特杯不同的是,這尊獎杯為永久流動性獎杯,不會再有球隊能夠永久保留它。
1974年,西德隊的隊長弗朗茨·貝肯鮑爾成為了第一個舉起大力神杯的人;2002年韓日世界盃,最終由巴西隊的隊長卡福捧起了金杯;2006年,誰能在柏林奧林匹克球場將它舉起,這將是這個夏天世界足壇的焦點話題。
世界盃金球獎和金靴獎
除了冠軍獎杯,世界盃大賽中還有兩項重要的個人榮譽:金球獎和金靴獎。金球獎和金靴獎的獎杯的造型都很別致,在一個三層環繞的底座上,由三個金屬支柱托起一個金色的足球和一隻金色足球鞋,它們代表著世界盃賽中最重要的個人榮譽。
金球獎的評選始於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由媒體進行投票,選出當屆大賽中表現最出色的球員。1982年,義大利隊前鋒羅西成為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人,同時他還是那屆大賽金靴獎的獲得者。1986年,球王馬拉多納率領阿根廷隊奪冠,個人捧得了金球,他的得票率也是歷屆金球獎中最高的。2002年,德國的卡恩擊敗羅納爾多,捧得了該屆大賽的金球獎,他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守門員。
金靴獎是射手們嚮往的榮譽,歷屆世界盃進球最多的人,將穿起金靴成為最佳射手。1930年,阿根廷的斯塔比爾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位最佳射手,上一次榮膺這一榮譽的則是2002年巴西的羅納爾多。在歷屆射手王中,單屆比賽中進球最多的是法國的方丹,他在1958年世界盃上打進了13個球,至今仍是難以打破的紀錄。
鏈接
歷屆金球獎得主:
1982:羅西(義大利)
1986:馬拉多納(阿根廷)
1990:斯基拉奇(義大利)
1994:羅馬里奧(巴西)
1998:羅納爾多(巴西)
2002:卡恩(德國)
歷屆金靴獎得主:
1930:斯塔比爾(阿根廷)、8球;
1934:內耶德里(捷克斯洛伐克)等3人、4球;
1938:萊昂尼達斯(巴西)、8球;
1950:阿德米爾(巴西)、9球;
1954:科奇士(匈牙利)、11球;
1958:方丹(法國)、13球;
1962:阿爾伯特(匈牙利)等6人、4球;
1966:尤西比奧(葡萄牙)、9球;
1970:穆勒(西德)、10球;
1974:拉托(波蘭)、7球;
1978:肯佩斯(阿根廷)、6球;
1982:羅西(義大利)、6球;
1986:萊因克爾(英格蘭)、6球;
1990:斯基拉奇(義大利)、6球;
1994:斯托伊奇科夫(保加利亞)、薩連科(俄羅斯)、6球;
1998:蘇克(克羅埃西亞)、6球;
2002:羅納爾多(巴西)、8球,
2006:克羅斯(德國),5球,
參考資料:http://www.bfxb.cn/sj2006/sj_view.asp?NewsID=42000&classID=95
F. 古希臘神話里是誰舉起的地球
阿特拉斯(Atlas),伊阿帕托斯的兒子,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在聖戰中被宙斯等神打敗,被罰撐天。後來赫拉克勒斯尋找金蘋果的時候曾經替他撐過一段時間的天。
在西方,阿特拉斯是強壯和忍耐的象徵,他經常以單膝跪地、背負巨大球體的形象出現。有種說法是阿特拉斯背負著的是地球,這是一種誤傳。
阿特拉斯在藝術作品中背負的是天球,而不是地球。盡管如此,阿特拉斯仍然出現在很多地球儀的基座上。
最早將阿特拉斯與地圖聯系起來的人是十六世紀的地圖製作專家墨卡托(Mercator),他在作品中稱,將他的這一成果獻給泰坦神阿特拉斯。從十六世紀中期開始,地圖集開始被稱為Atlas。
(6)用雙手捧起地球圖片的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希臘神話里的擎天神阿特拉斯,應該知道地球有多重,因為他被宙斯罰去用雙手撐起地球。但我們不是神,只是生活在地球表面上的凡夫俗子,那麼我們怎麼去計算地球的質量。
18世紀,英國人約翰·米歇爾想出了一種方法。米歇爾進行過長期的地質學研究,所以他很想知道地球的密度,那麼首先得知道地球的質量。
於是,他設計了一個儀器,來測小型物體之間的引力,並在這個過程中稱重地球。米歇爾的儀器並不復雜,它只涉及到四個鉛球、一些支架和一些絲線。
在最終的設計方案中,可旋轉的支架是一個掛在一根絲線上1.8米長的木棍,這根木棍兩端各有一個直徑51毫米的小鉛球。
兩個直徑300毫米的大鉛球分別放在小鉛球附近大約230毫米遠的位置,並用懸掛裝置掛起。大鉛球和小鉛球之間的萬有引力會使得木棍發生轉動。
通過測量木棒轉過的角度,就可以求出大小鉛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而地球和鉛球之間的引力,就是鉛球所受的重力,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地球的半徑。
米歇爾的想法是,比較這兩套引力數據,並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公式F=Gm1m2/r2,你就可以得到公式中一個未知的量——地球的質量。這樣,通過一個微小的轉動,你就能稱重地球。
G. 水晶獎杯 雙手捧地球是什麼寓意那位能給個答案啊
回收標記是為了引起人們的優化環境意識,在商品上標識的環保審查標記,這種標記是雙手捧著地球的圖形;平時,人們司空見慣的手紙卷,圓珠筆上就有這樣的標記,它表示商品是由回收的材料製作而成。為了保護地球環境,大家應該購買有著這種標記的商品。
此外,現在正在舉辦的愛知萬國博覽會上,也推出了被稱為EXPO環保集資的活動,這是為了保護人類的地球生存環境,募集資金促進環保事業的一項活動。剛才介紹的回收標記只是表現在特定的商品上,而環境集資已經在日本作為活動予以認可。例如在愛知萬國博覽會的入場券中累計積分籌集資金即是如此,即在購買入場券時會自動積累一個環保資金積分,可以以此兌換獎品。在萬國博覽會內還舉辦了環保型萬博回收旅行項目,在會場外超市等場所如不要商品塑料袋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積分,根據各個場所獲得的積分就可以交換環保商品,也可以兌換獎勵;另一方面,由此而獲得的積累資金將會完全捐獻給環保事業。
H. 消費者協會的標志和"12315"有什麼含義
消費者協會的標志是一雙手捧住地球,地球上方有「3.15」字樣,表示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2315是消費者維權電話,為了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