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是化石蛋嗎
恐龍蛋化石鑒定的方法形態鑒定: 恐龍蛋呈圓形的罕見,單獨一個的可出現不等扁圓形,一窩數十個的多呈不規則橢圓形、橄欖形、長形、圓柱形,長軸排列呈放射狀,恐龍蛋化石多呈扁形,蛋殼呈龜裂狀,這是由於在形在化石的石化過程中,受到靜壓力作用下逐漸變形的結果。 成窩展現的,常圍成一個橢圓形的圓圈,鈍端向內,尖端向外,一層又一層向外疊,軸線夾角40一50°,有的蛋窩生完一圈蛋後就蓋上一層薄土,再生下第二圈蛋,一般直到生下第三圈蛋後停止,個別也有重疊到四層。顏色鑒定 恐龍蛋的顏色,指的是蛋殼的顏色,慨括有三種色調,白、灰、淺褐色,以白色居多,淺褐色多系次生色,系後期氧化鐵浸染所致。蛋殼鑒定 恐龍蛋的蛋殼厚度據測定:厚度變化在0.5-2mm,常見的為1-1.5 mm。 恐龍蛋的蛋殼層測定:原始的蛋殼層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無機物主要為結晶成稜柱狀層的方解石,使蛋殼變得堅硬,乳突層、方解石纖狀層狀稜柱層、氣孔道等顯微結構是構成蛋殼的基本單位。恐龍蛋的蛋殼內部潔構:蛋殼表面下可見稜柱狀層(纖狀),石化後的蛋殼,已由顯微纖狀方解石組成,改變了原來蛋殼表面下稜柱狀層的特往,有的具稜柱狀層的殘留,稜柱狀層的方解石垂直於蛋殼,測定有磷反應,氣孔大小測得為0.1-0.01mm。 恐龍蛋的蛋殼表面潔構:蛋殼表面粗糙,紋飾以點狀氣孔為主,孔道明顯,在點狀氣孔四周,常圍繞有斷續弧形線紋,層層環繞,局部也有相連的蟲狀紋飾展布。 恐龍己絕跡6500萬年,恐龍已石化,原始蛋殼的基因已盪然無存,蛋殼的形象仍有保存,恐龍蛋蛋殼的構造借用現今的蛋殼的研究,仍可對比。蛋殼由蛋白質纖維的基質、鈣質的結晶物、蛋白質的外膜組成 (1)蛋白質纖維的基質 (基質由蛋白質及黏多醣類組成) ,由乳頭狀基質層、海綿狀基質層組成 ①乳頭狀基質層,內接蛋殼膜。方解石質的堆積,起自於乳頭狀基質的核心,逐次形成圓錐狀,上端則緊密連接海綿基質層。 ②海綿狀基質層,方解石質在海綿基質上有方向性的向蛋殼表面形成鈣結晶而堆積。 (2)蛋白質基質上堆積纖狀梭柱狀方解石結晶物,並垂直蛋殼生長。 (3)蛋白質的外膜一稱為表層膜,具有保護蛋被微生物污染的作用。 蛋殼元素成分,鈣98.2%、磷0.9%、鎂0.9%,少量鈉、鉀、鋅、錳、鐵、銅,磷、鎂在蛋殼的外層部位,鎂高蛋殼的硬度強 蛋殼上氣孔有7000-17000個,孔徑一般為0.1-0.01mm。從表層膜直通蛋殼膜,通道內側,充滿了蛋白纖維,氣孔分布在鈍端密集,尖端稀疏,蛋白質組成的表層膜,為不溶於水的保護膜,厚度為10一30μ。 與蛋白之間尚有內、外層蛋殼膜,主要是由角質蛋白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所構成,含有多量的羥脯胺酸、胱胺酸、及羥離胺酸。
B. 這是蛋化石嗎
確定不是蛋化石。是什麼看不清楚,但是,沒有看見任何生物構造。所以不是化石。
裡面的結晶好像是石英,估計是一種特別的構造。原來因為某種原因,岩石出現空洞,後來經過填充作用,裡面結晶了很多石英。
C. 恐龍蛋化石怎麼鑒定
恐龍蛋外觀有如下特徵:
1,有蛋殼,蛋殼厚度大約0.4-0.6毫米左右,很少有超過1毫米的,用十倍放大鏡可看到蛋殼斷面有細小方解石晶體緊密排列,蛋殼常不完整,易脫落,沒有蛋殼的蛋沒有價值。
2,蛋殼內外的岩石均為泥沙質,殼內為灰色,殼外為土黃色,用硬毛刷沾水涮洗形成泥沙漿。
3、如果是堅硬岩石又見不到蛋殼則多為結核而非恐龍蛋,北京的市場公開擺出來賣的蛋全是結核,但他們手上有真貨,視品相和蛋殼的完整程度,大約每蛋300元至500元左右,冬瓜形的蛋要貴一些,當前國家管的很嚴,以少碰為妙。
4、西峽,浙川,夏館盆地的蛋石.哪個地方埋層基本是棕色含礫沙岩和泥質沙岩,蛋客基本是青灰色,蛋體有圓或橢圓,能清楚的辨出一端略尖些.長徑大概90MM--180MM之間.蛋體形狀雖有變易,但與地層基質界緣明顯,蛋體低倍鏡觀察,可見均勻分布極細小凹坑(蛋需陽光增溫孵化,高溫氣孔).蛋與蛋磨擦有明顯臭蛋味。
(3)什麼是化石蛋圖片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所見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鈣質外殼,極少發現保存有某種恐龍胚胎化石的蛋,很難判斷所發現的蛋化石是由哪類恐龍產的。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有關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取得重要的進展。
1984年在中國出土一件有6500萬年的歷史的「恐龍蛋窩」化石。本「恐龍蛋窩」化石出土之後,幾經輾轉流失到中國境外,此件「恐龍蛋窩」化石包含22枚盜蛋龍恐龍蛋,其中19枚恐龍蛋中可見初具雛形的恐龍胚胎。2003年,一名美國收藏家在美國公開拍賣會上以42萬美元將其買下,後經多方交涉無償歸還中國。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通過外交途徑追索流失國外的古生物化石。
中國科研人員對廣東南雄盆地的恐龍蛋進行研究後認為,由於在晚白堊世最後20~30萬年間,南雄地區恐龍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突變」,嚴重的乾燥氣候以及微量元素的污染,錳、鋅、鍶等微量元素不足或過多,影響了恐龍蛋殼的正常發育,形成了病態蛋殼結構,因而恐龍蛋不能正常孵化,最終導致了恐龍的絕滅。他們利用掃描核探針,對恐龍蛋化石進行的掃描分析結果,證實了這一新說法。
還有古生物工作者也認為,由於某種原因,恐龍蛋不能孵化或只有少數恐龍蛋能孵化,使保存在地層里成為化石的恐龍蛋愈來愈多,而恐龍則愈來愈少,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過去,關於恐龍絕滅原因的學說有:「氣候惡化說」、「砷中毒說」、「競爭失敗說」、「生殖單性說」以及最流行的「隕石撞擊說」等。上述新學說已引起世界地質古生物學家的濃厚興趣。
D. 恐龍蛋化石裡面是什麼樣的,結晶是蛋清變的嗎
恐龍蛋化石裡面就是普通的石塊結構,結晶不是蛋清變的。恐龍蛋化石由於距今念頭太過於久遠,哪怕是保存完好的恐龍的,在時間的侵蝕下,也已經被周圍的土壤、液體等物質給滲透了。所以恐龍蛋化石裡面也就是普通的石塊,或者土壤。准確來說,由於時間太過於久遠,恐龍蛋化石就成為了一種“有著恐龍蛋外形的石頭”。至於裡面的結晶也不是蛋清變得,只是普通石塊裡面的結晶罷了。恐龍蛋清早就隨著時間消失一盡了。
綜合而言,恐龍蛋化石到了如今與其說它是恐龍蛋,不如說是和恐龍蛋長得一模一樣的石頭罷了。想要從化石中勘破恐龍的秘密,以人類如今的科技還是不可能的。想要靠著所謂的“一個細胞克隆恐龍”更是無稽之談。
E. 什麼是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是恐龍類動物所生下的能傳宗接代的生殖產物。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直徑在3cm左右,大的直徑可達56cm。蛋化石的形狀通常為卵圓形,少數為長卵形、橢圓形和橄欖形,恐龍蛋中最珍貴的品種是含有胚胎的恐龍蛋。
恐龍蛋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所見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鈣質外殼,極少發現保存有某種恐龍胚胎化石的蛋,很難判斷所發現的蛋化石是由哪類恐龍產的。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有關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取得重要的進展。
中國的湖北,河南均發現恐龍蛋化石群:
中國是世界上恐龍蛋化石埋藏異常豐富的國家。據研究,恐龍蛋化石的形態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橄欖形等多種形狀。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與鴨蛋差不多,最大直徑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長徑超過50厘米。
蛋殼的外表面光滑或具點線飾紋。 因為恐龍蛋化石十分珍貴,各國古生物學家和政府主管部門都十分重視對它們進行研究,並且採取嚴格措施保護恐龍蛋化石遺址,打擊盜挖恐龍蛋化石的不法分子。
1997年元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拔專款在湖北省鄖縣青龍山建立了恐龍蛋化石遺址保護區。這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為恐龍蛋化石遺址首次建立的大規模的專屬保護區。
1993年,科學家在我國河南西部南陽的西峽縣發現了大批恐龍蛋。在這以前,人類總共才發現了500多枚恐龍蛋化石,而這次西峽出土的的恐龍蛋多達5000多枚,沒有出土的估計還有上萬枚。一時間,世界都為之震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恐龍蛋化石
F. 這個是蛋化石嗎
蛋化石的外殼都是均一的,幾乎不會出現顏色的變化。而且蛋化石有蛋的紋理。另外蛋化石基本都會固著在岩石表面,能夠自己脫落的大部分都不是蛋化石。
這個顏色有青有紅,表面光滑而沒有蛋紋,應該只是一個鵝卵石。
G. 這是什麼化石蛋
只是普通的鵝卵石。
真正的化石的石質不是這樣的,而且一般也不是單獨一顆的。
H. 怎樣鑒別真假恐龍蛋化石
1、表皮:真恐龍蛋的表皮一般厚1毫米左右,斷面往往呈現黑色,蛋殼表面有類似顆粒狀紋飾。
2、外觀:恐龍蛋外面有一層黃土包裹,表面完整光滑。
3、厚度:蛋殼厚度約1.5毫米,深黑色,中向黑灰色。
4、特徵:蛋心灰黃色,有一小孔呈黃色,斷口平整,性脆,粉砂岩狀,水平層理,層理走向與蛋面平行,具蛋類化石特徵。
(8)什麼是化石蛋圖片擴展閱讀:
恐龍蛋化石特點:
恐龍蛋化石是恐龍的卵經過長期地殼演變所形成的化石,最早發現於1869年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
所見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鈣質外殼,極少發現保存有某種恐龍胚胎化石的蛋,很難判斷所發現的蛋化石是由哪類恐龍產的。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有關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取得重要的進展。
恐龍蛋化石一般可呈黑、黃、青、灰、褐、紅等不同的顏色。其形狀扁圓如膽,俗稱石膽,看上去像倒扣的龜蓋。表面有一層指甲厚、略帶線紋的光潔皮殼,敲一塊皮殼拿至鼻前可聞到一股淡淡的魚腥氣味。恐龍蛋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
I. 這個是鳥蛋化石,是什麼鳥蛋呢求高人指導
很像是鳥蛋,但是,基本能確定不是鳥蛋化石,亦或說不是化石。
鑒定是不是化石,靠看外觀是不行的,主要看有沒有生物構造,形似一點用都沒有。蛋化石一般僅僅保留的是蛋殼構造,保留著氣孔,瘤等。蛋殼一般都是龜裂幾塊的。你這個看著明顯就是一顆卵石啊
在網上搜了一下圖片,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是真的鳥蛋化石圖片,可見鳥蛋化石多麼多麼稀有。我在朝陽的上河首化石產地博物館看見過一窩蛋,也是白色,表面龜裂,都已經成了酥餅狀。我認為那很可能是鳥的蛋化石,但是博物館標注的是不明生物蛋化石。鳥的化石已經是極其稀有了,再找鳥蛋更是難於登天了。至於鳥蛋的品種,那需要很多對比樣、可靠的證據等,所以,也就是幻想一下吧。